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協聞言,眉頭微皺,可最終還是顫顫巍巍的,接過了那封信。劉協借著微弱的燭光,依稀可見“山陽公親啟”五個行雲流水的大字,躍然於信封之上,顯然正是那曹丕的親筆書信。
隨後他緩緩的拆開信封,仔細的看了起來。而蔣濟依舊默默的跪在一旁,一言不發。
漸漸,整個船艙內開始靜的嚇人,隻能聽見那火盆裏木炭燃燒輕微的劈啪聲。
不知過了多久,那個裹著棉被的人開始發出了一絲輕微的啜泣,再然後逐漸變成了嚎啕大哭。
“曹孟德啊曹孟德,朕跟你鬥了一輩子了,可你死了之後,朕還是鬥不過你,就連你的兒子也鬥不過,哈哈哈......你贏了,朕認輸。哈哈哈......”
劉協一臉釋懷的,將那封密信投入了火盆之中,好似這封信從來沒有在世界上出現過。除了寫信和看信的人之外,也就再也沒有人知道那封信上的內容是什麽了。
再後來,蔣濟很順利的完成了護送的任務,返回許都之後,並得到了曹丕的許多賞賜。
數十年後,河內郡.山陽邑,某個氣勢恢宏的莊園之內。一個滿頭白發的老人躺在床上,顯然已經時日無多了。
他緊緊的握著身旁同樣滿頭白發的一位老婦人的手,一臉愛意的說道,“王妃,這麽些年,讓你受委屈了。我答應你父親和你二哥的事情,如今已經做到了,就算九泉之下碰到他們,我也不會覺得羞愧了。”
————————
黃初,一個很有意思的年號。
傳聞,早在四十多年前,有黃龍在譙縣上空出現,當時的經學大家.光祿大夫.橋玄問太史令.單陋說:“這是什麽征兆?”單腸回答:“這個地方以後必有稱王的人出現,不到五十年,黃龍會再次出現,天象經常會反映人事的,這就是所謂的天人感應。”
殷登聽聞之後,默默的把這話記下來。四十多年後,殷登依然活著。黃龍又在譙縣出現,殷登聽到這個消息時默默說道:“單陋的話,現在果然應驗了。”
後來,當今的大魏皇帝.曹丕,也就將建安四十年,改元成了黃初元年。
黃初元年,公元235年,春,二月。
許都城中傳出一道聖旨,並飛快的傳向了天下各州。這道聖旨頓時又讓天下嘩然,它的威力不小於一個月前,曹魏代漢的那個事情。
因為,大魏要遷都了,遷都洛陽。
自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亂臣董卓一把維持了數月的大火,把洛陽城燒掉之後,迄今已經四十多年了。經過將近五十年的修繕,洛陽終於再次恢複了他昔日的繁華。
五年前,當時還是魏王世子的曹丕,也曾進言還於舊都,可最終卻被當時的魏王.曹操,以天下方定,當對百姓以寬息的理由,給壓下去了。為此,曹丕跟曹操退朝之後,還大吵爭執了一番。
如今,經過了五年的休養生息,百姓們
(本章未完,請翻頁)
逐漸的富足了起來,再也沒了可以阻攔曹丕的遷都腳步的人了。而朝廷的眾文武們一致認為,大魏初建,許都太小,顯然已經不適合作為帝國的王都了。洛陽地處中原腹地,物產豐饒,再如今又經過了數十年的修繕,自然是作為都城的首選之地。
也就是在山陽公離開許都的前後腳,新的大魏朝廷趁著還沒有春耕,開啟了遷都的腳步,而許都則被作為了大魏的龍興之地,慢慢的退出了曆史的舞台。
“我大魏,終於要遷都了。”
“是啊,老夫等這一天已經等了幾十年了。”
“我也是。許都雖然也好,但畢竟太小了,實在是配不上我大魏的氣勢啊”
“當今的皇帝陛下真是一個聖君啊。”
“哦?此話怎麽講?”
“你猜猜,咱們的皇帝陛下,為什麽在這二月份遷都呢?不是夏天,不是秋天,也不是冬天?”
“不知道。”
“咳。你想啊,遷都這種大事,宮城得搬吧?衙門得搬吧?這些都需要用人吧?動輒需要耗用民力十數萬,冬天雖說萬物蟄伏,但是冷啊,人得多遭罪。夏天呢,又太熱。秋天呢,又都在忙活收糧呢。”
“對對對,可這馬上就要春耕了呀。”
“你看,所以說這才是咱們當今陛下的聖賢之處啊。這春耕啊多在三月清明前後,而陛下特意選在了二月,就是為了避開春耕的農忙。皇帝還陛下特意下了明詔,如果今年三月開春之前沒有搬完的衙門,就明年再搬,萬不能耽誤春耕。而且啊,此次征召的十數萬民夫啊,朝廷可都給發餉的呀。”
“是嗎?那我一會兒也趕快去報名去。”
“走,咱們趕快去,晚的話就趕不上了。”
......
