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下午,國一高河津采風一行回到京城,學生們立刻被等在車站的家長接走了。在他們離京的這個星期裏,京城連下兩場大雪,入眼皚皚一片。
胡以心試探著問兄長:“今年還是在宿舍自己過?”
方思慎搖搖頭:“可能要去拜望一下新導師,然後……回家看看。”
胡以心有些吃驚:“你跟他……和好了?”仔細看看,兄長表情平和,眼神卻黯淡。追問:“還是……他逼你了?”
方思慎再搖一下頭,輕聲道:“怎麽說他也是父親,總不能吵個架吵一輩子。”
胡以心微皺著眉:“哥,到底是你跟他吵,還是他跟你吵,還是你們互相吵?他跟我媽吵翻天的時候,對你可是事事上心時時在意,幾乎百依百順,我看著都忌妒。你一直不肯說為什麽跟他鬧得僵成這樣,不會是少了我媽這個強勁對手,他寂寞難耐又找上了你吧?”
多年以來,方篤之與胡梅夫妻關係便算不上十分和睦,但二人之間戰爭真正爆發,卻是被拋棄的大兒子找上門之後。胡梅一度曾竭力挽回丈夫的心,對憑空冒出來的長子不但不壞,甚至可以說相當不錯。方思慎的學籍得以順利轉入國一高,還是她主動幫忙,找了胡老太爺舊部下的關係。奈何方教授決意要離,那邊母女倆也寒了心,等方思慎考上大學,便隻剩下父子二人過日子。
方思慎被妹妹說得想起一些往事,內疚道:“以心,對不起。”。
自從他出現,方篤之全副心力都放在了兒子身上,悶聲不吭千裏迢迢回了一趟芒幹道,辦妥戶籍手續。又花了一年多時間,推掉所有應酬,每天親自給兒子補習,準備高校聯考。當時方思慎年紀小,又懵懂,隻知道繼母跟父親經常吵架,妹妹和自己關係改善後,一到這時候也不禁怒目相向。事後回想,方教授對兒子不加掩飾的偏心,對胡梅母女顯而易見的冷漠,簡直天壤之別。
胡以心捶了哥哥一下:“誰跟你扯這個,連媽媽都知道不怪你。”
方思慎問:“你呢?今年哪裏過年?”
“還不是老樣子,回大院跟姥姥舅舅表哥外甥他們一塊兒過。”胡以心鬱悶,“唉,又要被小屁孩煩死了。”
胡老太爺生前是京畿某軍部副司令,如今人雖然不在了,餘蔭猶存,胡老太太跟兒孫還住在軍區大院高幹宅子裏。胡梅離婚後,自然帶著女兒回娘家過年。
兄妹二人車站道別,妹妹終究也沒能從哥哥嘴裏問出他父子倆吵架吵到冷戰三年的緣由是什麽。胡以心直接去姥姥家團聚,方思慎獨自回學校宿舍。
門上貼著一張便條:“小方,歸來見字請速電我。”落款郝奕。
心想必是導師華鼎鬆教授召見,拿出手機剛要撥號,鈴聲響了,是父親。
“小思,回來了?”
電話那頭溫柔親切的聲音,一如往昔。方思慎有點措手不及,“爸爸”兩個字不知怎的便沒出來,隻“嗯”了一聲。
“在哪兒呢?”
