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李羨之送走了三位把總,仍舊回來坐了,覺得心中不安,總怕海賊去而複來,再有村莊遭劫,於是命人將趙文徽請來商議對策。不多時,趙文徽進來,行禮叩拜。


    李羨之伸手扶他起來,還禮讓座。坐定了,將撫台手書拿給他看。待他看完,問道:“光慎兄作何感想?”


    趙文徽道:“此時賊跡已萌,當以重拳擊卵之勢,發兵剿滅,以絕後患,若如巡撫大人這般拖延不決,久後必成大患。”


    李羨之道:“兩浙文武官員,不願擔當大事,保境安民,全靠我等一己之力了。既然撫台以賊情不清,不願發兵,不如我們派人到海賊落腳的島礁上去,探聽明了,到時,不由他不派兵。”


    趙文徽道:“島上荒蕪,除了海賊,並無人煙,派人上去,難免不被發覺,若打草驚蛇,轉匿他處,要再尋找,恐怕不易。”


    李羨之一時也犯了難,道:“總得想個萬全之策才好。”話剛說完,忽然靈光一現,有了主意,叫了一聲:“有了!”


    趙文徽正低著頭想轍,冷不防被嚇了一大跳,問道:“大人想到甚麽了,不妨說來聽聽?”


    李羨之笑道:“天機不可泄露,趙典史且回去,從土兵裏揀選精明伶俐者十人候著便可,等到明日,自見分曉。”


    趙文徽一頭霧水,不明就裏,見李羨之如此吩咐,亦不再多問,依令下去準備。李羨之送走了趙文徽,喚來韓釧、金順兩個,給他們三十兩銀子,要他們趕到嘉興府城,買幾塊上好的水晶,再請一位高手珠寶匠人回來。


    韓釧、金順心中納悶,卻不敢多問,接了銀子,把老爺的囑咐記在心裏,急忙忙出城往嘉興去。兩個一路未敢耽擱,不久便到嘉興,進了城,滿城打聽,費了不少的力氣,打聽到一家最大的珠寶玉器行。


    到了行裏,兩個將三十兩銀子都拍在櫃上,嚷著要最好的水晶。夥計見這樣闊綽的客人,忙敬茶請坐,然後一溜煙跑到後麵,將掌櫃請出來。不一刻,掌櫃出來,一邊張著小眼打量著兩位客人,一邊捋著山羊胡連連問道:“兩位貴客拿這麽多銀子,是要多少水晶,要做什麽樣的樣式?貴寶號在何處?何時給您送去?”


    韓釧道:“貴號裏最好,最亮的水晶能買多少,就拿多少。至於要做什麽樣式,我家老爺沒說,說是要將匠人請到家裏做,做好了,另有賞錢。”


    掌櫃道:“二位放心,敝號裏的水晶都是成色最好的,隻是曆來都是在號裏做好了送上門的,未曾有到客人家裏做的規矩。”


    韓釧道:“不是別人請你,是平湖縣的縣太爺請你哩!”說著,將平常辦差用的縣衙牌票掏出來拍在幾上。


    掌櫃見果然是官家有請,不敢再多言,忙喚夥計出來稱了銀子,又親自到後麵取出頂好的水晶石來,當著兩位公人的麵稱好分量,然後陪著笑道:“二位大爺稍坐,待小人略安頓安頓,取了家夥,便隨二位大爺啟程。”說罷,入內去了,不多時,出來,又帶了一個夥計,背著一個大木箱子出來。


    閑言少敘。一行出城,乘船往平湖趕,到傍晚時分,回到縣衙。韓釧、金順引著掌櫃進來磕頭。


    李羨之請那掌櫃坐了,從案上取一張紙過來,上麵畫著幾個圖樣。李羨之解釋了一遍,原來是要掌櫃做幾麵透鏡。一種是一麵平,另一麵略凸的,徑一寸二分。另一種是一麵平,另一麵略凹,如銅錢大小。


    掌櫃聽了半天,大惑不解,問道:“這樣好的石頭,做成這樣的東西,豈不是暴殄天物?”


