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季卿與萬冬兒相遇相知的這段時日,楊家長子楊伯卿正在外地巡查運河疏通的工程,季卿被禁足後半月有餘,工程終於竣工。
伯卿風塵仆仆地趕回了京城,他照例先去外宅謝蘭音身邊親熱溫存了半日,才趕回楊府拜見母親。
因謝蘭音酷愛熏香,楊老太太的鼻子又十分靈敏,伯卿回到家中不得不先去自己房中換一身略有些黴味的便裝,搗飭一番才來母親房中拜見。
饒是如此,楊母還是能聞到楊伯卿的底衣裏散發出來的淺淺淡淡的香味,她怕別人笑話她的鼻子比畜生的鼻子都靈敏,所以從不說破。
母子團聚,先是彼此問候身體安康,接著聊了一會兒伯卿職務上的事,後來便開始談論家事。
伯卿早已迫不及待地想關問弟弟的事情了,他向前傾斜身子,更加靠近母親,問道:“母親,我方才回房中換衣服的時候,聽成玉的娘說四弟被禁足已經半月有餘了,我因急著過來拜見母親,所以沒有聽內人細說分明,四弟到底犯了什麽錯,母親如此大動幹戈呢?”
因著楊伯卿的靠近,楊母聞到他身上的香味更明顯了,她嫌棄地控訴道:“為什麽呀,還不是因為他不跟你學好,淨跟你學壞。”
楊伯卿一愣,反問:“母親,這話從何說起?孩兒有什麽壞處讓四弟效仿了?”
“他想跟你學寵妾滅妻,兩頭拿大呀?”
一涉及到謝蘭音的事情,楊伯卿總是忍不住先替謝蘭音開脫,他反駁道:“母親,你這話就不通順了,我既然兩頭拿大,那就是一碗水端平了,又何來寵妾滅妻一說,更何況蘭音她也不是妾的身份呀?”
楊母一根手指指著兒子嗬斥道:“你那叫一碗水端平嗎?成玉的娘這麽多年就隻有成玉一個孩子在跟前,你那邊生了幾個了,我聽人說第五個孩子也在道上了。”
伯卿忍俊不禁,笑著說道:“母親,是您說的,蘭音生一屋的孩子都比不過成玉這一個孫子正統,既然這樣,您還計較那邊的數目嗎?算了,不說我的事情了,還是說季卿的吧,怎麽著,難不成季卿也遇見了他的蘭音不成?”
楊老夫人憤憤不平道:“對,你說的沒錯,他也遇到他的謝蘭音了。為了娶他的謝蘭音,他先是跟我商量要解除和你鳳儀表妹的婚約,我不允許,直接禁了他的足,他可倒好,親自休書一封,著那楊晨的弟弟楊午去你舅舅家送信,一麵要求解除婚約,一麵還畫了一幅竹子節節高升的畫卷送給你舅舅,都讓我安排盯梢的人給截住了,我看那畫畫得不錯,讓楊午給你舅舅送去,信扣在了我手裏。”
楊伯卿聽到這件事情牽扯到了舅舅,神色開始黯然。
楊母沒有注意到兒子神色的變化,兀自慶幸道:“幸虧我安排了眼線,要不然那封信讓你舅舅看到了怎麽得了......”
楊伯卿癡癡地插嘴道:“舅舅看見了也未必生氣。”
楊母這才發現兒子的神色不對,驚訝道:“伯卿,你這話什麽意思?”
“母親當真不知道嗎?”
楊母焦躁地催促道:“當真不知,哎呀,你快說。”
伯卿看了看周圍的仆人,楊母立刻會意,讓身邊的老仆人孫媽帶著廳裏的一幹丫鬟們退下去。等她們都出去了,伯卿才低聲說道:“母親,舅父大人出事了。”
一聽娘家人出事了,楊母立刻站起身來,麵色發情,渾身戰栗:“你是說你舅舅嗎?你舅舅他出什麽事了?快告訴我。”
伯卿低下頭,如喪考妣的一副樣子,哀歎道:“其實舅舅不過是發了一句牢騷而已,這種事情要是放在以前的內閣首輔夏言夏大人身上,那根本就不是個事,隻可惜舅舅抱怨的是現今的內閣首輔嚴嵩嚴大人。”
“你舅舅他收了什麽冤屈要抱怨嚴大人呢?”
“這件事冤就冤在舅舅還不是為了自己的事情抱怨。起先是楊繼盛彈劾嚴大人結果被下入詔獄,慘死刑場,接著是楊繼盛的好友王世貞替楊繼盛收屍入殮得罪嚴大人,嚴大人又將王世貞的父親王抒王總督拿入獄中,刑場處決,舅父大人同情王氏父子的遭遇,私下與人講“誰人沒有父母,誰人沒有兒孫,誰人沒有朋友,嚴閣老對王氏父子的做法未免太過份了,即便為了自己的子孫後代福報著想,也不該如此決絕。”。
“你舅舅就因為說了這番話得罪了嚴大人了麽?”
