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寶十四年十一月十六日(755年),即安祿山於範陽起兵的第七天,安西副都護,曾率軍攻破大勃律國的將領封常清恰好循例入朝覲見唐玄宗。在驪山的華清宮,玄宗向封常清詢問平叛方略,封常清胸有成竹地說,“臣請求立刻前往東都,開府庫,募驍勇,揚鞭奮馬,北渡黃河,相信用不了幾天,定能將逆胡之首獻於闕下!”玄宗聞言大喜,隨即任命封常清為範陽、平盧節度使,即刻前往東都組織防禦。旬日之間,封常清就在東都招募了六萬人。二十一日,唐玄宗匆匆返回長安,用大約十天時間完成了戰略部署。河東方麵,以朔方右廂兵馬使、九原太守郭子儀為朔方節度使,右羽林大將軍王承業為太原尹,程千裏為潞州長史,三人協同防禦,防備叛軍西進。河南方麵,一共設置三道防線,以衛尉卿張介然為河南節度使,領陳留等13郡組建第一道防線;封常清在洛陽就地募兵六萬人,構成第二道防線;以右金吾大將軍高仙芝為副元帥(元帥由玄宗之子榮王李琬掛名),率五萬人鎮守陝郡,作為第三道防線。
做完這一切,玄宗鬆了一口氣。在他看來,這個防禦計劃就算不能在短時間內消滅叛軍,也足以挫其鋒芒,保證兩京無虞了。可是,玄宗錯了。這個看似嚴密的防禦計劃,很快就將被所向披靡的安祿山徹底粉碎。十二月二日,安祿山大軍從靈昌渡口渡河南下,當天攻陷靈昌郡。新任河南節度使張介然剛到陳留沒幾天,叛軍便已大兵壓境,河南節度使張介然州城失守殉難。五日,陳留太守郭納開門出降,第一道防線宣告瓦解。
八日,安祿山揮師西進,迅速攻陷滎陽,兵鋒直指東都洛陽。封常清率部進駐虎牢關,準備據險而守。可他招募的六萬人都是未經訓練的新兵,與身經百戰的叛軍鐵騎交鋒,無異於以卵擊石。官軍一戰即潰,虎牢關旋即失守。第二道防線就此崩潰。十二日,叛軍進入洛陽,大肆燒殺搶掠。封常清退至陝郡,向副元帥高仙芝奏報:“累日血戰,賊鋒不可當。且潼關無兵,若狂寇奔突,則京師危矣。宜棄此守,急保潼關。”按照朝廷既定的作戰計劃,高仙芝應該自陝郡東進,主動迎擊叛軍。但是麵對封常清的奏報,高仙芝意識到,如果按原計劃繼續東進,唯一的結果隻能是羊入虎口,自尋死路!所以,封常清的建議是正確的,隻有暫時避敵鋒芒,退保潼關,才能在確保京師無虞的情況下與叛軍打持久戰。
由於軍情危急,高仙芝來不及向朝廷奏報,當即率部向潼關方向撤退。他們前腳剛剛出了陝郡西門,叛軍後腳就殺到了。官軍猝不及防,被叛軍打得狼狽不堪,人人爭相逃命。高仙芝和封常清帶著殘部倉皇退入潼關,旋即命人搶修防禦工事。等到叛軍前鋒進抵潼關時,發現官軍已經嚴陣以待,方才悻悻退去。然而,此時的高仙芝和封常清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就在他們進入潼關的那一刻,帳下監軍宦官邊令誠已悄悄離開潼關,向長安狂奔而去。見到玄宗後,他極力誇大封常清和高仙芝的戰敗責任,稱:“常清以賊搖眾,仙芝棄陝地數百裏,又盜減軍士糧賜。”封常清確實說過“賊鋒不可當”的話,可那是建立在“累日血戰”基礎上的正確判斷,並非畏敵怯戰、動搖軍心,而當時的陝郡也確實無險可守,潼關的防守又薄弱空虛,所以高、封二人才會主動放棄陝郡,退保潼關。潼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隻要堅守潼關,則不僅長安可保,且叛軍被阻於潼關之外,時間一長,糧草不足必將自亂陣腳。若純粹從軍事角度來看,他們的做法並沒有錯,可要是從政治上來講,他們無疑已經犯下了三宗死罪。第一宗:不戰而逃,丟城棄地;第二宗:擅自行動,目無朝廷;第三宗:違背玄宗旨意,破壞東征計劃。總而言之,在玄宗看來,高、封二人實屬罪無可赦!高仙芝和封常清的末日就此降臨。被滿腔怒火灼燒得喪失理智的玄宗當即頒下一道敕令,命邊令誠立刻前往潼關,將高仙芝和封常清就地斬首!
