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張大人的精彩批注!今日打擾了,多謝,多謝!”
“蘇將軍客氣,能為東宮效力,為太子殿下效力,是下官的榮幸。代叩問太子殿下安!”
“一定。多謝,多謝——”
“不敢不敢!”
“誒呦,時辰不早,三位還是留下用個便飯吧!”
“不,不了——,我還要趕回去複命!多謝大人——多謝,多謝——”
“不敢不敢!”
……
在曾經的丹青閣畫士、如今的禮部員外郎張道涵的宅門外,跟他客道地拉扯了半天,上門試探的三個人終於脫了身。
一口氣跨過兩條街,才敢回頭看一眼,發現對方沒有熱情地送過來,蘇小舟趕忙一左一右扯上自己的兩個幫手,做賊一般撇進路邊的小巷子裏。
“怎麽樣?你們覺得他可疑嗎?”她急著問。
蘇嵐煙撇撇嘴,直搖頭說:“張大人進入仕途以後,顯然疏於鑽研!這幅《耕牛圖》是我臨摹的,他都認不出來,還給寫了這麽一大張批注,簡直貽笑同行。這副看似真畫的假畫,他都能認成真的,那幅仿佛假畫的《秋棠落英圖》,他應該認不出來。”
蘇小舟點點頭,轉向自己特意找來的幫手。
“你覺得呢?”
被她扯著的一臉書生氣的少年,是太史局最年輕的太史令丞——袁引。因為傳奇的祖父和父親,他從小便被選入太史局修學,卻沒能像家中長輩那樣精通天文地理、星象算術,偏偏對金石之術感興趣。苦心鑽研十多年,但凡往昔舊物,隻要他看一眼,便能說出來龍去脈;隻要聞一聞,就知道有沒有土腥氣,甚至出處也能說個八九不離十。
好不容易把他從故紙堆裏扒了出來,就是要讓他幫忙認一認盜墓賊。
袁引也搖了搖頭,“張員外郎家裏陳設的,全是自家長輩的字畫和一些花俏的擺設,既無先代名家書畫也無古玩珍寶,看來不是同好。而且,他身上除了墨香味,便是銅臭味,再無其他,你要找的盜墓賊不是他。”
“好吧——”
蘇小舟重新打起精神,展開名單道:“下一位,也是最後一位,鴻臚寺少卿溫崇緔。”
……
等他們見到溫大人,已經是隔日了。
鴻臚寺最近可忙了!
今年年初,大唐與新羅徹底決裂,雞林道大總管劉仁軌率領大軍東征新羅。
東邊戰事一起,西線兵力空虛,因此朝廷不得不委派使者到邏娑,暫時緩和與常年摩擦的吐蕃之間的關係。
一來想暫時從連年的戰事中稍作喘息,二來需要鞏固對占領地方的控製。近年來,接連占領吐穀渾、鄯善、且末和安西四鎮的吐蕃欣然接受,並且投桃報李,派前任大相祿東讚的次子、現任大相讚聶多布的弟弟欽陵親自率使團到長安獻貢,並請大唐出嫁公主,延續兩朝之間的和親。
使團來到長安,一連串的宴請、禮節和洽談,至少要逗留月餘,期間的接待事宜,事無巨細都由鴻臚寺來操辦。溫少卿正好負責修繕、管理蕃坊,眼下正是白天黑夜連軸轉的時候,昨日忙到深夜才回家,天不亮終於被蘇小舟三人堵在家門口。
“溫大人,下官是東宮右內率衛副率蘇小舟,前日、昨日都來過府上。”
廢話不多說,蘇小舟上前行禮,接著亮出了魚符。
溫崇緔有些納悶,還是客氣地回禮道:“不知蘇將軍有何貴幹?本官近來公務繁忙,甚少歸家,讓你辛苦了。”
東宮的人便是儲君的人,雖然來者官職並不太高,但是未來不可限量,他自然要給出足夠的尊重。
“溫大人,您還記得我嗎?”蘇嵐煙上前行禮。
溫崇緔楞了一下,爾後笑道:“原來是蘇小姐,許久不見了,上次還是——”
他的話戛然而止,上次相見,是在閻司空的靈堂上……
一陣唏噓惋歎,溫崇緔把他們請進了府中,一路帶到自己的書房。
雖然鴻臚寺是清水衙門,但溫家可是出過數位宰相的高門大族。府內十多進的院落,亭台樓閣、雕梁畫棟、假山碧池,一步一景,情誌高雅、品味脫俗,非尋常富貴人家可比。
踏進書房,數麵牆琳琅滿目的陳設,瞬間讓人看花了眼。
蘇小舟瞥了眼袁引,他略微激動的神情表明,這位溫大人……真壕氣!
