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會散去之後,皇帝.曹丕留下了三公、九卿,以及其它部分朝臣有事商議。
隻見曹丕不緊不慢的說道,“在這份邸報中,江陵王還提到了一件事情。此事幹係不可為不小,因此才特意讓眾位愛卿留下一同商議。”
眾人聞言莫不麵麵相覷,到底是什麽事情,能夠讓皇帝陛下竟然不敢再朝會上公布?
曹丕略微思量了一下,接著開口說道,“江陵王在邸報中說道,將來洛陽紙貴之時,單純隻靠現在官府和民間的造紙坊,是肯定不夠的。建議讓商賈之人參與其中,而且暫時對其減免賦稅,待日後再慢慢找補回來,以促進造紙的產量。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曹丕話音方畢,堂下有一人,便憤憤然的走了出來,朗聲道,“陛下,老臣以為,此舉萬萬不可。”
眾人側首望去,原來是趙儼,趙伯然,現年六十六歲,任大司農一職。潁川四大名士之一,與同郡的司徒.陳群、少府.辛毗、大將軍軍師.杜襲擊,被世人合稱為“辛陳杜趙”。
大司農,九卿之一,二品大員,掌管租稅、錢穀、鹽鐵和帝國賦稅的征收和支出。
趙儼此人熟讀經史,精明強幹。建安二年,公元195年,便投靠了當時還隻是兗州牧的曹操,迄今已經三十餘年了。建安年間,官渡一戰之時,他曾將向荀彧諫言暫緩征稅,並將已經征收的綿絹全數退還給了百姓,堪稱古往今來未有之事。
後來,他還曾經於禁、張遼、張郃、朱靈、李典、路招、馮楷七路人馬,他的能力可見一斑。就這樣三十年,他一步一個腳印的走過來。從小小的縣令,到司空府掾、司空主薄、都督護軍、扶風太守,再到侍中、駙馬都尉、河東太守、度支中郎將、尚書,曹丕繼位之後,更是遷任為九卿之一的大司農,掌管帝國錢財、賦稅,不可謂不位高權重啊。
隻見那大司農.趙儼,接著怒氣不平惡狠狠的說道,“商人者,賤人也。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自古以來,商賈之人重利輕義,往往靠投機取巧賺取巨大暴利,以致使國窮民奢。先秦時,魏國因為李悝[kui]的盡地力之教,禁商賈技巧,而王於一時;大秦因為獎耕戰、抑商賈,而一統華夏。此皆是上古聖君聖人之舉啊。萬望陛下慎重!”
趙儼的話剛說完,又有一位大臣踱步走了出來,定睛一看竟是那九卿之一的少府.辛毗。
“啟奏陛下,大司農言之有理啊,臣附議。自大秦始皇帝統一華夏以來,曆代君王無不重農抑商,實乃是因為耕農才是國家之根本啊。民以食為天。如果這次打開了這個缺口,那麽勢必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從事商賈而荒廢農事。
重稅以困之,是曆朝曆代一貫的國策,從來有沒有重商輕稅一說。陛下萬萬不能開這個先河啊,否則,民將不民,國將不國,必然天下大亂矣。”
聽到這裏曹丕漸漸皺起了眉頭,他知道這件事情肯定會有人
(本章未完,請翻頁)
反對,可沒想到反響這麽大,這是他所沒有想到的。反觀其餘眾人,雖然沒說話,可看那神態似乎也不是太善。
就在此時,大魏的定海神針,丞相.鍾繇慢慢開口了,“陛下、諸位大人,老臣對此也有一些見解,還望陛下允臣一言。”
曹丕聞言,臉上不悲不喜的說道,“哦?丞相,但講無妨。”
隻見丞相.鍾繇顫顫巍巍的走將出來,不緊不慢的說道,“老臣以為,江陵王此舉......可行。”
“老大人,此舉萬萬不可啊!”
“是啊,丞相,若是開了這個先河,那群.奸商們肯定會變本加厲啊。”
......
鍾繇隻是剛剛說了一句話,殿內反對的那些個眾臣們,就已經吵鬧起來了。
一旁一直沒有說話的京兆尹.司馬懿這時卻開口了,“諸位大人,如此這般成何體統,朝堂不是菜市場,待丞相說完再辯論也不遲啊。”
說到這裏,那群人才一個個的安靜下來。
鍾繇麵無表情的環視了一圈之後,眼睛微眯說道,“既然諸位大人不說了,那老夫就說幾句?”
