出了“口德”之門,水韻流、林楓等人但見上方三門全開,左、右兩方亦各開了一扇門,深感詫異。正欲問寂冉聖僧,這“五門”之開所謂何意。忽聞寂冉道:“世間有‘五德’、‘九德’、‘十一德’之說,終其論述,這‘九德’、‘十一德’不過‘五德’延伸。若再往下細細論去,恐又生出‘百德’、‘千德’之說。故而,人若知‘五德’,遵‘五德’,即為真君子歟。此五門乃‘五德’之門,一門為一德。爾等務必細細觀看、領悟,對爾等修身養性或是悟道,有大利矣。”


    水韻流、林楓、靜言、青年四人,齊聲言道:“謹遵聖僧教誨。”話落,紛紛打量五門。但見右方開啟的一門,梁上有一語,為“人皆曰木不可少也,而何以無仁也,心無仁者必無養育之念,其肝已絕,而木為之枯槁矣”。又見門上掛著一幅畫,畫上是一截生機盎然的枝椏,蒼翠欲滴、碩果累累。畫上有三字,乃是“仁、肝、木”。


    寂冉道:“此門乃為‘木’門,亦為‘仁德’之門。《禮記正義》卷二十一認為,‘取仁於禰(ni,奉祀亡父的宗廟),取義於祖’。釋義為‘仁出自於先父,義出自於先祖’,好比桃仁、杏仁,要先有‘仁’(種子),才能成樹,而後開花結果,代代繁衍不息。因‘木’有疏泄的功能,而肝是人體的解毒中心,外來或體內代謝產生的有毒物質均要在肝髒中解毒,並排除體外,故而肝即為人體之木。人若拋棄了‘仁德’,不敬養育之恩,‘木’必將枯萎,‘肝’必出問題。可惜,人哪裏知曉這些。肝不好,道是先天所致或是後天生成,一味的怨天尤人,卻不向內自省。其先祖從‘禰’取‘仁’,已明‘仁有養育之德’,卻忽視根本。”


    水韻流、林楓、靜言、青年四人,看罷“木門”,向上方走去。抬頭便見,上方第一扇門的梁上亦有一語,乃是“人皆曰金不可少也,而何以無義也,無義者必無權宜之思,其肺已絕,而金為之朽鈍矣”。門上之畫,乃是兩把量尺。一把金光燦燦,刻度清晰;一把鏽跡斑斑,刻度難見,已經無法使用。畫上三字,乃是“義、肺、金”。


    寂冉道:“此門乃為‘金’門,亦為‘義’門。古人認為,秤砣有公平稱量的作用,故將‘權’與‘秤砣’相喻。而所謂的‘權宜’,有為他人主持公道、伸張正義之意。‘不平則鳴’、‘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乃是勇氣和伸張正義的體現,一個人若是連伸張正義的勇氣都沒有,那便與生了鏽的金屬沒有什麽不同。因‘金屬’可以發出美妙的聲音,而‘肺’是人體中氣體的交換中心,人的發聲需靠肺,故而肺即為人體之金。人使用肺以供呼吸,乃是人之本;用肺活量發出公義、正義之聲,乃是人之根。然而現今社會,人們唯唯諾諾、麻木不仁,麵對不公、不仁之事,已成‘看客’、‘笑客’,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連那‘訟師’、‘律棍’在麵對強權之時,也失了聲(肺)。怨不得這天下災禍連連,疫疾重生。汝道是偶然或人(鬥爭)所為,豈知‘天刑件件奇,天罰樣樣有’,不過是場天道因果。”


    水韻流、林楓等人聞聽寂冉此言,甚是驚異。細思片刻,又覺得頗為在理。慢走幾步,行至上方第二扇門,見梁上之語為“人皆曰火不可少也,而何以無禮也,無禮者必無光明之色,其心已絕,而火為之衰熄矣”。門上之畫乃是一盞蓮花酥油燈,微微星火照亮四周黑暗。畫上三字,乃是“禮、心、火”。


    寂冉道:“此門乃為‘火’門,亦為‘禮’門。中醫認為‘心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其意可釋為‘心主思維’。‘禮’的最初含義,乃是人對神的禮敬。修煉界認為元神在心,而西方曾有人看到神在火中顯現,故而心即為人體之火。人若是拋棄了‘禮’,他的生命也必將黯淡無光,對應的火或將熄滅,心髒必定受到損傷。可歎今世人,空有盛名,卻已不知‘禮’最初之意。”


