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護聽了鬧文的建議,心中一陣惡寒,他知道黑衣大食與此前統治呼羅珊的波斯人、白衣大食人都大不相同,他們對領地貪得無厭,為了財貨動輒殺人劫掠絕無憐憫之心,無論自己答應與否,大食都會和大唐一戰。
但自己在唐廷沒有相熟之人,貿然若揭發大食人的陰謀怕會適得其反,為今之計為,當先穩住鬧文,再設法通知安西都護高仙芝,小心大食人的陰謀。
於是葉護哈哈大笑,說著無本買賣如何不做?
大食重商,鬧文一聽葉護言語中頗多逐利之詞,十分欣喜,於是約定十日後,派一百武士充作商隊,隨葉護北上,爭奪汗位。這一百人用來打仗自然如潑湯如海,毫無作為,但他們個頂個的都是暗殺的好手,可以替葉護排除異己,必要的時候可以學太宗皇帝玄武門奪門之故事。
葉護佯作喜色,但稱自己還要時間擘劃細節,又說自己過幾日一定登門再商定細節。送走了大食人,葉護立刻避開所有護衛,偷偷溜出長安城,想要去安西都護府通風報信。
沒想到鬧文更加詭詐,席間早已看出葉護三心二意,葉護在長安府中有大唐侍衛保護,不便出手,他派出黑袍刺客團悄悄盯住價葉護,隻等他離開長安城,便伺機動手除掉他。
大食刺客人數眾多,葉護自忖一人敵不過這麽許多刺客,眼看向西的道路在一馬平川的渭河平原上,甩
不脫大食人,隻能往南麵山裏鑽,他對大唐地理不熟,隻知道往西走準沒錯,沒想到進了長安南麵的秦嶺之後,西麵皆是崇山峻嶺,隻能往南走,而且越往南走,道路越是險峻難行。然而由於大食人緊追不放,葉護隻能在山路小徑中一路向南走了出三百多裏。
他不知道,他已經走上了以險峻著稱的蜀道,蜀道指的是周秦以來從關中平原翻越秦嶺、大巴山,通往蜀中成都平原的古道。蜀道號稱「北五南三」,以漢中為中心,漢中以北的秦嶺有五條道,從西向東依次為陰平道、陳倉道、褒斜道、駱穀道和子午道。漢中以南的大巴山中有三條道,依次為金牛道、米倉道和荔枝道。
其中荔枝道更是近些年新開的通道,聖人寵妃楊太真喜食新鮮的合江荔枝,竟然專為她建了一條運輸驛道,便是南路最東麵的荔枝道,米倉道通巴中、金牛道通成都,無論走哪一條,南段蜀道都比北路好走得多。
當年韓信還定三秦和諸葛亮北伐走的都是陳倉故道,這是最早的蜀道,也是最寬闊好走的一條路,適合大軍行走,故而韓信和諸葛亮都選的這條道路。
陰平小路是當年鄧艾偷襲滅蜀時走所走的道路,幾乎可以說和沒有路沒什麽兩樣,其次難走的就是子午道了,子午道的出口雖然距離長安近在咫尺,但因其險峻難行,自古為兵家所不取,因此當年
諸葛亮沒有接受魏延提議的走子午穀直取長安之策。
而此刻葉護不知不覺走的就是子午道!子午道得名就是因為這條山路幾乎是南北方向的。如此行了三百裏,山路突然急轉向西,進入了平原,葉護一喜,隻道終於走上了正途,一問方知是到了漢中。
在人口稠密的地區,大食人也不敢貿然行動,但仍然緊緊跟在葉護身後,如蠅蟲一般揮之不去。葉護卻也不敢向當地唐軍求援,他是番人王子,非奉召不得進入中原,若被發現也是死罪。
葉護隻得繞過漢中繼續向西行,他已問清了,向西北走陳倉道,轉入祁山道,便能進入隴右天水,以此為,便進入了通往西域的正途了,沒想到他再次走錯了路,轉入了西南麵的金牛道,這才一路走到了江油。
葉護一路沿著金牛道向西南行去,眼看山路越來越闊,山嶺將盡,無垠的平原在南麵展開,大食人終於等不及動手了,幸而葉護在山中利用狹窄的棧道
抵消了大食的人數優勢,斬殺了數名刺客,但大食刺客開始攀爬山崖,迂回包圍上來時,葉護隻能往山中僻靜處躲藏。
今日到戴天山中,他見到白鶴洞便知是硝石礦洞,他認得硝石,回紇建城時,漢人工匠曾用硝石和木炭、硫磺混合成黑火藥,炸山取石,雖然單一的硝石隻是易燃,並不能引發爆炸,但用來對付人也不需要太厲害的雷霆
手段。
他以鮮血塗抹製作陷阱,大食人見黑魆魆的洞穴和亮著燈的茅屋,定然認為屋子是障眼法,反而會去硝石洞中一探究竟,到時候火把點燃硝石,便能解決這條甩不掉的大尾巴了。
