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他們為難是進還是不進,怎麽進的時候,一位小沙彌走了出來,雙手合十,口誦法號,“陽明先生,虛齋先生就在西翼的安養院,您去就能看見。”


    王守仁道了聲謝,快步往裏邊走去。


    小沙彌又說道:“二位大俠,我們總門掌請二位到功德堂一敘。”


    路江二人對視了一眼,點了點頭,路川說道:“有勞了,請帶路。”


    不多時,到了功德堂,小沙彌在門口稟報,得到回應後推開門,將路川二人請進,然後又帶上門退了出去。


    屋內燈火昏暗,路川緊緊握著劍柄,小心戒備著,江彬則側著身子不時看著門口,似乎隨時準備破門而出。


    “二位少俠不必如此緊張,請坐。”


    陰影中傳來一道蒼老的聲音,話音未落,隻聽嗤嗤幾聲輕響,堂內的燈頭被同時點著,霎時燈火通明。


    路川二人這才看清楚,在堂西有一排桌椅,椅子上坐著一位年過八旬的老者,身披黑布袈裟,長須翩然,確有幾分高人的風範。


    路川二人過去見禮,“晚輩見過蓮花門總門掌,八臂仙人蔡老前輩。”


    老頭沒說話,隻是微微點了點頭,等路川二人就坐,老頭才說道:“從江西到泉州,路上可還安穩?”


    路川欠身道:“前輩禦下有方,閩州八府有蓮花門照看,自然平安無事,確實是天底下少有的安寧之地。”


    “也算是安寧吧,吾弟蔡清都逼禍逼到這兒來了,難道寧王還不放過他嗎?”


    一聽這話路川知道蔡鴻是誤會了,趕緊解釋道:“是晚輩沒說清楚,晚輩二人此來隻是陪同我師兄來看望虛齋先生的,與寧王沒有半點關係。”


    “路少俠不是涼州冷龍嶺的人嗎?和寧王沒有半點關係?”


    “我大哥跟寧王有無來往我不知道,但晚輩確實連寧王的麵都沒見過。”


    “也對,路少俠現在是天師府的人,江西一帶,寧王和天師府也算是井水不犯河水吧。既然無關,二位少俠就請便吧,有什麽需要隻管吩咐我門中弟子去辦便是。”


    “多謝總門掌。”


    路川二人道了聲謝,就要起身告辭,卻聽蔡鴻又說道:“哦,忘了說了,二位若是想去海邊,可得千萬小心了,那裏老夫管不著。”


    路川有些沒聽明白,但也沒多問,轉身離開了功德堂。


    蔡清講學的安養院和功德堂就是一牆之隔,門口還有兩位和尚看守,看來蔡鴻對兄弟的安全頗為重視啊。


    江彬是個正兒八經的武人,對談書論理沒什麽興趣,便在門外等候,路川挑簾子進去一看,哎喲,王守仁所言不虛,蔡清老先生病得可真是不輕啊,都脫了相了。床邊有桌案燭台,老先生隻能坐在床上說話,動動身子都費勁。路川真是不太明白,都是這樣有今天沒明天的人了,寧王為什麽還想要殺他呢?


    盡管如此,老先生高興啊,見王守仁不遠萬裏來看自己,感動得老淚縱橫。


    路川走到榻前躬身施禮,“末學後進路川,見過虛齋先生。”


    蔡清不認識路川,見是個江湖打扮的年輕後生,難免有些驚奇。


    王守仁在一旁解釋道:“先生,這位是我師父的公子。”


    “是一齋的……”


    “不不,是我另一位老師……”


    “哦哦,我想起來了,你還有一位老師是南京國子監的路博士吧?”


    “正是。”


    “我和繼業也是多年的好友了,早在南京任文選郎中的時候我倆就認識,隻是多年不見,你父親可還好?”


    “老先生記掛,家父一切安好。隻是煩事纏身,沒能來看您老。”


    “嘿,你和陽明來我就很高興了。坐坐,別站著。”


    路川拉過一把椅子,跟王守仁對臉並排靠床榻坐下,蔡老先生拉著路川的手說道:“看你的打扮,是學了武了?”