    寂冉話落,踱步向上方的第三扇門走去。水韻流、林楓、靜言、青年四人,緊跟其後。行至第三扇門,眾人望向門梁,見其上之語為“人皆曰水不可少也,而何以無智也,無智者必無清澄之意,其腎已絕,而水為之昏涸矣”。門上之畫是一片清澈的水域。畫上三字,乃是“智、腎、水”。


    寂冉道:“此門乃為‘水’門,亦為‘智慧’之門。‘流水不腐,戶樞不蠹(du)’,‘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上善若水’。水能滋潤萬物,出乎自然。在世界蜿蜒流淌,雖有曲折,終歸大海。看似柔弱,卻能無所不及,可潤物細無聲、可洶湧澎湃,但若停滯,便會枯萎、渾濁,乃至幹涸。中醫認為腎髒有先天之精氣,又具有調節水液的功能,故而腎即為人體之水。又因,腎髒中的先天精氣隨著人體的生長漸漸會轉為後天之精,成為維係生育的功能。故而人在麵對性欲時,若是不知節製,先天精氣便會耗盡,腎髒功能也會衰竭。”


    寂冉話落,又踱步向左方開啟的一門走去。水韻流、林楓、靜言、青年四人,再度緊跟其後。還未行至左方開啟之門,水韻流、林楓四人已紛紛向此門梁上望去,但見梁上之語為“人皆曰土不可少也,而何以無信也,無信者必無交孚之情,其脾已絕,而土為之分崩矣。”


    寂冉道:“‘土’具有長養、化育的特性。因脾髒與胃同受水穀,有輸布精微之效,故中醫認為此倆物是生命動力之源,脾髒也因故被稱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因‘土’性寬厚,能包容、能承載、能負重,地上眾生皆從土中生發出來,故土是五行中最基本和最珍貴的,而其所對應的五德之‘信’,也是人最基本的品性。人對神的信仰是道德之源。人若沒有正信,就會變的邪惡;人與人之間若不講誠信,社會也將崩潰。然而,今世間,誓言隨便許;‘無利不貪’亦成了座右銘。人為了各自的私利、蠅頭小利,殺人害命,用錢買命,唯利是圖,可謂機關算盡。何為‘信’?恐已無人知曉矣。”


    寂冉說到這裏,不由言道:“老衲失言了。”頓了頓,又道:“一門雖為一德,終點卻是一樣的,不過一個‘德’字。爾等既悉‘五德’,因緣到此,就選一門進去瞧瞧吧,說不得又是一番造化。”


    水韻流、林楓等人,聞聽寂冉所言,皆向寂冉施了一禮,謝其方才闡述“五德”的教化之恩。遂後四人各自尋了一門,便探那機緣、造化而去。林楓入了木門,水韻流入了金門,青年入了火門,靜言入了水門。寂冉見土門無人選,遂踱步邁向土門。


    鋪一進門,眾人即處一片黑暗,唯見前方一點星光。木門乃是綠光、金門乃是金光、火門乃是紅光、水門乃是藍光,而土門星光與大地之色近似,乃是介於橙色與褐色之間的橙褐之光。眾人雖各處一門,卻同時聽到一蒼老的聲音像是從四方而來,其道:“人身可貴,修煉可歸真,做人當重德行善,醒世化民。玄學以功德為體,金丹為用,而後可以成仙。人仙者,煉元精而補元氣,已培修仙之本,然能養健,不離生死,此人中仙也。地仙者,煉元氣而結內丹,已無漏通之患,然可陸行,不離塵坱,此地中仙也。神仙者,煉元氣而化元神,已有神通之妙,水火無害,又名水仙。煉神還虛,即天仙也。鬼者純陰,仙者純陽,人得半陰半陽,則不離乎生死,缺陰之半則成仙,缺陽之半則成鬼。故人在可仙可鬼之中,亦暫在可仙可鬼之中,欲逃出可仙可鬼之中,即當住天仙、神仙之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歸真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燁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燁洌並收藏歸真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