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三日是楊伯卿的生日,家中有老人,不宜大操大辦,和往常年一樣,楊伯卿隻是邀請了年少時在同一個學堂念書的一班弟兄來家裏吃茶飲酒,這幫弟兄都是他尚未考取功名之前在學堂裏結拜的同窗,共用九人,按照年齡排序,楊伯卿最長,再往下依次為李滋省、劉肖成、柳西爵、範修遠、林可立、於平光、豐進哲、李銘碩。
這九人中僅柳西爵和豐進哲中過舉人,托楊伯卿關照,分別弄了個六七品的禦史和給事中做;李滋省、範修遠隻考了個秀才,仍然在家苦讀,期待來年中舉;劉肖成、於平光厭倦了八股取士,選擇了寄情山水,吟詩作賦,誓要做個作詩的風流名士;排行第六的林可立最不成器,這廝既不參加科考,也不玩弄風雅,家風又不好,前幾年他父親與一個小康人家爭搶一個買賣中的婢女,指使兒子及家丁打死了競爭對手,惹上了一場官司,從此家道中落,生計困難。
楊伯卿自忖這林可立無才無德,長得還尖臉猴腮,鼠頭鼠腦,做什麽都上不了台麵,不好給他在官府裏尋個差事幹,隻能托他采購一些工程用料,吃點回扣,混碗飯吃,即便是這樣,他也是個爛泥糊不上牆,好多土木商人也不肯跟他來往,到後來就靠打點楊伯卿的秋風過日子了。
這一夥富家子弟中除了楊伯卿的地位舉足輕重外,還有一個身份略微尷尬的,也是他們當中年紀最小的名叫李銘碩的,時年二十四歲,其家世代承襲武職,其父現任宣府總兵官,常年在外帶兵,兩個兒子在家陪伴著母親。
李總兵本指望兩個兒子讀書能讀出點名堂來,家裏能出個文官,所以從小把兩個兒子當作讀書種子好生培養,不料兩個兒子完美地繼承了父親讀書不好的基因,全都把書讀得一塌糊塗。這李銘碩乃是李總兵的大兒子,書雖然讀得糊塗,人長得卻是器宇軒昂、儀表堂堂,隻是不可以聽他開口說話,他一開口便是兵油子、將痞子的味道,人高馬大、英姿颯爽的俊偉姿顏瞬間破功。
在學堂的時候,李銘碩就是這幫大哥哥們的開心果,大家都喜歡拿他尋開心,直到今天狀況也沒有改觀。
有一個光宗耀祖的爹,再攤上一副好皮囊,李銘碩的婚姻大事好得不能再好,娶的乃是當今皇上嘉靖帝最寵愛的妃子曹端妃所生的女兒寧安公主,雖說曹端妃因為獨得聖寵,被皇後嫉恨,最終含冤而死,嘉靖皇帝對曹端妃的情誼卻始終未減,懷著對愛妃的無限愧疚,給愛妃所生的女兒找了一個在他看來地位相貌都屬於上乘的夫婿,或許在諸多的青年才俊中李銘碩並不出彩,可是在公主隻能下嫁平民,不可嫁入侯門的大明,李銘碩算是有點超出標準了。
楊伯卿年少時結交的朋友就是這麽一群素質高低不等、氣質形形色色的家夥。
人都差不多來齊了,楊伯卿招呼著大家落座,因見林可立還未到,便把心腹田耕叫過來問道:“你林大爺怎麽還沒到,快出去看看迎接一下。”
田耕比主子勢力,他不太情願地嘟囔道:“我前幾日去給林大爺送帖子,家裏頭隻剩一個看家老頭,說林大爺帶著家人去鄉下變賣田產房舍去了,還不知道今天能不能從鄉下趕回來呢。”
楊伯卿聽了田耕的話,皺眉道:“這個林老六,手裏頭有一份生意做著,卻還混不夠家裏人嚼裹,還要變賣鄉下的田地房舍,這是爛泥巴糊不上牆。”
田耕順勢說道:“是啊,老爺,要不您和諸位爺就直接開席吧,不用等他了。沒準他正在鄉下點錢呢。”
