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終於將一套瀟灑不群的劍法堪堪使完。
裴旻不禁擊掌叫好:“兄長之劍法飄逸灑脫又快慢鹹宜,進退得當兼收放自如,又與這二十四句詩之俠義境界相符,令旻大開眼界,卻不知這是何等劍術?”
李白揚眉道:“此事說來話長,白少時家資豐厚,父慈母愛,故而不諳世事,十分頑劣……”
話說三四十年前,唐劍南道綿州昌隆郡(今江油)遷來一戶李姓人家,據說這家人以往經常在絲綢之路上往來經商,因而家中十分富庶,他們在昌隆定居後,家中的長者樂善好施,廣結善緣,在當地名聲甚好,大家尊其為遠來之客,便稱其為李客。
李客名下有一子一女,子即李白,女喚明月。
據說李白是母親夢見太白金星落入懷中而生,故而取名李白,字太白。
李白小的時候,仗著家境富裕,父母疼愛,心性上便十分懶散隨意,父親一直費心督促其用功讀書,但他充耳不聞,每日與村中少年玩鬧嬉戲,把課業丟在一旁。
李客走南闖北,見多識廣,他十分明白書中學識對一個人的一生的重要性,可自己的兒子卻不務正業,無心學業,如此下去,與廢人無異,見此情景,他憂心忡忡,一直想著用什麽辦法來糾正兒子的錯誤行為。
好在李客很快就想到了辦法。
離他們家兩百餘裏的眉州,有一座俊秀挺拔的眉山,山上有一座佛寺,叫做大聖寺,李客與寺中的慧通長老頗有交情。
於是,李客便將李白送到大聖寺中,讓他從此斷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習慣,也斷了和村中頑童整日廝混的機會,希望他在慧通長老的約束下,伴著青燈古佛多讀一點聖賢之書,更何況寺中佛經甚多,說不定李白去了野性,還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這個當父親的真可謂煞費苦心了。
哪知道事與願違。
李白到了寺中後,非但沒有痛改前非,反而更加淘氣,他不但在寺中喜歡搗蛋,讀書片刻便如坐針氈,還常常偷偷的翻越圍牆到寺院外麵閑逛,慧通長老因是李白故人之子,隻是時常口頭告誡,也不好對李白多加為難。
這一日,李白吃過早飯,在慧通長老的監督下,他翻開莊子的《逍遙遊》,讀到“大鵬扶搖直上九萬裏”的時候,不禁怔怔出神,不是斟酌句子中的深意,而是心思已飛到了寺外車水馬龍的大街上。
不一會兒,李白再也坐不住了,便將書扔在一邊,借口要上茅房,從老地方翻牆而出,偷偷跑到到喧鬧的街上,東逛西逛的玩了個痛快。
眼看日已西斜,李白覺得還沒有玩夠,在回寺途中,路過大聖寺山腳下的小溪邊時,他一下子又興奮起來,隻見他將兩隻布鞋往岸邊一甩,興衝衝的跑到小溪中,準備放開手腳,抓蝦捉蟹。
李白在溪中左鼓右搗,一會兒搬動這塊石頭,一會兒掏掏那個洞穴,不一會兒,小溪頓時變得渾濁起來,他的身上也濺滿了水漬,汙穢的水草與沙石亦沾滿了衣褲,可他並不理會這些,而是瞅準一塊兒黑乎乎的大石,躡手躡腳的向大石靠近,生怕將大石周圍的溪水攪渾了。
他輕手輕腳的在大石邊站穩雙腳之後,兩隻手把大石的一側緩緩而使勁兒地掀了起來,隻見大石下的水中,除了幾隻小魚小蝦和小蟲子迅速逃竄之外,有一隻碗口大的螃蟹蟄伏在水底的凹坑裏。
看影子,這真是一個巨物。李白內心一喜,他左手穩住大石,右手向水中螃蟹探去。
有人要對自己下手!那大蟹早已有所察覺,蟹腳齊動準備開溜,李白豈容到手的獵物溜掉,他右手猛的往水中黑影一按,準備將之生擒!