“在宿舍。”
“我開車去接你。”
方思慎這才回過神,忙道:“爸、爸爸,不用了,剛有師兄通知我,華教授叫我過去一趟。”
那邊聲音一下低沉下去:“是嘛。”
方思慎不由得解釋道:“已經一學期了,這是第一次跟新導師見麵,不能推的。”
“那好,我晚上去接你,爸爸包了你最喜歡的蝦餡兒餃子。”
方思慎十五歲到京城之前,別說蝦餡兒餃子,連蝦都沒見過。第一次吃到,拘謹沉默的小小少年微微露出驚喜的神情,當父親的從此就記住了。
電話那頭飽含感情的話語,仿佛三年多的父子冷戰從未存在過,令方思慎心中酸澀又恐慌。下意識找理由推脫:“晚上不知道說到什麽時候……要不明天,明天我自己回家。”
那邊不滿意了,態度強硬起來:“不是還有別人陪華鼎鬆那糟老頭子?有什麽話要說到明年去?我十一點到你學校門口等,”聲調降下來,語氣卻不容置疑,“回來陪爸爸一起吃守歲餃子。”掛了。
方思慎一手扯下門上的便條,一手慢慢在通訊錄裏翻找郝奕的號碼,心思卻遊離:才到宿舍電話就來了,掐得真準。他向來這樣後知後覺,總是對話結束才顧得上回神揣測,熟悉他的人很容易利用這點取得主動。
刻意忘記很久的孺慕親情與深沉恨意一點點湧上來:我隻想要一個真正的父親,隻是如此而已。
打通郝奕的電話,果然叫他去華鼎鬆教授家吃年夜飯。
進宿舍放下背包,窗台上的小蔥大蒜青蔥可愛,長勢喜人,知道是高誠實幫忙澆過水。去水房洗臉的時候,鏡子裏的人整個籠著一層黑灰,模糊燈光下把自己都嚇一跳。拿手背一蹭,烏金粉沾了水,跟墨跡似的暈開,一張臉頓時沒法見人。
迫切需要洗個澡,然而除夕日的下午,澡堂也好、開水房也好,肯定都關了門。隻好打上香皂,用毛巾胡亂擦一把。自來水冰得刺骨,饒是他自詡經凍,也連打了好幾個寒顫。
匆忙收拾一番,臨出門想一想,從包裏取出兩盒河津特產:幹梨棗和芝麻糖,預備孝敬新導師。另有一瓶精裝汾酒,光那個青花瓷瓶子看起來就不便宜,拿出來看看,還放回包裏——方篤之教授精通酒道,頗能喝兩盅。走到門口,又退回來,還是拿上了那瓶酒,跟幹棗芝麻糖一起,孝敬導師。
這些東西當然不是他買的。洪要革給每位京城客人都準備了一份土產,除去幹梨棗芝麻糖,老師袋子裏裝的是酒,學生們袋子裏則是上等老陳醋。
假期人少,道路兩側厚厚的積雪上幾乎沒什麽足跡。方思慎一腳一腳踩上去,那樣又鬆又軟的質感,讓他知道此前下的定是一場紛紛揚揚鵝毛大雪,降雪中最美麗最溫情的一種。
東北邊疆青丘白水最深處,莫尼烏拉群山,也裏古涅河畔,被杳無邊際原始森林覆蓋著的芒幹道,冬天最低氣溫可達零下四十度,夏天最高不過二十多度,即使平地上的積雪也常年化不完。樹木、山巒、冰雪,是幼年方思慎最熟悉的事物。因為氣溫太低,很少形成大片輕軟的雪花,往往隻見冰晶般的粉末顆粒漫天撒下,有些像鹽,更像化肥裏的尿素,連雪球都捏不成,更別提雕塑雪人了。唯有堆積到一定程度,遠望去詩一般純潔無瑕,也天然地拉開了與俗世的距離。
京城的雪,卻是大片大片又輕又軟,仿佛能吃也能穿,溫情脈脈。此刻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教工樓裏凡是亮著的窗戶,無不人影幢幢。性急的孩子們已經點著了煙花,雪光映襯下更顯絢麗。
華鼎鬆家裏罕見地亮著燈,方思慎敲開門,郝奕興高采烈把他迎進去。屋裏居然傳出女人孩子的聲音,原本有些緊張的心情頓時放鬆下來。
“那是我媳婦跟閨女,從沒到過京城,老師說人多熱鬧,就一塊兒留下了,嗬嗬……”郝奕是涼州人,看長相屬於典型的西北漢子,至於性格,任誰跟著華大鼎這老虎魚教授做四五年拖拉博士,鐵杵也能磨成針。
郝奕一麵把方思慎往裏領,一麵大聲道:“老師,小方來了!”回頭解釋,“老師耳朵不太好,說話聲小了聽不清。”
小白樓的房子均為二層複式,麵積十分可觀。然而觸目所及,到處堆滿書本字紙,顯得非常擁擠。
走進飯廳,就見一老一小占據餐桌兩頭,正埋頭苦吃。小姑娘不過六七歲,整張臉都埋進餃子碗裏,一抬頭嘴角一圈醬汁。老頭兒跟前擺的卻是一碗油潑麵。人幹瘦幹瘦,白發幾乎掉光了,僅有幾綹貼在鬢角上,一抬頭,臉上全是褶子,嘴角一圈紅油。
方思慎早知華鼎鬆已過古稀之年,這一照麵,還是覺得比想象中更顯衰老。恭恭敬敬站直身子,提高嗓門:“老師新年好!”