    李羨之道:“掌櫃便按我說的做了,不少你工錢。”掌櫃聽了,不敢再多言,令跟班夥計取了家夥,就在縣衙裏開了工。無非是下料、研磨、拋光各道工序,直忙了一夜,做出了幾組薄厚不同晶瑩透亮的透鏡。


    李羨之屏退左右,隻留下韓釧、金順兩個幫忙。韓釧、金順各拿一塊鏡片,凸鏡在前,凹鏡在後,李羨之在凹鏡後透過兩個鏡片看向遠處,不停地變換距離、鏡片,直到看的最遠最清楚為止,記下兩個鏡片的距離。


    與此同時,李羨之又命兩個差役到城外去伐些竹子回來,粗細在寸許。至中午,幾個差役扛著幾根鮮活的竹子回來。李羨之脫去官袍,隻穿短衣,打扮的如同下地的農夫一般,親自操起柴刀,開始整修竹子。


    他先選一枝內徑與凸鏡相同的竹子,截作記下的尺寸,打通竹節,用細沙將裏麵打磨光,然後將兩片透鏡鑲在竹筒的兩邊,用其望遠,十餘裏外,如近在咫尺,取名“千裏鏡”。


    而後,李羨之又令珠寶行掌櫃照著同樣的大小、薄厚又做了兩對透鏡,按著同樣的法子,做成千裏鏡。做完之後,取了二十兩銀子,打發掌櫃去了。


    次日一早,李羨之派人將趙文徽請來,搭了梯子請他上房。趙文徽不知所為何事,立在當場並未曾動一步。李羨之笑了笑,帶著千裏鏡率先上了房,然後喚趙文徽上來。趙文徽遲疑著不肯,又見李羨之以上到了屋脊,不停衝自己招手,隻得順著梯子爬了上去。李羨之等他到得身旁,將那千裏鏡遞給趙文徽道:“趙典史順著這裏往遠處望望罷。”


    趙文徽隻看是個竹筒子,越發奇怪李羨之怎的變得如此舉止怪誕,以為是得了失心瘋了。無意間,朝著那竹筒看了一眼,看見了那麵小透鏡,方覺得不簡單,這才雙手持住竹筒,透過裏麵胡亂朝著遠處街上看,就見街上行人就似從他麵前走過一樣,麵上一顰一笑都看得清清楚楚。有兩個漢子不知因何口角起來,其中一人掄起棍子朝著另一個砸過去。趙文徽從千裏鏡看,卻好似朝著自己頭上砸來一般,忙斜著身子去躲,不料被瓦片絆了一下,差點從房上跌下來,虧得李羨之拉他一把,方才站住。定了定神,不禁為自己這樣的窘態哈哈大笑起來。


    李羨之待他笑過,道:“此物可用來遠望,十數裏外,盡在眼底。賊巢周遭島礁林立,派人暗伏其中,用此暗中窺探,不出數日,可盡得賊情。”


    趙文徽連連稱善,道:“下官這就去準備,親自上島。”李羨之道:“趙典史能親力親為,自然再好不過了。”


    說著二人下了房,回到內堂仔細商議。李羨之道:“那片島礁很是險惡,免不了還得勞煩周把總。”


    趙文徽道:“下官這就往乍浦去,請教周把總的意思。”說著風風火火地出門去了。


    且說趙文徽騎了快馬,不一刻便到乍浦,遞了帖子進去。周把總叫“請”。趙文徽入內,不及虛禮,將求助的意思說了。這周把總士兵油子堆裏滾出來的,先前有求必應是因為防區內出了大案,怕上頭問罪。


    自從巡撫大人下了劄子,他便領會了撫台的意思,自然不肯再用心了。趙文徽與他左右交涉,他卻先說士卒疲累,無力出海;又說薪餉未發,下麵的人支使不動。總之,是虛與委蛇,打起了太極。


    趙文徽見狀,急不可耐,卻又無可奈何,隻得告辭再回縣衙與李羨之商議。


    李羨之道:“千裏做官隻為財,周某人如此推諉,不過是想要些好處而已。”


    趙文徽道:“誰說不是,隻是拿甚麽給他做好處?總不能開了官家府庫罷?”