葉護布置完之後原本就要離去,但他忽然想到萬一大食人不中計或者頭腦太過簡單,徑直殺入茅屋,屋中之人不是要無辜受難?於是葉護便想要叩開門提醒裏麵的人避難,沒想到卻意外發現屋中是江朔等人。
說完這一切,獨孤湘首先感慨道:「葉護大哥,你的方向感也太差了吧?」
其實這也不能怪葉護,他一直生活在草原上,草原沒有藩籬屏障,目的地遠遠就能看見,隻要根據大概方向前進,總能到達,而蜀中山路則大不一樣,走差一條山路小徑,便差之千裏了。
江朔卻意識到更為嚴重的問題:「葉護大哥在山中轉了這麽長時間,鬧文定知他無意和大食人合作,隻怕除了派刺客刺殺他之外,還有其他手段。」
李珠兒點頭道:「其手段可能有三,一是派人去回紇刺殺葛勒可汗甚至於移地健王子,大食人不需要真的掌控回紇,隻需要回紇大亂,自然就無暇他顧了。二是尋找新的盟友,來完成他的計劃,三麽,就是盡快引誘唐軍決戰,以防葉護王子逃脫追殺,向唐軍通風報信。」
葉護一聽也緊張起來,道:「這可怎麽辦?」
李珠兒道:「要化解
倒也不難,一是要有人去回紇通知可汗加強戒備,謹防大食人搞破壞。二是盡快通知唐軍大食人的陰謀,不要入彀。」
葉護打量了一番李珠兒,道:「這婢子倒有見識。」
獨孤湘道:「你不知道,珠兒姊姊可是……」
李珠兒打斷她道:「我是何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現在要盡快行動起來,葉護王子在秦嶺巴山之間兜兜轉轉了這麽多日子,我們可已經落了後手了。」
江朔問道:「大食人這次的計策和隱盟當真沒有關係?」
李珠兒道:「據我所知,沒有關係,大食人狼子野心,巨子對他們也早有防範之心。」
骨力裴羅是隱盟中人之事,葉護和移地健並不知曉,葉護隻知道當年爺爺的死和隱盟有關,現在看李珠兒似乎和隱盟有著極深的關係,不禁生出懷疑,又對著李珠兒多瞟了幾眼。
李珠兒卻淡然一笑,對葉護道:「王子與其在這裏疑神疑鬼,不如早點回到朔漠單於城,一則通知你的父汗,二則閣下武功不錯,回去也多個得力的幫手,一旦大唐安西四鎮真有危難,回紇也能援助些個。」
葉護略一思忖,道:「婢子說得不無道理,好,我這就北上回朔漠去。」
李珠兒又道:「至於溯之和湘兒,你們當回安西去,一則溯之和李嗣業、程千裏等西軍將領私交甚厚,你去傳遞消息他們不會不信。二則真打起來,溯之你也是極強的戰力
。」
江朔不禁點頭稱是,卻又忽然危難起來,道:「可是,太白先生還在範陽……」
元丹丘道:「溯之,國家大事為重,幽州那邊,我可以去跑一趟,範陽城就算是龍潭虎穴,我也定然把太白妥妥的帶回來。」
江朔卻仍然擔心道:「丹丘生你有所不知,範陽有不少高手,並非我不敬,丹丘生你也未必能全身而
退。」
李珠兒道:「我陪丹丘生去,明的不行就用暗的,偷偷把太白先生救出來就是了。」
江朔猶豫片刻,道:「若姊姊肯去,那太白先生便無憂矣。」
眾人當即商量已定,先一同北上漢中,江朔、獨孤湘和葉護一齊走祁山道,之後葉護北上穿過陰山,回朔漠。而江朔和湘兒則取道河西走廊重回安西。至於李珠兒和元丹丘,則走相對好走的駱穀道回長安,經河東,穿越太行山孔道,去範陽勸回李白。
計議已定,眾人在茅舍內和衣而臥,休息了一晚,第二日便掩埋了大食人的屍體,啟程上路了。
說是通往漢中,江朔他們進入漢中盆地後便沿著盆地西緣進入陳倉道,向北行去,而李珠兒和元丹丘則往盆地中央的漢中城的方向去,再取道駱穀道,會長安。因此離別比想象中來得更早。
這一日和元丹丘、李珠兒依依惜別後,江朔、獨孤湘、葉護三人便踏上了北上的山路棧道。陳倉道是最古老的蜀道,一路上有許多熱鬧的小村
鎮,除了主路,還有數不清的細小分枝,好在獨孤湘曾走過一次陳倉道,此刻北還,她倒成了向導,帶著江朔、葉護一路彎彎繞繞,走了幾次小彎路,終於走出了大山,進入隴右秦州天水郡。
免費閱讀.
