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公子,人生何處不相逢,咱們短暫分別,沒想到又見麵了。”
“是啊,剛才我還提起您,我所遇困境,想必您已略知一二了吧。”
來人正是古通今,剛才正是他彈石示警,隻見他點點頭,道:“公子胸中滿腹疑問,何不問問此人!”
不等裴旻發話,雷池隻感脖子一片冰涼,竟已不打自招:“我也是奉命行事,此事與大理寺主簿鐵山有莫大幹係。”
“鐵山何許人也!”裴鼎上前逼問。
“我隻聽聞鐵山出身華山鐵筆門,具體情形並不知曉。”
“那是誰要對我趕盡殺絕?”張旭也非常的憤怒。
“是……”雷池張開嘴巴,可並沒有蹦出半個字來,嘴巴張的老大,再無下文,卻又猛的仰麵跌倒,隻留下裴旻舉劍呆立當場。
古通今上前一看,隻聽得他“咦”一聲輕呼:“冰蠱!”他放眼張望,道路四周並無任何異樣。
古通今招呼裴旻上前,兩人蹲在地上,古通今指著雷池口中道:“公子請看,冰入口中尚未融化,還有絲絲冷氣冒出,與前者龜君於輕鴻所受冰彈完全相同,不想這陰毒暗器又在此地出現,此人來無影去無蹤,武藝高深莫測,定不可掉以輕心。”
“先生說的是。不知先生為何來此?”
古通今見過裴鼎,再把張旭上下打量一番,道:“此必是草聖張旭,我受月娥眉和公孫大娘二女所托,來相助你等脫卻羈絆,跳出牢籠。”
原來,月娥眉和公孫大娘一直下榻在群英會館中,會館裏人來人往,消息流通極快,大理寺發生大事,一時間便已傳遍京城,大理寺發下海捕文書,重金懸賞緝拿刺殺大理寺卿葉知秋的嫌煩張旭與裴鼎。群英會館中賓客雲集,眾人早已對此事後議論紛紛,葉知秋一案已鬧得滿城風雨,人所共知。
月娥眉和公孫大娘都是蘭質蕙心的女子,她們聽聞此事之後,料定裴鼎必與裴旻會合,此事必不易善了,便央求古通今前來相助。
古通今古道熱腸之人,一口應允,一路前往千載寺,不想半路見有人埋伏,又見來者正是裴旻三人,故彈石示警。
裴鼎道:“依著雷池所言,鐵山出自華山鐵筆門,先生對鐵筆門可曾知道一二?”
他知古通今知識淵博,閱曆非凡,故而有此一問。
古通今撓撓頭,道:“鐵筆門,小老兒也有所耳聞。傳聞鐵筆門就在華山一帶,門中之人,皆以筆為武器,曆代門主,文武兼修,卻少於過問江湖恩怨,但二十年前,鐵筆門門主清風徐來徐清風離世之後,鐵筆門兩大勢力為奪取門主頭銜,鬧得是水火不容,鐵筆門聲勢漸微,這鐵山如果真是鐵筆門門徒,必定逃往華山以求庇護。”
裴旻點點頭:“看來南下華山勢在必行。”
古通今道:“不錯,但我們四人目標太大,一路上人多眼雜,未免節外生枝,我們不宜一同前往。”畢竟是久經世故之人,所思所慮較為周全。
裴鼎點頭道:“先生言之有理,我仍與草聖結伴而行,隻是我倆須得喬裝打扮,免得惹人注意。”
古通今道:“我正有此意,老朽倒是會一些易容之術,稍後即為你們改頭換麵。”
裴旻這才且放寬心,轉而向張旭問道:“那鐵山相貌如何?我與古先生前往相尋,須認得其人之貌,方可行事。”
“瞧我這記性,差點誤了大事。”張旭轉而說到,“那鐵山細眉細眼,年不過三旬,卻顯得少年老成,頜下一部黃須,他常年工於刀筆,兩手指間老繭縱橫,須是作假不得。”說完,他一聲輕歎。
