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時分,一輛馬車在複望裏通往宛城的路上,快速行駛。已經知道有流民的存在的李忠,可不敢有絲毫馬虎。
昨日那些流民看起來溫順,其實都是因為拖家帶口的緣故,他們還有牽掛羈絆,不敢惹事生非。
若是那些孑然一身,又身強力壯的流民,餓急眼了,他們可是什麽事都敢幹。
眼看一路無事,李忠提著的心也放了下來,不過眼看就要到宛城了,李忠放下的心突然又提了起來,因為他發現進城的路被流民堵住了。
“小郎君,這可咋辦不然咱們還是回去吧”
吳詠皺眉沉思,一眼望去,但見密密麻麻的流民將城門口圍了個水泄不通,這可比昨日圍堵複望裏的人數要多上幾倍。
就在吳詠觀望之時,人群一陣躁動,隻見太守陳球站在城牆上麵,大聲喊道:“本府乃南陽太守陳球,現已得知你們的情況,你們也是我大漢的百姓,本府絕不會袖手旁觀,你們退開一段距離,稍後會有官吏出城為你們準備粥食。”
城下的流民聽到有粥吃,當即互相攙扶著,向後撤出一段距離。
看著城下的流民,餓的走路都不穩,陳球心裏挺不好受的,向後揮了揮手,說:“顯清,你去維持一下秩序,勿要讓這些流民生出事端。”
賊曹張陽領命,“是,屬下這就讓將士們隨我出城。”
隨後城中放下吊橋,張陽領著一隊百人左右的官兵拿著長矛出了城,陳球為了震懾流民,在城牆上也布置了一批弓箭手。
流民們看見手持武器的官兵,心裏有些害怕,不禁又往後退了退。
正好這時露出吳詠的馬車,張陽看到吳詠,明顯楞了一下,隨即反應過來,疑惑問道:“你不在複望裏,怎麽來到這裏,還混進了流民群”
吳詠苦笑道:“不瞞大人,昨日就有流民圍住複望裏,小子和鄉親們費了很大的力氣才將他們安置好,本打算過來告知府君大人,卻沒想到宛城也被流民圍住。”
張陽聽到他安置了一批流民,不禁有些驚異,正要再問些什麽時,功曹岑晟領著一群小吏拉著幾大車糧食出了城。
看到糧食,流民群又是一陣躁動。
張陽一看,大喊道:“都別動,老實在原地待著,誰敢再亂動,待會粥煮好,別想分到一滴。”
其他官兵也是亮出長矛,凶神惡煞的瞪起眼睛,死死盯住想要異動的流民。
流民們被嚇住了,老實待著,不敢再有異動。
張陽看著場麵控製住了,頓時鬆口氣,趕緊讓吳詠進城,同時安排小吏加快時間支起鍋灶。
不大一會吳詠進入城內,讓李忠找個安全地方等著,他則登上城牆,遠遠就看到陳球身邊圍著一群人,其中就有劉宗正。
吳詠隨著他們目光看向城下的流民,此時小吏們已經開始倒入糧食煮粥。誘人的香氣,就是站在城牆上也可清晰聞到,更別說鍋灶附近的流民了,年紀小的已經開始哭鬧著要喝粥了。但是因為周圍有手持武器的士兵在,大人們不敢有異動,隻能不斷安慰哭鬧的孩子們。
陳球長歎一口氣,向左右的人問道:“諸位都是宛城的中流砥柱,你們可有什麽好的建議”
一位商賈模樣的中年人,開口道:“府君大人,恕小民多言,這麽多流民,一天可是要消耗不少糧食,咱們宛城雖還有些餘糧,但也不能這樣無限製的救助下去,否則咱們自己就要餓肚子了。”
陳球沒有說話,而是皺眉深思起來,如果隻是這些流民還好說,單是宛城的存糧就可以堅持數月沒問題,但就怕以後流民會越來越多。到時不僅宛城會受到衝擊,整個南陽郡也不能幸免。
這時城下的幾個鍋灶中的粥都煮好了,張陽大喊道:“粥好了,都排好隊,誰都有,不準搶,不然就拉出來打斷腿。”
麵對強硬的張陽,流民群隻好拿出自己隨身攜帶的粗碗,老老實實排著隊。
功曹岑晟和其他幾個負擔的打粥的人,開始拿起大勺打粥,無論大人還是小孩,都是一人一碗,多一勺都沒有。
領到粥的流民,很多人顧不得燙,抱著粗碗就開始吃了起來。
不大一會,流民的情緒漸漸穩定下來,張陽見這邊事畢,和岑晟說了一聲就來到陳球身邊回稟。
陳球拍拍他肩膀,誇讚道:“顯清做的不錯,臨陣不亂,恩威並施,頗有為將之才。”
張陽苦笑道:“大人謬讚了,屬下剛才可是緊張的不得了,生怕震懾不住這群流民。”
頓了一下,又指著遠處的吳詠說道:“要說將才之人,非複望裏的吳詠莫屬,剛才屬下聽他之言,他昨日就收服安置了一群流民。”
陳球眼神一凝,招手讓吳詠過來,問道:“你是怎麽安置那些流民的”
吳詠沒有絲毫隱瞞,將流民的慘狀,鄉親的猶豫,他的立言發誓,以及今早的流民安排都一五一十說出來。
眾人聽後,不禁暗暗欽佩他小小年紀就有如此遠大的誌向。
劉宗正這時走到吳詠身邊,拍了拍他肩膀,誇讚道:“哈哈,不愧是某看中的人,這麽快就想到安置流民的方法。你盡管大膽去做,至於所需的糧食,我自會派人給你送去。”
吳詠大喜,糧食一直是他最頭疼的問題,現在劉宗正當著這麽多人的麵說出來,自然不會食言,於是趕緊將懷中的竹簡遞給他,恭敬說道:“昨日宗正大人的吩咐,小子一直記著心裏,苦思冥想一夜,終於湊了這份食單,請大人過目。”
劉宗正哈哈一笑,接過竹簡一看,不禁讚歎道:“好一份麵食食單,隻是觀之,某就不自覺流口水!”
