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內息修行之法,再說說所謂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概念最早由我道家的莊子提出,此後道門典籍多有論證。後儒家董仲舒引申並提出天人感應之說,用以限製君權,平衡朝堂。”
“師傅,所以天人合一究竟是何等含義,是指我等要追求的思想境界嗎?”
“老子在《道德經》中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便是道,是這世間的真理,是自然的法則,所謂天人合一便是與先天本性相合,回歸大道,恢複天性。”
“那天人合一對我等到底有何益處?”
“為師關於這點,倒是有一點猜測,在此權且當做個談資,與你說上一說。
每過數年,人間便會有地龍翻身之事,以天人感應的說法,此乃是帝王失德,帝王當下罪己詔。當然這是儒家的說法,我等修道之人關注的並不在此。
為師發現,在地龍翻身來臨之前,萬物皆會心生感應,可以及時退避躲藏。唯獨是作為萬靈之長的人,反倒是沒了這種靈覺。由此說之,倒是論證了莊子的說法,製度的發展革新確實讓人間更有秩序,可這也成為了人與萬物相知相合的阻礙。”
“照此說之,若是我們能達到天人合一之境,便能重新擁有這般靈覺,趨吉避凶,逢凶化吉。”
“有些言過其實,但如若恢複了這般靈覺,我等對於危機的感應確實會強上許多。
三教關於天人合一這一說法也是各執一詞,互不相讓。道家崇尚道法自然,追求人與萬物合而為一;佛家講究四大皆空,克製自身欲望,守清規戒律,行善積德;
儒家後來的朱聖人則又提出了一個理論,即存天理,滅人欲,說的是私欲會蒙蔽人的雙眼,讓人無法覺察到天地之理,想要看清自然,就必須消除自己的私欲。”
“聽起來三教的教義相近卻不相同,想來也是多年來相互借鑒,相互吸收的結果。”
“善。”
“那徒兒還是該以道門教義為準?”小姑娘小心翼翼的問道,畢竟總覺得剩下兩家的義理也很有道理的說。
“無需,修道修的是個真字,三教學說你皆可學習,相互借鑒,相互論證,從而得出自己的結論。既然要修道,就無需將自己困在樊籠之中,若是偏信一家之言,總歸會有一葉障目之事。”
“弟子謹受教。”
“說完這個,再與你說些你感興趣的,陰陽術數之學。”
小丫頭聽到這個顯得十分興奮。
“可以卜卦?”
“可以。”
“可以解簽?”
“可以。”
“可以看到一角未來?”
“道境高深也可以。”
“看到未來,可以讓家人避禍?”
“需敬畏因果,徒兒,今日種因,他日得果,天道茫茫,報應不爽。”
“聽起來像是佛門言語。”
“就是佛門之學,三教中人,既然想要身近大道,便不得不承受大道束縛。若是憑借手中本領肆意擾亂世間,必遭橫禍。”
“徒兒知曉了,還請師傅傳授陰陽術數之學。”
“急什麽,且聽為師細細道來…”
與此同時,剛剛經曆過殘酷訓練的林沐也在有一搭沒一搭的與無戒法師敘話。
按無戒法師的說法,林沐錯過了最好的學刀時節,如今再想要有所成就,就必須多付出一些,所幸天賦還不賴,隻要肯吃苦,總能成為一方高手。
就在這個高手之名的呼喚下,林沐開始了自己的苦修。不斷的揮刀劈斬,直到動作深刻的牢記在身體之中,真正遇襲之時,下意識便能做出相應的動作。
在林沐身心俱疲之時,無戒法師則會賞上兩發刀氣,助其磨練意誌,將養刀意。
這樣的一番操作後,林沐便會被丟到馬車之上,享受小丫鬟溫柔的揉捏推拿,隻有此時,林沐才能感受到自己這富家公子身份所帶來的利好。
“老師,懸空寺大散家財這一舉動是否能讓其重回佛首位置?”
“沒什麽可能了,當年危難之時,懸空寺避世不出,置天下佛門於不顧。如今天下安定,又想回來做什麽佛頭,哪有這樣的好事。”
“那他們這一次散財童子的行為豈不是沒了什麽意義?”