眾人聞言莫不麵麵相覷,顯然鍾繇對這群人剛剛之舉也微有不快。而龍椅上的皇帝.曹丕,並沒有斥責這一方,也沒有褒揚那一邊,隻是麵無表情的看著台下眾臣們的吵鬧。
鍾繇微微哼了一聲,接著說道,“啟稟陛下,老臣竊以為,江陵王之策可行的原因有四。
一、《易經》有雲:‘神農氏作,列隆於國,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想必諸位也知道這個典故吧?難道說,這神農氏炎帝.薑石年,也是那好利不好義的粗鄙之人不成?齊國相.管仲、越國相.範蠡[li]、孔聖人高徒.子貢、秦國相.呂不韋,這四人都曾是商賈,難道說他們也是賤人不成?
二、《周書》亦有雲:‘農不出則乏其食,工不出則乏其事,商不出則三寶絕,虞不出則財匱少。’世間萬事萬物,存在既有其存在的道理,怎能以偏概全呢?如若我大魏朝真的沒有了商人,那麽糧食、器具、錢財就不得流通,天下萬民又當如何生活呢?
三、《孟子》亦有雲:‘市廛[](商鋪)而不征,法而不廛,則天下之商皆悅,而願藏於其市矣。’早在數百年前,聖人孟優就已經提出減免商人的賦稅了,又怎能是我朝開了先河呢?
四、獎耕戰,抑商賈。乃是商君.衛鞅之法。那時天下大亂,各國紛爭不斷,自然需要更多的糧食來供應國家征戰而用。更何況,彼一時,此一時。隻有學會變通,隻有學會不斷的改革,才能使得我大魏的江山千秋永固。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諸位大人,我說的可是這個道理啊?”
龍椅上的曹丕笑
(本章未完,請翻頁)
眯眯的,看著殿內眾人你看我,我看你,卻誰也無法反駁,好似一根根的白蘿卜一般。內心想要發笑,卻又不得,憋得臉龐都有些發紅了。
就在這時,一個爽朗的笑聲從台下傳來,待眾人轉頭望去。
隻見那人身長八尺,滿臉絡腮胡,體型魁梧,頭戴一頂武弁[biàn]大冠,著一領赤色二品武將朝服,原來是執金吾.京畿守備大營統領.曹真,曹子丹。
“哈哈哈,丞相不虧是丞相。這通話講下來,連我這個大老粗都聽懂了。本來我也覺得商人,沒有一個好東西。可經老丞相這麽一講,並不是那麽回事,原來管仲、呂不韋他們也都曾經做過商人啊。老丞相,末將服了,徹底服您了。陛下,我附議老丞相,我也覺得子健(曹植,字子健)的法子可行。”
皇帝.曹丕此時心裏自然是高興的,自己的這個伯父果然沒讓自己失望。又一次的幫自己解決了這個棘手的難題。既然這事情已經解決,自己也是時候出來收尾了。
隻見曹丕假裝嗬斥道,“子丹不許無禮。”而曹真見狀,很識趣的悻悻的退了下去。
曹丕接著說道,“趙司農,辛少府,朕自然知道二位愛卿,也皆是忠肝義膽之言,都是為了我大魏的江山社稷著想。”
大司農和少府,掌管著帝國的賦稅以及皇室的財物。而且如果日後想要實行,曹植那道給商人減稅的陳策,還需要這兩位去辦的,曹丕自然需要出言安慰,消除他們心中的芥蒂的。
被點到的那二位聞言,隨即匍匐在地,“臣惶恐。”
皇帝曹丕看著二人,急忙說道,“二位愛卿快快請起。其實朕也以為,江陵王的這一計策著實有些道理。這乃是興學太祖皇帝的遺訓,也是我大魏開國以來,第一項國策。朕,不敢不為啊。
對於商人減稅,當然也不是毫無底線,下去之後還請丞相和二位愛卿一起擬個章程,然後報上來才是,二位愛卿可莫要懼怕辛勞啊。政見不合,那是常有之事,既然此事已成定論,諸位自當團結一心才是。”
皇帝.曹丕很合時宜的把曹操給搬了出來,一來這確實是曹操生前的遺訓,二來也可以將借此來震懾一下這群老臣們。
而殿內的那些個大臣們,見此事已成定局,自然也就不敢再提不同的見解了。
隨即呼呼啦啦的跪倒了一片,“臣等定會盡心竭力,不負陛下重托。”
“哈哈哈,如此甚好,甚好啊。眾位愛卿,上下同欲者勝。隻要你我君臣一心,定能將這興學的國策辦好,這世上還會有什麽難事呢?”
