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萬冬兒搬進了李府,李重郡感覺自己在哥哥麵前維持了多年的優越感開始動搖,開始消退。
母親的壽辰上,他第一次見到萬冬兒,從那之後,他便覺得自己那一屋子的嬌妻美妾全都成了庸脂俗粉、殘花敗葉、萬般不入眼。
冬兒剛剛剛搬進李府的那段時間,李重郡成日裏挖空心思地想著如何尋找契機靠近這個美麗得不可方物的“生辰禮物”,想方設法一親芳澤。隻是那段時間冬兒每日嘔吐嚴重,一天到晚病懨懨的,馮媽媽則如同打了雞血一般天天往大公子屋裏頭跑,他始終找不到人少的時機靠近新來的小嫂嫂。
母親壽辰過後一個多月左右,他那一幫狐朋狗友過來告訴他說麗春苑新來了一個絕色佳人,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趁新鮮趕緊占著去,要不然去晚了就被別人捧了去了。這一班紈絝子弟夥著李重郡一同去麗春苑鬼混,成日裏在那裏花天酒地、追捧新妓,嫖資輪流出。
臨近年關了,家裏頭事物多,李總兵大人在外駐守邊防,不得回家省親,李家來往應酬的事情都落在兩個兒子身上。
李重郡在風月場所玩膩了,人回到家中,心也收了回來。他在人群之中遠遠地見過冬兒幾次,每見一次,骨頭便酥一回,一雙眼睛如同被風箏線拴住一般直往冬兒身上瞟,口水流出來,又被他咕咚一聲吞回嗓子眼中。
他那色中厲鬼的眼神全都被自己那一屋子姬妾看在眼中,那些姬妾們見怪不怪,不甚在意。獨有一個姓柳名青的姨娘是個愛攬事加愛拉皮。條的,她見夫君情有所指,意有所圖,為討夫君另眼相看,便在一次翻雲覆雨後勁吹枕邊風:“二爺是不是對寧安公主送給老夫人的生日禮物也青睞有加啊?”
李重郡在刻意討好他的姬妾麵前毫不避諱,大大方方地承認:“那是當然得啦,我眼睛又不瞎。”
“二爺可真是不顧禮儀廉恥啊,那可是你的嫂嫂呀,還懷著你的侄兒。”柳青故作驚訝地嗔怪。
李重郡冷笑一聲,不屑一顧地說道:“她算哪門子的嫂嫂,我的嫂嫂可是當今皇上的親生閨女,尊貴無比,老夫人壽辰的時候你又不是沒看到,老太太想給她討個姨娘的身份,給哥哥固定下一個伺候被窩的人來,都被崔媽媽給攔了回去,說來我哥哥也真是個苦命人,滿京城裏那麽多的青年才俊,怎麽別人都沒事,就我哥哥攤上了當駙馬這回事,娶個公主來家如同娶回來一個祖宗,全家人都得給這個祖宗磕頭行禮。”
柳青柔聲道:“二爺,咱們不談論公主,也不談論駙馬爺,咱們就談談老太太的這個壽辰禮物,您天天偷偷摸摸地瞧來瞧去,腦子裏到底在想什麽呢?我都想鑽到你的腦子裏看一看。”
李重郡賤兮兮地笑著,抓著柳青的胸部又揉又捏,滿口淫。言穢語地說著:“我還能想什麽,無非就是男女之間的那點子事罷了。”
柳青扭捏作態地躲閃著,嗔怪道:“二爺,你可真是大寫的衣冠禽獸,人家還懷著長房長孫呢,怎麽能禁得住你這種狂蜂浪蝶的撲棱。”
“這個你放心,我可是溫柔鄉裏溫柔客,極盡溫柔之能事,你二姐姐懷著老三的時候,我還不是跟她常常挑燈夜戰,也沒有出什麽事嘛。”
柳青故意哀婉歎息道:“話是不假,可惜老天不肯從人願,人家身邊天天有一堆人圍著,二爺也隻能遠遠地看看,過過眼癮,這一輩子恐怕都是有緣無份的。”
這個柳青往常一向是極力迎合夫君的,李重郡看上哪個丫頭,想要收用一番,往往就借柳青的房間辦事,他見今天柳青故意吊他胃口,便知道她必然有成全他的意思,便低聲追問道:“寶貝,你可有什麽妙計幫我達成這個心願嗎?”