“母親明鑒,正是這一句話傳到了嚴閣老耳中,嚴閣老認為我舅舅詛咒了他的子孫,正打算給舅舅一個教訓呢,舅舅現在的處境岌岌可危啊。”
楊母也是又急又氣,咬牙切齒道:“你這個舅舅呀,得罪誰不好,怎麽就得罪了嚴閣老呢,虧他年輕時還殺伐決斷的,人越老越婦人之仁,還管不住自己的嘴,落人這麽大一個口實。不行伯卿,你得想辦法救救你的舅舅,他可是你的親舅舅,你能攀上嚴閣老的關係還是你舅舅牽的線呢。”
“母親,這道理孩兒知道,再說親娘舅出事,外甥哪有等閑視之的道理。”
“那你跟嚴閣老求過情沒有?”
楊伯卿羞愧地低下頭,承認道:“我本來是想去求個情的,可是在孩兒沒有接觸嚴大人的公子嚴世蕃之前,舅舅就已經派下人給我捎了個口信,說嚴大人現在殺心正盛,讓我萬萬不可輕舉妄動,替他出頭,怕孩兒也走了王世貞的老路,這連環扣,一環接一環的,就斷在舅舅那裏好了,隻要咱們家不倒,興許舅舅那裏還有東山再起的一天,若是我們也被連累了,那就是一損俱損了。”
楊母聽完,如天打雷轟一般目瞪口呆,過了一會兒,淚水噴湧而出,哭泣道:“話雖這麽說,可是你舅舅年事已高,怕是經此一劫,身心俱疲,再也沒有力氣站起來了。”
“母親不要太過悲觀,長江後浪推前浪,舅舅老了,舅舅的表兄弟們卻還年輕,隻要熬過這一關,他日我母族的子孫們指不定還能絕處逢生,封侯拜相,位極人臣呢。”
楊母聽了這番話,漸漸停止了啜泣,壓製著悲泣聲,說道:“早知如此,早點把你鳳儀表妹娶進家門就好了,免得她跟著父兄們受罪。”
“母親糊塗呀,這個時候就不能再提鳳儀表妹和四弟的婚事了,為了前幾日和嚴世蕃公子的談話,我現在巴不得找一個姑娘來遮掩四弟和鳳儀表妹的婚事呢,可巧四弟就弄了一個現成的來落我的口實。”
楊母眼裏的淚還沒有擦幹,鼻子抽噎著,可憐巴巴地問:“這又是哪一出?”
“是這樣的,母親,前幾日,我與嚴大人的公子嚴世蕃見麵,因著舅舅這個事,嚴世蕃故意問我:聽說舍弟明年即將迎娶高大人的千金,看來我們還得再準備一份厚禮啊。我聽他說話綿裏藏針的口氣,頓時嚇得後背一身冷汗,隨口胡編說最近內弟喜歡上了另一個人家的女孩子,非要退掉與表妹的婚事,家母耐不住舍弟糾纏,已經決定跟高家退親了。嚴公子聽了這話還打趣我說退得好,要是他他也會退掉這門親事的。”
楊母一片茫然,呢喃道:“難不成真要隨了那個小狐狸精的心願,讓她和季卿結為夫妻?”
“緩兵之計罷了,將來怎麽樣還不一定呢,母親,說了這麽半天,四弟到底喜歡上誰家的女兒了?居然連做外室的備策都能接受?看來不是什麽大戶人家的閨女。”
楊母歎口氣道:“季卿的眼光我可真是不敢恭維啊,你道他喜歡的是個什麽人?居然是咱家家廟裏那個拋夫棄女的老尼姑安修師太的女兒,這安修師太的家事已經是夠讓外人恥笑的了,偏偏這小丫頭還是個殘障,腿腳受過傷,走路都走不利索,就算長得漂亮又能怎樣,都不好意思喚出來見人。”
“母親所言不差,她這樣的情況似乎也隻配給四弟做側室,可見是個有自知之明的姑娘。如果舅舅短期之內過不了關口,四弟的正室妻子還是要在京城的官宦人家找,就找一個成玉他娘那種好脾氣的。”
楊母點了點頭說道:“那可得好好地找,書慧這麽好.性格的人不常見啊。”
“母親,從今日起就解除對四弟的禁足吧,讓他繼續跟那個女孩來往,他這年紀,血氣方剛的,強壓也壓不住。”
“好吧,就依你說的辦。我累了,我要回屋休息一會兒,你且去看看季卿,順便告訴他咱們兩個人做出來的決定,鳳儀的事情先不要告訴他,免得他太過高興,我看了心寒。”
楊伯卿答應著,退了出去。
伯卿風塵仆仆地趕回了京城,他照例先去外宅謝蘭音身邊親熱溫存了半日,才趕回楊府拜見母親。
因謝蘭音酷愛熏香,楊老太太的鼻子又十分靈敏,伯卿回到家中不得不先去自己房中換一身略有些黴味的便裝,搗飭一番才來母親房中拜見。
饒是如此,楊母還是能聞到楊伯卿的底衣裏散發出來的淺淺淡淡的香味,她怕別人笑話她的鼻子比畜生的鼻子都靈敏,所以從不說破。
母子團聚,先是彼此問候身體安康,接著聊了一會兒伯卿職務上的事,後來便開始談論家事。
伯卿早已迫不及待地想關問弟弟的事情了,他向前傾斜身子,更加靠近母親,問道:“母親,我方才回房中換衣服的時候,聽成玉的娘說四弟被禁足已經半月有餘了,我因急著過來拜見母親,所以沒有聽內人細說分明,四弟到底犯了什麽錯,母親如此大動幹戈呢?”