張旭與鐵山以書相識,情同手足,一人書之,一人刻之,可說是相得益彰,張旭心裏早將鐵山引之為知己,故而此時仍抱有一線希望,希望此事與鐵山無關。
不提裴鼎與張旭暗裏在後潛行,卻說古通今與裴旻二人在前探路,往華山進發。兩人過長安而不入,徑直朝南奔華山而去。他們邊走邊打聽,於路集鎮之上,見到大理寺重金懸賞捉拿裴張二人的榜文倒是不少,卻無半分鐵筆門的消息,想那鐵筆門定是擇徒極其嚴格,門下弟子又少於行走江湖之故。
行了一日,太陽已緩緩西墜,裴旻等已來到一處小鎮,鎮名“雨林”,鎮上本地居民雖不甚多,但地處要道,人來人往,卻也熱鬧得很。
而入鎮的必經之路隻有一條,路上用大片的青石鋪成,倒也幹淨整潔。
就在入鎮的鎮口,赫然又見張貼的官府告示文書,圍觀者三五人,正指指點點,其書曰:方今天下,太平盛世,大理寺寺卿葉公知秋,中正仁勇,居功至偉,然數日前,葉公卻不幸遭歹人毒手。葉公好書,而有善書者張旭,以高超書技結好葉公,趁機謀害,葉公不察之下,竟爾罹難。今大理寺懸賞百金,緝拿張旭,生死不論。
看罷,古通今一拉裴鼎衣襟,兩人朝鎮內走去,眼瞅已是正午時分,古通今的肚子又咕咕叫了起來,眼看古通今一臉愁容,裴旻不禁莞爾,他伸手一指,兩人朝路旁的麵館走去。
裴旻尚未落座,古通今早已吆喝起來:“夥計,十個饅頭,兩壺燒刀子,兩碗陽春麵,趕緊上,小老兒快餓壞了!”
說完後,古通今轉頭看看身邊微笑著的裴旻,不由撓頭自嘲道:“唉,我這肚子,自來有些不爭氣呀,不爭氣,嘿嘿,嘿嘿嘿……”
裴旻知道古通今喜好吃喝,對他的猴急之狀隻當沒看見,隻是麵帶陽光般的笑容。
片刻,店夥計便照古通今的吩咐如數呈上酒菜,兩人舉箸就食,一個溫文爾雅,一個胡吃海喝。
就在此時,有一過客不期而至,隻見他頭戴一頂舊箬笠,笠沿拉得極低,看不清麵容。
這人來到小店之後,在店中挑了一個僻靜的角落坐下,低聲要了幾個饅頭半斤羊肉,也不飲酒,就著自己腰畔水壺裏的清水,獨自在那裏用了起來。
與此同時,又有二人一前一後,進得店來,其中一人國字臉,八字須,卻麵如黑炭,目光炯炯有神,與他同行之人頭戴一頂範陽氈笠,也看不清巨大的帽簷下的麵容,隻看出其人身形瘦削,似有些弱不禁風。
那戴舊箬笠的過客也不理會旁人,待吃飽喝足,叫過夥計結完飯錢,轉身欲行。
鄰桌戴範陽氈笠的瘦削之人早多看了他幾眼,見他要走,站起身來抱拳作禮道:“鐵山兄,別來無恙!”
短短的幾個字,讓那過客如聞平地驚雷,霎時呆若木雞。但他片刻即回過神來,低垂著頭,當做沒事發生一般,邁腿欲行。
與範陽氈笠同來的國字臉老者站了起來,快步來到這過客的麵前,擋住了他的去路。
一旁的古通今與裴旻二人聽到“鐵山”二字,也騰的站起身來,圍了過去。
不錯,那國字黑臉老者,正是喬裝改扮之後的裴鼎,而頭戴範陽氈笠的正是書聖張旭。
張旭緩緩揭下氈笠,露出真容,道:“鐵山兄,請留步!”
那過客不動聲色,頭垂得更低,道:“尊駕是否認錯人了?”
這一發聲,無異於板上釘釘,張旭更加肯定,他有些激動:“你我以兄弟之情相交,情同手足,幾個月來我們時常見麵切磋書法,又非三兩日的交情,豈能認錯!更何況,你的聲音是如論如何也掩飾不了的!”