“沒有。”柳青不假思索地說道。
“果真是沒有?”
“果真是沒有。”
“確定沒有?”
“確定沒有。”
李重郡知道她在賣關子,又問道:“現在沒有,那以後能有嗎?”
柳青轉著眼珠子說道:“以後有還是沒有那得看情況。”
“看什麽情況?”李重郡暗暗在估算柳青這個妙計的價格,絕對比收用普通丫頭的價格高。
柳青一笑,說道:“二爺你真是好記性,每年的正月十五,七夕這種合該兩口子在一塊過的節日,大公子都會去公主府陪公主過,墨戈小爺也會回自己家陪他家長輩過佳節,現在正是大過年的,眼見的還有半個多月元宵節就要到了,你給我一些銀子,我買通一下他院裏的丫頭仆人,到時候我把她屋裏的丫頭往我屋裏一梳攏,請客吃飯,隻留她一個人在那邊院裏,到時候........”
柳青把話說到這裏就不往下說了,眨巴著眼睛讓李重郡自己去腦補。
李重郡聽了這個計劃高興得手舞足蹈,心花怒放,恨不得明天就是十五。
他抱著柳青額頭猛親幾口,稱讚道:“五兒,還是你心疼我,除了你,這世上再沒第二個人設身處地地替我著想,替我籌劃了,此等大恩大德,教我如何報答你是好呢。”
柳青趁機提要求:“我這裏倒沒什麽缺少的,除了辦事的銀子得領出來討好大公子屋子裏的那些丫頭們,剩下的就是我家哥哥的差事,二爺還是拜托夫人把采買府裏花草樹木的活給我哥哥幹吧,他原來那個營生被別人給擠了,斷了活路,家裏已經窮得揭不開鍋了。”
李重郡痛痛快快地答應道:“好說好說,救急不救窮,都是自己家親戚,哪有什麽求不求的。”
第二天,一大早,李重郡從自己的小金庫裏拿出十兩銀子給柳青,由著她去鋪排套路,設局獵豔。
柳青拿到銀子,借著過年的名頭,買了不少花翠首飾之類的閨閣用品,讓自己房裏的小丫頭送到長房大公子的院子裏,給寒花那些小丫頭分了分,說是柳姨娘的娘家人發了點小財,給丫頭們的一點兒心意。
大年初一,主子們給下人們發紅包,李重郡這邊給兄長院子裏的丫頭們悄悄發了比往年數目多的紅包。於是,兩邊房裏的丫頭們感情迅速升溫,又是個大過年的,兩下裏時常相互走動。
李銘碩李墨戈每天忙著打發來來往往的親戚本家們,或是來拜年的,或是來打秋風的,根本沒有發現二房這邊的異常之處。
李重郡盼星星,盼月亮,盼得深山出太陽,終於左顧右盼盼來了正月十五。
每年的正月十五還有七夕節、公主的生日等重大日子,李銘碩都要跑到公主府裏陪公主過。
元宵節與其他節日不同的是,元宵節這天李銘碩不但要去公主府給公主請安,還要陪公主和崔媽媽去燈會看燈,看完燈再回公主府歇著。
這一天李府裏有不少丫環仆人若有家離得近的,主子也會放他們一天假,容他們回去跟家人團聚,李墨戈就是這種家離得比較近的,元宵節那天他無需陪伴主子,自己回家去陪依然健在的祖父祖母過節。
今年的元宵節,李銘碩琢磨著自己得去陪公主看花燈,那誰來陪冬兒看花燈呢,他不想讓她跟蘇紫英以及李重郡的那幫姨娘們混在一起,於是去求母親,希望母親能帶冬兒出去逛逛燈會,走走玩玩。