經此朝堂一論,江陵王.曹植所奏報的,減稅興商,以增加造紙坊的事情,自然也就勢在必行了。當然這也隻是興學中,小小的一個插曲罷了。
多年後,人人都言什麽什麽賤如紙,卻都不知道,曾經還有這麽一個小小的典故。
(本章完)
7017k
隻見曹丕不緊不慢的說道,“在這份邸報中,江陵王還提到了一件事情。此事幹係不可為不小,因此才特意讓眾位愛卿留下一同商議。”
眾人聞言莫不麵麵相覷,到底是什麽事情,能夠讓皇帝陛下竟然不敢再朝會上公布?
曹丕略微思量了一下,接著開口說道,“江陵王在邸報中說道,將來洛陽紙貴之時,單純隻靠現在官府和民間的造紙坊,是肯定不夠的。建議讓商賈之人參與其中,而且暫時對其減免賦稅,待日後再慢慢找補回來,以促進造紙的產量。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曹丕話音方畢,堂下有一人,便憤憤然的走了出來,朗聲道,“陛下,老臣以為,此舉萬萬不可。”
眾人側首望去,原來是趙儼,趙伯然,現年六十六歲,任大司農一職。潁川四大名士之一,與同郡的司徒.陳群、少府.辛毗、大將軍軍師.杜襲擊,被世人合稱為“辛陳杜趙”。
大司農,九卿之一,二品大員,掌管租稅、錢穀、鹽鐵和帝國賦稅的征收和支出。
趙儼此人熟讀經史,精明強幹。建安二年,公元195年,便投靠了當時還隻是兗州牧的曹操,迄今已經三十餘年了。建安年間,官渡一戰之時,他曾將向荀彧諫言暫緩征稅,並將已經征收的綿絹全數退還給了百姓,堪稱古往今來未有之事。
後來,他還曾經於禁、張遼、張郃、朱靈、李典、路招、馮楷七路人馬,他的能力可見一斑。就這樣三十年,他一步一個腳印的走過來。從小小的縣令,到司空府掾、司空主薄、都督護軍、扶風太守,再到侍中、駙馬都尉、河東太守、度支中郎將、尚書,曹丕繼位之後,更是遷任為九卿之一的大司農,掌管帝國錢財、賦稅,不可謂不位高權重啊。
隻見那大司農.趙儼,接著怒氣不平惡狠狠的說道,“商人者,賤人也。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自古以來,商賈之人重利輕義,往往靠投機取巧賺取巨大暴利,以致使國窮民奢。先秦時,魏國因為李悝[kui]的盡地力之教,禁商賈技巧,而王於一時;大秦因為獎耕戰、抑商賈,而一統華夏。此皆是上古聖君聖人之舉啊。萬望陛下慎重!”
趙儼的話剛說完,又有一位大臣踱步走了出來,定睛一看竟是那九卿之一的少府.辛毗。
“啟奏陛下,大司農言之有理啊,臣附議。自大秦始皇帝統一華夏以來,曆代君王無不重農抑商,實乃是因為耕農才是國家之根本啊。民以食為天。如果這次打開了這個缺口,那麽勢必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從事商賈而荒廢農事。
重稅以困之,是曆朝曆代一貫的國策,從來有沒有重商輕稅一說。陛下萬萬不能開這個先河啊,否則,民將不民,國將不國,必然天下大亂矣。”
聽到這裏曹丕漸漸皺起了眉頭,他知道這件事情肯定會有人
(本章未完,請翻頁)
反對,可沒想到反響這麽大,這是他所沒有想到的。反觀其餘眾人,雖然沒說話,可看那神態似乎也不是太善。
就在此時,大魏的定海神針,丞相.鍾繇慢慢開口了,“陛下、諸位大人,老臣對此也有一些見解,還望陛下允臣一言。”
曹丕聞言,臉上不悲不喜的說道,“哦?丞相,但講無妨。”
隻見丞相.鍾繇顫顫巍巍的走將出來,不緊不慢的說道,“老臣以為,江陵王此舉......可行。”
“老大人,此舉萬萬不可啊!”
“是啊,丞相,若是開了這個先河,那群.奸商們肯定會變本加厲啊。”
......
鍾繇隻是剛剛說了一句話,殿內反對的那些個眾臣們,就已經吵鬧起來了。
一旁一直沒有說話的京兆尹.司馬懿這時卻開口了,“諸位大人,如此這般成何體統,朝堂不是菜市場,待丞相說完再辯論也不遲啊。”
說到這裏,那群人才一個個的安靜下來。
鍾繇麵無表情的環視了一圈之後,眼睛微眯說道,“既然諸位大人不說了,那老夫就說幾句?”