誰知大螃蟹並不甘心束手就擒,它揮舞著一雙大鉗子,拚命反抗,陰差陽錯之下,李白的食指竟按到了螃蟹的大鉗子上。
好家夥,螃蟹本就有些生氣,對送到鉗子下的物事毫不客氣,它狠命一夾,給了李白一個下馬威,當即疼得他哇哇大叫!
李白一邊大聲叫喚,一邊將右手狠命一甩,那螃蟹的大鉗子並不放鬆,整隻螃蟹順帶被拖出了水麵。李白疼痛難忍,連甩三下,那螃蟹總算鬆口,蟹身帶著水珠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跌入了上遊的一個小水潭,濺起了一片小水花。
李白捧著被夾傷的食指放在口中不停吸吮,以減輕痛苦,他沮喪萬分,內心不停咒罵:你這個死螃蟹,我一定要把你找出來,將你大卸八塊,報仇雪恨!
他一抬頭,見那上方的小水潭邊有一位兩鬢斑白的老婆婆,她卷起衣袖與褲管,手裏拿著一截黑黝黝的鐵棒,正在一塊兒堅硬的溪石上不停地磨著。
李白好生奇怪,他向老婆婆走去,眼見老婆婆額頭沁滿汗珠,仍是雙手不停地磨著那粗壯的鐵棒,便驚訝地問道:“老婆婆,你這是幹什麽?”
老婆婆抬起頭來微笑道:“我要將這根鐵棒磨成一枚獨一無二的長針!”
李白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議地問道:“這麽大一根鐵棒,要磨成小巧的長針,不知道要何年何月才能辦到呢?”
其實老婆婆早已注意到了貪玩的李白,她若有所思,而後語重心長地道:“隻要有恒心,鐵棒磨成針!精雕細琢方能打造絕世神品。年輕人,青春易老,年華不易,如此鬧騰所為何來,何不安分一些,多花點時間在有用之事上,方不枉來世一遭!”
李白聽聞此言,內心一番天人交戰,父親的諄諄教誨,母親的溫柔慈愛,自己的淘氣頑劣一一在腦海中浮現,他忽如醍醐灌頂,內心猛的一片澄明,是啊,此生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是時候做出改變,發憤圖強了。
老婆婆靜靜地看著李白,她知道李白是個悟性極高的孩子,此時,她見李白怔立當場,她看出來了,李白一定是在用心思考,她的臉上堆滿了慈祥的微笑,她相信李白會想明白的。
李白突然在水中向老婆婆跪下,磕頭道:“謝婆婆賜教,從今往後,李白定痛改前非,勤學苦練,做一個頂天立地之人。”
老婆婆將他拉了起來,笑嗬嗬地道:“孺子可教也。我相信你將來必是可造之材。你我有緣,我便將此冊相贈於你,望你好自為之。”
原來這老婆婆是一位開宗立派之隱者,近日無意間得到一件十分堅韌的鐵杵,這鐵杵火煉不化,入水半浮,顯非凡品。
老婆婆多方打聽,有人告之曰:此鐵名隕鐵,需用有靈性的水才能把它磨開。
老婆婆數百裏奔波來此,正用這大聖寺腳下的靈溪之水將鐵杵進行打磨,不想巧遇李白在水中嬉戲。她贈與李白的是一本劍譜,是她的先人,唐朝建國前的傳奇人物虯髯客所遺留,此書稱作《無名七十二劍圖》,老婆婆武藝非劍法一途,見李白根骨奇佳,便書贈有緣人。
自此,李白勤攻文墨,經史子集無所不讀,連廟中佛經也多有涉獵,多年後,出口成章已是家常便飯;他更苦練劍術,雖無老婆婆指點,但天生聰穎的他還是從《無名七十二劍圖》中學到不少高明的劍法,以後便劍不離身,更是將劍法融入了《俠客行》二十四句中,創出了這俠客二十四劍。
“難怪這二十四劍頗有俠者古風,原來有虯髯客技藝之血脈。想那虯髯客心懷天下,又審時度勢,急流勇退,其劍法當如此進退自如,法度嚴謹。”裴旻由衷讚道。
