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殿室內梁架簡潔,結構嚴謹,節點牢固,用材精良(梁枋、檁桁、鬥拱都是金絲楠木),構件加工精致。


    梁與梁之間和梁與柱之間的結點普遍采用十字拱承托,以減少梁頭檁枋的剪力。


    該正殿五架梁本身雖然不加雕飾,但在做法上采用了梁兩端矮而窄和中間高而寬的拱形體的手法,這樣處理既考慮到構架本身的荷載功能,又不因梁材較大而顯得粗笨。


    在建築物構件中,梁頭柱頭、鬥拱椽頭飛頭等的邊緣輪廓大多采用卷殺,製作規矩,充分利用木材本身容易加工的特點對各個構件進行藝術處理,從而更好的發揮裝飾作用。


    因為該正殿在明代早期是徹上露明造,因此各個梁架的梁枋檁桁鬥拱等構件都滿繪彩畫。


    後來隨著室內主人的更換或因使用的需要,室內頂棚也幾經變化。明中、清初和清中天花三次向下移位,每一次天花向下移位,上麵的彩畫就保留下來,因此鍾粹宮室內既保存著明早期和明中青綠點金的旋紋彩畫,又保存著龍鳳和璽彩畫,還保存著外簷檁枋的式彩畫。


    在一座宮殿中遺留下來不同曆史時期、風格各異的彩畫尚屬少見,這對於研究明、清官式彩畫發展史有極高價值,是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


    玉妍一邊在想事情,一邊在梳頭。圓明園又稱圓明三園,是清代大型皇家園林,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與頤和園毗鄰,由圓明園、長春園和綺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


    此外,還有許多小園,分布在東、西、南三麵,眾星拱月般環繞周圍。


    占地麵積3.5平方千米,建築麵積達20萬平方米,一百五十餘景,有


    “萬園之園”之稱。[2]清帝每到盛夏就來到這裏避暑、聽政,處理軍政事務,因此也稱


    “夏宮”。圓明園始建於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最初是康熙帝給皇四子胤禛的賜園。


    1722年雍正即位以後,拓展原賜園,並在園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內閣、六部、軍機處諸多值房,欲以夏季在此


    “避喧聽政”。乾隆帝在位期間除對圓明園進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還在緊東鄰新建了長春園,在東南鄰並入了萬春園。


    [3]圓明三園的格局基本形成。嘉慶朝,主要對綺春園(萬春園)進行修繕和拓建,使之成為主要園居場所之一。


    道光帝時,國事日衰,財力不足,但寧撤萬壽、香山、玉泉


    “三山”的陳設,罷熱河避暑與木蘭狩獵,仍不放棄圓明三園的改建和裝飾。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搶掠文物,焚燒,同治帝時欲修複,後因財政困難,被迫停止,改建其它建築。


    八國聯軍之後,又遭到匪盜的打擊,終變成一片廢墟。圓明園,在清室150餘年的創建和經營下,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規模、傑出的營造技藝、精美的建築景群、豐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內涵而享譽於世,被譽為


    “一切造園藝術的典範”,被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稱譽為


    “理想與藝術的典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玫妃重生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冥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冥盈並收藏玫妃重生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