這時郝奕媳婦也從廚房出來打招呼,華鼎鬆側頭衝她道:“添半碗麵,油辣子再多放點!”嗓門極大,嗡嗡回響,聲如洪鍾。
方思慎也不知老頭瞅見自己沒有,看眼前一老一小吃得投入,不由莞爾。郝奕拉他在桌邊坐下:“老師一輩子率性不拘,你習慣就好了。”
那邊他媳婦正笑盈盈地拒絕老頭的要求:“您要覺著不夠,吃幾個餃子,麵條太硬。辣子可不能再加,妞妞爸說了,您得少吃刺激性食物。”
郝奕又向方思慎解釋:“老師籍貫楚州,喜歡吃辣的、香的、脆的、有嚼勁兒的。不過年紀太大,腸胃功能退化,這些東西都得盡量少吃。在療養院有醫生護士看著,回了家難免忍不住。”
方思慎點頭應一聲,心底有點兒奇怪,又一時想不出哪裏奇怪。
那邊老頭願望未遂,小心翼翼扒拉光碗裏剩下的麵條,把紅油湯也喝了個幹淨,連筷子都不放過,意猶未盡舔了又舔。
郝奕起身進廚房盛了一碗麵湯出來,遞給方思慎:“你給老師端過去,原湯化原食,助消化的。”
方思慎雙手接了,穩穩當當放到華鼎鬆麵前。
老頭這才抬眼,正經看了他一回。
方思慎突然一下想明白到底哪裏奇怪了。從自己進屋開始,郝奕師兄種種言行舉動,怎麽琢磨怎麽那麽像……托……孤……呢……
老頭喝口麵湯,正襟危坐:“方思慎?”
趕忙收斂心神,朗聲應道:“在。”
“看麵相倒是不錯,就不知心術如何。”華鼎鬆指指他身邊的郝奕,“這個當初光憑麵相也是一臉忠厚,名字也起得人模人樣,搖頭擺尾求我收留。你看看,如今竟敢帶著老婆孩子來要挾我。”
方思慎隱約從高誠實那裏知道,當年郝奕因為被條子生擠走名額,他一個邊區小教員毫無門路,絕望之下威脅院裏要自殺,這才被派給了華鼎鬆。
郝奕一顆大腦袋垂得低低地,就差下跪了:“老師,您別這麽講……”
“唉!算了。玉門書院許給你的好處,在我這耗一輩子都撈不著,也不怪你。”
聽到這,方思慎也能猜出幾分了。玉門書院是涼州最好的國立大學,可惜在全國仍然排不上號。像郝奕這樣的從京師學成歸去,估計房子、職稱、課題經費都不成問題。寧為雞首,毋為牛後,不少外地考來的博士,特別是已成家的,往往掙紮再三,最後都做了郝奕同樣的選擇。
“老師,對不起。長安米貴,妞妞明年就該上學了,我……”郝奕突然抓過方思慎的手,“這不方師弟正好來了,方師弟溫柔敦厚,年輕有為,一定能將老師的學問發揚光大……”
華鼎鬆衝他擺手:“走走走,一邊去!”望向方思慎,層層褶子裏眯著的一對小眼暗藏精光:“聽說你本來跟著張春華?姓張的小兔崽子最喜歡壓榨學生勞力,專招聽話能幹的。你因為什麽得罪他了?”
華鼎鬆是張春華父執輩的學者,言辭間毫不留情。方思慎被老頭子的語言軟暴力驚到了,愣了一下,才按捺住心頭快感,恭謹道:“是關於‘甲金竹帛工程’漢簡作偽的事。”他的事國學院幾乎人人皆知,老頭不過當麵證實。
“‘甲金竹帛工程’漢簡作偽哪?”老頭子拖長音調重複,神色間說不盡的嘲諷之意,“‘甲金竹帛’,確立文字信史是吧?我告訴你小子,文字信史,它就是一個偽命題!有了文字這東西,才沒了信史。‘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何以入了文山《正氣歌》?因為敢用文字記錄信史的,自古就沒幾個!司馬子長腐刑而後,泱泱大夏,算是絕了種了!”