那過客聞聽此言,猶豫片刻,不再言語,終於也下定決心,緩緩除下頭上箬笠,張旭一看,正是鐵山!隻是其人滿麵風塵仆仆,當是食不果腹,晝夜兼程所致。
“果然是你,這些時日,我可想你得緊!”張旭一語雙關。
鐵山麵帶愧色,道:“唉,你能活著找到這裏,真是天數使然。事已至此,我自當將所有前因後果和盤托出,爾後便跟你們回去。”
隻見他反而就近坐下,裴旻等也不便發作,跟著圍坐起來,鐵山接著道:“不錯,鐵某酷愛書藝,精於篆刻。當初見張兄之絕藝,本是傾心結交,你作書來我篆刻,正好比伯牙與子期無異,怎奈……”
鐵山又是長歎一聲,顫聲道:“怎奈我身在公門,貴為主簿,卻身不由己。寺卿葉知秋正是為我所害,我受上封密令,務必不露痕跡除掉葉知秋大人。那幾日,我正苦思謀害葉大人之後的脫身之計而不得,後見葉大人極好書法,而義兄張旭書法也是世間少有,便起了不良之心。我將張兄引薦至葉大人處,趁葉大人欣賞張兄書法之際,用張兄的大筆快如閃電般的殺死了葉大人,而後迅速逃走,遁跡無形,以此嫁禍張兄,使張兄百口莫辯,當了我的替罪羊。如今我插翅難飛,看來唯有認罪伏法之路可走,我願重回大理寺,為張兄洗清冤屈,了結此事,也不枉與張兄結交一場。”
說完,鐵山目視張旭,眼神中竟有幾分誠懇之意。
張旭直視鐵山雙眼,似乎十分費解和心裏不甘,不由歎息道:“你我誌趣相投,以書論交,我引你為平生知己,想不到你早就包藏禍心……”
鐵山羞愧萬分,不敢回答,垂下頭去。
裴鼎憤然問道:“葉知秋與你有何冤仇,為何致其於死地?”
鐵山神情灰暗,道:“鐵山也是奉命行事,個中情由,卻不能言,否則,鐵山滿門俱無活路,鐵筆門更有傾覆之危!”
“那好,我們就回到大理寺,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說個分明!”裴旻如是說道。
鐵山點點頭,不再言語。
古通今料到此行定然還有許多坎坷,於是作下安排:裴旻與古通今在前,張旭與裴鼎在後,四人將鐵山攏在中間,準備出鎮。
正是:
功名利祿愁緒多,皆因一切有心魔。
不妨靜看水泛波,不妨居高快意歌。
“是啊,剛才我還提起您,我所遇困境,想必您已略知一二了吧。”
來人正是古通今,剛才正是他彈石示警,隻見他點點頭,道:“公子胸中滿腹疑問,何不問問此人!”
不等裴旻發話,雷池隻感脖子一片冰涼,竟已不打自招:“我也是奉命行事,此事與大理寺主簿鐵山有莫大幹係。”
“鐵山何許人也!”裴鼎上前逼問。
“我隻聽聞鐵山出身華山鐵筆門,具體情形並不知曉。”
“那是誰要對我趕盡殺絕?”張旭也非常的憤怒。
“是……”雷池張開嘴巴,可並沒有蹦出半個字來,嘴巴張的老大,再無下文,卻又猛的仰麵跌倒,隻留下裴旻舉劍呆立當場。
古通今上前一看,隻聽得他“咦”一聲輕呼:“冰蠱!”他放眼張望,道路四周並無任何異樣。
古通今招呼裴旻上前,兩人蹲在地上,古通今指著雷池口中道:“公子請看,冰入口中尚未融化,還有絲絲冷氣冒出,與前者龜君於輕鴻所受冰彈完全相同,不想這陰毒暗器又在此地出現,此人來無影去無蹤,武藝高深莫測,定不可掉以輕心。”
“先生說的是。不知先生為何來此?”
古通今見過裴鼎,再把張旭上下打量一番,道:“此必是草聖張旭,我受月娥眉和公孫大娘二女所托,來相助你等脫卻羈絆,跳出牢籠。”
原來,月娥眉和公孫大娘一直下榻在群英會館中,會館裏人來人往,消息流通極快,大理寺發生大事,一時間便已傳遍京城,大理寺發下海捕文書,重金懸賞緝拿刺殺大理寺卿葉知秋的嫌煩張旭與裴鼎。群英會館中賓客雲集,眾人早已對此事後議論紛紛,葉知秋一案已鬧得滿城風雨,人所共知。
月娥眉和公孫大娘都是蘭質蕙心的女子,她們聽聞此事之後,料定裴鼎必與裴旻會合,此事必不易善了,便央求古通今前來相助。
古通今古道熱腸之人,一口應允,一路前往千載寺,不想半路見有人埋伏,又見來者正是裴旻三人,故彈石示警。
裴鼎道:“依著雷池所言,鐵山出自華山鐵筆門,先生對鐵筆門可曾知道一二?”