但自己在唐廷沒有相熟之人,貿然若揭發大食人的陰謀怕會適得其反,為今之計為,當先穩住鬧文,再設法通知安西都護高仙芝,小心大食人的陰謀。
於是葉護哈哈大笑,說著無本買賣如何不做?
大食重商,鬧文一聽葉護言語中頗多逐利之詞,十分欣喜,於是約定十日後,派一百武士充作商隊,隨葉護北上,爭奪汗位。這一百人用來打仗自然如潑湯如海,毫無作為,但他們個頂個的都是暗殺的好手,可以替葉護排除異己,必要的時候可以學太宗皇帝玄武門奪門之故事。
葉護佯作喜色,但稱自己還要時間擘劃細節,又說自己過幾日一定登門再商定細節。送走了大食人,葉護立刻避開所有護衛,偷偷溜出長安城,想要去安西都護府通風報信。
沒想到鬧文更加詭詐,席間早已看出葉護三心二意,葉護在長安府中有大唐侍衛保護,不便出手,他派出黑袍刺客團悄悄盯住價葉護,隻等他離開長安城,便伺機動手除掉他。
大食刺客人數眾多,葉護自忖一人敵不過這麽許多刺客,眼看向西的道路在一馬平川的渭河平原上,甩
不脫大食人,隻能往南麵山裏鑽,他對大唐地理不熟,隻知道往西走準沒錯,沒想到進了長安南麵的秦嶺之後,西麵皆是崇山峻嶺,隻能往南走,而且越往南走,道路越是險峻難行。然而由於大食人緊追不放,葉護隻能在山路小徑中一路向南走了出三百多裏。
他不知道,他已經走上了以險峻著稱的蜀道,蜀道指的是周秦以來從關中平原翻越秦嶺、大巴山,通往蜀中成都平原的古道。蜀道號稱「北五南三」,以漢中為中心,漢中以北的秦嶺有五條道,從西向東依次為陰平道、陳倉道、褒斜道、駱穀道和子午道。漢中以南的大巴山中有三條道,依次為金牛道、米倉道和荔枝道。
其中荔枝道更是近些年新開的通道,聖人寵妃楊太真喜食新鮮的合江荔枝,竟然專為她建了一條運輸驛道,便是南路最東麵的荔枝道,米倉道通巴中、金牛道通成都,無論走哪一條,南段蜀道都比北路好走得多。
當年韓信還定三秦和諸葛亮北伐走的都是陳倉故道,這是最早的蜀道,也是最寬闊好走的一條路,適合大軍行走,故而韓信和諸葛亮都選的這條道路。
陰平小路是當年鄧艾偷襲滅蜀時走所走的道路,幾乎可以說和沒有路沒什麽兩樣,其次難走的就是子午道了,子午道的出口雖然距離長安近在咫尺,但因其險峻難行,自古為兵家所不取,因此當年
諸葛亮沒有接受魏延提議的走子午穀直取長安之策。
而此刻葉護不知不覺走的就是子午道!子午道得名就是因為這條山路幾乎是南北方向的。如此行了三百裏,山路突然急轉向西,進入了平原,葉護一喜,隻道終於走上了正途,一問方知是到了漢中。
在人口稠密的地區,大食人也不敢貿然行動,但仍然緊緊跟在葉護身後,如蠅蟲一般揮之不去。葉護卻也不敢向當地唐軍求援,他是番人王子,非奉召不得進入中原,若被發現也是死罪。
葉護隻得繞過漢中繼續向西行,他已問清了,向西北走陳倉道,轉入祁山道,便能進入隴右天水,以此為,便進入了通往西域的正途了,沒想到他再次走錯了路,轉入了西南麵的金牛道,這才一路走到了江油。
葉護一路沿著金牛道向西南行去,眼看山路越來越闊,山嶺將盡,無垠的平原在南麵展開,大食人終於等不及動手了,幸而葉護在山中利用狹窄的棧道
抵消了大食的人數優勢,斬殺了數名刺客,但大食刺客開始攀爬山崖,迂回包圍上來時,葉護隻能往山中僻靜處躲藏。
今日到戴天山中,他見到白鶴洞便知是硝石礦洞,他認得硝石,回紇建城時,漢人工匠曾用硝石和木炭、硫磺混合成黑火藥,炸山取石,雖然單一的硝石隻是易燃,並不能引發爆炸,但用來對付人也不需要太厲害的雷霆
手段。
他以鮮血塗抹製作陷阱,大食人見黑魆魆的洞穴和亮著燈的茅屋,定然認為屋子是障眼法,反而會去硝石洞中一探究竟,到時候火把點燃硝石,便能解決這條甩不掉的大尾巴了。
葉護布置完之後原本就要離去,但他忽然想到萬一大食人不中計或者頭腦太過簡單,徑直殺入茅屋,屋中之人不是要無辜受難?於是葉護便想要叩開門提醒裏麵的人避難,沒想到卻意外發現屋中是江朔等人。