封常清知道朝中大臣都認為安祿山狂傲叛逆,用不了多久就會失敗。而他自己和叛軍數次交戰,見識了叛軍的戰鬥力,乃豺狼虎豹之師,相比之下,自己招募的兵卒毫無作戰經驗,倒成了烏合之眾,他打了敗仗,擔心不會有什麽好下場,於是提前草寫了遺表,告誡玄宗,表曰:“中使駱奉仙至,奉宣口敕,恕臣萬死之罪,收臣一朝之效,令臣卻赴陝州,隨高仙芝行營,負斧縲囚,忽焉解縛,敗軍之將,更許增修。臣常清誠歡誠喜,頓首頓首。臣自城陷已來,前後三度遣使奉表,具述赤心,竟不蒙引對。臣之此來,非求苟活,實欲陳社稷之計,破虎狼之謀。冀拜首闕庭,吐心陛下,論逆胡之兵勢,陳討捍之別謀。酬萬死之恩,以報一生之寵。豈料長安日遠,謁見無由;函穀關遙,陳情不暇!臣讀《春秋》,見狼瞫稱未獲死所,臣今獲矣。昨者與羯胡接戰,自今月七日交兵,至於十三日不已。臣所將之兵,皆是烏合之徒,素未訓習。率周南市人之眾,當漁陽突騎之師,尚猶殺敵塞路,血流滿野。臣欲挺身刃下,死節軍前,恐長逆胡之威,以挫王師之勢。是以馳禦就日,將命歸天。一期陛下斬臣於都市之下,以誡諸將;二期陛下問臣以逆賊之勢,將誡諸軍;三期陛下知臣非惜死之徒,許臣竭露。臣今將死抗表,陛下或以臣失律之後,誑妄為辭;陛下或以臣欲盡所忠,肝膽見察。臣死之後,望陛下不輕此賊,無忘臣言,則冀社稷複安,逆胡敗覆,臣之所願畢矣。仰天飲鴆,向日封章,即為屍諫之臣,死作聖朝之鬼。若使歿而有知,必結草軍前。回風陣上,引王師之旗鼓,平寇賊之戈鋋。生死酬恩,不任感激,臣常清無任永辭聖代悲戀之至。”
果不其然,邊令誠帶著玄宗旨意奪命而至,要將封常清和高仙芝就地正法。臨刑前,封常清將早已寫就的一道遺表交給邊令誠,讓他轉呈玄宗,然後遙望長安平靜地說了最後一句話:“常清所以不死者,不忍汙國家旌麾,受戮賊手;討逆無效,死乃甘心!”