“為了償還當年欠下的因果。當年懸空寺的僧人被佛門視為楷模,視為希望,尊其為佛門之首,可他卻辜負了佛門眾人的希望。本來隨著時光流逝,懸空寺遁世之事已經沒了幾人追究,逃了就逃了,在陰影中苟活就是。如今既然想要讓寺中僧人重新行走在這片陽光下,這就是不得不付出的代價。”
其實按照無戒和尚原本的性格,頂多回複一句,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但是如果這麽說,總覺得在小徒弟麵前失了體麵。
《為師之道》
其實這個道理林沐也並非想不明白,隻是此時他已經疲累到不想思考,能直接獲取答案自然是最好。
“呐,老師,您對所謂的天機怎麽看?”
無戒和尚沒來由的有些緊張,在心裏自我安慰道:不過小徒弟隨口問出的問題,自己緊張什麽。
“可是有人對你說過什麽?”
“那日文秀師兄帶來一方錦囊,其中便暗藏了所謂的天機。”
“那為師也要問上一句,沐小子你可相信?”
“以前若是這種問題,我一般都會回答:小爺隻信好事,壞事指不定就是你們這幫江湖騙子想要騙我兜中錢財哩。”
“那如今哩?”
“好事自然是心生歡喜,還會小小的期待一番,壞事總是難以釋懷,生怕這幅場景會在將來出現。”
“所謂天機所顯,不過是一角未來,而我們每時每刻所做出的不同選擇,則會讓未來產生不同的走向。所以說,不必太過糾結,這一角未來未必就會發生。”
林沐點頭稱是,自己也算是修道之人,知道三教中人若是精研此道,傑出者便能得窺一角未來。但無戒師傅所言無差,未來之事尚無定數,小心謹慎之下,未必就會發生。
無戒法師則是在心中暗歎了一句,碰上這種修習過道法的徒弟,真是難糊弄。為了保持高人風範,又不能隨意打發了。若是文秀有此問,自己必然會賞他一個爆栗,然後告訴他好好練刀,整日糾結些有的沒的,哪還有點出家人寵辱不驚的氣度。
這對師徒,來的也是有趣的緊啊。
至於小丫鬟,剛剛則在林沐身後安靜聽著。小丫鬟穎慧練達,公子一問,她便猜到了這事定是與自己有關,見到公子如此關心在意,小丫鬟也是極為感動,趁著無戒法師轉頭看向車外的時間,小手緊緊握住林沐的大手,這一刻,小丫鬟心中無比安定。
接著在林沐耳邊輕聲說道:“公子,未來如何婢子不知,但婢子絕不會離開公子身邊。”
林沐有心回應,但感覺卻是連抬手指的力氣都沒,隻得看向小丫鬟,目光溫柔。
此刻雖無言語,卻勝過千言萬語。
這都是些什麽人間疾苦,雖然貧僧也想有個徒孫,但在一個幾十年的老純陽麵前郎情妾意,是不是也忒不厚道了些。
作為回報,林沐明日的練刀強度加倍,當然,此處就言盡於此,不再多提。
畢竟無戒法師,也不是什麽壞師傅。
“沐小子,此去山東,你可有什麽人要前去拜訪?”
無戒法師的發言終於打破了車內旖旎的氣氛,小丫鬟羞得滿臉紅霞,林沐則是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惡心樣子。
“一是要去曲阜尋訪當代衍聖公,作為文人表率,遊學沒見過他可不成。”
“莫要欺我無知,雖然為師與儒家之人相交甚少。但為師還知道,家奴和國賊可不是什麽好名聲,你莫不是要借此播名吧?”
“怎麽可能,徒兒可是個厚道人。
至於第二嘛,則是要去濟寧拜訪穎瀅姐家中高堂,穎瀅姐自小養在母親膝下,多年來也未曾回去過幾次,作為晚輩,總是要上門拜見。”
“這還算件正事,不過沐小子,為師有一言贈你。”
“徒兒洗耳恭聽。”
“若是情債招惹的過多,到時候這些娘家人的明爭暗鬥,便夠你喝一壺的。”
“謹遵老師教誨,隻是家宅之事,母親絕不會讓徒兒憂心,所以徒兒便是再多招惹幾個,也算不得什麽事。”
待林沐說完,兩人相視哈哈大笑。
林沐笑自己老師分明是個和尚,卻管起了徒弟的家宅事。
無戒法師則是在笑林沐這個毛頭小子,不曉得此事利害,魔教勢大,到時候各家皆想攀附。為了自身利益,難免要給其他家使個絆子,清官難斷家務事,到時候看你怎麽辦。尤其是看到妍冰的小手此時正捏在林沐腰間的嫩肉之上,無戒和尚笑得更是開心。
至於小丫鬟,捏公子隻是為了表達自己對公子所說的輕浮之語不滿,至於娘家人,自己從小便養在主母身邊,哪有什麽娘家人。親近的,也就隻有幾個從小一起長大的姐妹了。
“師傅,所以天人合一究竟是何等含義,是指我等要追求的思想境界嗎?”
