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準備妥當,吳詠才發現自己有些想當然了,因為家裏的炊具和佐料嚴重不足。


    也幸好他昨日將係統中剩餘的九口鐵鍋全部買了下來,算算時間,差不多也應該到了。


    鐵鍋好弄,佐料卻是不好找,這時的菜式除了煮就是燉,不需要太多佐料,調味料也是除了鹽和醬,就是蔥薑蒜了,油都很少用到,更不要說花椒八角桂皮茴香這些香料,普通百姓聽都沒聽過。


    吳詠翻遍前身所有記憶,也沒找到誰家有這些物品。不死心的他,便詢問身邊的何蓮,“阿姐可有聽說過花椒、八角、桂皮、茴香這些東西”


    何蓮沒想到吳詠在這時會問她,先是楞了一下,然後皺著眉頭仔細想了想,才輕聲說道:“古籍上對花椒的記載倒是有很多,其他三種我也沒聽說過。”


    聽到有花椒,吳詠頓時來了興致,“阿姐,快告訴我,都有哪些說法”


    何蓮卻是臉一紅,喏喏說道:“《詩經陳風東門之枌》中有段記載:‘視爾如荍,貽我握椒’。”


    看吳詠不明所以,何蓮臉紅紅的接著解釋道:“這花椒是當時男女相會時,互相贈送的禮物。”


    吳詠有些愕然,暗歎那時的人真會玩,拿花椒當玫瑰花用。


    接下來,何蓮又說了幾個關於花椒的記載和用途。


    《詩經周頌載芟》記載:“有椒其馨,胡考之寧”,這是用花椒的香味來祭祀祖先。


    《楚辭九歌東皇太一》記載:“蕙肴蒸兮蘭藉,奠桂酒兮椒漿”,這是用花椒做酒。


    《範子計然》記載:“蜀椒武都,秦椒出天水”,這是說花椒的兩個產地。


    《四民月令》記載:“正月之朔……子婦曾孫,各上椒酒於家長,稱觴舉壽,欣欣如也。”,這是說過年時大家一起喝花椒酒。


    吳詠怎麽都沒想到這時的花椒主要用途竟然是泡酒喝,八角、桂皮、茴香這些調料不會也是用來泡酒的吧!


    這時朱裏典插話道:“賢侄問這花椒做什麽我家裏還留有一些,你要話,我這就讓人去取。”


    吳詠大喜,這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花椒有了,等他問朱裏典有沒有其他三種時,卻聽到這樣的話。


    “肉掛我倒是聽說過,是曆代君王和達官貴人長期服用的滋補養生佳品,素有南桂北參之說,或許五姓家主的家中會珍藏一些。”


    “我們家珍藏什麽啊”卻是五姓家主領著一群人向吳詠這邊走來,仔細一看,郭肥等一群富賈也在人群裏麵。


    朱裏典帶著眾人見禮後,才笑著說:“吳賢侄想尋找一些肉桂,我恰巧聽人說幾位家主好像有珍藏,就給他說了下。”


    李黃疑惑地問道:“肉桂主要是補氣養精用,賢侄尚且年幼,要這做甚”


    “侄兒打算做全豬宴,需要用這肉桂去腥味。”吳詠擔心大家誤會,急忙解釋道。


    眾人聽後更加無語,還是李黃斟酌一下用詞,問道:“賢侄可知這肉桂一兩,能直金一兩,用肉桂燉豬肉,猶如哀梨蒸食,豈不是暴殄天物”


    吳詠愣住了,他沒想到這桂皮在漢代竟然這麽貴,後世有的地方可是拿桂皮當柴火烤肉吃。


    “是小子孟浪了,不知肉桂價值,諸位長輩勿怪,實乃小子在太虛之境見到百姓都是用桂皮煮肉,肉香而不膩,食之,滿口生香。”


    一聽到煮肉,郭肥頓時兩眼放光,立刻就嚷道:“李黃,不是某說你,你好歹也是一家之主,這也忒吝嗇了,不就是一點肉桂嗎!你若是心疼,某買下就是,速速取來,大家夥一會還等著吃全豬宴呢。”


    李黃被郭肥的話氣得直瞪眼,這肉桂可是他好不容易才弄到手的,還指望以後養身用呢。


    吳詠這邊確實搖搖頭說:“算了,這煮肉不僅需要桂皮,還需要八角和茴香,單單隻有桂皮,起不了太大作用。”


    “這兩樣又是什麽東西”眾人都是一頭霧水,肉桂雖然稀有,但他們還聽說過,八角和茴香還是頭一次聽說。


    “我想起來了,我在伯父收藏的《神農本草經》中看到過。


    大茴香別名八角,味辛,氣平,無毒,是八角樹的果實。其形大如錢,有八角如輻而銳,赤黑色,每角中有子一枚,如皂莢子小匾而光明可愛。


    小茴香,氣溫,味辛,無毒,北人呼為土茴香。三月生葉,似老的胡荽,極疏細,作叢,至五月高三四尺;七月生花,頭如傘蓋,黃色,結實如麥而小,青色,八九月采實,陰幹。”


    “就是這個!”吳詠一聽,頓時激動起來,和自己印象中的八角和茴香的描述一樣,再看說話之人竟然是張機。


    隻見他從身上的行醫百寶囊中取出兩個小口袋,笑著遞給吳詠。


    吳詠不明所以,但打開一看,竟然就是八角和茴香,頓時驚訝不已。


    見吳詠望過來,張機笑著說道:“這是某跟伯父要來的,一直帶在身邊,沒有用處,卻從來沒想到可以煮肉用!”