封常清死了,自然就輪到副統帥高仙芝了。邊令誠對高仙芝還是有幾分忌憚的,所以前去宣敕的時候,特意帶上了一百多名陌刀手。高仙芝跪地聽宣後,立刻被綁赴刑場。
天寶十四年(755年)十二月的某一天,潼關上空烏雲漫卷,朔風怒吼。數萬唐軍將士被召集到刑場周圍,奉命在此觀刑。此時,距離安祿山起兵剛剛一個多月,可潼關以東的大片國土、包括東都洛陽已全部淪於叛軍之手。15萬範陽鐵騎所向披靡、勢如破竹,其前鋒已兵臨潼關城下,率部駐守潼關的是大唐帝國威名赫赫的大將高仙芝和封常清。然而今天他們即將被斬首,原因竟是因為被宦官監軍邊令誠一再索賄而不成,反而在玄宗麵前汙蔑他們貪汙軍餉,以及擅自退守潼關。刑場周圍,繡有“高”字和“封”字的軍旗在大風中獵獵飄揚,發出陣陣裂帛似的聲響。隨著一道森寒的刀光閃過,第一名欽犯腦袋落地。不久,第二名欽犯被押了上來,看到封常清的屍身,高仙芝頓時悲從中來,大聲呼喊:“我遇敵而退,死則宜矣。今上戴天,下履地,謂我盜減糧賜,則誣也!”言罷,三軍將士便發出了驚天動地的喊冤聲。然而,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最後的時刻,高仙芝對著封常清的屍體說:“封二,子從微至著,我則引拔子為我判官,俄又代我為節度使,今日又與子同死於此,豈命也夫!”言畢被殺。
其實,從安祿山悍然發動叛亂的那一刻起,高仙芝和封常清的悲劇就已經注定。因為在盛世迷夢中浸淫日久的玄宗君臣以及軍民們,根本不具備絲毫的抗風險和抗挫折能力。所以,當盛世的美麗麵紗被安祿山剝落殆盡,乍然露出蒼白虛胖、萎靡孱弱的真實麵目時;當歌舞升平、繁華富庶的太平圖景被生靈塗炭、山河破碎的慘象徹底取代時,驚駭萬分、惱羞成怒的唐玄宗必然要抓幾個人來背這口既難堪又沉重的曆史黑鍋。換言之,總有人要為此付出代價,總有人要為皇帝的錯誤買單!隻能說高仙芝和封常清實在是時運不濟,因為他們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做出了一個在軍事上極為正確,但卻政治上極為錯誤的選擇,所以注定要成為犧牲品。
唐玄宗的這一錯誤處置不僅自毀長城,還引起了軍心的動搖,也使大唐喪失了兩員具有作戰經驗的大將,對平定叛亂造成了嚴重的不利影響。從戰場形勢上看,封常清退保潼關的戰略是十分正確的,如果這一計劃得以實施,唐軍堅守潼關,叛軍久攻不下,加之戰線過長,糧草供應不足,日久必然自亂陣腳,但這一切都為時已晚...
做完這一切,玄宗鬆了一口氣。在他看來,這個防禦計劃就算不能在短時間內消滅叛軍,也足以挫其鋒芒,保證兩京無虞了。可是,玄宗錯了。這個看似嚴密的防禦計劃,很快就將被所向披靡的安祿山徹底粉碎。十二月二日,安祿山大軍從靈昌渡口渡河南下,當天攻陷靈昌郡。新任河南節度使張介然剛到陳留沒幾天,叛軍便已大兵壓境,河南節度使張介然州城失守殉難。五日,陳留太守郭納開門出降,第一道防線宣告瓦解。
八日,安祿山揮師西進,迅速攻陷滎陽,兵鋒直指東都洛陽。封常清率部進駐虎牢關,準備據險而守。可他招募的六萬人都是未經訓練的新兵,與身經百戰的叛軍鐵騎交鋒,無異於以卵擊石。官軍一戰即潰,虎牢關旋即失守。第二道防線就此崩潰。十二日,叛軍進入洛陽,大肆燒殺搶掠。封常清退至陝郡,向副元帥高仙芝奏報:“累日血戰,賊鋒不可當。且潼關無兵,若狂寇奔突,則京師危矣。宜棄此守,急保潼關。”按照朝廷既定的作戰計劃,高仙芝應該自陝郡東進,主動迎擊叛軍。但是麵對封常清的奏報,高仙芝意識到,如果按原計劃繼續東進,唯一的結果隻能是羊入虎口,自尋死路!所以,封常清的建議是正確的,隻有暫時避敵鋒芒,退保潼關,才能在確保京師無虞的情況下與叛軍打持久戰。