因著楊伯卿的靠近,楊母聞到他身上的香味更明顯了,她嫌棄地控訴道:“為什麽呀,還不是因為他不跟你學好,淨跟你學壞。”
楊伯卿一愣,反問:“母親,這話從何說起?孩兒有什麽壞處讓四弟效仿了?”
“他想跟你學寵妾滅妻,兩頭拿大呀?”
一涉及到謝蘭音的事情,楊伯卿總是忍不住先替謝蘭音開脫,他反駁道:“母親,你這話就不通順了,我既然兩頭拿大,那就是一碗水端平了,又何來寵妾滅妻一說,更何況蘭音她也不是妾的身份呀?”
楊母一根手指指著兒子嗬斥道:“你那叫一碗水端平嗎?成玉的娘這麽多年就隻有成玉一個孩子在跟前,你那邊生了幾個了,我聽人說第五個孩子也在道上了。”
伯卿忍俊不禁,笑著說道:“母親,是您說的,蘭音生一屋的孩子都比不過成玉這一個孫子正統,既然這樣,您還計較那邊的數目嗎?算了,不說我的事情了,還是說季卿的吧,怎麽著,難不成季卿也遇見了他的蘭音不成?”
楊老夫人憤憤不平道:“對,你說的沒錯,他也遇到他的謝蘭音了。為了娶他的謝蘭音,他先是跟我商量要解除和你鳳儀表妹的婚約,我不允許,直接禁了他的足,他可倒好,親自休書一封,著那楊晨的弟弟楊午去你舅舅家送信,一麵要求解除婚約,一麵還畫了一幅竹子節節高升的畫卷送給你舅舅,都讓我安排盯梢的人給截住了,我看那畫畫得不錯,讓楊午給你舅舅送去,信扣在了我手裏。”
楊伯卿聽到這件事情牽扯到了舅舅,神色開始黯然。
楊母沒有注意到兒子神色的變化,兀自慶幸道:“幸虧我安排了眼線,要不然那封信讓你舅舅看到了怎麽得了......”
楊伯卿癡癡地插嘴道:“舅舅看見了也未必生氣。”
楊母這才發現兒子的神色不對,驚訝道:“伯卿,你這話什麽意思?”
“母親當真不知道嗎?”
楊母焦躁地催促道:“當真不知,哎呀,你快說。”
伯卿看了看周圍的仆人,楊母立刻會意,讓身邊的老仆人孫媽帶著廳裏的一幹丫鬟們退下去。等她們都出去了,伯卿才低聲說道:“母親,舅父大人出事了。”
一聽娘家人出事了,楊母立刻站起身來,麵色發情,渾身戰栗:“你是說你舅舅嗎?你舅舅他出什麽事了?快告訴我。”
伯卿低下頭,如喪考妣的一副樣子,哀歎道:“其實舅舅不過是發了一句牢騷而已,這種事情要是放在以前的內閣首輔夏言夏大人身上,那根本就不是個事,隻可惜舅舅抱怨的是現今的內閣首輔嚴嵩嚴大人。”
“你舅舅他收了什麽冤屈要抱怨嚴大人呢?”
“這件事冤就冤在舅舅還不是為了自己的事情抱怨。起先是楊繼盛彈劾嚴大人結果被下入詔獄,慘死刑場,接著是楊繼盛的好友王世貞替楊繼盛收屍入殮得罪嚴大人,嚴大人又將王世貞的父親王抒王總督拿入獄中,刑場處決,舅父大人同情王氏父子的遭遇,私下與人講“誰人沒有父母,誰人沒有兒孫,誰人沒有朋友,嚴閣老對王氏父子的做法未免太過份了,即便為了自己的子孫後代福報著想,也不該如此決絕。”。
“你舅舅就因為說了這番話得罪了嚴大人了麽?”
