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又說明什麽呢?”蘇小舟問道。


    其他人也都跟著點頭。


    聽了半天,大家還是一頭霧水。


    嫌棄地搖搖頭,蘇嵐煙慢條斯理地說:“說明,陛下曾站在西方,回望海棠樹,追憶故人。西方,庚為斧鉞之金,辛為首飾之金。所以,這幅畫中暗藏刀兵、簪釵或者財富;至於庚、辛,則可能與那位女子的姓名或是生卒年份有關。”


    “噢——”


    蘇泊滄拖了個長音,然後猛推一把她的腦門,“小丫頭,你這都是從哪兒學來的,也想太多了吧?!”


    蘇嵐煙嘴一撅,“當然是老師教給我的了。他說畫作不僅講筆調,還要講意境,講玄境,他的畫作也最在意體現言外之意。尤其這幅畫,是為高祖陛下訂製的,更要加上一些不同尋常的巧思。我隻是稍作引申,已經很保守了!”


    既然是來自原作者的諄諄教誨,大家對她的推測自然無從反駁。但是繞來繞去研究了這麽一大通,她的這些“驚人”的發現,似乎對抓到盜墓賊沒什麽幫助。


    蘇泊滄拍拍她的頭,敷衍道:“好孩子,哥哥知道了。你辛苦了,早點休息。”


    說完,拉著鄭渢頭也不回地走了。


    “姐姐,你覺得呢?跟這幅畫一起隨葬的會是什麽樣的寶物?會不會是傳說中的‘蛟弦霹靂弓’?我們抓到了盜墓賊,會不會有可能見到那件兵器之王?”蘇嵐煙一臉興奮地扯住準備開溜的蘇小舟。


    近來她一直在畫兵器譜,如果能有幸看一眼高祖的神兵——“蛟弦霹靂弓”,再把它的英姿畫出來,才算真正的大功告成。


    蘇小舟擺擺手,“你可別瞎想了!傳說那把神弓,以蛟筋為弦、黑鐵為胎,少說也有三五十斤重,超過半人高,很難從皇陵中帶出來的。而且,誰都知道那是高祖陛下最喜愛的兵器,勢必要隨葬皇陵,一旦現世,持有者立刻就會被抓。除非那個盜墓的是個傻子,否則絕對不會把它給帶出來!”


    “那人可不就是個傻子嗎?這卷軸也不好帶呀!都給那出來了,還被當成一幅假畫賣來賣去……”


    蘇嵐煙小聲嘀咕著,悻悻地去卷那幅畫。


    “嗯?你說……”


    蘇小舟忽然眼前一亮,驚呼道:“一般盜墓的隻會拿金玉重器,這個人卻帶出來一幅畫。或許,一開始他就知道這幅畫是閻司空的真跡……那他會不會是個內行呢?!”


    “那麽與小妹一樣,能夠一眼認出閻司空真跡的又有哪些人呢?”李漁急著問。


    喜愛收藏書畫的人多,但能鑒定的卻不多。尤其能從風格大變的筆調中判斷出此畫是真跡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蘇嵐煙驚異不已,半天才擠出幾個字,“集賢院……丹青閣……”


    集賢書院,自前朝便有建製,主司收納、編修圖書典籍和修撰國史。到了本朝,又增設了畫院,名曰:丹青閣,廣招天下畫士,專門培育丹青國手。


    ……


    捧著小妹給的名單,蘇小舟覺得這樣多少有點病急亂投醫的意思。


    眨眼的功夫,海裏撈針變成陸上捉魚了……


    要是這樣能找到盜墓賊,她就把這張紙給吃了!


    反觀李漁卻是一副信心滿滿的樣子,正口若懸河地跟小妹說著傳說中的神兵利刃。


    “天下兵刃,陰煞之極,莫過於神兵——‘噬光’。傳說,它是一把玄鐵短刀,以星隕之鐵、冥淵之水淬煉而成。死於刀下者,元神寂滅,魂飛魄散,永世不得輪回……”


    “啊——,這麽可怕!那把刀在哪兒?”


    蘇嵐煙聽得頭皮發麻,卻還是忍不住追問。


    蘇小舟白了李漁一眼,這家夥就這麽愛編故事嚇人。


    李漁不以為然,口氣更加玄乎地說:“聽老人們說過的,關於它的最後一個傳說——前朝煬帝在江都被叛軍縊死,消息傳回長安,宮中的宇文貴嬪便以此刀自戕而亡,殉情而去。”


    “啊——?!殉情不是為了來世相聚嗎?為什麽宇文氏要用那麽不詳的刀自戕?後來那把刀又去哪了?”蘇嵐煙連珠炮似地問道。


    “這個……這就不好說了……”


    李漁一下子被問住了,一時找不到合理的解釋。


    “哼——”


    蘇小舟哂笑一聲,“謊言終是難以自圓的,奉勸你少編點故事騙小姑娘。”


    被她無情戳穿,李漁有些尷尬,含糊著嚷嚷道:“‘噬光’的故事是祖父告訴我的,就算是瞎編……也不是我自己編的。”


    蘇小舟不依不饒,繼續拆台道:“你所說煬帝的宇文貴嬪,應該是太宗陛下“四妃”之一楊妃娘娘的生母。貞觀初年,楊妃娘娘被冊封為淑妃之後,曾多次到宮外別苑侍奉母親,傳為一時佳話。如此孝行,何來宇文氏自戕殉情一說?”


    “宮闈之事,不可細說。咳咳……”


    李漁清了清嗓子,便一本正經地敲著桌案道:“明日開始,我負責找那個小孩,你負責排查這些有嫌疑的集賢院畫士,看看誰能先找到嫌犯。”


    “這些手無縛雞之力的畫士,能是盜墓賊?”


    蘇小舟可不信,就算她把畫士查個遍,最後也是白費力氣。


    李漁笑了笑,“加點賭注怎麽樣?如果你先把這些畫士查一遍,我就不問緣由替你做一件事。若是我先找到那個孩子,你以後要無條件的相信我說的每一句話。”


    蘇小舟瞄了眼名單,張道涵、李嗣真、溫崇緔……這些名字一看就是丹青大師。


    名單上的人雖然多,但大多是七老八十的老頭子,誰也沒能力掘地盜墓,需要仔細排查的最多隻有三、五個人。


    “一言為定。”


    她冷哼了一聲,“就這點兒人,再來一倍都沒問題。”


    “啊——”


    蘇嵐煙忽然一驚,忙喊道:“差點忘了,多年來因為考取功名,或者別的原由,離開丹青閣的畫士們我沒寫上去呢!他們當中不少人都跟老師學過畫,能認出來也不一定。誒呦——,人數可不少呢,有些返回祖籍,有些外放做官,還有被貶謫的……”


    蘇小舟一時氣結,自己這個親妹妹,已經被李漁那家夥給收買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疑雲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楠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楠榯並收藏大唐疑雲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