說完這一切,獨孤湘首先感慨道:「葉護大哥,你的方向感也太差了吧?」
其實這也不能怪葉護,他一直生活在草原上,草原沒有藩籬屏障,目的地遠遠就能看見,隻要根據大概方向前進,總能到達,而蜀中山路則大不一樣,走差一條山路小徑,便差之千裏了。
江朔卻意識到更為嚴重的問題:「葉護大哥在山中轉了這麽長時間,鬧文定知他無意和大食人合作,隻怕除了派刺客刺殺他之外,還有其他手段。」
李珠兒點頭道:「其手段可能有三,一是派人去回紇刺殺葛勒可汗甚至於移地健王子,大食人不需要真的掌控回紇,隻需要回紇大亂,自然就無暇他顧了。二是尋找新的盟友,來完成他的計劃,三麽,就是盡快引誘唐軍決戰,以防葉護王子逃脫追殺,向唐軍通風報信。」
葉護一聽也緊張起來,道:「這可怎麽辦?」
李珠兒道:「要化解
倒也不難,一是要有人去回紇通知可汗加強戒備,謹防大食人搞破壞。二是盡快通知唐軍大食人的陰謀,不要入彀。」
葉護打量了一番李珠兒,道:「這婢子倒有見識。」
獨孤湘道:「你不知道,珠兒姊姊可是……」
李珠兒打斷她道:「我是何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現在要盡快行動起來,葉護王子在秦嶺巴山之間兜兜轉轉了這麽多日子,我們可已經落了後手了。」
江朔問道:「大食人這次的計策和隱盟當真沒有關係?」
李珠兒道:「據我所知,沒有關係,大食人狼子野心,巨子對他們也早有防範之心。」
骨力裴羅是隱盟中人之事,葉護和移地健並不知曉,葉護隻知道當年爺爺的死和隱盟有關,現在看李珠兒似乎和隱盟有著極深的關係,不禁生出懷疑,又對著李珠兒多瞟了幾眼。
李珠兒卻淡然一笑,對葉護道:「王子與其在這裏疑神疑鬼,不如早點回到朔漠單於城,一則通知你的父汗,二則閣下武功不錯,回去也多個得力的幫手,一旦大唐安西四鎮真有危難,回紇也能援助些個。」
葉護略一思忖,道:「婢子說得不無道理,好,我這就北上回朔漠去。」
李珠兒又道:「至於溯之和湘兒,你們當回安西去,一則溯之和李嗣業、程千裏等西軍將領私交甚厚,你去傳遞消息他們不會不信。二則真打起來,溯之你也是極強的戰力
。」
江朔不禁點頭稱是,卻又忽然危難起來,道:「可是,太白先生還在範陽……」
元丹丘道:「溯之,國家大事為重,幽州那邊,我可以去跑一趟,範陽城就算是龍潭虎穴,我也定然把太白妥妥的帶回來。」
江朔卻仍然擔心道:「丹丘生你有所不知,範陽有不少高手,並非我不敬,丹丘生你也未必能全身而
退。」
李珠兒道:「我陪丹丘生去,明的不行就用暗的,偷偷把太白先生救出來就是了。」
江朔猶豫片刻,道:「若姊姊肯去,那太白先生便無憂矣。」
眾人當即商量已定,先一同北上漢中,江朔、獨孤湘和葉護一齊走祁山道,之後葉護北上穿過陰山,回朔漠。而江朔和湘兒則取道河西走廊重回安西。至於李珠兒和元丹丘,則走相對好走的駱穀道回長安,經河東,穿越太行山孔道,去範陽勸回李白。
計議已定,眾人在茅舍內和衣而臥,休息了一晚,第二日便掩埋了大食人的屍體,啟程上路了。
說是通往漢中,江朔他們進入漢中盆地後便沿著盆地西緣進入陳倉道,向北行去,而李珠兒和元丹丘則往盆地中央的漢中城的方向去,再取道駱穀道,會長安。因此離別比想象中來得更早。
這一日和元丹丘、李珠兒依依惜別後,江朔、獨孤湘、葉護三人便踏上了北上的山路棧道。陳倉道是最古老的蜀道,一路上有許多熱鬧的小村
鎮,除了主路,還有數不清的細小分枝,好在獨孤湘曾走過一次陳倉道,此刻北還,她倒成了向導,帶著江朔、葉護一路彎彎繞繞,走了幾次小彎路,終於走出了大山,進入隴右秦州天水郡。
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