楊伯卿搖頭道:“不可不可,你快打發人去他家看看人到底回來沒有,若是沒回來就罷了,若是回來了趕緊讓他騎馬過來。”一麵又對來了的客人們說道:“諸位兄弟先吃著茶,我們等等林兄弟。”大家唯楊伯卿馬首是瞻,紛紛點頭答應。
田耕耷拉著臉,不情不願地出去找小廝跑腿,尚未踏出門檻,邊聽門外林可立大聲喊著:“各位兄弟得罪了,林某來遲了,讓各位久等。”一邊說著一邊踏進門來。正好與走到門前的田耕四目相對,這田耕表情甚是奇怪,又是驚訝又是厭煩,趕緊躬身給林可立做了個揖,又回到楊伯卿身邊。
林可立看田耕的眼神也是怪異得很,有點得意又有點不屑,這都是一閃而過的事情,他很快就走到了伯卿身邊給大哥作揖並遞上生日禮物。
楊伯卿讓著林可立落座,這下人齊了,吩咐廚房上菜上酒,一桌人吃吃喝喝,談笑風生,所言無非是一些科考舉業,官場致仕,時下新作的風雅詩詞之事,兩個舉人、兩個秀才,兩個名士都能切磋一二,隻有李銘碩、林可立才情最差,插不進幾句嘴去,便悶頭吃菜喝酒,林可立酒量不行,喝酒很有節製,李銘碩卻是放開了喝,來者不拒,不一會兒就醉醺醺的了。
柳西爵見李銘碩臉紅得跟猴子屁股一樣,有心要捉弄捉弄他,便說道:“蹤潛兄(李銘碩字蹤潛),前幾日令堂大人差人來我家尋找你,一同失蹤的還有你的跟班墨戈,說你倆已經好幾日不著家了,問我有沒有見到你,收留你,我說沒有,令堂大人不肯相信,你那幾日到底上哪兒逍遙快活去了?也給我們推薦推薦唄。”
李銘碩喝得臉紅脖子粗,憨呼呼、醉醺醺地笑著說:“弟前幾日掛念國家邊防形勢,帶著我們家墨戈出居庸關走了一走,看看邊防無事便回來了。”
那個寫詩的名士於平光為之一曬:“蹤潛兄的瞎話是隨口就來呀,我的家丁前幾日還見你在武生街的擂台上跟人打擂呢,一連贏了好幾個人,還居庸關,做夢去的吧。”
眾人聽了捧腹大笑。
被人戳穿,李銘碩也不懊惱,隻是笑罵道:“你個死魚頭,你不當錦衣衛真是可惜了。我跑那麽遠的地方還有你的眼線。”
劉肖成也來補槍:“我怎麽聽說咱們的駙馬爺兩口子吵架,蹤潛兄怕公主府的管家媽媽著人來打他,嚇得連自己母親家都不敢回了,在外頭東躲西藏,可有此事啊?。”
除楊伯卿外,其他的人都紛紛舉手,七嘴八舌道“我也聽說了。”
楊伯卿忍著笑,替李銘碩解圍,笑罵這些昔日同窗:“你們這些下三濫的,從哪兒聽說這些小道消息,快打住,別糟蹋了我們家李賢弟的一世英名。”
李銘碩也醉醺醺地辯解道:“沒有吵架,沒有吵架,借給我十個膽子,我也不敢跟公主吵架,我隻是氣公主的奶媽,那個老不死的管家婆,平時見不得我和公主親熱也就罷了,連我屋裏的丫頭她也容不得,好不容易有一個丫頭敢跟我套近乎,這死老太婆還攛掇著我們家老太太把我那小丫頭嫁給她患麻風病的窮親戚,害得我那個小丫頭洞房花燭夜便撞柱身亡,我那個小丫頭才十七歲,活生生地就被她給逼死了,你們說這老太婆是不是欠罵?是不是老而不死是為妖。”
這李銘碩說著說著,情緒便有些激動,喝紅了的眼睛裏竟然泛出點點淚光。
眾人不言語,唯有楊伯卿勸他:“蹤潛兄,公主奶媽縱然是做的不對,她也應該由公主來教訓,你隻管讓公主去訓她便是,你若直接跑去嗬斥她,那就是不給公主顏麵了。公主自然會跟你鬧不愉快。”