這時陳球也點了點頭道:“以工代賑,真是不錯的想法,本府也打算用這些流民開挖河道,修整官道,諸位以為如何”
一群人聽了,急忙作揖道:“府君大人英明,此舉不僅救活流民,對宛城百姓也是一件好事。”
陳球看他們一眼,嗬嗬笑道:“既如此,你等在宛城也算是有頭有臉之人,何不也安排些人,去搭棚施粥,救助流民呢”
眾人對視一眼,急忙表態,“是,府君大人,小民這就吩咐人去辦理此事。”
等他們都走後,陳球又招來吳詠,問道:“你可還有其他計策”
吳詠有些疑惑問,“大人怎麽還有一問難道以工代賑這個還不夠嗎”
陳球歎口氣,揮揮手,示意張陽說。
張陽看著城下越聚越多的流民,開口道:“吳詠,你年紀還小,不清楚裏麵彎彎道道,首先宛城的糧食大多掌握在這些富賈貴戚手裏,郡府根本沒有多少存糧!”
吳詠這時插話道:“難道官府不能出錢購買嗎”
張陽搖搖頭,歎道:“這就是我要說的第二點,這些富賈貴戚會以各種理由拒絕賣給我們糧食。”
“這是為什麽他們剛才不是還答應好好的,去搭棚救濟流民嗎”
張陽有些悲憤的說道:“你以為他們是好心救濟流民錯了,這些人隻會為自己考慮,他們之所以這麽做,無非是向流民展示他們有糧,等到流民沒有救濟時,好賣身為奴到他們的莊園”
吳詠差點氣炸了,他一直以為漢代的人民風淳樸,卻沒想到還有這麽多落井下石之人。“難道他們不怕流民餓急眼了,衝擊他們的莊園嗎”
張陽冷笑道:“他們敢這麽做,豈會怕這些流民,他們各自的莊園堅韌如城池,不僅易守難攻,還有大量的奴仆,這些流民就是有萬人之眾,也奈何不了一座莊園。而且流民一直散漫,不可能拚死去攻一座莊園。”
吳詠沒話說了,想了一會又問道:“既然從富賈貴戚手裏買不到糧食,那老百姓家裏肯定還有留存許多糧食,不能想辦法鼓勵他們賣糧嗎”
張陽鬱悶道:“百姓手裏的糧食更難買,他們見到如此多的流民,隻會心念自己,就算是殺了他們,也不可能賣糧食的,畢竟糧食也是他們的生存之本,總不能為了幫助流民,而使自家受餓吧。”
陳球這時也歎氣道:“顯清,你去府衙看看咱們還有多少糧食,若是可以的話,將宛城中各個糧鋪的糧食都購買下來,這樣就可以多撐幾天,本府也好向朝廷上書求救支援。”
張陽道:“屬下這就去。”說著就要轉身下去。
接著又被陳球喊住,隻見陳球擺擺手,“去吧,順便派人將宛城的大戶都召集過來,本府跟他們好好談談,讓他們也出點力,這麽多流民圍城,他們卻隻會縮在自己家裏,一點力也不想出。”
張陽想著這幫大戶這麽不識好歹,心裏也有氣,道:“大人,屬下這就讓衙役去通知各家,把人召集過來。”
陳球點了點頭,“現在是非常時期,盡管放手去做,出了事情,本府替你擔著!”