黃初元年,公元235年,春,三月。
在經曆了一個來月的忙碌之後,大魏的都城終於從許都遷至了洛陽。當然為了避開農忙,還有一少部分的府衙要到明年才能搬遷了,不過總體上並不影響朝廷的運轉了。
三月初九,大魏遷都後的第一次朝會,在洛陽大殿上正式召開,在朝的滿朝文武自然也是全部到齊。
大魏皇帝.曹丕,高高的坐在那龍椅之上,頗有威嚴。
隻見他緩緩開口道,“昔日太祖武皇帝在時,曾下令各郡縣齊修文學,縣滿五百戶必置校館,舉各鄉之俊傑入學,以致孔孟之道於不墜,禮儀仁讓之風於不絕!今,天下安定,民生興旺,即日起,縣滿三百戶置一校館,各鄉適齡青年均可入學,以揚我大魏國威。”
曹操臨終之前,在許都郊外曾經跟他推心置腹的深談過一次。
當時曾經告訴過他,為大魏的長治久安。當今天下除了與民休養生息之外,還應當廣起天下仁人誌士。而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便是興學,要讓天下更多的人都有書可讀,因此才有了今日朝堂上的這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一幕。
“陳司徒。”
殿內的新任司徒.陳群,手持象牙笏[wu]板,應聲而出,“微臣在。”
皇帝.曹丕滿臉微笑的說道,“陳司徒,這教化之事,向來是你司徒府的事物,愛卿要莫辭辛勞啊。”
陳群聞言,即刻信誓旦旦的說道,“請陛下放心,微臣定不辱命。”
曹丕隨即微笑著點點頭,似乎對陳群的應對很是滿意。接著他的目光向殿內掃視了一圈,最終在以為須發皆白的老人身上停了下來,“丞相對此,可還有所高見和補充啊?”
隻見那人站位於百官之首,雖然須發皆白,可精神依然健爍,正是那新任的丞相,也是當世的大儒.鍾繇.鍾元常。
鍾繇可以說是老一輩人裏麵,資曆最老的大臣了,這位老爺子今年已經八十三歲的高齡,卻依然還堅挺的矗立在朝堂之上。他跟隨曹家幾十年,與曹操更是有著無比深厚的友誼,即使當今的這位皇帝陛下,私下裏也還要稱呼他一聲伯父。
當然,新帝繼位之後,也給了他莫大的殊榮,讓他統領百官。如當年的魏王.曹操一樣,負劍著履上殿,入朝不趨,讚拜不名,如蕭何故事。甚至他的小兒子鍾會,又被破格的加封為了征西將軍,這可是除了大將軍、車騎、驃騎、驍騎將軍之外,官職最大的四征將軍之一了。
畢竟此時的曹丕,已經不是當年的魏王世子了,而是大魏皇帝。天子無私事,所以自然也不能像以前那樣,大臣們一股腦的都擠到皇宮內去議事。
丞相.鍾繇聞言,不緊不慢的走出群臣的隊伍,畢恭畢敬的深深一揖之後,緩緩開口道,“陛下此策,乃是繼承了太祖武皇帝的遺訓,臣也深以為然。興學於各州郡,自然也是為了天下百姓能,更好的得到聖人教化,為我大魏的萬世基業所著想,對此老臣也自然不敢有所置喙。不過老臣以為,興學不僅僅是各州郡的事情,也是我朝廷的事情。”
隨即,皇帝.曹丕滿臉喜色的大聲道,“丞相快快講來。”
鍾繇依舊是那麽的謙恭有禮道,“老臣遵旨。自古以來的曆朝曆代,朝廷都會置辦學府。五帝時名日.成均,禹夏時名曰.東序,湯商時名曰右學,大周時名曰.上庠[xiáng].