眾人聞言莫不麵麵相覷,顯然鍾繇對這群人剛剛之舉也微有不快。而龍椅上的皇帝.曹丕,並沒有斥責這一方,也沒有褒揚那一邊,隻是麵無表情的看著台下眾臣們的吵鬧。
鍾繇微微哼了一聲,接著說道,“啟稟陛下,老臣竊以為,江陵王之策可行的原因有四。
一、《易經》有雲:‘神農氏作,列隆於國,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想必諸位也知道這個典故吧?難道說,這神農氏炎帝.薑石年,也是那好利不好義的粗鄙之人不成?齊國相.管仲、越國相.範蠡[li]、孔聖人高徒.子貢、秦國相.呂不韋,這四人都曾是商賈,難道說他們也是賤人不成?
二、《周書》亦有雲:‘農不出則乏其食,工不出則乏其事,商不出則三寶絕,虞不出則財匱少。’世間萬事萬物,存在既有其存在的道理,怎能以偏概全呢?如若我大魏朝真的沒有了商人,那麽糧食、器具、錢財就不得流通,天下萬民又當如何生活呢?
三、《孟子》亦有雲:‘市廛[](商鋪)而不征,法而不廛,則天下之商皆悅,而願藏於其市矣。’早在數百年前,聖人孟優就已經提出減免商人的賦稅了,又怎能是我朝開了先河呢?
四、獎耕戰,抑商賈。乃是商君.衛鞅之法。那時天下大亂,各國紛爭不斷,自然需要更多的糧食來供應國家征戰而用。更何況,彼一時,此一時。隻有學會變通,隻有學會不斷的改革,才能使得我大魏的江山千秋永固。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諸位大人,我說的可是這個道理啊?”
龍椅上的曹丕笑
(本章未完,請翻頁)
眯眯的,看著殿內眾人你看我,我看你,卻誰也無法反駁,好似一根根的白蘿卜一般。內心想要發笑,卻又不得,憋得臉龐都有些發紅了。
就在這時,一個爽朗的笑聲從台下傳來,待眾人轉頭望去。
隻見那人身長八尺,滿臉絡腮胡,體型魁梧,頭戴一頂武弁[biàn]大冠,著一領赤色二品武將朝服,原來是執金吾.京畿守備大營統領.曹真,曹子丹。
“哈哈哈,丞相不虧是丞相。這通話講下來,連我這個大老粗都聽懂了。本來我也覺得商人,沒有一個好東西。可經老丞相這麽一講,並不是那麽回事,原來管仲、呂不韋他們也都曾經做過商人啊。老丞相,末將服了,徹底服您了。陛下,我附議老丞相,我也覺得子健(曹植,字子健)的法子可行。”
皇帝.曹丕此時心裏自然是高興的,自己的這個伯父果然沒讓自己失望。又一次的幫自己解決了這個棘手的難題。既然這事情已經解決,自己也是時候出來收尾了。
隻見曹丕假裝嗬斥道,“子丹不許無禮。”而曹真見狀,很識趣的悻悻的退了下去。
曹丕接著說道,“趙司農,辛少府,朕自然知道二位愛卿,也皆是忠肝義膽之言,都是為了我大魏的江山社稷著想。”
大司農和少府,掌管著帝國的賦稅以及皇室的財物。而且如果日後想要實行,曹植那道給商人減稅的陳策,還需要這兩位去辦的,曹丕自然需要出言安慰,消除他們心中的芥蒂的。
被點到的那二位聞言,隨即匍匐在地,“臣惶恐。”
皇帝曹丕看著二人,急忙說道,“二位愛卿快快請起。其實朕也以為,江陵王的這一計策著實有些道理。這乃是興學太祖皇帝的遺訓,也是我大魏開國以來,第一項國策。朕,不敢不為啊。
對於商人減稅,當然也不是毫無底線,下去之後還請丞相和二位愛卿一起擬個章程,然後報上來才是,二位愛卿可莫要懼怕辛勞啊。政見不合,那是常有之事,既然此事已成定論,諸位自當團結一心才是。”
皇帝.曹丕很合時宜的把曹操給搬了出來,一來這確實是曹操生前的遺訓,二來也可以將借此來震懾一下這群老臣們。
而殿內的那些個大臣們,見此事已成定局,自然也就不敢再提不同的見解了。
隨即呼呼啦啦的跪倒了一片,“臣等定會盡心竭力,不負陛下重托。”
“哈哈哈,如此甚好,甚好啊。眾位愛卿,上下同欲者勝。隻要你我君臣一心,定能將這興學的國策辦好,這世上還會有什麽難事呢?”
經此朝堂一論,江陵王.曹植所奏報的,減稅興商,以增加造紙坊的事情,自然也就勢在必行了。當然這也隻是興學中,小小的一個插曲罷了。
多年後,人人都言什麽什麽賤如紙,卻都不知道,曾經還有這麽一個小小的典故。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