李銘碩對著最大的哥哥喊屈:“大哥,我明白你的意思,打狗還得看主人,這道理我知道,公主也是這麽訓斥我的,可是我實在是在氣暈頭了,沒管住自己的嘴,頂撞了公主,我說她虛情假意,隻怕是高興還來不及呢,哪舍得管教自己的心腹。為了這句話,公主也生了我的氣,竟然讓宮人把我給轟了出去,我怕回家再被我家老太太罵,索性在外頭玩了幾天才回去。”
老秀才李滋省道:“蹤潛兄好福氣,娶了一個溫婉賢惠的公主,若是別的公主讓你這麽頂撞,隻怕當時就屁股開花了。”
李銘碩承認:“是啊,我那公主老婆那真的是沒得說,對待下人寬厚溫和,她不是個多事的人,就是那個管家婆奶媽,無風也要掀三尺浪出來,打著公主的名義做了不少缺德事。”
劉肖成道:“總之還是蹤潛兄命好,生在明朝當駙馬,萬一要是生不逢時,趕上漢唐,那些漢唐公主們各個彪悍無比,天天給你帶綠帽子都不帶重樣的,你還不敢醉打金枝。”
眾人又是一頓哄堂大笑。
李銘碩哭笑不得,向劉肖成道:“哎---吆,看不出這裏還有個羨慕我的,你若羨慕我,我還真想跟你換換個,你去當駙馬,我去摟著嫂嫂過日子如何?”
劉肖成氣得跟伯卿告狀:“宦成兄你快管管他,你看他都說的什麽混賬話。”
楊伯卿再次忍著笑,訓斥李銘碩:“蹤潛兄這句話的確是混賬,還不趕緊自罰三杯向興典兄賠罪。”
李銘碩真是好說話,趕緊自斟自飲向劉肖成賠罪。
其餘的人還是拿著李銘碩尋開心,一直找曆朝曆代公主駙馬的典故出來逗樂。
一直話語不多的林可立目光卻一直往楊伯卿的身上瞟。
宴席才進行到一半,其他人還隻是微醉,李銘碩的肚子就已經撐不下去,他起身口齒不清地說道:“諸位同窗們先喝著,李某出去醒醒酒,小個便,去去就回。”說完便搖搖晃晃地出去了。
他剛一出去,林可立站起來說自己也要出去小解,順便扶扶喝醉了的李銘碩,也跟著走出了屋子。
李銘碩是真得去了茅廁的,這林可立卻翹手翹腳地朝楊伯卿書房溜去。
這九人中僅柳西爵和豐進哲中過舉人,托楊伯卿關照,分別弄了個六七品的禦史和給事中做;李滋省、範修遠隻考了個秀才,仍然在家苦讀,期待來年中舉;劉肖成、於平光厭倦了八股取士,選擇了寄情山水,吟詩作賦,誓要做個作詩的風流名士;排行第六的林可立最不成器,這廝既不參加科考,也不玩弄風雅,家風又不好,前幾年他父親與一個小康人家爭搶一個買賣中的婢女,指使兒子及家丁打死了競爭對手,惹上了一場官司,從此家道中落,生計困難。
楊伯卿自忖這林可立無才無德,長得還尖臉猴腮,鼠頭鼠腦,做什麽都上不了台麵,不好給他在官府裏尋個差事幹,隻能托他采購一些工程用料,吃點回扣,混碗飯吃,即便是這樣,他也是個爛泥糊不上牆,好多土木商人也不肯跟他來往,到後來就靠打點楊伯卿的秋風過日子了。
這一夥富家子弟中除了楊伯卿的地位舉足輕重外,還有一個身份略微尷尬的,也是他們當中年紀最小的名叫李銘碩的,時年二十四歲,其家世代承襲武職,其父現任宣府總兵官,常年在外帶兵,兩個兒子在家陪伴著母親。
李總兵本指望兩個兒子讀書能讀出點名堂來,家裏能出個文官,所以從小把兩個兒子當作讀書種子好生培養,不料兩個兒子完美地繼承了父親讀書不好的基因,全都把書讀得一塌糊塗。這李銘碩乃是李總兵的大兒子,書雖然讀得糊塗,人長得卻是器宇軒昂、儀表堂堂,隻是不可以聽他開口說話,他一開口便是兵油子、將痞子的味道,人高馬大、英姿颯爽的俊偉姿顏瞬間破功。