李母嗬斥小孩子一般訓斥他說:“玩玩玩,就知道玩,都什麽時候了,還想著玩,你看看她那個肚子,已經跟揣了個西瓜一樣不方便了,去到那人山人海的地方,萬一擠著碰著,讓鑽來鑽進的小孩子撞著,我找誰算賬去,你隻管去陪公主,讓她在家裏呆著就是了,我看你不出門的時候,淨和她膩歪在一起,跟讓她下了降頭咒霸占了一樣,難道缺這一天她就能吃了你不成,幸虧她是個不愛說話、不愛多事的主,若她是個一肚子心機的小賤人的話,你早晚成個寵妾滅妻的主兒------”
李銘碩被母親沒頭沒臉地罵了一頓,心下不服,嘟噥道:“不同意就不同意嘛,哪來這麽多話,年紀大了,一點兒也不知道攢點口德,一句話得罪兩個人-----”
李母當仁不讓:“我怎麽就生出來你這麽個不孝子呢,大過年的你也不裝一裝孝子的樣子,還敢跟我頂嘴,還得罪你們兩個人,我真是上一輩子造孽----”
李銘碩無心戀戰,他灰灰溜溜地從母親的屋裏退出來,回到自己院子裏,賭氣一般給了鬆竹幾兩銀子,吩咐鬆竹出去采買了二百個紅燈籠,賣燈籠的人家樂得屁巔屁巔地拉著一車燈籠給他送貨上門。
他親自指揮著一幫小廝和小丫頭們把他的院子扯上繩子,掛上一排一排的燈籠,清一色的紅色燈籠,紅彤彤,紅豔豔,好像要結婚一般喜慶。
裝點完院落,他走進屋來,含著歉意告訴冬兒:“娘子,今晚上我要去公主那邊例行公事了,你就不必等我回來了,等天黑了,讓下人們把燈點上,你們就在家裏開燈會吧,外頭還冷,你挺著半大不小的肚子也十分辛苦。”
冬兒不置可否。
他看著冬兒揣了一個大西瓜一般隆起的肚子,摸著那個肚皮笑著說:“等這個小兔崽子出來,今年的中元節,我帶你們娘倆兒去看放河燈,也挺好看的,那時候天氣還不冷。”
母親的壽辰上,他第一次見到萬冬兒,從那之後,他便覺得自己那一屋子的嬌妻美妾全都成了庸脂俗粉、殘花敗葉、萬般不入眼。
冬兒剛剛剛搬進李府的那段時間,李重郡成日裏挖空心思地想著如何尋找契機靠近這個美麗得不可方物的“生辰禮物”,想方設法一親芳澤。隻是那段時間冬兒每日嘔吐嚴重,一天到晚病懨懨的,馮媽媽則如同打了雞血一般天天往大公子屋裏頭跑,他始終找不到人少的時機靠近新來的小嫂嫂。
母親壽辰過後一個多月左右,他那一幫狐朋狗友過來告訴他說麗春苑新來了一個絕色佳人,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趁新鮮趕緊占著去,要不然去晚了就被別人捧了去了。這一班紈絝子弟夥著李重郡一同去麗春苑鬼混,成日裏在那裏花天酒地、追捧新妓,嫖資輪流出。
臨近年關了,家裏頭事物多,李總兵大人在外駐守邊防,不得回家省親,李家來往應酬的事情都落在兩個兒子身上。
李重郡在風月場所玩膩了,人回到家中,心也收了回來。他在人群之中遠遠地見過冬兒幾次,每見一次,骨頭便酥一回,一雙眼睛如同被風箏線拴住一般直往冬兒身上瞟,口水流出來,又被他咕咚一聲吞回嗓子眼中。
他那色中厲鬼的眼神全都被自己那一屋子姬妾看在眼中,那些姬妾們見怪不怪,不甚在意。獨有一個姓柳名青的姨娘是個愛攬事加愛拉皮。條的,她見夫君情有所指,意有所圖,為討夫君另眼相看,便在一次翻雲覆雨後勁吹枕邊風:“二爺是不是對寧安公主送給老夫人的生日禮物也青睞有加啊?”
