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其縣北部,北海境內殺聲震天,一場殘酷的廝殺相戰正酣。
“長槍無敵......”
“殺殺殺!”
麵對黃巾軍凶猛的攻擊,不其縣民團毫不畏懼,長槍陣輪番出擊,陣陣寒芒一閃而逝,沒入敵人胸腹。
黃巾軍前排倒下了,後麵的人繼續往前湧,悍不畏死。
這一幕幾乎複製了琅琊那邊戰場,黃巾軍骨幹衝鋒在前,後麵數千被黃巾裹挾的鄉民尾隨其後,七八千人遍布原野,黃塵漫天,聲勢不小。
原來,於禁這邊差不多快結束戰鬥時,太史慈那邊黃巾軍才剛剛抵達。
與於禁那邊不同的是,這一股黃巾軍首領騎著戰馬耀武揚威,似乎很蔑視對麵的兩千民團。
“大膽狂徒,竟然敢阻攔大賢良師麾下天兵,快快投降,免爾死罪,否則人頭落地。”
本來太史慈這邊的戰法與於禁是相同的,正麵有兩千民團,兩翼安排一千民團夾擊,目的是既要消滅黃巾軍,又要檢驗民團實戰能力。
但是,對麵的這個黃巾軍小頭領實在犯賤,惹得太史慈大怒,一拍戰馬衝了上去。
太史慈是誰呀,那可是三國有名的戰將,一個小嘍囉怎麽可能是太史慈的對手,僅僅一個照麵大槍穿透對方的身體,太史慈大喝一聲:“起......”
太史慈力透手臂,借著馬力把黃巾軍頭領挑上了天,砸在黃巾軍戰陣中。
趁著黃巾軍大亂,太史慈縱馬衝入戰陣,左衝右突,殺的黃巾軍人仰馬翻,亂哄哄地後撤數裏地。
太史慈挺後悔自己一時衝動,這次交戰司馬孔明一再交代是為了練兵,民團訓練的時間不短,但從沒有實戰過。這一次拿黃巾軍練兵,的確是很好的機會。
第一,黃巾軍是烏合之眾,與之交戰己方的傷亡不會很大。第二,軍隊士氣需要勝利來培育,黃巾軍給不其縣民團創造了這麽好的條件,不利用實在可惜。
現在好了,自己把黃巾軍的頭目殺掉了,他們會不會就此撤離呢?
現在後悔有用嗎?
太史慈隻能耐心地等待黃巾軍重返戰場,還好黃巾軍沒有領太史慈失望,遠遠望去煙塵再起。
大概黃巾軍重新選出了頭領,七八千人又回到了戰場。
黃巾軍求功心切,主力在前老弱在後,試圖一戰而下。
可惜,他們低估了這一支民團的戰鬥力。
民團兩個戰場的戰術都是一樣,正麵擊殺,兩翼包抄。太史慈這邊幾乎複製了於禁那邊的戰況,在黃昏來臨時刻結束戰鬥。
殘陽如血,似乎整個大地都被鮮血染紅......
這一戰也是不其縣民團成立之後的首次實戰,民團傷亡極少,麵對如此戰績,連民團自己都有點不相信。
別忘了,在這之前他們還是種地的農民,僅僅半年時間華麗轉身,已經變成強大軍隊的一員。
我們是一支神的軍隊,這種話雖然不能說出來,他們心裏卻都這樣認為。
戰後,民團們除了勝利的喜悅,臉上的表情還多了一份莊重和神聖。
此戰也驗證了司馬孔明所說的話,戰場上生存的唯一出路就是殺死對手。
此戰,兩路進攻不其縣的黃巾軍,除了那些裹挾的百姓和少數黃巾軍骨幹投降,這一仗幾乎全殲黃巾軍骨幹。
於禁和太史慈為何如此殺戮?