    這時朱裏典讓人拿的花椒,也交到吳詠手中。


    吳詠拿著這些來之不易的香料,心情澎湃萬千,打算一會一定要好好做這個全豬宴。


    這時張機卻是問道:“剛才聽吳家賢弟的意思,是要用這些藥材去煮肉,可是據某所知,這花椒似乎有小毒。當然這並不是某妄言,而是親身體會。”


    “某有次在伯父磨研花椒粉時,覺得十分香,就不自覺的多吸了幾下,導致大量的花椒粉在口鼻中,沒過多久,某就感覺不對勁了。


    先是覺得頭暈,然後就出現了想嘔吐的情況,還好伯父及時發現,將某放在室外風涼處,幾個時辰才緩過來,事後伯父告知,某這是中毒了。”


    張機說完,又有人附和道:


    “你這麽一說,某也想起來一事,前段時間京都有個官員因為貪腐,本來是要被處死的,他為了死的體麵些,就搗椒自隨了。”


    有人附和,就會有人反對。


    “不會吧,我怎麽聽說喝椒酒,可以延年益壽!”


    眾人意見不一,都等著吳詠給說法,他們可不想吃完這些香料煮完的肉,而出現意外狀況。


    如果放在後世,肯定沒有人會質疑花椒會吃死人,就像後世川菜中經常會放入大量花椒,也沒見有人吃壞身體,當然除非這個人自己作死,大量吃下花椒。但是處在漢代的人們不清楚這點,許多百姓見都沒見過花椒,更不要說食用了。


    吳詠思索一會,對眾人說:“不瞞諸位,小子在太虛之境中遊曆時,也發現那裏的人都知曉這桂皮、八角、茴香、花椒等香料有一定的毒性和誘變性。但隻要控製一定的量,不僅不會對身體有害,還可以起到強身健體之功效。”


    “哦,原來是這樣啊!”眾人似懂非懂。


    張機卻問道:“吳家賢弟,什麽是誘變性”


    吳詠想了下,笑道:“其實說白了,就是藥引子,正常人少量食用自然無事,但若是有那些得了寒病的,吃下這些香料,就可能會誘發病情加重。”


    張機低頭沉思,似有所悟。


    吳詠也不去管他,繼續對眾人說道:


    “常言道是藥三分毒,但是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危言聳聽!所以這些香料雖可使用但不宜多用,小子隻是用少許煮肉,自然無大礙。”


    說完,又開玩笑道:“就是小子想多用,但奈何實力不允許啊,這一兩香料一兩金,說不得一口下去就是百錢沒有了,縱使家裏有座金山,也不夠這樣吃的。”


    眾人聽完,俱是一笑。


    吳詠告罪一聲,打算去做全豬宴,不想卻被郭肥的聲音吸引住。


    “吳家賢侄,你看看我這雞舌香,是不是也可以加進去煮肉吃。”


    吳詠接過一看,卻是一袋棕褐色的研棒狀植物花蕾,下方略尖,上方有四枚三角狀的萼片,十字狀分開,中間合抱一個褐黃色的球狀物種子。


    仔細觀摩一會,又拿到鼻尖處聞了聞,很熟悉的一種香味,但吳詠就是想不起來叫什麽。


    這時張機看了一眼,笑道:“雞舌香,世人以其似丁子,故一名丁子香,含在嘴裏,可以清新口氣。”


    吳詠恍然,終於想起來這是什麽了,丁香,後世知名的十三香的原料之一。於是笑著說道:“這丁香可是好東西,用它煮出來的食物,有健胃消食作用。煮肉的話,可以令人胃口大開,多吃三五斤。”


    眾人一愣,沒想到雞舌香還有這用途,怪不得價格一直居高不下。於是便有人調侃說:“郭胖子今日怎麽如此大方!竟輕易舍棄這價值萬千的雞舌香。要知道自從有了‘尚書郎懷香握蘭,趨走丹墀’的事跡以來,這雞舌香便成了達官貴人的專屬,有錢都不一定買到,普通百姓若是私藏,可是要被問罪的。”


    郭肥瞪了那人一眼,憤憤說道:“孫麻子,你少說我,別人不知道,我還不知,你家現在很受婦人歡迎的‘濃檀’就是混合了這個雞舌香。“


    吳詠有些好奇這‘濃檀’是什麽,於是便問身邊的何蓮。


    何蓮臉紅了一下,細聲說:“就是婦人化妝時用的顏料,可以用來塗在唇上。”


    吳詠頓悟,這不就是後世塗唇的胭脂口紅嘛,話說古人也真是會玩,用香料塗嘴唇,不知親吻時,味道如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在漢末,種田起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觀書二十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觀書二十載並收藏人在漢末,種田起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