    李羨之道:“府庫是絕不可動的,從府到縣,人多嘴雜,上次那無名之禍,費了好大周折才完,絕不可將坐實的把柄教人捏著。”又道:“以往年節縣裏的當鋪商行及士紳曾送來‘節禮’,約有百多兩銀子,存在賬房,一直未曾動用,此刻正可一用。”


    原來那時的官場中,每逢端陽、中秋、春節等大節,地方士紳和當鋪商行都會給本地父母官送禮,謂之節禮,雖不成文,卻已成定製。


    李羨之本不願收,可前任無一例外都收了,他也不好改了後任的規矩,於是便不退還,就存在賬房裏。於是寫了張手條,命韓釧到賀泰安那裏將這些銀子支來,共一百二十兩。


    李羨之自小在銀子堆長大,曆來大手慣了,便欲將其盡數封了送與周把總。


    趙文徽見了,道:“周把總之流混跡官場,素來愛錢,不過亦極少能一次收到這樣大宗的數目。若送的多了,助長了他貪心,日後再有事相求,恐怕不易。”


    李羨之聽了,覺得有理,便問道:“依趙典史之見,當送多少合適?”


    趙文徽道:“周把總這樣的官,從來都是從士卒嘴裏奪食的,不拘多少,總會看在眼裏的。”


    李羨之想了想,從中取出三十兩,封在一起,交與趙文徽。道:“勞趙典史再辛苦一番,到乍浦一行。”說著,到書案邊,寫了一封短信,無非是幾句阿頌之言,以圖借人借船。


    趙文徽帶了銀子和書信再往乍浦而來。雙方相見,趙文徽將銀子雙手奉上,再言來意。


    周把總見了銀子,果然態度回轉過來,假意托辭一番後,滿口答應,願借精兵十人,船兩條。


    趙文徽於是辭別出來,忙回縣衙稟報李羨之。李羨之聞報大喜,即令趙文徽揀選精銳民壯,準備上島。


    當晚,趙文徽也選了十人,帶上千裏鏡,並帶足十日幹糧飲水,趕到乍浦,與周把總所派的人匯合,見麵之後,發現乃是幾日前領頭的哨官,姓陳。兩人略說幾句,將手下士卒分開,分別上了兩艘船。仍舊是陳哨官在前引路,沿著前路往那片島礁駛去。


    陳哨官自是識路的,帶路自不在話下,兩條小船在島礁間遊弋穿梭,到天亮之前,趕到海賊落腳島嶼對麵的一座寸草不生的小島上。陳哨官留了兩名士卒,便回乍浦。


    趙文徽令將船藏在一處背風的海灣,然後在礁石下隱蔽之處紮營。自己則帶了千裏鏡並兩名親兵登上山頂,躲在一座巨石後麵,朝著對麵島上窺望。望了許久,不見人煙。趙文徽心中不由得隱隱生出一絲不安,生怕賊人移往他處。要果真如此,這許多努力,便皆付諸東流了。


    就在此時,忽見對麵半山一處山洞似乎有人影在動,趙文徽忙從千裏鏡中向那裏望去,草叢後若隱若現,卻是一個女人。不一刻,又有幾個女人出現。又一會,有幾縷青煙從洞口升起來。想必是被賊人擄掠的婦女在為他們燒飯。又過許久,煙火漸漸小了,才見有穿著各異,帶著兵刃的男人從各處匯集而來,循跡望去,不遠處還有幾處隱蔽在草叢後的山洞和草屋,這便是他們落腳的所在。


    如此這般,趙文徽在此守了數日,將賊人的位置和人數大致探察清楚。正欲收拾船隻趁夜回去稟報,忽見對麵島上火把通明。趙文徽忙再登上山頂,用千裏鏡望去,但見賊人一群一夥離開巢穴,下到海岸邊,乘船往內陸方向駛去,先後共五條船,不下數十人。


    趙文徽驚叫一聲:“不好!這夥賊人莫不是又要往平湖去了?!”忙命士卒、水手解纜登船,悄無聲息地跟了上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血色大明之末世中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汀並收藏血色大明之末世中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