“老弟目光如炬,想必劍術亦自不凡,何不舞劍一回,權作切磋琢磨。”李白道。
“我早已技癢難耐,請借寶劍一用。”
李白有意考較裴旻技藝,他倒提秋霜劍揚手一擲,寶劍在空中如一條遨遊天際的銀龍朝裴旻射來,裴旻何等眼力,身子一側讓過劍鋒,趁寶劍下墜之際伸手一探,已將劍柄輕握手中。
李白不禁暗暗喝了一聲彩。
裴旻寶劍在手,意由心生,左手無名指與小指微曲,拇指扣在無名指上,中食二指並攏成劍指,這劍指在寶劍劍脊上輕輕抹過後,將寶劍豎立胸前,劍指搭在右腕上,作一個極緩的朝天引劍式。
他深吸一口氣,突然右手“唰唰唰”接連三劍刺出,劍刃破空之聲極其銳利,顯是出劍速度極快,長劍在空氣中摩擦所致。
緊跟著裴旻腳下連環,揉身而上,手中的長劍左右舞動,形成一片密不透風的光華,此時空中勁風忽起,頓時滿天落葉紛飛,這些遊離的葉兒一近裴旻周遭便紛紛折戟而散,沒有一片散落劍光之中。
裴旻舞得興起,矯如飛魚般飛躍而起,空中的他覷得真切,一劍輕輕探出,待他氣定神閑的落地站定,隻見劍身上穿有三片樹葉。可不要小看劍穿樹葉之能,想那樹葉在空中定是飄忽不定,要一劍穿三葉,非得有極強的眼力與巧勁兒不可。
李白撫掌讚道:“且不論招式如何,單論劍之氣勢,裴兄便已勝我一大截,白也是好劍之徒,願拜老弟為師,請教劍術之道!”
裴旻惶恐不已,擺手道:“切莫折煞裴旻,旻之劍術尚未大成,豈能為師!更何況我與兄長一見如故,我尊兄之才華,豈肯反以師事之!日後於劍一道相互切磋便了!”
“如此也好。”李白抱拳道,“此地一為別,孤蓬萬裏征。與君偶相逢,足以慰平生。珍重!”
說完,李白拂袖轉身,飄然而去,隻留下風中的落葉漫天狂舞。
正是:
風中落葉漫天舞,攜筆帶劍踏征途。
朋友貴在真心付,滄海相逢淚如珠。
裴旻不禁擊掌叫好:“兄長之劍法飄逸灑脫又快慢鹹宜,進退得當兼收放自如,又與這二十四句詩之俠義境界相符,令旻大開眼界,卻不知這是何等劍術?”
李白揚眉道:“此事說來話長,白少時家資豐厚,父慈母愛,故而不諳世事,十分頑劣……”
話說三四十年前,唐劍南道綿州昌隆郡(今江油)遷來一戶李姓人家,據說這家人以往經常在絲綢之路上往來經商,因而家中十分富庶,他們在昌隆定居後,家中的長者樂善好施,廣結善緣,在當地名聲甚好,大家尊其為遠來之客,便稱其為李客。
李客名下有一子一女,子即李白,女喚明月。
據說李白是母親夢見太白金星落入懷中而生,故而取名李白,字太白。
李白小的時候,仗著家境富裕,父母疼愛,心性上便十分懶散隨意,父親一直費心督促其用功讀書,但他充耳不聞,每日與村中少年玩鬧嬉戲,把課業丟在一旁。
李客走南闖北,見多識廣,他十分明白書中學識對一個人的一生的重要性,可自己的兒子卻不務正業,無心學業,如此下去,與廢人無異,見此情景,他憂心忡忡,一直想著用什麽辦法來糾正兒子的錯誤行為。
好在李客很快就想到了辦法。
離他們家兩百餘裏的眉州,有一座俊秀挺拔的眉山,山上有一座佛寺,叫做大聖寺,李客與寺中的慧通長老頗有交情。
於是,李客便將李白送到大聖寺中,讓他從此斷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習慣,也斷了和村中頑童整日廝混的機會,希望他在慧通長老的約束下,伴著青燈古佛多讀一點聖賢之書,更何況寺中佛經甚多,說不定李白去了野性,還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這個當父親的真可謂煞費苦心了。