至漢武帝.劉徹時,其采取董仲舒的建議,在長安建立太學,設五經博士專門講授儒家經典《詩》、《書》、《禮》、《易》、《春秋》,引用直至今日。後逢黃巾亂世,禮崩樂壞,太學不興,至今已有甲子歲月矣。
老臣懇請陛下,重開太學,為天下士子傳授經義。一來,彰顯我大魏崇文敬賢之心,二來,也好約束各地州府興學之事宜。”
鍾瑤此言一出,滿殿嘩然。
就連龍椅上的皇帝.曹丕,聞言嘴角都不經意的一勾,薑果然還是老的辣啊,自己的這位“伯父”果然沒讓自己失望。在眾人都覺得一件事已經很完美的時候,隻有他總是還能夠提出一些,更有創意的補充建議來。
(本章完)
7017k
隨後他緩緩的拆開信封,仔細的看了起來。而蔣濟依舊默默的跪在一旁,一言不發。
漸漸,整個船艙內開始靜的嚇人,隻能聽見那火盆裏木炭燃燒輕微的劈啪聲。
不知過了多久,那個裹著棉被的人開始發出了一絲輕微的啜泣,再然後逐漸變成了嚎啕大哭。
“曹孟德啊曹孟德,朕跟你鬥了一輩子了,可你死了之後,朕還是鬥不過你,就連你的兒子也鬥不過,哈哈哈......你贏了,朕認輸。哈哈哈......”
劉協一臉釋懷的,將那封密信投入了火盆之中,好似這封信從來沒有在世界上出現過。除了寫信和看信的人之外,也就再也沒有人知道那封信上的內容是什麽了。
再後來,蔣濟很順利的完成了護送的任務,返回許都之後,並得到了曹丕的許多賞賜。
數十年後,河內郡.山陽邑,某個氣勢恢宏的莊園之內。一個滿頭白發的老人躺在床上,顯然已經時日無多了。
他緊緊的握著身旁同樣滿頭白發的一位老婦人的手,一臉愛意的說道,“王妃,這麽些年,讓你受委屈了。我答應你父親和你二哥的事情,如今已經做到了,就算九泉之下碰到他們,我也不會覺得羞愧了。”
————————
黃初,一個很有意思的年號。
傳聞,早在四十多年前,有黃龍在譙縣上空出現,當時的經學大家.光祿大夫.橋玄問太史令.單陋說:“這是什麽征兆?”單腸回答:“這個地方以後必有稱王的人出現,不到五十年,黃龍會再次出現,天象經常會反映人事的,這就是所謂的天人感應。”
殷登聽聞之後,默默的把這話記下來。四十多年後,殷登依然活著。黃龍又在譙縣出現,殷登聽到這個消息時默默說道:“單陋的話,現在果然應驗了。”
後來,當今的大魏皇帝.曹丕,也就將建安四十年,改元成了黃初元年。
黃初元年,公元235年,春,二月。
許都城中傳出一道聖旨,並飛快的傳向了天下各州。這道聖旨頓時又讓天下嘩然,它的威力不小於一個月前,曹魏代漢的那個事情。
因為,大魏要遷都了,遷都洛陽。
自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亂臣董卓一把維持了數月的大火,把洛陽城燒掉之後,迄今已經四十多年了。經過將近五十年的修繕,洛陽終於再次恢複了他昔日的繁華。
五年前,當時還是魏王世子的曹丕,也曾進言還於舊都,可最終卻被當時的魏王.曹操,以天下方定,當對百姓以寬息的理由,給壓下去了。為此,曹丕跟曹操退朝之後,還大吵爭執了一番。
如今,經過了五年的休養生息,百姓們
(本章未完,請翻頁)
逐漸的富足了起來,再也沒了可以阻攔曹丕的遷都腳步的人了。而朝廷的眾文武們一致認為,大魏初建,許都太小,顯然已經不適合作為帝國的王都了。洛陽地處中原腹地,物產豐饒,再如今又經過了數十年的修繕,自然是作為都城的首選之地。
也就是在山陽公離開許都的前後腳,新的大魏朝廷趁著還沒有春耕,開啟了遷都的腳步,而許都則被作為了大魏的龍興之地,慢慢的退出了曆史的舞台。
“我大魏,終於要遷都了。”
“是啊,老夫等這一天已經等了幾十年了。”
“我也是。許都雖然也好,但畢竟太小了,實在是配不上我大魏的氣勢啊”
“當今的皇帝陛下真是一個聖君啊。”
“哦?此話怎麽講?”
“你猜猜,咱們的皇帝陛下,為什麽在這二月份遷都呢?不是夏天,不是秋天,也不是冬天?”
“不知道。”
“咳。你想啊,遷都這種大事,宮城得搬吧?衙門得搬吧?這些都需要用人吧?動輒需要耗用民力十數萬,冬天雖說萬物蟄伏,但是冷啊,人得多遭罪。夏天呢,又太熱。秋天呢,又都在忙活收糧呢。”
“對對對,可這馬上就要春耕了呀。”
“你看,所以說這才是咱們當今陛下的聖賢之處啊。這春耕啊多在三月清明前後,而陛下特意選在了二月,就是為了避開春耕的農忙。皇帝還陛下特意下了明詔,如果今年三月開春之前沒有搬完的衙門,就明年再搬,萬不能耽誤春耕。而且啊,此次征召的十數萬民夫啊,朝廷可都給發餉的呀。”
“是嗎?那我一會兒也趕快去報名去。”
“走,咱們趕快去,晚的話就趕不上了。”
......