老頭情緒激昂,一麵慷慨陳詞,一麵往桌上找杯子。
郝奕站起來:“老師,西鳳白還是劍南春?”
方思慎這才想起自己拎著的兜子,忙把東西掏出來:“我帶了一瓶杏花村,度數不高,看老師願意喝不?”
華鼎鬆直溜溜瞪著那青花瓶子:“汾酒?”雙手捧過去,“這包裝倒一點兒沒變。”
郝奕往杯子裏倒酒,對方思慎道:“這酒京城市麵上不多見啊。”
“嗯,”不好說來曆,隻得敷衍,“是一個晉州朋友送的。”
華鼎鬆眯眼抿一口:“郝奕你懂什麽!這酒三十年前專供國宴,開國元首曾親口稱讚‘汾酒最正’。後來,嘿,後來也沒落了。”
再抿一口,吐出一口氣,表情深遠:“味兒還沒變,確實正。我第一次喝到這酒,就是在國宴上。”屈指掐算,“那是共和二十六年,歲在乙卯,那年春節前夕,元首親自設宴,接見文教係統先進代表。嗬,三十餘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哪……”
方思慎望望郝奕,後者搖搖頭,小聲道:“沒事,借酒抒懷,明天就好了。隻倒這一杯,再多可不成。”見老頭沉浸於個人情緒顧不上搭理弟子們,又道,“隻有逢年過節,老師才要求回家,平時多半在療養院待著,每個月去看一次就行。”
華鼎鬆冷不丁停止抒情,問方思慎:“方篤之是你爸爸?”
“是。”
“這小兔崽子……”
方篤之年紀與張春華差不多,已過不惑,將及半百,作為學術研究者,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之前聽老頭罵張教授,方思慎暗覺大快人心,這會兒聽他罵方教授,可就忍不住了。
“老師,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華鼎鬆放下酒杯,一拍桌子:“方篤之的老師見了我要遵一聲師兄,他本人見了我要遵一聲華老,我在你麵前罵他,那就是對著孫子罵兒子,聖人王法哪條規定罵不得?你倒教訓起我來了!我還就告訴你,你那個爸爸,純粹一斯文敗類!就憑他那半桶水,有什麽資格坐院長的位子?你以為他靠什麽起的家?己巳變法那年,人文學院學生上共和廣場□□,他故意從宿舍上鋪掉下來跌斷一條腿,哪一場都沒參加。事後中央黨部點名表揚,讓他留校任教,哼哼,從此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
郝奕在一旁圓場:“老師!這些跟小方沒關係!”
華鼎鬆又喝一口酒,消氣不少,問方思慎:“你今年多大?”
“年前剛滿了二十四。”
“二十四……癸亥年……你是在京裏出生的?”
方思慎不明白華鼎鬆為什麽問這個,如實回答:“不是,我是芒幹道出生的。”
“那不對!方篤之癸亥年夏天就回了京城,我還特地托關係去方家找過他……”華鼎鬆突然反應過來,猛拍一下桌子,“這小兔崽子!竟敢始亂終棄!誰不知道他比別人早一年回京,就是因為攀上了胡司令家大小姐的高枝!那你媽媽叫什麽名字?”
方思慎被他一連串的發問和爆料弄得有點兒蒙,訥訥道:“我其實……不知道媽媽姓什麽,隻記得養父叫她曉嵐。因為從我懂事起,她就一會兒清醒,一會兒糊塗的。八歲那年,一場大病,去世了。”
從小談不上多少母愛,記憶中的母親早已麵目模糊。如果一定要回憶,也隻有那個女人神誌不清發狂時的猙獰麵目。方思慎的生命裏可以說沒有這個角色多少位置,此刻被人問起,竟然說不出全名,沒來由一陣慚愧。
華鼎鬆似乎凝神想著什麽,半晌開口道:“曉嵐,京城去的改造青年裏應該沒有叫這個名字的女孩子,也說不定是當地人。”看向方思慎的目光溫和不少,“這麽說,你小時候生活在芒幹道?哪一旗?”
“也裏古涅右旗。”
“我兒子,跟你爸爸他們同一批去的,分在也裏古涅左旗,待不過一年,就死在山火裏。等消息傳回來,又過了一年。屍骨全無,灰飛煙滅……你抽空多給我講講,芒幹道究竟什麽樣。”
胡以心試探著問兄長:“今年還是在宿舍自己過?”