張陽感動的點點頭,隨後按照陳球的吩咐辦事。吳詠這邊突然想到一個辦法。
昨日那些流民看起來溫順,其實都是因為拖家帶口的緣故,他們還有牽掛羈絆,不敢惹事生非。
若是那些孑然一身,又身強力壯的流民,餓急眼了,他們可是什麽事都敢幹。
眼看一路無事,李忠提著的心也放了下來,不過眼看就要到宛城了,李忠放下的心突然又提了起來,因為他發現進城的路被流民堵住了。
“小郎君,這可咋辦不然咱們還是回去吧”
吳詠皺眉沉思,一眼望去,但見密密麻麻的流民將城門口圍了個水泄不通,這可比昨日圍堵複望裏的人數要多上幾倍。
就在吳詠觀望之時,人群一陣躁動,隻見太守陳球站在城牆上麵,大聲喊道:“本府乃南陽太守陳球,現已得知你們的情況,你們也是我大漢的百姓,本府絕不會袖手旁觀,你們退開一段距離,稍後會有官吏出城為你們準備粥食。”
城下的流民聽到有粥吃,當即互相攙扶著,向後撤出一段距離。
看著城下的流民,餓的走路都不穩,陳球心裏挺不好受的,向後揮了揮手,說:“顯清,你去維持一下秩序,勿要讓這些流民生出事端。”
賊曹張陽領命,“是,屬下這就讓將士們隨我出城。”
隨後城中放下吊橋,張陽領著一隊百人左右的官兵拿著長矛出了城,陳球為了震懾流民,在城牆上也布置了一批弓箭手。
流民們看見手持武器的官兵,心裏有些害怕,不禁又往後退了退。
正好這時露出吳詠的馬車,張陽看到吳詠,明顯楞了一下,隨即反應過來,疑惑問道:“你不在複望裏,怎麽來到這裏,還混進了流民群”
吳詠苦笑道:“不瞞大人,昨日就有流民圍住複望裏,小子和鄉親們費了很大的力氣才將他們安置好,本打算過來告知府君大人,卻沒想到宛城也被流民圍住。”
張陽聽到他安置了一批流民,不禁有些驚異,正要再問些什麽時,功曹岑晟領著一群小吏拉著幾大車糧食出了城。
看到糧食,流民群又是一陣躁動。
張陽一看,大喊道:“都別動,老實在原地待著,誰敢再亂動,待會粥煮好,別想分到一滴。”
其他官兵也是亮出長矛,凶神惡煞的瞪起眼睛,死死盯住想要異動的流民。
流民們被嚇住了,老實待著,不敢再有異動。
張陽看著場麵控製住了,頓時鬆口氣,趕緊讓吳詠進城,同時安排小吏加快時間支起鍋灶。
不大一會吳詠進入城內,讓李忠找個安全地方等著,他則登上城牆,遠遠就看到陳球身邊圍著一群人,其中就有劉宗正。
吳詠隨著他們目光看向城下的流民,此時小吏們已經開始倒入糧食煮粥。誘人的香氣,就是站在城牆上也可清晰聞到,更別說鍋灶附近的流民了,年紀小的已經開始哭鬧著要喝粥了。但是因為周圍有手持武器的士兵在,大人們不敢有異動,隻能不斷安慰哭鬧的孩子們。
陳球長歎一口氣,向左右的人問道:“諸位都是宛城的中流砥柱,你們可有什麽好的建議”
一位商賈模樣的中年人,開口道:“府君大人,恕小民多言,這麽多流民,一天可是要消耗不少糧食,咱們宛城雖還有些餘糧,但也不能這樣無限製的救助下去,否則咱們自己就要餓肚子了。”
陳球沒有說話,而是皺眉深思起來,如果隻是這些流民還好說,單是宛城的存糧就可以堅持數月沒問題,但就怕以後流民會越來越多。到時不僅宛城會受到衝擊,整個南陽郡也不能幸免。
這時城下的幾個鍋灶中的粥都煮好了,張陽大喊道:“粥好了,都排好隊,誰都有,不準搶,不然就拉出來打斷腿。”
麵對強硬的張陽,流民群隻好拿出自己隨身攜帶的粗碗,老老實實排著隊。
功曹岑晟和其他幾個負擔的打粥的人,開始拿起大勺打粥,無論大人還是小孩,都是一人一碗,多一勺都沒有。
領到粥的流民,很多人顧不得燙,抱著粗碗就開始吃了起來。
不大一會,流民的情緒漸漸穩定下來,張陽見這邊事畢,和岑晟說了一聲就來到陳球身邊回稟。
陳球拍拍他肩膀,誇讚道:“顯清做的不錯,臨陣不亂,恩威並施,頗有為將之才。”
張陽苦笑道:“大人謬讚了,屬下剛才可是緊張的不得了,生怕震懾不住這群流民。”
頓了一下,又指著遠處的吳詠說道:“要說將才之人,非複望裏的吳詠莫屬,剛才屬下聽他之言,他昨日就收服安置了一群流民。”
陳球眼神一凝,招手讓吳詠過來,問道:“你是怎麽安置那些流民的”
吳詠沒有絲毫隱瞞,將流民的慘狀,鄉親的猶豫,他的立言發誓,以及今早的流民安排都一五一十說出來。
眾人聽後,不禁暗暗欽佩他小小年紀就有如此遠大的誌向。
劉宗正這時走到吳詠身邊,拍了拍他肩膀,誇讚道:“哈哈,不愧是某看中的人,這麽快就想到安置流民的方法。你盡管大膽去做,至於所需的糧食,我自會派人給你送去。”
吳詠大喜,糧食一直是他最頭疼的問題,現在劉宗正當著這麽多人的麵說出來,自然不會食言,於是趕緊將懷中的竹簡遞給他,恭敬說道:“昨日宗正大人的吩咐,小子一直記著心裏,苦思冥想一夜,終於湊了這份食單,請大人過目。”
劉宗正哈哈一笑,接過竹簡一看,不禁讚歎道:“好一份麵食食單,隻是觀之,某就不自覺流口水!”