“老子在《道德經》中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便是道,是這世間的真理,是自然的法則,所謂天人合一便是與先天本性相合,回歸大道,恢複天性。”
“那天人合一對我等到底有何益處?”
“為師關於這點,倒是有一點猜測,在此權且當做個談資,與你說上一說。
每過數年,人間便會有地龍翻身之事,以天人感應的說法,此乃是帝王失德,帝王當下罪己詔。當然這是儒家的說法,我等修道之人關注的並不在此。
為師發現,在地龍翻身來臨之前,萬物皆會心生感應,可以及時退避躲藏。唯獨是作為萬靈之長的人,反倒是沒了這種靈覺。由此說之,倒是論證了莊子的說法,製度的發展革新確實讓人間更有秩序,可這也成為了人與萬物相知相合的阻礙。”
“照此說之,若是我們能達到天人合一之境,便能重新擁有這般靈覺,趨吉避凶,逢凶化吉。”
“有些言過其實,但如若恢複了這般靈覺,我等對於危機的感應確實會強上許多。
三教關於天人合一這一說法也是各執一詞,互不相讓。道家崇尚道法自然,追求人與萬物合而為一;佛家講究四大皆空,克製自身欲望,守清規戒律,行善積德;
儒家後來的朱聖人則又提出了一個理論,即存天理,滅人欲,說的是私欲會蒙蔽人的雙眼,讓人無法覺察到天地之理,想要看清自然,就必須消除自己的私欲。”
“聽起來三教的教義相近卻不相同,想來也是多年來相互借鑒,相互吸收的結果。”
“善。”
“那徒兒還是該以道門教義為準?”小姑娘小心翼翼的問道,畢竟總覺得剩下兩家的義理也很有道理的說。
“無需,修道修的是個真字,三教學說你皆可學習,相互借鑒,相互論證,從而得出自己的結論。既然要修道,就無需將自己困在樊籠之中,若是偏信一家之言,總歸會有一葉障目之事。”
“弟子謹受教。”
“說完這個,再與你說些你感興趣的,陰陽術數之學。”
小丫頭聽到這個顯得十分興奮。
“可以卜卦?”
“可以。”
“可以解簽?”
“可以。”
“可以看到一角未來?”
“道境高深也可以。”
“看到未來,可以讓家人避禍?”
“需敬畏因果,徒兒,今日種因,他日得果,天道茫茫,報應不爽。”
“聽起來像是佛門言語。”
“就是佛門之學,三教中人,既然想要身近大道,便不得不承受大道束縛。若是憑借手中本領肆意擾亂世間,必遭橫禍。”
“徒兒知曉了,還請師傅傳授陰陽術數之學。”
“急什麽,且聽為師細細道來…”
與此同時,剛剛經曆過殘酷訓練的林沐也在有一搭沒一搭的與無戒法師敘話。
按無戒法師的說法,林沐錯過了最好的學刀時節,如今再想要有所成就,就必須多付出一些,所幸天賦還不賴,隻要肯吃苦,總能成為一方高手。
就在這個高手之名的呼喚下,林沐開始了自己的苦修。不斷的揮刀劈斬,直到動作深刻的牢記在身體之中,真正遇襲之時,下意識便能做出相應的動作。
在林沐身心俱疲之時,無戒法師則會賞上兩發刀氣,助其磨練意誌,將養刀意。
這樣的一番操作後,林沐便會被丟到馬車之上,享受小丫鬟溫柔的揉捏推拿,隻有此時,林沐才能感受到自己這富家公子身份所帶來的利好。
“老師,懸空寺大散家財這一舉動是否能讓其重回佛首位置?”
“沒什麽可能了,當年危難之時,懸空寺避世不出,置天下佛門於不顧。如今天下安定,又想回來做什麽佛頭,哪有這樣的好事。”
“那他們這一次散財童子的行為豈不是沒了什麽意義?”
“為了償還當年欠下的因果。當年懸空寺的僧人被佛門視為楷模,視為希望,尊其為佛門之首,可他卻辜負了佛門眾人的希望。本來隨著時光流逝,懸空寺遁世之事已經沒了幾人追究,逃了就逃了,在陰影中苟活就是。如今既然想要讓寺中僧人重新行走在這片陽光下,這就是不得不付出的代價。”
其實按照無戒和尚原本的性格,頂多回複一句,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但是如果這麽說,總覺得在小徒弟麵前失了體麵。
《為師之道》
其實這個道理林沐也並非想不明白,隻是此時他已經疲累到不想思考,能直接獲取答案自然是最好。
“呐,老師,您對所謂的天機怎麽看?”