方思慎搖搖頭:“可能要去拜望一下新導師,然後……回家看看。”
胡以心有些吃驚:“你跟他……和好了?”仔細看看,兄長表情平和,眼神卻黯淡。追問:“還是……他逼你了?”
方思慎再搖一下頭,輕聲道:“怎麽說他也是父親,總不能吵個架吵一輩子。”
胡以心微皺著眉:“哥,到底是你跟他吵,還是他跟你吵,還是你們互相吵?他跟我媽吵翻天的時候,對你可是事事上心時時在意,幾乎百依百順,我看著都忌妒。你一直不肯說為什麽跟他鬧得僵成這樣,不會是少了我媽這個強勁對手,他寂寞難耐又找上了你吧?”
多年以來,方篤之與胡梅夫妻關係便算不上十分和睦,但二人之間戰爭真正爆發,卻是被拋棄的大兒子找上門之後。胡梅一度曾竭力挽回丈夫的心,對憑空冒出來的長子不但不壞,甚至可以說相當不錯。方思慎的學籍得以順利轉入國一高,還是她主動幫忙,找了胡老太爺舊部下的關係。奈何方教授決意要離,那邊母女倆也寒了心,等方思慎考上大學,便隻剩下父子二人過日子。
方思慎被妹妹說得想起一些往事,內疚道:“以心,對不起。”。
自從他出現,方篤之全副心力都放在了兒子身上,悶聲不吭千裏迢迢回了一趟芒幹道,辦妥戶籍手續。又花了一年多時間,推掉所有應酬,每天親自給兒子補習,準備高校聯考。當時方思慎年紀小,又懵懂,隻知道繼母跟父親經常吵架,妹妹和自己關係改善後,一到這時候也不禁怒目相向。事後回想,方教授對兒子不加掩飾的偏心,對胡梅母女顯而易見的冷漠,簡直天壤之別。
胡以心捶了哥哥一下:“誰跟你扯這個,連媽媽都知道不怪你。”
方思慎問:“你呢?今年哪裏過年?”
“還不是老樣子,回大院跟姥姥舅舅表哥外甥他們一塊兒過。”胡以心鬱悶,“唉,又要被小屁孩煩死了。”
胡老太爺生前是京畿某軍部副司令,如今人雖然不在了,餘蔭猶存,胡老太太跟兒孫還住在軍區大院高幹宅子裏。胡梅離婚後,自然帶著女兒回娘家過年。
兄妹二人車站道別,妹妹終究也沒能從哥哥嘴裏問出他父子倆吵架吵到冷戰三年的緣由是什麽。胡以心直接去姥姥家團聚,方思慎獨自回學校宿舍。
門上貼著一張便條:“小方,歸來見字請速電我。”落款郝奕。
心想必是導師華鼎鬆教授召見,拿出手機剛要撥號,鈴聲響了,是父親。
“小思,回來了?”
電話那頭溫柔親切的聲音,一如往昔。方思慎有點措手不及,“爸爸”兩個字不知怎的便沒出來,隻“嗯”了一聲。
“在哪兒呢?”