由於軍情危急,高仙芝來不及向朝廷奏報,當即率部向潼關方向撤退。他們前腳剛剛出了陝郡西門,叛軍後腳就殺到了。官軍猝不及防,被叛軍打得狼狽不堪,人人爭相逃命。高仙芝和封常清帶著殘部倉皇退入潼關,旋即命人搶修防禦工事。等到叛軍前鋒進抵潼關時,發現官軍已經嚴陣以待,方才悻悻退去。然而,此時的高仙芝和封常清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就在他們進入潼關的那一刻,帳下監軍宦官邊令誠已悄悄離開潼關,向長安狂奔而去。見到玄宗後,他極力誇大封常清和高仙芝的戰敗責任,稱:“常清以賊搖眾,仙芝棄陝地數百裏,又盜減軍士糧賜。”封常清確實說過“賊鋒不可當”的話,可那是建立在“累日血戰”基礎上的正確判斷,並非畏敵怯戰、動搖軍心,而當時的陝郡也確實無險可守,潼關的防守又薄弱空虛,所以高、封二人才會主動放棄陝郡,退保潼關。潼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隻要堅守潼關,則不僅長安可保,且叛軍被阻於潼關之外,時間一長,糧草不足必將自亂陣腳。若純粹從軍事角度來看,他們的做法並沒有錯,可要是從政治上來講,他們無疑已經犯下了三宗死罪。第一宗:不戰而逃,丟城棄地;第二宗:擅自行動,目無朝廷;第三宗:違背玄宗旨意,破壞東征計劃。總而言之,在玄宗看來,高、封二人實屬罪無可赦!高仙芝和封常清的末日就此降臨。被滿腔怒火灼燒得喪失理智的玄宗當即頒下一道敕令,命邊令誠立刻前往潼關,將高仙芝和封常清就地斬首!
封常清知道朝中大臣都認為安祿山狂傲叛逆,用不了多久就會失敗。而他自己和叛軍數次交戰,見識了叛軍的戰鬥力,乃豺狼虎豹之師,相比之下,自己招募的兵卒毫無作戰經驗,倒成了烏合之眾,他打了敗仗,擔心不會有什麽好下場,於是提前草寫了遺表,告誡玄宗,表曰:“中使駱奉仙至,奉宣口敕,恕臣萬死之罪,收臣一朝之效,令臣卻赴陝州,隨高仙芝行營,負斧縲囚,忽焉解縛,敗軍之將,更許增修。臣常清誠歡誠喜,頓首頓首。臣自城陷已來,前後三度遣使奉表,具述赤心,竟不蒙引對。臣之此來,非求苟活,實欲陳社稷之計,破虎狼之謀。冀拜首闕庭,吐心陛下,論逆胡之兵勢,陳討捍之別謀。酬萬死之恩,以報一生之寵。豈料長安日遠,謁見無由;函穀關遙,陳情不暇!臣讀《春秋》,見狼瞫稱未獲死所,臣今獲矣。昨者與羯胡接戰,自今月七日交兵,至於十三日不已。臣所將之兵,皆是烏合之徒,素未訓習。率周南市人之眾,當漁陽突騎之師,尚猶殺敵塞路,血流滿野。臣欲挺身刃下,死節軍前,恐長逆胡之威,以挫王師之勢。是以馳禦就日,將命歸天。一期陛下斬臣於都市之下,以誡諸將;二期陛下問臣以逆賊之勢,將誡諸軍;三期陛下知臣非惜死之徒,許臣竭露。臣今將死抗表,陛下或以臣失律之後,誑妄為辭;陛下或以臣欲盡所忠,肝膽見察。臣死之後,望陛下不輕此賊,無忘臣言,則冀社稷複安,逆胡敗覆,臣之所願畢矣。仰天飲鴆,向日封章,即為屍諫之臣,死作聖朝之鬼。若使歿而有知,必結草軍前。回風陣上,引王師之旗鼓,平寇賊之戈鋋。生死酬恩,不任感激,臣常清無任永辭聖代悲戀之至。”
果不其然,邊令誠帶著玄宗旨意奪命而至,要將封常清和高仙芝就地正法。臨刑前,封常清將早已寫就的一道遺表交給邊令誠,讓他轉呈玄宗,然後遙望長安平靜地說了最後一句話:“常清所以不死者,不忍汙國家旌麾,受戮賊手;討逆無效,死乃甘心!”