在學堂的時候,李銘碩就是這幫大哥哥們的開心果,大家都喜歡拿他尋開心,直到今天狀況也沒有改觀。
有一個光宗耀祖的爹,再攤上一副好皮囊,李銘碩的婚姻大事好得不能再好,娶的乃是當今皇上嘉靖帝最寵愛的妃子曹端妃所生的女兒寧安公主,雖說曹端妃因為獨得聖寵,被皇後嫉恨,最終含冤而死,嘉靖皇帝對曹端妃的情誼卻始終未減,懷著對愛妃的無限愧疚,給愛妃所生的女兒找了一個在他看來地位相貌都屬於上乘的夫婿,或許在諸多的青年才俊中李銘碩並不出彩,可是在公主隻能下嫁平民,不可嫁入侯門的大明,李銘碩算是有點超出標準了。
楊伯卿年少時結交的朋友就是這麽一群素質高低不等、氣質形形色色的家夥。
人都差不多來齊了,楊伯卿招呼著大家落座,因見林可立還未到,便把心腹田耕叫過來問道:“你林大爺怎麽還沒到,快出去看看迎接一下。”
田耕比主子勢力,他不太情願地嘟囔道:“我前幾日去給林大爺送帖子,家裏頭隻剩一個看家老頭,說林大爺帶著家人去鄉下變賣田產房舍去了,還不知道今天能不能從鄉下趕回來呢。”
楊伯卿聽了田耕的話,皺眉道:“這個林老六,手裏頭有一份生意做著,卻還混不夠家裏人嚼裹,還要變賣鄉下的田地房舍,這是爛泥巴糊不上牆。”
田耕順勢說道:“是啊,老爺,要不您和諸位爺就直接開席吧,不用等他了。沒準他正在鄉下點錢呢。”
楊伯卿搖頭道:“不可不可,你快打發人去他家看看人到底回來沒有,若是沒回來就罷了,若是回來了趕緊讓他騎馬過來。”一麵又對來了的客人們說道:“諸位兄弟先吃著茶,我們等等林兄弟。”大家唯楊伯卿馬首是瞻,紛紛點頭答應。
田耕耷拉著臉,不情不願地出去找小廝跑腿,尚未踏出門檻,邊聽門外林可立大聲喊著:“各位兄弟得罪了,林某來遲了,讓各位久等。”一邊說著一邊踏進門來。正好與走到門前的田耕四目相對,這田耕表情甚是奇怪,又是驚訝又是厭煩,趕緊躬身給林可立做了個揖,又回到楊伯卿身邊。
林可立看田耕的眼神也是怪異得很,有點得意又有點不屑,這都是一閃而過的事情,他很快就走到了伯卿身邊給大哥作揖並遞上生日禮物。
楊伯卿讓著林可立落座,這下人齊了,吩咐廚房上菜上酒,一桌人吃吃喝喝,談笑風生,所言無非是一些科考舉業,官場致仕,時下新作的風雅詩詞之事,兩個舉人、兩個秀才,兩個名士都能切磋一二,隻有李銘碩、林可立才情最差,插不進幾句嘴去,便悶頭吃菜喝酒,林可立酒量不行,喝酒很有節製,李銘碩卻是放開了喝,來者不拒,不一會兒就醉醺醺的了。
柳西爵見李銘碩臉紅得跟猴子屁股一樣,有心要捉弄捉弄他,便說道:“蹤潛兄(李銘碩字蹤潛),前幾日令堂大人差人來我家尋找你,一同失蹤的還有你的跟班墨戈,說你倆已經好幾日不著家了,問我有沒有見到你,收留你,我說沒有,令堂大人不肯相信,你那幾日到底上哪兒逍遙快活去了?也給我們推薦推薦唄。”
李銘碩喝得臉紅脖子粗,憨呼呼、醉醺醺地笑著說:“弟前幾日掛念國家邊防形勢,帶著我們家墨戈出居庸關走了一走,看看邊防無事便回來了。”
那個寫詩的名士於平光為之一曬:“蹤潛兄的瞎話是隨口就來呀,我的家丁前幾日還見你在武生街的擂台上跟人打擂呢,一連贏了好幾個人,還居庸關,做夢去的吧。”
眾人聽了捧腹大笑。
被人戳穿,李銘碩也不懊惱,隻是笑罵道:“你個死魚頭,你不當錦衣衛真是可惜了。我跑那麽遠的地方還有你的眼線。”