“在宿舍。”
“我開車去接你。”
方思慎這才回過神,忙道:“爸、爸爸,不用了,剛有師兄通知我,華教授叫我過去一趟。”
那邊聲音一下低沉下去:“是嘛。”
方思慎不由得解釋道:“已經一學期了,這是第一次跟新導師見麵,不能推的。”
“那好,我晚上去接你,爸爸包了你最喜歡的蝦餡兒餃子。”
方思慎十五歲到京城之前,別說蝦餡兒餃子,連蝦都沒見過。第一次吃到,拘謹沉默的小小少年微微露出驚喜的神情,當父親的從此就記住了。
電話那頭飽含感情的話語,仿佛三年多的父子冷戰從未存在過,令方思慎心中酸澀又恐慌。下意識找理由推脫:“晚上不知道說到什麽時候……要不明天,明天我自己回家。”
那邊不滿意了,態度強硬起來:“不是還有別人陪華鼎鬆那糟老頭子?有什麽話要說到明年去?我十一點到你學校門口等,”聲調降下來,語氣卻不容置疑,“回來陪爸爸一起吃守歲餃子。”掛了。
方思慎一手扯下門上的便條,一手慢慢在通訊錄裏翻找郝奕的號碼,心思卻遊離:才到宿舍電話就來了,掐得真準。他向來這樣後知後覺,總是對話結束才顧得上回神揣測,熟悉他的人很容易利用這點取得主動。
刻意忘記很久的孺慕親情與深沉恨意一點點湧上來:我隻想要一個真正的父親,隻是如此而已。
打通郝奕的電話,果然叫他去華鼎鬆教授家吃年夜飯。
進宿舍放下背包,窗台上的小蔥大蒜青蔥可愛,長勢喜人,知道是高誠實幫忙澆過水。去水房洗臉的時候,鏡子裏的人整個籠著一層黑灰,模糊燈光下把自己都嚇一跳。拿手背一蹭,烏金粉沾了水,跟墨跡似的暈開,一張臉頓時沒法見人。
迫切需要洗個澡,然而除夕日的下午,澡堂也好、開水房也好,肯定都關了門。隻好打上香皂,用毛巾胡亂擦一把。自來水冰得刺骨,饒是他自詡經凍,也連打了好幾個寒顫。
匆忙收拾一番,臨出門想一想,從包裏取出兩盒河津特產:幹梨棗和芝麻糖,預備孝敬新導師。另有一瓶精裝汾酒,光那個青花瓷瓶子看起來就不便宜,拿出來看看,還放回包裏——方篤之教授精通酒道,頗能喝兩盅。走到門口,又退回來,還是拿上了那瓶酒,跟幹棗芝麻糖一起,孝敬導師。
這些東西當然不是他買的。洪要革給每位京城客人都準備了一份土產,除去幹梨棗芝麻糖,老師袋子裏裝的是酒,學生們袋子裏則是上等老陳醋。
假期人少,道路兩側厚厚的積雪上幾乎沒什麽足跡。方思慎一腳一腳踩上去,那樣又鬆又軟的質感,讓他知道此前下的定是一場紛紛揚揚鵝毛大雪,降雪中最美麗最溫情的一種。
東北邊疆青丘白水最深處,莫尼烏拉群山,也裏古涅河畔,被杳無邊際原始森林覆蓋著的芒幹道,冬天最低氣溫可達零下四十度,夏天最高不過二十多度,即使平地上的積雪也常年化不完。樹木、山巒、冰雪,是幼年方思慎最熟悉的事物。因為氣溫太低,很少形成大片輕軟的雪花,往往隻見冰晶般的粉末顆粒漫天撒下,有些像鹽,更像化肥裏的尿素,連雪球都捏不成,更別提雕塑雪人了。唯有堆積到一定程度,遠望去詩一般純潔無瑕,也天然地拉開了與俗世的距離。
京城的雪,卻是大片大片又輕又軟,仿佛能吃也能穿,溫情脈脈。此刻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教工樓裏凡是亮著的窗戶,無不人影幢幢。性急的孩子們已經點著了煙花,雪光映襯下更顯絢麗。
華鼎鬆家裏罕見地亮著燈,方思慎敲開門,郝奕興高采烈把他迎進去。屋裏居然傳出女人孩子的聲音,原本有些緊張的心情頓時放鬆下來。
“那是我媳婦跟閨女,從沒到過京城,老師說人多熱鬧,就一塊兒留下了,嗬嗬……”郝奕是涼州人,看長相屬於典型的西北漢子,至於性格,任誰跟著華大鼎這老虎魚教授做四五年拖拉博士,鐵杵也能磨成針。
郝奕一麵把方思慎往裏領,一麵大聲道:“老師,小方來了!”回頭解釋,“老師耳朵不太好,說話聲小了聽不清。”
小白樓的房子均為二層複式,麵積十分可觀。然而觸目所及,到處堆滿書本字紙,顯得非常擁擠。
走進飯廳,就見一老一小占據餐桌兩頭,正埋頭苦吃。小姑娘不過六七歲,整張臉都埋進餃子碗裏,一抬頭嘴角一圈醬汁。老頭兒跟前擺的卻是一碗油潑麵。人幹瘦幹瘦,白發幾乎掉光了,僅有幾綹貼在鬢角上,一抬頭,臉上全是褶子,嘴角一圈紅油。
方思慎早知華鼎鬆已過古稀之年,這一照麵,還是覺得比想象中更顯衰老。恭恭敬敬站直身子,提高嗓門:“老師新年好!”