李重郡在刻意討好他的姬妾麵前毫不避諱,大大方方地承認:“那是當然得啦,我眼睛又不瞎。”
“二爺可真是不顧禮儀廉恥啊,那可是你的嫂嫂呀,還懷著你的侄兒。”柳青故作驚訝地嗔怪。
李重郡冷笑一聲,不屑一顧地說道:“她算哪門子的嫂嫂,我的嫂嫂可是當今皇上的親生閨女,尊貴無比,老夫人壽辰的時候你又不是沒看到,老太太想給她討個姨娘的身份,給哥哥固定下一個伺候被窩的人來,都被崔媽媽給攔了回去,說來我哥哥也真是個苦命人,滿京城裏那麽多的青年才俊,怎麽別人都沒事,就我哥哥攤上了當駙馬這回事,娶個公主來家如同娶回來一個祖宗,全家人都得給這個祖宗磕頭行禮。”
柳青柔聲道:“二爺,咱們不談論公主,也不談論駙馬爺,咱們就談談老太太的這個壽辰禮物,您天天偷偷摸摸地瞧來瞧去,腦子裏到底在想什麽呢?我都想鑽到你的腦子裏看一看。”
李重郡賤兮兮地笑著,抓著柳青的胸部又揉又捏,滿口淫。言穢語地說著:“我還能想什麽,無非就是男女之間的那點子事罷了。”
柳青扭捏作態地躲閃著,嗔怪道:“二爺,你可真是大寫的衣冠禽獸,人家還懷著長房長孫呢,怎麽能禁得住你這種狂蜂浪蝶的撲棱。”
“這個你放心,我可是溫柔鄉裏溫柔客,極盡溫柔之能事,你二姐姐懷著老三的時候,我還不是跟她常常挑燈夜戰,也沒有出什麽事嘛。”
柳青故意哀婉歎息道:“話是不假,可惜老天不肯從人願,人家身邊天天有一堆人圍著,二爺也隻能遠遠地看看,過過眼癮,這一輩子恐怕都是有緣無份的。”
這個柳青往常一向是極力迎合夫君的,李重郡看上哪個丫頭,想要收用一番,往往就借柳青的房間辦事,他見今天柳青故意吊他胃口,便知道她必然有成全他的意思,便低聲追問道:“寶貝,你可有什麽妙計幫我達成這個心願嗎?”
“沒有。”柳青不假思索地說道。
“果真是沒有?”
“果真是沒有。”
“確定沒有?”
“確定沒有。”
李重郡知道她在賣關子,又問道:“現在沒有,那以後能有嗎?”
柳青轉著眼珠子說道:“以後有還是沒有那得看情況。”
“看什麽情況?”李重郡暗暗在估算柳青這個妙計的價格,絕對比收用普通丫頭的價格高。
柳青一笑,說道:“二爺你真是好記性,每年的正月十五,七夕這種合該兩口子在一塊過的節日,大公子都會去公主府陪公主過,墨戈小爺也會回自己家陪他家長輩過佳節,現在正是大過年的,眼見的還有半個多月元宵節就要到了,你給我一些銀子,我買通一下他院裏的丫頭仆人,到時候我把她屋裏的丫頭往我屋裏一梳攏,請客吃飯,隻留她一個人在那邊院裏,到時候........”