這時陳球也點了點頭道:“以工代賑,真是不錯的想法,本府也打算用這些流民開挖河道,修整官道,諸位以為如何”
一群人聽了,急忙作揖道:“府君大人英明,此舉不僅救活流民,對宛城百姓也是一件好事。”
陳球看他們一眼,嗬嗬笑道:“既如此,你等在宛城也算是有頭有臉之人,何不也安排些人,去搭棚施粥,救助流民呢”
眾人對視一眼,急忙表態,“是,府君大人,小民這就吩咐人去辦理此事。”
等他們都走後,陳球又招來吳詠,問道:“你可還有其他計策”
吳詠有些疑惑問,“大人怎麽還有一問難道以工代賑這個還不夠嗎”
陳球歎口氣,揮揮手,示意張陽說。
張陽看著城下越聚越多的流民,開口道:“吳詠,你年紀還小,不清楚裏麵彎彎道道,首先宛城的糧食大多掌握在這些富賈貴戚手裏,郡府根本沒有多少存糧!”
吳詠這時插話道:“難道官府不能出錢購買嗎”
張陽搖搖頭,歎道:“這就是我要說的第二點,這些富賈貴戚會以各種理由拒絕賣給我們糧食。”
“這是為什麽他們剛才不是還答應好好的,去搭棚救濟流民嗎”
張陽有些悲憤的說道:“你以為他們是好心救濟流民錯了,這些人隻會為自己考慮,他們之所以這麽做,無非是向流民展示他們有糧,等到流民沒有救濟時,好賣身為奴到他們的莊園”
吳詠差點氣炸了,他一直以為漢代的人民風淳樸,卻沒想到還有這麽多落井下石之人。“難道他們不怕流民餓急眼了,衝擊他們的莊園嗎”
張陽冷笑道:“他們敢這麽做,豈會怕這些流民,他們各自的莊園堅韌如城池,不僅易守難攻,還有大量的奴仆,這些流民就是有萬人之眾,也奈何不了一座莊園。而且流民一直散漫,不可能拚死去攻一座莊園。”
吳詠沒話說了,想了一會又問道:“既然從富賈貴戚手裏買不到糧食,那老百姓家裏肯定還有留存許多糧食,不能想辦法鼓勵他們賣糧嗎”
張陽鬱悶道:“百姓手裏的糧食更難買,他們見到如此多的流民,隻會心念自己,就算是殺了他們,也不可能賣糧食的,畢竟糧食也是他們的生存之本,總不能為了幫助流民,而使自家受餓吧。”
陳球這時也歎氣道:“顯清,你去府衙看看咱們還有多少糧食,若是可以的話,將宛城中各個糧鋪的糧食都購買下來,這樣就可以多撐幾天,本府也好向朝廷上書求救支援。”
張陽道:“屬下這就去。”說著就要轉身下去。
接著又被陳球喊住,隻見陳球擺擺手,“去吧,順便派人將宛城的大戶都召集過來,本府跟他們好好談談,讓他們也出點力,這麽多流民圍城,他們卻隻會縮在自己家裏,一點力也不想出。”
張陽想著這幫大戶這麽不識好歹,心裏也有氣,道:“大人,屬下這就讓衙役去通知各家,把人召集過來。”
陳球點了點頭,“現在是非常時期,盡管放手去做,出了事情,本府替你擔著!”
張陽感動的點點頭,隨後按照陳球的吩咐辦事。吳詠這邊突然想到一個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