黃初元年,公元235年,春,三月。
在經曆了一個來月的忙碌之後,大魏的都城終於從許都遷至了洛陽。當然為了避開農忙,還有一少部分的府衙要到明年才能搬遷了,不過總體上並不影響朝廷的運轉了。
三月初九,大魏遷都後的第一次朝會,在洛陽大殿上正式召開,在朝的滿朝文武自然也是全部到齊。
大魏皇帝.曹丕,高高的坐在那龍椅之上,頗有威嚴。
隻見他緩緩開口道,“昔日太祖武皇帝在時,曾下令各郡縣齊修文學,縣滿五百戶必置校館,舉各鄉之俊傑入學,以致孔孟之道於不墜,禮儀仁讓之風於不絕!今,天下安定,民生興旺,即日起,縣滿三百戶置一校館,各鄉適齡青年均可入學,以揚我大魏國威。”
曹操臨終之前,在許都郊外曾經跟他推心置腹的深談過一次。
當時曾經告訴過他,為大魏的長治久安。當今天下除了與民休養生息之外,還應當廣起天下仁人誌士。而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便是興學,要讓天下更多的人都有書可讀,因此才有了今日朝堂上的這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一幕。
“陳司徒。”
殿內的新任司徒.陳群,手持象牙笏[wu]板,應聲而出,“微臣在。”
皇帝.曹丕滿臉微笑的說道,“陳司徒,這教化之事,向來是你司徒府的事物,愛卿要莫辭辛勞啊。”
陳群聞言,即刻信誓旦旦的說道,“請陛下放心,微臣定不辱命。”
曹丕隨即微笑著點點頭,似乎對陳群的應對很是滿意。接著他的目光向殿內掃視了一圈,最終在以為須發皆白的老人身上停了下來,“丞相對此,可還有所高見和補充啊?”
隻見那人站位於百官之首,雖然須發皆白,可精神依然健爍,正是那新任的丞相,也是當世的大儒.鍾繇.鍾元常。
鍾繇可以說是老一輩人裏麵,資曆最老的大臣了,這位老爺子今年已經八十三歲的高齡,卻依然還堅挺的矗立在朝堂之上。他跟隨曹家幾十年,與曹操更是有著無比深厚的友誼,即使當今的這位皇帝陛下,私下裏也還要稱呼他一聲伯父。
當然,新帝繼位之後,也給了他莫大的殊榮,讓他統領百官。如當年的魏王.曹操一樣,負劍著履上殿,入朝不趨,讚拜不名,如蕭何故事。甚至他的小兒子鍾會,又被破格的加封為了征西將軍,這可是除了大將軍、車騎、驃騎、驍騎將軍之外,官職最大的四征將軍之一了。
畢竟此時的曹丕,已經不是當年的魏王世子了,而是大魏皇帝。天子無私事,所以自然也不能像以前那樣,大臣們一股腦的都擠到皇宮內去議事。
丞相.鍾繇聞言,不緊不慢的走出群臣的隊伍,畢恭畢敬的深深一揖之後,緩緩開口道,“陛下此策,乃是繼承了太祖武皇帝的遺訓,臣也深以為然。興學於各州郡,自然也是為了天下百姓能,更好的得到聖人教化,為我大魏的萬世基業所著想,對此老臣也自然不敢有所置喙。不過老臣以為,興學不僅僅是各州郡的事情,也是我朝廷的事情。”
隨即,皇帝.曹丕滿臉喜色的大聲道,“丞相快快講來。”
鍾繇依舊是那麽的謙恭有禮道,“老臣遵旨。自古以來的曆朝曆代,朝廷都會置辦學府。五帝時名日.成均,禹夏時名曰.東序,湯商時名曰右學,大周時名曰.上庠[xiáng].
至漢武帝.劉徹時,其采取董仲舒的建議,在長安建立太學,設五經博士專門講授儒家經典《詩》、《書》、《禮》、《易》、《春秋》,引用直至今日。後逢黃巾亂世,禮崩樂壞,太學不興,至今已有甲子歲月矣。
老臣懇請陛下,重開太學,為天下士子傳授經義。一來,彰顯我大魏崇文敬賢之心,二來,也好約束各地州府興學之事宜。”
鍾瑤此言一出,滿殿嘩然。
就連龍椅上的皇帝.曹丕,聞言嘴角都不經意的一勾,薑果然還是老的辣啊,自己的這位“伯父”果然沒讓自己失望。在眾人都覺得一件事已經很完美的時候,隻有他總是還能夠提出一些,更有創意的補充建議來。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