他知古通今知識淵博,閱曆非凡,故而有此一問。
古通今撓撓頭,道:“鐵筆門,小老兒也有所耳聞。傳聞鐵筆門就在華山一帶,門中之人,皆以筆為武器,曆代門主,文武兼修,卻少於過問江湖恩怨,但二十年前,鐵筆門門主清風徐來徐清風離世之後,鐵筆門兩大勢力為奪取門主頭銜,鬧得是水火不容,鐵筆門聲勢漸微,這鐵山如果真是鐵筆門門徒,必定逃往華山以求庇護。”
裴旻點點頭:“看來南下華山勢在必行。”
古通今道:“不錯,但我們四人目標太大,一路上人多眼雜,未免節外生枝,我們不宜一同前往。”畢竟是久經世故之人,所思所慮較為周全。
裴鼎點頭道:“先生言之有理,我仍與草聖結伴而行,隻是我倆須得喬裝打扮,免得惹人注意。”
古通今道:“我正有此意,老朽倒是會一些易容之術,稍後即為你們改頭換麵。”
裴旻這才且放寬心,轉而向張旭問道:“那鐵山相貌如何?我與古先生前往相尋,須認得其人之貌,方可行事。”
“瞧我這記性,差點誤了大事。”張旭轉而說到,“那鐵山細眉細眼,年不過三旬,卻顯得少年老成,頜下一部黃須,他常年工於刀筆,兩手指間老繭縱橫,須是作假不得。”說完,他一聲輕歎。
張旭與鐵山以書相識,情同手足,一人書之,一人刻之,可說是相得益彰,張旭心裏早將鐵山引之為知己,故而此時仍抱有一線希望,希望此事與鐵山無關。
不提裴鼎與張旭暗裏在後潛行,卻說古通今與裴旻二人在前探路,往華山進發。兩人過長安而不入,徑直朝南奔華山而去。他們邊走邊打聽,於路集鎮之上,見到大理寺重金懸賞捉拿裴張二人的榜文倒是不少,卻無半分鐵筆門的消息,想那鐵筆門定是擇徒極其嚴格,門下弟子又少於行走江湖之故。
行了一日,太陽已緩緩西墜,裴旻等已來到一處小鎮,鎮名“雨林”,鎮上本地居民雖不甚多,但地處要道,人來人往,卻也熱鬧得很。
而入鎮的必經之路隻有一條,路上用大片的青石鋪成,倒也幹淨整潔。
就在入鎮的鎮口,赫然又見張貼的官府告示文書,圍觀者三五人,正指指點點,其書曰:方今天下,太平盛世,大理寺寺卿葉公知秋,中正仁勇,居功至偉,然數日前,葉公卻不幸遭歹人毒手。葉公好書,而有善書者張旭,以高超書技結好葉公,趁機謀害,葉公不察之下,竟爾罹難。今大理寺懸賞百金,緝拿張旭,生死不論。
看罷,古通今一拉裴鼎衣襟,兩人朝鎮內走去,眼瞅已是正午時分,古通今的肚子又咕咕叫了起來,眼看古通今一臉愁容,裴旻不禁莞爾,他伸手一指,兩人朝路旁的麵館走去。
裴旻尚未落座,古通今早已吆喝起來:“夥計,十個饅頭,兩壺燒刀子,兩碗陽春麵,趕緊上,小老兒快餓壞了!”