    “是,晚輩心氣浮躁,讀不進去書,就學了武了。”


    “學成文武藝,貨賣帝王家,學文學武都一樣。”


    王守仁笑道:“先生有所不知,我這師弟雖是學武,詩書也沒落下,我們在來的路上遇到了兩位學《詩》的舉子,也算是舊識,就盤桓了兩日。見有人作詩,他也做了一篇,硬是壓了一頭。後來我們談起理學,被他從上到下批了個體無完膚。”


    路川知道蔡清就是治理學的,見王守仁提起舊事,難免有些尷尬。


    蔡老先生卻絲毫不以為忤,也笑道:“文武雙全好啊,世人都知嶽鵬舉是名將,卻不知他的字和詩詞也是一絕。不過你學嶽鵬舉千萬別學他的愚忠,要學會權變呐。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即初高宗以肺腑之言囑托嶽鵬舉,後來卻一日十二道金牌催促班師,這不是秦檜所為是誰?高宗被秦檜所蒙蔽,嶽鵬舉就應該懂權變而非從命。順從君命與為君主報萬世之仇,哪一個更忠呢?《易》曰:‘大過之時大矣哉。大過君子以獨立不懼。’意思就是說,非常之時一定會有非常之人,敢於做平常人不敢做的事。隻有不循規蹈矩才能成就大事業。所以,把天下讓位給外人,前世從來沒人做過,可是堯卻敢做;君主昏庸無道就討伐君主,前世也沒人敢做,商湯就敢做;君主犯了法就流放君主,等君主知道錯了再讓他回來,前世更沒人敢做,而伊尹卻敢做。他們得到了世人的稱頌,卻從來沒有人說他們是名教的罪人。嶽鵬舉當時如果能夠不聽君命,全力抗敵,等到功成之後,再率領將士向朝廷請罪,那時要烹要殺,粉身碎骨,萬死不辭,也不失一個忠臣的本分。這叫做‘權’,‘權’出於不得已。如果不得已卻還不懂得權變,即使是聖人也不能成就大事啊。”


    “晚輩受教了。不過晚輩覺得嶽鵬舉還有一件事做得不對。”


    “哦?願聞其詳。”


    “一山不容二虎,一國也不能有兩位君主,嶽鵬舉想要迎回徽、欽二宗,卻不想想倘若徽、欽二宗回來高宗皇帝該如何安置呢?殺又殺不得,留也留不得,脫袍讓位更是萬萬不能。”


    “你是說應該學於廷益之待英宗?”


    “不,晚輩覺得於大人還是略微仁慈了些,這種誤國的昏君,當殺。能讓他們死後以國君之禮安葬,入皇陵,就已經算是留情了。”


    路川畢竟是綠林道上的人,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啊,門裏門外都是從各地來看望老先生的人,不少人還都有功名在身,在這種場合說這種話,隨便誰說出去都是掉頭之罪,要知道英宗可不是前朝皇帝,如今的萬歲朱厚照可是英宗的親純孫。


    這話一出屋裏院裏頓時安靜了下來,過了半晌,蔡老先生突然撫掌大笑,說道:“看來這權變二字你是已經學會了。”


    路川也沒想到這樣一位老學究竟也如此豁達,看來老先生要是學武,也當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俠客。


    不過這樣的話題實在也不適合多說,故此路川岔開話題問道:“先生,晚輩有一事不明,想向您請教。”


    老先生哈哈一笑,說道:“但說無妨。”


    “晚輩來您這兒之前去了一趟功德堂,在那兒晚輩聽蔡老前輩說寧王想要殺您,晚輩思前想後都想不明白,故此一問。”


    蔡老先生今日興致頗高,但當聽到寧王二字時,老先生的臉頓時沉了下來。


    見此情景王守仁趕緊說道:“師弟,先生身體有恙,不能長談,咱們還是下去吧,有話等明日先生精神好些了再說。”說著就去拉路川的衣袖。


    路川也沒想到老先生對寧王如此反感,自知失言,連忙起身告退。不想老先生卻擺手道:“不妨,既然說起了說說也無妨。寧王……我在江西為官多年,跟他也是有些交道的。小路,你說像寧王這樣的人該當如何?”


    “皇家後人不可為官是祖訓,晚輩覺得當安分守己、避嫌避禍。但若是生不逢時,君主昏暈無道,有所作為應該也不為過。”


    “我常說,一身之利無謀也,而利天下者則謀之,錢財出於百姓,若能落入賢臣良將之手,方可稱得上是其所。當大有以振作之,轉而再歸於百姓,才是上善。但寧王不是這樣的人,他在南昌府欺壓百姓,聚斂錢財,排除異己,構陷地方官員,討好萬歲,賄賂劉瑾以為屏障,豢養江湖死士,招兵買馬,打造兵甲,所謀……大矣。說他盡奪諸附王府民廬,責民間子錢,強奪田宅子女,養群盜,劫財江湖間,有司不敢問,我不曾見過;說他數假火災奪民廛地,我也不曾見過;說他大集群盜淩十一、閔廿四、吳十三等四出劫掠,若遇有反抗者,屠殺其家,我同樣不曾見過。我隻親眼所見的是,每月初一、十五日,他要各級官員先朝見於他,次日方可進文廟祭拜孔聖;年節時下和他的生辰,江西百官需穿朝服恭賀,與萬歲無異。我蔡清雖無三尺長劍,不能將他斬之而後快,但我蔡清三尺脊梁還在,我不拜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孝武劍俠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望旻舒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望旻舒心並收藏孝武劍俠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