“溫大人,卑職不會耽誤您太多時間的。”
走到案台前,她從小妹手上接過畫卷,一邊說一邊在溫崇緔眼前鋪開來,“太子殿下偶得一幅閻司空的《耕牛圖》,但對畫意頗有不解,因此派我向諸位大人請教。勞煩您觀此畫,批注一番,讓卑職帶回東宮,呈於殿下。”
“啊——”
溫崇緔仿佛受驚,臉色忽然有些發白。
“這……這……”
他一邊低頭觀畫,一邊將雙手攏到一起。
蘇小舟看了小妹一眼,微微使了個眼色。
蘇嵐煙立刻上前,開硯,挑墨,點水,開始研墨。
溫崇緔作為名門之後,自幼聰穎好學,雖然沒有考取功名,卻在書畫上很有天賦。自小便被送進集賢院丹青閣修習,可是因為兒時身體不好,十天倒有七八天都要告假。如此曆練了十多年,終於以一幅《太宗月下飲馬》圖與讚詩獲得當年的首席大賞,也因此被諸公推薦入朝為官,一路升任鴻臚寺少卿。
自此,他也多了個名號——“聖手書生”。
雖然把他放在最後,但以他的修為造詣,其實是最有可能認出畫卷的那個人。
……
研好了墨,蘇嵐煙掃了一眼筆架上的筆,卻微微皺起了眉頭。
溫大人似乎比張大人還疏於修習,架上各式大小的畫筆都是上品,卻每一支都幹淨的跟新的一樣。
同樣覺得不妥的還有袁引,整間書房懸掛的名家字畫不少,每一件都是價值不菲的珍品,其中不少前朝大家的畫作,想要收集它們。恐怕少不了和盜墓掘金的人打交道。
三個人交換了眼色,心底都有了答案。
隻等他看畫了……
專注於觀畫的溫崇緔並沒有注意到這些,他的額前有些冒汗,立刻從袖中掏出絲帛帕子細細擦過,然後便丟進腳邊的紙簍中。
“蘇將軍客氣,能為東宮效力,為太子殿下效力,是下官的榮幸。代叩問太子殿下安!”
“一定。多謝,多謝——”
“不敢不敢!”
“誒呦,時辰不早,三位還是留下用個便飯吧!”
“不,不了——,我還要趕回去複命!多謝大人——多謝,多謝——”
“不敢不敢!”
……
在曾經的丹青閣畫士、如今的禮部員外郎張道涵的宅門外,跟他客道地拉扯了半天,上門試探的三個人終於脫了身。
一口氣跨過兩條街,才敢回頭看一眼,發現對方沒有熱情地送過來,蘇小舟趕忙一左一右扯上自己的兩個幫手,做賊一般撇進路邊的小巷子裏。
“怎麽樣?你們覺得他可疑嗎?”她急著問。
蘇嵐煙撇撇嘴,直搖頭說:“張大人進入仕途以後,顯然疏於鑽研!這幅《耕牛圖》是我臨摹的,他都認不出來,還給寫了這麽一大張批注,簡直貽笑同行。這副看似真畫的假畫,他都能認成真的,那幅仿佛假畫的《秋棠落英圖》,他應該認不出來。”
蘇小舟點點頭,轉向自己特意找來的幫手。
“你覺得呢?”
被她扯著的一臉書生氣的少年,是太史局最年輕的太史令丞——袁引。因為傳奇的祖父和父親,他從小便被選入太史局修學,卻沒能像家中長輩那樣精通天文地理、星象算術,偏偏對金石之術感興趣。苦心鑽研十多年,但凡往昔舊物,隻要他看一眼,便能說出來龍去脈;隻要聞一聞,就知道有沒有土腥氣,甚至出處也能說個八九不離十。
好不容易把他從故紙堆裏扒了出來,就是要讓他幫忙認一認盜墓賊。
袁引也搖了搖頭,“張員外郎家裏陳設的,全是自家長輩的字畫和一些花俏的擺設,既無先代名家書畫也無古玩珍寶,看來不是同好。而且,他身上除了墨香味,便是銅臭味,再無其他,你要找的盜墓賊不是他。”
“好吧——”
蘇小舟重新打起精神,展開名單道:“下一位,也是最後一位,鴻臚寺少卿溫崇緔。”
……
等他們見到溫大人,已經是隔日了。
鴻臚寺最近可忙了!