封常清死了,自然就輪到副統帥高仙芝了。邊令誠對高仙芝還是有幾分忌憚的,所以前去宣敕的時候,特意帶上了一百多名陌刀手。高仙芝跪地聽宣後,立刻被綁赴刑場。
天寶十四年(755年)十二月的某一天,潼關上空烏雲漫卷,朔風怒吼。數萬唐軍將士被召集到刑場周圍,奉命在此觀刑。此時,距離安祿山起兵剛剛一個多月,可潼關以東的大片國土、包括東都洛陽已全部淪於叛軍之手。15萬範陽鐵騎所向披靡、勢如破竹,其前鋒已兵臨潼關城下,率部駐守潼關的是大唐帝國威名赫赫的大將高仙芝和封常清。然而今天他們即將被斬首,原因竟是因為被宦官監軍邊令誠一再索賄而不成,反而在玄宗麵前汙蔑他們貪汙軍餉,以及擅自退守潼關。刑場周圍,繡有“高”字和“封”字的軍旗在大風中獵獵飄揚,發出陣陣裂帛似的聲響。隨著一道森寒的刀光閃過,第一名欽犯腦袋落地。不久,第二名欽犯被押了上來,看到封常清的屍身,高仙芝頓時悲從中來,大聲呼喊:“我遇敵而退,死則宜矣。今上戴天,下履地,謂我盜減糧賜,則誣也!”言罷,三軍將士便發出了驚天動地的喊冤聲。然而,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最後的時刻,高仙芝對著封常清的屍體說:“封二,子從微至著,我則引拔子為我判官,俄又代我為節度使,今日又與子同死於此,豈命也夫!”言畢被殺。
其實,從安祿山悍然發動叛亂的那一刻起,高仙芝和封常清的悲劇就已經注定。因為在盛世迷夢中浸淫日久的玄宗君臣以及軍民們,根本不具備絲毫的抗風險和抗挫折能力。所以,當盛世的美麗麵紗被安祿山剝落殆盡,乍然露出蒼白虛胖、萎靡孱弱的真實麵目時;當歌舞升平、繁華富庶的太平圖景被生靈塗炭、山河破碎的慘象徹底取代時,驚駭萬分、惱羞成怒的唐玄宗必然要抓幾個人來背這口既難堪又沉重的曆史黑鍋。換言之,總有人要為此付出代價,總有人要為皇帝的錯誤買單!隻能說高仙芝和封常清實在是時運不濟,因為他們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做出了一個在軍事上極為正確,但卻政治上極為錯誤的選擇,所以注定要成為犧牲品。
唐玄宗的這一錯誤處置不僅自毀長城,還引起了軍心的動搖,也使大唐喪失了兩員具有作戰經驗的大將,對平定叛亂造成了嚴重的不利影響。從戰場形勢上看,封常清退保潼關的戰略是十分正確的,如果這一計劃得以實施,唐軍堅守潼關,叛軍久攻不下,加之戰線過長,糧草供應不足,日久必然自亂陣腳,但這一切都為時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