哪知道事與願違。
李白到了寺中後,非但沒有痛改前非,反而更加淘氣,他不但在寺中喜歡搗蛋,讀書片刻便如坐針氈,還常常偷偷的翻越圍牆到寺院外麵閑逛,慧通長老因是李白故人之子,隻是時常口頭告誡,也不好對李白多加為難。
這一日,李白吃過早飯,在慧通長老的監督下,他翻開莊子的《逍遙遊》,讀到“大鵬扶搖直上九萬裏”的時候,不禁怔怔出神,不是斟酌句子中的深意,而是心思已飛到了寺外車水馬龍的大街上。
不一會兒,李白再也坐不住了,便將書扔在一邊,借口要上茅房,從老地方翻牆而出,偷偷跑到到喧鬧的街上,東逛西逛的玩了個痛快。
眼看日已西斜,李白覺得還沒有玩夠,在回寺途中,路過大聖寺山腳下的小溪邊時,他一下子又興奮起來,隻見他將兩隻布鞋往岸邊一甩,興衝衝的跑到小溪中,準備放開手腳,抓蝦捉蟹。
李白在溪中左鼓右搗,一會兒搬動這塊石頭,一會兒掏掏那個洞穴,不一會兒,小溪頓時變得渾濁起來,他的身上也濺滿了水漬,汙穢的水草與沙石亦沾滿了衣褲,可他並不理會這些,而是瞅準一塊兒黑乎乎的大石,躡手躡腳的向大石靠近,生怕將大石周圍的溪水攪渾了。
他輕手輕腳的在大石邊站穩雙腳之後,兩隻手把大石的一側緩緩而使勁兒地掀了起來,隻見大石下的水中,除了幾隻小魚小蝦和小蟲子迅速逃竄之外,有一隻碗口大的螃蟹蟄伏在水底的凹坑裏。
看影子,這真是一個巨物。李白內心一喜,他左手穩住大石,右手向水中螃蟹探去。
有人要對自己下手!那大蟹早已有所察覺,蟹腳齊動準備開溜,李白豈容到手的獵物溜掉,他右手猛的往水中黑影一按,準備將之生擒!
誰知大螃蟹並不甘心束手就擒,它揮舞著一雙大鉗子,拚命反抗,陰差陽錯之下,李白的食指竟按到了螃蟹的大鉗子上。
好家夥,螃蟹本就有些生氣,對送到鉗子下的物事毫不客氣,它狠命一夾,給了李白一個下馬威,當即疼得他哇哇大叫!
李白一邊大聲叫喚,一邊將右手狠命一甩,那螃蟹的大鉗子並不放鬆,整隻螃蟹順帶被拖出了水麵。李白疼痛難忍,連甩三下,那螃蟹總算鬆口,蟹身帶著水珠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跌入了上遊的一個小水潭,濺起了一片小水花。
李白捧著被夾傷的食指放在口中不停吸吮,以減輕痛苦,他沮喪萬分,內心不停咒罵:你這個死螃蟹,我一定要把你找出來,將你大卸八塊,報仇雪恨!
他一抬頭,見那上方的小水潭邊有一位兩鬢斑白的老婆婆,她卷起衣袖與褲管,手裏拿著一截黑黝黝的鐵棒,正在一塊兒堅硬的溪石上不停地磨著。
李白好生奇怪,他向老婆婆走去,眼見老婆婆額頭沁滿汗珠,仍是雙手不停地磨著那粗壯的鐵棒,便驚訝地問道:“老婆婆,你這是幹什麽?”
老婆婆抬起頭來微笑道:“我要將這根鐵棒磨成一枚獨一無二的長針!”
李白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議地問道:“這麽大一根鐵棒,要磨成小巧的長針,不知道要何年何月才能辦到呢?”
其實老婆婆早已注意到了貪玩的李白,她若有所思,而後語重心長地道:“隻要有恒心,鐵棒磨成針!精雕細琢方能打造絕世神品。年輕人,青春易老,年華不易,如此鬧騰所為何來,何不安分一些,多花點時間在有用之事上,方不枉來世一遭!”