今年年初,大唐與新羅徹底決裂,雞林道大總管劉仁軌率領大軍東征新羅。
東邊戰事一起,西線兵力空虛,因此朝廷不得不委派使者到邏娑,暫時緩和與常年摩擦的吐蕃之間的關係。
一來想暫時從連年的戰事中稍作喘息,二來需要鞏固對占領地方的控製。近年來,接連占領吐穀渾、鄯善、且末和安西四鎮的吐蕃欣然接受,並且投桃報李,派前任大相祿東讚的次子、現任大相讚聶多布的弟弟欽陵親自率使團到長安獻貢,並請大唐出嫁公主,延續兩朝之間的和親。
使團來到長安,一連串的宴請、禮節和洽談,至少要逗留月餘,期間的接待事宜,事無巨細都由鴻臚寺來操辦。溫少卿正好負責修繕、管理蕃坊,眼下正是白天黑夜連軸轉的時候,昨日忙到深夜才回家,天不亮終於被蘇小舟三人堵在家門口。
“溫大人,下官是東宮右內率衛副率蘇小舟,前日、昨日都來過府上。”
廢話不多說,蘇小舟上前行禮,接著亮出了魚符。
溫崇緔有些納悶,還是客氣地回禮道:“不知蘇將軍有何貴幹?本官近來公務繁忙,甚少歸家,讓你辛苦了。”
東宮的人便是儲君的人,雖然來者官職並不太高,但是未來不可限量,他自然要給出足夠的尊重。
“溫大人,您還記得我嗎?”蘇嵐煙上前行禮。
溫崇緔楞了一下,爾後笑道:“原來是蘇小姐,許久不見了,上次還是——”
他的話戛然而止,上次相見,是在閻司空的靈堂上……
一陣唏噓惋歎,溫崇緔把他們請進了府中,一路帶到自己的書房。
雖然鴻臚寺是清水衙門,但溫家可是出過數位宰相的高門大族。府內十多進的院落,亭台樓閣、雕梁畫棟、假山碧池,一步一景,情誌高雅、品味脫俗,非尋常富貴人家可比。
踏進書房,數麵牆琳琅滿目的陳設,瞬間讓人看花了眼。
蘇小舟瞥了眼袁引,他略微激動的神情表明,這位溫大人……真壕氣!
“溫大人,卑職不會耽誤您太多時間的。”
走到案台前,她從小妹手上接過畫卷,一邊說一邊在溫崇緔眼前鋪開來,“太子殿下偶得一幅閻司空的《耕牛圖》,但對畫意頗有不解,因此派我向諸位大人請教。勞煩您觀此畫,批注一番,讓卑職帶回東宮,呈於殿下。”
“啊——”
溫崇緔仿佛受驚,臉色忽然有些發白。
“這……這……”
他一邊低頭觀畫,一邊將雙手攏到一起。
蘇小舟看了小妹一眼,微微使了個眼色。
蘇嵐煙立刻上前,開硯,挑墨,點水,開始研墨。
溫崇緔作為名門之後,自幼聰穎好學,雖然沒有考取功名,卻在書畫上很有天賦。自小便被送進集賢院丹青閣修習,可是因為兒時身體不好,十天倒有七八天都要告假。如此曆練了十多年,終於以一幅《太宗月下飲馬》圖與讚詩獲得當年的首席大賞,也因此被諸公推薦入朝為官,一路升任鴻臚寺少卿。
自此,他也多了個名號——“聖手書生”。
雖然把他放在最後,但以他的修為造詣,其實是最有可能認出畫卷的那個人。
……
研好了墨,蘇嵐煙掃了一眼筆架上的筆,卻微微皺起了眉頭。
溫大人似乎比張大人還疏於修習,架上各式大小的畫筆都是上品,卻每一支都幹淨的跟新的一樣。
同樣覺得不妥的還有袁引,整間書房懸掛的名家字畫不少,每一件都是價值不菲的珍品,其中不少前朝大家的畫作,想要收集它們。恐怕少不了和盜墓掘金的人打交道。
三個人交換了眼色,心底都有了答案。
隻等他看畫了……
專注於觀畫的溫崇緔並沒有注意到這些,他的額前有些冒汗,立刻從袖中掏出絲帛帕子細細擦過,然後便丟進腳邊的紙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