柳青把話說到這裏就不往下說了,眨巴著眼睛讓李重郡自己去腦補。
李重郡聽了這個計劃高興得手舞足蹈,心花怒放,恨不得明天就是十五。
他抱著柳青額頭猛親幾口,稱讚道:“五兒,還是你心疼我,除了你,這世上再沒第二個人設身處地地替我著想,替我籌劃了,此等大恩大德,教我如何報答你是好呢。”
柳青趁機提要求:“我這裏倒沒什麽缺少的,除了辦事的銀子得領出來討好大公子屋子裏的那些丫頭們,剩下的就是我家哥哥的差事,二爺還是拜托夫人把采買府裏花草樹木的活給我哥哥幹吧,他原來那個營生被別人給擠了,斷了活路,家裏已經窮得揭不開鍋了。”
李重郡痛痛快快地答應道:“好說好說,救急不救窮,都是自己家親戚,哪有什麽求不求的。”
第二天,一大早,李重郡從自己的小金庫裏拿出十兩銀子給柳青,由著她去鋪排套路,設局獵豔。
柳青拿到銀子,借著過年的名頭,買了不少花翠首飾之類的閨閣用品,讓自己房裏的小丫頭送到長房大公子的院子裏,給寒花那些小丫頭分了分,說是柳姨娘的娘家人發了點小財,給丫頭們的一點兒心意。
大年初一,主子們給下人們發紅包,李重郡這邊給兄長院子裏的丫頭們悄悄發了比往年數目多的紅包。於是,兩邊房裏的丫頭們感情迅速升溫,又是個大過年的,兩下裏時常相互走動。
李銘碩李墨戈每天忙著打發來來往往的親戚本家們,或是來拜年的,或是來打秋風的,根本沒有發現二房這邊的異常之處。
李重郡盼星星,盼月亮,盼得深山出太陽,終於左顧右盼盼來了正月十五。
每年的正月十五還有七夕節、公主的生日等重大日子,李銘碩都要跑到公主府裏陪公主過。
元宵節與其他節日不同的是,元宵節這天李銘碩不但要去公主府給公主請安,還要陪公主和崔媽媽去燈會看燈,看完燈再回公主府歇著。
這一天李府裏有不少丫環仆人若有家離得近的,主子也會放他們一天假,容他們回去跟家人團聚,李墨戈就是這種家離得比較近的,元宵節那天他無需陪伴主子,自己回家去陪依然健在的祖父祖母過節。
今年的元宵節,李銘碩琢磨著自己得去陪公主看花燈,那誰來陪冬兒看花燈呢,他不想讓她跟蘇紫英以及李重郡的那幫姨娘們混在一起,於是去求母親,希望母親能帶冬兒出去逛逛燈會,走走玩玩。
李母嗬斥小孩子一般訓斥他說:“玩玩玩,就知道玩,都什麽時候了,還想著玩,你看看她那個肚子,已經跟揣了個西瓜一樣不方便了,去到那人山人海的地方,萬一擠著碰著,讓鑽來鑽進的小孩子撞著,我找誰算賬去,你隻管去陪公主,讓她在家裏呆著就是了,我看你不出門的時候,淨和她膩歪在一起,跟讓她下了降頭咒霸占了一樣,難道缺這一天她就能吃了你不成,幸虧她是個不愛說話、不愛多事的主,若她是個一肚子心機的小賤人的話,你早晚成個寵妾滅妻的主兒------”
李銘碩被母親沒頭沒臉地罵了一頓,心下不服,嘟噥道:“不同意就不同意嘛,哪來這麽多話,年紀大了,一點兒也不知道攢點口德,一句話得罪兩個人-----”
李母當仁不讓:“我怎麽就生出來你這麽個不孝子呢,大過年的你也不裝一裝孝子的樣子,還敢跟我頂嘴,還得罪你們兩個人,我真是上一輩子造孽----”
李銘碩無心戀戰,他灰灰溜溜地從母親的屋裏退出來,回到自己院子裏,賭氣一般給了鬆竹幾兩銀子,吩咐鬆竹出去采買了二百個紅燈籠,賣燈籠的人家樂得屁巔屁巔地拉著一車燈籠給他送貨上門。
他親自指揮著一幫小廝和小丫頭們把他的院子扯上繩子,掛上一排一排的燈籠,清一色的紅色燈籠,紅彤彤,紅豔豔,好像要結婚一般喜慶。
裝點完院落,他走進屋來,含著歉意告訴冬兒:“娘子,今晚上我要去公主那邊例行公事了,你就不必等我回來了,等天黑了,讓下人們把燈點上,你們就在家裏開燈會吧,外頭還冷,你挺著半大不小的肚子也十分辛苦。”
冬兒不置可否。
他看著冬兒揣了一個大西瓜一般隆起的肚子,摸著那個肚皮笑著說:“等這個小兔崽子出來,今年的中元節,我帶你們娘倆兒去看放河燈,也挺好看的,那時候天氣還不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