李白聽聞此言,內心一番天人交戰,父親的諄諄教誨,母親的溫柔慈愛,自己的淘氣頑劣一一在腦海中浮現,他忽如醍醐灌頂,內心猛的一片澄明,是啊,此生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是時候做出改變,發憤圖強了。
老婆婆靜靜地看著李白,她知道李白是個悟性極高的孩子,此時,她見李白怔立當場,她看出來了,李白一定是在用心思考,她的臉上堆滿了慈祥的微笑,她相信李白會想明白的。
李白突然在水中向老婆婆跪下,磕頭道:“謝婆婆賜教,從今往後,李白定痛改前非,勤學苦練,做一個頂天立地之人。”
老婆婆將他拉了起來,笑嗬嗬地道:“孺子可教也。我相信你將來必是可造之材。你我有緣,我便將此冊相贈於你,望你好自為之。”
原來這老婆婆是一位開宗立派之隱者,近日無意間得到一件十分堅韌的鐵杵,這鐵杵火煉不化,入水半浮,顯非凡品。
老婆婆多方打聽,有人告之曰:此鐵名隕鐵,需用有靈性的水才能把它磨開。
老婆婆數百裏奔波來此,正用這大聖寺腳下的靈溪之水將鐵杵進行打磨,不想巧遇李白在水中嬉戲。她贈與李白的是一本劍譜,是她的先人,唐朝建國前的傳奇人物虯髯客所遺留,此書稱作《無名七十二劍圖》,老婆婆武藝非劍法一途,見李白根骨奇佳,便書贈有緣人。
自此,李白勤攻文墨,經史子集無所不讀,連廟中佛經也多有涉獵,多年後,出口成章已是家常便飯;他更苦練劍術,雖無老婆婆指點,但天生聰穎的他還是從《無名七十二劍圖》中學到不少高明的劍法,以後便劍不離身,更是將劍法融入了《俠客行》二十四句中,創出了這俠客二十四劍。
“難怪這二十四劍頗有俠者古風,原來有虯髯客技藝之血脈。想那虯髯客心懷天下,又審時度勢,急流勇退,其劍法當如此進退自如,法度嚴謹。”裴旻由衷讚道。
“老弟目光如炬,想必劍術亦自不凡,何不舞劍一回,權作切磋琢磨。”李白道。
“我早已技癢難耐,請借寶劍一用。”
李白有意考較裴旻技藝,他倒提秋霜劍揚手一擲,寶劍在空中如一條遨遊天際的銀龍朝裴旻射來,裴旻何等眼力,身子一側讓過劍鋒,趁寶劍下墜之際伸手一探,已將劍柄輕握手中。
李白不禁暗暗喝了一聲彩。
裴旻寶劍在手,意由心生,左手無名指與小指微曲,拇指扣在無名指上,中食二指並攏成劍指,這劍指在寶劍劍脊上輕輕抹過後,將寶劍豎立胸前,劍指搭在右腕上,作一個極緩的朝天引劍式。
他深吸一口氣,突然右手“唰唰唰”接連三劍刺出,劍刃破空之聲極其銳利,顯是出劍速度極快,長劍在空氣中摩擦所致。
緊跟著裴旻腳下連環,揉身而上,手中的長劍左右舞動,形成一片密不透風的光華,此時空中勁風忽起,頓時滿天落葉紛飛,這些遊離的葉兒一近裴旻周遭便紛紛折戟而散,沒有一片散落劍光之中。
裴旻舞得興起,矯如飛魚般飛躍而起,空中的他覷得真切,一劍輕輕探出,待他氣定神閑的落地站定,隻見劍身上穿有三片樹葉。可不要小看劍穿樹葉之能,想那樹葉在空中定是飄忽不定,要一劍穿三葉,非得有極強的眼力與巧勁兒不可。
李白撫掌讚道:“且不論招式如何,單論劍之氣勢,裴兄便已勝我一大截,白也是好劍之徒,願拜老弟為師,請教劍術之道!”
裴旻惶恐不已,擺手道:“切莫折煞裴旻,旻之劍術尚未大成,豈能為師!更何況我與兄長一見如故,我尊兄之才華,豈肯反以師事之!日後於劍一道相互切磋便了!”
“如此也好。”李白抱拳道,“此地一為別,孤蓬萬裏征。與君偶相逢,足以慰平生。珍重!”
說完,李白拂袖轉身,飄然而去,隻留下風中的落葉漫天狂舞。
正是:
風中落葉漫天舞,攜筆帶劍踏征途。
朋友貴在真心付,滄海相逢淚如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