無戒和尚沒來由的有些緊張,在心裏自我安慰道:不過小徒弟隨口問出的問題,自己緊張什麽。
“可是有人對你說過什麽?”
“那日文秀師兄帶來一方錦囊,其中便暗藏了所謂的天機。”
“那為師也要問上一句,沐小子你可相信?”
“以前若是這種問題,我一般都會回答:小爺隻信好事,壞事指不定就是你們這幫江湖騙子想要騙我兜中錢財哩。”
“那如今哩?”
“好事自然是心生歡喜,還會小小的期待一番,壞事總是難以釋懷,生怕這幅場景會在將來出現。”
“所謂天機所顯,不過是一角未來,而我們每時每刻所做出的不同選擇,則會讓未來產生不同的走向。所以說,不必太過糾結,這一角未來未必就會發生。”
林沐點頭稱是,自己也算是修道之人,知道三教中人若是精研此道,傑出者便能得窺一角未來。但無戒師傅所言無差,未來之事尚無定數,小心謹慎之下,未必就會發生。
無戒法師則是在心中暗歎了一句,碰上這種修習過道法的徒弟,真是難糊弄。為了保持高人風範,又不能隨意打發了。若是文秀有此問,自己必然會賞他一個爆栗,然後告訴他好好練刀,整日糾結些有的沒的,哪還有點出家人寵辱不驚的氣度。
這對師徒,來的也是有趣的緊啊。
至於小丫鬟,剛剛則在林沐身後安靜聽著。小丫鬟穎慧練達,公子一問,她便猜到了這事定是與自己有關,見到公子如此關心在意,小丫鬟也是極為感動,趁著無戒法師轉頭看向車外的時間,小手緊緊握住林沐的大手,這一刻,小丫鬟心中無比安定。
接著在林沐耳邊輕聲說道:“公子,未來如何婢子不知,但婢子絕不會離開公子身邊。”
林沐有心回應,但感覺卻是連抬手指的力氣都沒,隻得看向小丫鬟,目光溫柔。
此刻雖無言語,卻勝過千言萬語。
這都是些什麽人間疾苦,雖然貧僧也想有個徒孫,但在一個幾十年的老純陽麵前郎情妾意,是不是也忒不厚道了些。
作為回報,林沐明日的練刀強度加倍,當然,此處就言盡於此,不再多提。
畢竟無戒法師,也不是什麽壞師傅。
“沐小子,此去山東,你可有什麽人要前去拜訪?”
無戒法師的發言終於打破了車內旖旎的氣氛,小丫鬟羞得滿臉紅霞,林沐則是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惡心樣子。
“一是要去曲阜尋訪當代衍聖公,作為文人表率,遊學沒見過他可不成。”
“莫要欺我無知,雖然為師與儒家之人相交甚少。但為師還知道,家奴和國賊可不是什麽好名聲,你莫不是要借此播名吧?”
“怎麽可能,徒兒可是個厚道人。
至於第二嘛,則是要去濟寧拜訪穎瀅姐家中高堂,穎瀅姐自小養在母親膝下,多年來也未曾回去過幾次,作為晚輩,總是要上門拜見。”
“這還算件正事,不過沐小子,為師有一言贈你。”
“徒兒洗耳恭聽。”
“若是情債招惹的過多,到時候這些娘家人的明爭暗鬥,便夠你喝一壺的。”
“謹遵老師教誨,隻是家宅之事,母親絕不會讓徒兒憂心,所以徒兒便是再多招惹幾個,也算不得什麽事。”
待林沐說完,兩人相視哈哈大笑。
林沐笑自己老師分明是個和尚,卻管起了徒弟的家宅事。
無戒法師則是在笑林沐這個毛頭小子,不曉得此事利害,魔教勢大,到時候各家皆想攀附。為了自身利益,難免要給其他家使個絆子,清官難斷家務事,到時候看你怎麽辦。尤其是看到妍冰的小手此時正捏在林沐腰間的嫩肉之上,無戒和尚笑得更是開心。
至於小丫鬟,捏公子隻是為了表達自己對公子所說的輕浮之語不滿,至於娘家人,自己從小便養在主母身邊,哪有什麽娘家人。親近的,也就隻有幾個從小一起長大的姐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