說完後,古通今轉頭看看身邊微笑著的裴旻,不由撓頭自嘲道:“唉,我這肚子,自來有些不爭氣呀,不爭氣,嘿嘿,嘿嘿嘿……”
裴旻知道古通今喜好吃喝,對他的猴急之狀隻當沒看見,隻是麵帶陽光般的笑容。
片刻,店夥計便照古通今的吩咐如數呈上酒菜,兩人舉箸就食,一個溫文爾雅,一個胡吃海喝。
就在此時,有一過客不期而至,隻見他頭戴一頂舊箬笠,笠沿拉得極低,看不清麵容。
這人來到小店之後,在店中挑了一個僻靜的角落坐下,低聲要了幾個饅頭半斤羊肉,也不飲酒,就著自己腰畔水壺裏的清水,獨自在那裏用了起來。
與此同時,又有二人一前一後,進得店來,其中一人國字臉,八字須,卻麵如黑炭,目光炯炯有神,與他同行之人頭戴一頂範陽氈笠,也看不清巨大的帽簷下的麵容,隻看出其人身形瘦削,似有些弱不禁風。
那戴舊箬笠的過客也不理會旁人,待吃飽喝足,叫過夥計結完飯錢,轉身欲行。
鄰桌戴範陽氈笠的瘦削之人早多看了他幾眼,見他要走,站起身來抱拳作禮道:“鐵山兄,別來無恙!”
短短的幾個字,讓那過客如聞平地驚雷,霎時呆若木雞。但他片刻即回過神來,低垂著頭,當做沒事發生一般,邁腿欲行。
與範陽氈笠同來的國字臉老者站了起來,快步來到這過客的麵前,擋住了他的去路。
一旁的古通今與裴旻二人聽到“鐵山”二字,也騰的站起身來,圍了過去。
不錯,那國字黑臉老者,正是喬裝改扮之後的裴鼎,而頭戴範陽氈笠的正是書聖張旭。
張旭緩緩揭下氈笠,露出真容,道:“鐵山兄,請留步!”
那過客不動聲色,頭垂得更低,道:“尊駕是否認錯人了?”
這一發聲,無異於板上釘釘,張旭更加肯定,他有些激動:“你我以兄弟之情相交,情同手足,幾個月來我們時常見麵切磋書法,又非三兩日的交情,豈能認錯!更何況,你的聲音是如論如何也掩飾不了的!”
那過客聞聽此言,猶豫片刻,不再言語,終於也下定決心,緩緩除下頭上箬笠,張旭一看,正是鐵山!隻是其人滿麵風塵仆仆,當是食不果腹,晝夜兼程所致。
“果然是你,這些時日,我可想你得緊!”張旭一語雙關。
鐵山麵帶愧色,道:“唉,你能活著找到這裏,真是天數使然。事已至此,我自當將所有前因後果和盤托出,爾後便跟你們回去。”
隻見他反而就近坐下,裴旻等也不便發作,跟著圍坐起來,鐵山接著道:“不錯,鐵某酷愛書藝,精於篆刻。當初見張兄之絕藝,本是傾心結交,你作書來我篆刻,正好比伯牙與子期無異,怎奈……”
鐵山又是長歎一聲,顫聲道:“怎奈我身在公門,貴為主簿,卻身不由己。寺卿葉知秋正是為我所害,我受上封密令,務必不露痕跡除掉葉知秋大人。那幾日,我正苦思謀害葉大人之後的脫身之計而不得,後見葉大人極好書法,而義兄張旭書法也是世間少有,便起了不良之心。我將張兄引薦至葉大人處,趁葉大人欣賞張兄書法之際,用張兄的大筆快如閃電般的殺死了葉大人,而後迅速逃走,遁跡無形,以此嫁禍張兄,使張兄百口莫辯,當了我的替罪羊。如今我插翅難飛,看來唯有認罪伏法之路可走,我願重回大理寺,為張兄洗清冤屈,了結此事,也不枉與張兄結交一場。”
說完,鐵山目視張旭,眼神中竟有幾分誠懇之意。
張旭直視鐵山雙眼,似乎十分費解和心裏不甘,不由歎息道:“你我誌趣相投,以書論交,我引你為平生知己,想不到你早就包藏禍心……”
鐵山羞愧萬分,不敢回答,垂下頭去。
裴鼎憤然問道:“葉知秋與你有何冤仇,為何致其於死地?”
鐵山神情灰暗,道:“鐵山也是奉命行事,個中情由,卻不能言,否則,鐵山滿門俱無活路,鐵筆門更有傾覆之危!”
“那好,我們就回到大理寺,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說個分明!”裴旻如是說道。
鐵山點點頭,不再言語。
古通今料到此行定然還有許多坎坷,於是作下安排:裴旻與古通今在前,張旭與裴鼎在後,四人將鐵山攏在中間,準備出鎮。
正是:
功名利祿愁緒多,皆因一切有心魔。
不妨靜看水泛波,不妨居高快意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