“母親明鑒,正是這一句話傳到了嚴閣老耳中,嚴閣老認為我舅舅詛咒了他的子孫,正打算給舅舅一個教訓呢,舅舅現在的處境岌岌可危啊。”
楊母也是又急又氣,咬牙切齒道:“你這個舅舅呀,得罪誰不好,怎麽就得罪了嚴閣老呢,虧他年輕時還殺伐決斷的,人越老越婦人之仁,還管不住自己的嘴,落人這麽大一個口實。不行伯卿,你得想辦法救救你的舅舅,他可是你的親舅舅,你能攀上嚴閣老的關係還是你舅舅牽的線呢。”
“母親,這道理孩兒知道,再說親娘舅出事,外甥哪有等閑視之的道理。”
“那你跟嚴閣老求過情沒有?”
楊伯卿羞愧地低下頭,承認道:“我本來是想去求個情的,可是在孩兒沒有接觸嚴大人的公子嚴世蕃之前,舅舅就已經派下人給我捎了個口信,說嚴大人現在殺心正盛,讓我萬萬不可輕舉妄動,替他出頭,怕孩兒也走了王世貞的老路,這連環扣,一環接一環的,就斷在舅舅那裏好了,隻要咱們家不倒,興許舅舅那裏還有東山再起的一天,若是我們也被連累了,那就是一損俱損了。”
楊母聽完,如天打雷轟一般目瞪口呆,過了一會兒,淚水噴湧而出,哭泣道:“話雖這麽說,可是你舅舅年事已高,怕是經此一劫,身心俱疲,再也沒有力氣站起來了。”
“母親不要太過悲觀,長江後浪推前浪,舅舅老了,舅舅的表兄弟們卻還年輕,隻要熬過這一關,他日我母族的子孫們指不定還能絕處逢生,封侯拜相,位極人臣呢。”
楊母聽了這番話,漸漸停止了啜泣,壓製著悲泣聲,說道:“早知如此,早點把你鳳儀表妹娶進家門就好了,免得她跟著父兄們受罪。”
“母親糊塗呀,這個時候就不能再提鳳儀表妹和四弟的婚事了,為了前幾日和嚴世蕃公子的談話,我現在巴不得找一個姑娘來遮掩四弟和鳳儀表妹的婚事呢,可巧四弟就弄了一個現成的來落我的口實。”
楊母眼裏的淚還沒有擦幹,鼻子抽噎著,可憐巴巴地問:“這又是哪一出?”
“是這樣的,母親,前幾日,我與嚴大人的公子嚴世蕃見麵,因著舅舅這個事,嚴世蕃故意問我:聽說舍弟明年即將迎娶高大人的千金,看來我們還得再準備一份厚禮啊。我聽他說話綿裏藏針的口氣,頓時嚇得後背一身冷汗,隨口胡編說最近內弟喜歡上了另一個人家的女孩子,非要退掉與表妹的婚事,家母耐不住舍弟糾纏,已經決定跟高家退親了。嚴公子聽了這話還打趣我說退得好,要是他他也會退掉這門親事的。”
楊母一片茫然,呢喃道:“難不成真要隨了那個小狐狸精的心願,讓她和季卿結為夫妻?”
“緩兵之計罷了,將來怎麽樣還不一定呢,母親,說了這麽半天,四弟到底喜歡上誰家的女兒了?居然連做外室的備策都能接受?看來不是什麽大戶人家的閨女。”
楊母歎口氣道:“季卿的眼光我可真是不敢恭維啊,你道他喜歡的是個什麽人?居然是咱家家廟裏那個拋夫棄女的老尼姑安修師太的女兒,這安修師太的家事已經是夠讓外人恥笑的了,偏偏這小丫頭還是個殘障,腿腳受過傷,走路都走不利索,就算長得漂亮又能怎樣,都不好意思喚出來見人。”
“母親所言不差,她這樣的情況似乎也隻配給四弟做側室,可見是個有自知之明的姑娘。如果舅舅短期之內過不了關口,四弟的正室妻子還是要在京城的官宦人家找,就找一個成玉他娘那種好脾氣的。”
楊母點了點頭說道:“那可得好好地找,書慧這麽好.性格的人不常見啊。”
“母親,從今日起就解除對四弟的禁足吧,讓他繼續跟那個女孩來往,他這年紀,血氣方剛的,強壓也壓不住。”
“好吧,就依你說的辦。我累了,我要回屋休息一會兒,你且去看看季卿,順便告訴他咱們兩個人做出來的決定,鳳儀的事情先不要告訴他,免得他太過高興,我看了心寒。”
楊伯卿答應著,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