這時郝奕媳婦也從廚房出來打招呼,華鼎鬆側頭衝她道:“添半碗麵,油辣子再多放點!”嗓門極大,嗡嗡回響,聲如洪鍾。
方思慎也不知老頭瞅見自己沒有,看眼前一老一小吃得投入,不由莞爾。郝奕拉他在桌邊坐下:“老師一輩子率性不拘,你習慣就好了。”
那邊他媳婦正笑盈盈地拒絕老頭的要求:“您要覺著不夠,吃幾個餃子,麵條太硬。辣子可不能再加,妞妞爸說了,您得少吃刺激性食物。”
郝奕又向方思慎解釋:“老師籍貫楚州,喜歡吃辣的、香的、脆的、有嚼勁兒的。不過年紀太大,腸胃功能退化,這些東西都得盡量少吃。在療養院有醫生護士看著,回了家難免忍不住。”
方思慎點頭應一聲,心底有點兒奇怪,又一時想不出哪裏奇怪。
那邊老頭願望未遂,小心翼翼扒拉光碗裏剩下的麵條,把紅油湯也喝了個幹淨,連筷子都不放過,意猶未盡舔了又舔。
郝奕起身進廚房盛了一碗麵湯出來,遞給方思慎:“你給老師端過去,原湯化原食,助消化的。”
方思慎雙手接了,穩穩當當放到華鼎鬆麵前。
老頭這才抬眼,正經看了他一回。
方思慎突然一下想明白到底哪裏奇怪了。從自己進屋開始,郝奕師兄種種言行舉動,怎麽琢磨怎麽那麽像……托……孤……呢……
老頭喝口麵湯,正襟危坐:“方思慎?”
趕忙收斂心神,朗聲應道:“在。”
“看麵相倒是不錯,就不知心術如何。”華鼎鬆指指他身邊的郝奕,“這個當初光憑麵相也是一臉忠厚,名字也起得人模人樣,搖頭擺尾求我收留。你看看,如今竟敢帶著老婆孩子來要挾我。”
方思慎隱約從高誠實那裏知道,當年郝奕因為被條子生擠走名額,他一個邊區小教員毫無門路,絕望之下威脅院裏要自殺,這才被派給了華鼎鬆。
郝奕一顆大腦袋垂得低低地,就差下跪了:“老師,您別這麽講……”
“唉!算了。玉門書院許給你的好處,在我這耗一輩子都撈不著,也不怪你。”
聽到這,方思慎也能猜出幾分了。玉門書院是涼州最好的國立大學,可惜在全國仍然排不上號。像郝奕這樣的從京師學成歸去,估計房子、職稱、課題經費都不成問題。寧為雞首,毋為牛後,不少外地考來的博士,特別是已成家的,往往掙紮再三,最後都做了郝奕同樣的選擇。
“老師,對不起。長安米貴,妞妞明年就該上學了,我……”郝奕突然抓過方思慎的手,“這不方師弟正好來了,方師弟溫柔敦厚,年輕有為,一定能將老師的學問發揚光大……”
華鼎鬆衝他擺手:“走走走,一邊去!”望向方思慎,層層褶子裏眯著的一對小眼暗藏精光:“聽說你本來跟著張春華?姓張的小兔崽子最喜歡壓榨學生勞力,專招聽話能幹的。你因為什麽得罪他了?”
華鼎鬆是張春華父執輩的學者,言辭間毫不留情。方思慎被老頭子的語言軟暴力驚到了,愣了一下,才按捺住心頭快感,恭謹道:“是關於‘甲金竹帛工程’漢簡作偽的事。”他的事國學院幾乎人人皆知,老頭不過當麵證實。
“‘甲金竹帛工程’漢簡作偽哪?”老頭子拖長音調重複,神色間說不盡的嘲諷之意,“‘甲金竹帛’,確立文字信史是吧?我告訴你小子,文字信史,它就是一個偽命題!有了文字這東西,才沒了信史。‘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何以入了文山《正氣歌》?因為敢用文字記錄信史的,自古就沒幾個!司馬子長腐刑而後,泱泱大夏,算是絕了種了!”