劉肖成也來補槍:“我怎麽聽說咱們的駙馬爺兩口子吵架,蹤潛兄怕公主府的管家媽媽著人來打他,嚇得連自己母親家都不敢回了,在外頭東躲西藏,可有此事啊?。”
除楊伯卿外,其他的人都紛紛舉手,七嘴八舌道“我也聽說了。”
楊伯卿忍著笑,替李銘碩解圍,笑罵這些昔日同窗:“你們這些下三濫的,從哪兒聽說這些小道消息,快打住,別糟蹋了我們家李賢弟的一世英名。”
李銘碩也醉醺醺地辯解道:“沒有吵架,沒有吵架,借給我十個膽子,我也不敢跟公主吵架,我隻是氣公主的奶媽,那個老不死的管家婆,平時見不得我和公主親熱也就罷了,連我屋裏的丫頭她也容不得,好不容易有一個丫頭敢跟我套近乎,這死老太婆還攛掇著我們家老太太把我那小丫頭嫁給她患麻風病的窮親戚,害得我那個小丫頭洞房花燭夜便撞柱身亡,我那個小丫頭才十七歲,活生生地就被她給逼死了,你們說這老太婆是不是欠罵?是不是老而不死是為妖。”
這李銘碩說著說著,情緒便有些激動,喝紅了的眼睛裏竟然泛出點點淚光。
眾人不言語,唯有楊伯卿勸他:“蹤潛兄,公主奶媽縱然是做的不對,她也應該由公主來教訓,你隻管讓公主去訓她便是,你若直接跑去嗬斥她,那就是不給公主顏麵了。公主自然會跟你鬧不愉快。”
李銘碩對著最大的哥哥喊屈:“大哥,我明白你的意思,打狗還得看主人,這道理我知道,公主也是這麽訓斥我的,可是我實在是在氣暈頭了,沒管住自己的嘴,頂撞了公主,我說她虛情假意,隻怕是高興還來不及呢,哪舍得管教自己的心腹。為了這句話,公主也生了我的氣,竟然讓宮人把我給轟了出去,我怕回家再被我家老太太罵,索性在外頭玩了幾天才回去。”
老秀才李滋省道:“蹤潛兄好福氣,娶了一個溫婉賢惠的公主,若是別的公主讓你這麽頂撞,隻怕當時就屁股開花了。”
李銘碩承認:“是啊,我那公主老婆那真的是沒得說,對待下人寬厚溫和,她不是個多事的人,就是那個管家婆奶媽,無風也要掀三尺浪出來,打著公主的名義做了不少缺德事。”
劉肖成道:“總之還是蹤潛兄命好,生在明朝當駙馬,萬一要是生不逢時,趕上漢唐,那些漢唐公主們各個彪悍無比,天天給你帶綠帽子都不帶重樣的,你還不敢醉打金枝。”
眾人又是一頓哄堂大笑。
李銘碩哭笑不得,向劉肖成道:“哎---吆,看不出這裏還有個羨慕我的,你若羨慕我,我還真想跟你換換個,你去當駙馬,我去摟著嫂嫂過日子如何?”
劉肖成氣得跟伯卿告狀:“宦成兄你快管管他,你看他都說的什麽混賬話。”
楊伯卿再次忍著笑,訓斥李銘碩:“蹤潛兄這句話的確是混賬,還不趕緊自罰三杯向興典兄賠罪。”
李銘碩真是好說話,趕緊自斟自飲向劉肖成賠罪。
其餘的人還是拿著李銘碩尋開心,一直找曆朝曆代公主駙馬的典故出來逗樂。
一直話語不多的林可立目光卻一直往楊伯卿的身上瞟。
宴席才進行到一半,其他人還隻是微醉,李銘碩的肚子就已經撐不下去,他起身口齒不清地說道:“諸位同窗們先喝著,李某出去醒醒酒,小個便,去去就回。”說完便搖搖晃晃地出去了。
他剛一出去,林可立站起來說自己也要出去小解,順便扶扶喝醉了的李銘碩,也跟著走出了屋子。
李銘碩是真得去了茅廁的,這林可立卻翹手翹腳地朝楊伯卿書房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