對於禁、太史慈來說,戰爭就這樣,殺的再多也無所謂。
但此事與於禁和太史慈的態度無關,司馬孔明下令的命令是:“黃巾軍要區別對待,對太平道骨幹力量殺無赦,被裹挾的那些人能俘虜盡量俘虜。”
司馬孔明心中很清楚,那些太平道骨幹都是被洗腦的人,自己想教育感化他們幾無可能。
作為後世人一些見識還是有的,中東那邊動不動就給你一個自殺式襲擊,能把自己的性命交給教義,這玩意兒司馬孔明搞不明白,卻知道這玩意兒灰常厲害。
司馬孔明自信自己沒有能力轉化他們,既然戰場上要死人,那就讓這些人當練兵的靶子吧。
戰鬥結束,民團開始打掃戰場。
戰場上農具丟的到處都是,民團讓俘虜刨坑,將黃巾軍屍體丟進坑裏填埋。
這個時代要割下頭顱報功,於禁有些頭疼,太多了,光是頭顱就要許多車輛,多麻煩啊。
為了省事,於禁命令民團割耳朵充數。
過了未時,戰場清理幹淨,民團押著近五千俘虜凱旋而歸。
說是黃巾軍俘虜,其實也就是一些鄉民,有青壯,也有老幼婦孺,近萬黃巾軍全他媽濫竽充數。
申時,太史慈那邊也收隊,押送俘虜回歸不其縣。
於禁、太史慈率隊相繼歸來,司馬孔明率領不其縣在家的主要官員一起迎接。
清點戰績,於禁在琅琊方向殲滅黃巾軍一千四,俘虜五千餘人。太史慈在北海方向殲滅黃巾軍一千六,俘虜六千餘人。
司馬孔明興奮地說:“這一仗打得好,幹淨利落,最主要的是鍛煉了民團的戰鬥力。李縣丞,趕緊寫戰報吧,給蔡郡守報捷。我看,明天一大早你親自跑一趟東萊郡,另外告訴蔡郡守,北海郡已經淪陷,黃巾軍有可能攻擊東萊郡。”
這等露臉的事,李斯當然願意辛苦一趟:“是,老板,明天我走一趟東萊郡。”
其實,司馬孔明完全可以揮軍北上支援東萊郡,阻止黃巾軍圍困東萊郡。
但司馬孔明不這樣想,黃巾軍進犯不其縣,自己身為縣令,帥兵保衛不其縣那是名正言順。現在朝廷公文還沒有下達,自己主動起兵去東萊郡,那就有點說不過去。
當然,東萊郡守蔡伯起下令,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所以,等待是最佳選擇。
司馬孔明不知道的是,他這個決定讓東萊郡守蔡伯起虛驚一場。
從距離上講,不其縣近一些,黃巾軍先抵達此處再正常不過了。
但是,東萊郡雖然遠,可也遠不了那裏去,不過是多走幾天路程而已。
當黃巾軍進入到東萊郡的時候,郡守蔡伯起必將很快得到消息,能不恐慌才怪!
來的是千八百人,蔡伯起或許不害怕,問題是黃巾軍足足一個大方,一萬多人大舉進攻,郡守蔡伯手裏沒有那麽多軍隊抵抗?
“長槍無敵......”
“殺殺殺!”
麵對黃巾軍凶猛的攻擊,不其縣民團毫不畏懼,長槍陣輪番出擊,陣陣寒芒一閃而逝,沒入敵人胸腹。
黃巾軍前排倒下了,後麵的人繼續往前湧,悍不畏死。
這一幕幾乎複製了琅琊那邊戰場,黃巾軍骨幹衝鋒在前,後麵數千被黃巾裹挾的鄉民尾隨其後,七八千人遍布原野,黃塵漫天,聲勢不小。
原來,於禁這邊差不多快結束戰鬥時,太史慈那邊黃巾軍才剛剛抵達。
與於禁那邊不同的是,這一股黃巾軍首領騎著戰馬耀武揚威,似乎很蔑視對麵的兩千民團。
“大膽狂徒,竟然敢阻攔大賢良師麾下天兵,快快投降,免爾死罪,否則人頭落地。”
本來太史慈這邊的戰法與於禁是相同的,正麵有兩千民團,兩翼安排一千民團夾擊,目的是既要消滅黃巾軍,又要檢驗民團實戰能力。
但是,對麵的這個黃巾軍小頭領實在犯賤,惹得太史慈大怒,一拍戰馬衝了上去。
太史慈是誰呀,那可是三國有名的戰將,一個小嘍囉怎麽可能是太史慈的對手,僅僅一個照麵大槍穿透對方的身體,太史慈大喝一聲:“起......”
太史慈力透手臂,借著馬力把黃巾軍頭領挑上了天,砸在黃巾軍戰陣中。
趁著黃巾軍大亂,太史慈縱馬衝入戰陣,左衝右突,殺的黃巾軍人仰馬翻,亂哄哄地後撤數裏地。
太史慈挺後悔自己一時衝動,這次交戰司馬孔明一再交代是為了練兵,民團訓練的時間不短,但從沒有實戰過。這一次拿黃巾軍練兵,的確是很好的機會。
第一,黃巾軍是烏合之眾,與之交戰己方的傷亡不會很大。第二,軍隊士氣需要勝利來培育,黃巾軍給不其縣民團創造了這麽好的條件,不利用實在可惜。
現在好了,自己把黃巾軍的頭目殺掉了,他們會不會就此撤離呢?