老頭情緒激昂,一麵慷慨陳詞,一麵往桌上找杯子。
郝奕站起來:“老師,西鳳白還是劍南春?”
方思慎這才想起自己拎著的兜子,忙把東西掏出來:“我帶了一瓶杏花村,度數不高,看老師願意喝不?”
華鼎鬆直溜溜瞪著那青花瓶子:“汾酒?”雙手捧過去,“這包裝倒一點兒沒變。”
郝奕往杯子裏倒酒,對方思慎道:“這酒京城市麵上不多見啊。”
“嗯,”不好說來曆,隻得敷衍,“是一個晉州朋友送的。”
華鼎鬆眯眼抿一口:“郝奕你懂什麽!這酒三十年前專供國宴,開國元首曾親口稱讚‘汾酒最正’。後來,嘿,後來也沒落了。”
再抿一口,吐出一口氣,表情深遠:“味兒還沒變,確實正。我第一次喝到這酒,就是在國宴上。”屈指掐算,“那是共和二十六年,歲在乙卯,那年春節前夕,元首親自設宴,接見文教係統先進代表。嗬,三十餘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哪……”
方思慎望望郝奕,後者搖搖頭,小聲道:“沒事,借酒抒懷,明天就好了。隻倒這一杯,再多可不成。”見老頭沉浸於個人情緒顧不上搭理弟子們,又道,“隻有逢年過節,老師才要求回家,平時多半在療養院待著,每個月去看一次就行。”
華鼎鬆冷不丁停止抒情,問方思慎:“方篤之是你爸爸?”
“是。”
“這小兔崽子……”
方篤之年紀與張春華差不多,已過不惑,將及半百,作為學術研究者,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之前聽老頭罵張教授,方思慎暗覺大快人心,這會兒聽他罵方教授,可就忍不住了。
“老師,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華鼎鬆放下酒杯,一拍桌子:“方篤之的老師見了我要遵一聲師兄,他本人見了我要遵一聲華老,我在你麵前罵他,那就是對著孫子罵兒子,聖人王法哪條規定罵不得?你倒教訓起我來了!我還就告訴你,你那個爸爸,純粹一斯文敗類!就憑他那半桶水,有什麽資格坐院長的位子?你以為他靠什麽起的家?己巳變法那年,人文學院學生上共和廣場□□,他故意從宿舍上鋪掉下來跌斷一條腿,哪一場都沒參加。事後中央黨部點名表揚,讓他留校任教,哼哼,從此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
郝奕在一旁圓場:“老師!這些跟小方沒關係!”
華鼎鬆又喝一口酒,消氣不少,問方思慎:“你今年多大?”
“年前剛滿了二十四。”
“二十四……癸亥年……你是在京裏出生的?”
方思慎不明白華鼎鬆為什麽問這個,如實回答:“不是,我是芒幹道出生的。”
“那不對!方篤之癸亥年夏天就回了京城,我還特地托關係去方家找過他……”華鼎鬆突然反應過來,猛拍一下桌子,“這小兔崽子!竟敢始亂終棄!誰不知道他比別人早一年回京,就是因為攀上了胡司令家大小姐的高枝!那你媽媽叫什麽名字?”
方思慎被他一連串的發問和爆料弄得有點兒蒙,訥訥道:“我其實……不知道媽媽姓什麽,隻記得養父叫她曉嵐。因為從我懂事起,她就一會兒清醒,一會兒糊塗的。八歲那年,一場大病,去世了。”
從小談不上多少母愛,記憶中的母親早已麵目模糊。如果一定要回憶,也隻有那個女人神誌不清發狂時的猙獰麵目。方思慎的生命裏可以說沒有這個角色多少位置,此刻被人問起,竟然說不出全名,沒來由一陣慚愧。
華鼎鬆似乎凝神想著什麽,半晌開口道:“曉嵐,京城去的改造青年裏應該沒有叫這個名字的女孩子,也說不定是當地人。”看向方思慎的目光溫和不少,“這麽說,你小時候生活在芒幹道?哪一旗?”
“也裏古涅右旗。”
“我兒子,跟你爸爸他們同一批去的,分在也裏古涅左旗,待不過一年,就死在山火裏。等消息傳回來,又過了一年。屍骨全無,灰飛煙滅……你抽空多給我講講,芒幹道究竟什麽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