現在後悔有用嗎?
太史慈隻能耐心地等待黃巾軍重返戰場,還好黃巾軍沒有領太史慈失望,遠遠望去煙塵再起。
大概黃巾軍重新選出了頭領,七八千人又回到了戰場。
黃巾軍求功心切,主力在前老弱在後,試圖一戰而下。
可惜,他們低估了這一支民團的戰鬥力。
民團兩個戰場的戰術都是一樣,正麵擊殺,兩翼包抄。太史慈這邊幾乎複製了於禁那邊的戰況,在黃昏來臨時刻結束戰鬥。
殘陽如血,似乎整個大地都被鮮血染紅......
這一戰也是不其縣民團成立之後的首次實戰,民團傷亡極少,麵對如此戰績,連民團自己都有點不相信。
別忘了,在這之前他們還是種地的農民,僅僅半年時間華麗轉身,已經變成強大軍隊的一員。
我們是一支神的軍隊,這種話雖然不能說出來,他們心裏卻都這樣認為。
戰後,民團們除了勝利的喜悅,臉上的表情還多了一份莊重和神聖。
此戰也驗證了司馬孔明所說的話,戰場上生存的唯一出路就是殺死對手。
此戰,兩路進攻不其縣的黃巾軍,除了那些裹挾的百姓和少數黃巾軍骨幹投降,這一仗幾乎全殲黃巾軍骨幹。
於禁和太史慈為何如此殺戮?
對於禁、太史慈來說,戰爭就這樣,殺的再多也無所謂。
但此事與於禁和太史慈的態度無關,司馬孔明下令的命令是:“黃巾軍要區別對待,對太平道骨幹力量殺無赦,被裹挾的那些人能俘虜盡量俘虜。”
司馬孔明心中很清楚,那些太平道骨幹都是被洗腦的人,自己想教育感化他們幾無可能。
作為後世人一些見識還是有的,中東那邊動不動就給你一個自殺式襲擊,能把自己的性命交給教義,這玩意兒司馬孔明搞不明白,卻知道這玩意兒灰常厲害。
司馬孔明自信自己沒有能力轉化他們,既然戰場上要死人,那就讓這些人當練兵的靶子吧。
戰鬥結束,民團開始打掃戰場。
戰場上農具丟的到處都是,民團讓俘虜刨坑,將黃巾軍屍體丟進坑裏填埋。
這個時代要割下頭顱報功,於禁有些頭疼,太多了,光是頭顱就要許多車輛,多麻煩啊。
為了省事,於禁命令民團割耳朵充數。
過了未時,戰場清理幹淨,民團押著近五千俘虜凱旋而歸。
說是黃巾軍俘虜,其實也就是一些鄉民,有青壯,也有老幼婦孺,近萬黃巾軍全他媽濫竽充數。
申時,太史慈那邊也收隊,押送俘虜回歸不其縣。
於禁、太史慈率隊相繼歸來,司馬孔明率領不其縣在家的主要官員一起迎接。
清點戰績,於禁在琅琊方向殲滅黃巾軍一千四,俘虜五千餘人。太史慈在北海方向殲滅黃巾軍一千六,俘虜六千餘人。
司馬孔明興奮地說:“這一仗打得好,幹淨利落,最主要的是鍛煉了民團的戰鬥力。李縣丞,趕緊寫戰報吧,給蔡郡守報捷。我看,明天一大早你親自跑一趟東萊郡,另外告訴蔡郡守,北海郡已經淪陷,黃巾軍有可能攻擊東萊郡。”
這等露臉的事,李斯當然願意辛苦一趟:“是,老板,明天我走一趟東萊郡。”
其實,司馬孔明完全可以揮軍北上支援東萊郡,阻止黃巾軍圍困東萊郡。
但司馬孔明不這樣想,黃巾軍進犯不其縣,自己身為縣令,帥兵保衛不其縣那是名正言順。現在朝廷公文還沒有下達,自己主動起兵去東萊郡,那就有點說不過去。
當然,東萊郡守蔡伯起下令,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所以,等待是最佳選擇。
司馬孔明不知道的是,他這個決定讓東萊郡守蔡伯起虛驚一場。
從距離上講,不其縣近一些,黃巾軍先抵達此處再正常不過了。
但是,東萊郡雖然遠,可也遠不了那裏去,不過是多走幾天路程而已。
當黃巾軍進入到東萊郡的時候,郡守蔡伯起必將很快得到消息,能不恐慌才怪!
來的是千八百人,蔡伯起或許不害怕,問題是黃巾軍足足一個大方,一萬多人大舉進攻,郡守蔡伯手裏沒有那麽多軍隊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