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黃巾軍突然起兵橫掃北海郡,並向東移動,到了二月中下旬,東萊郡守蔡伯起不可能不知道。
但是,知道了又如何,他手裏沒有多少兵啊。
幾天後,黃巾軍進入東萊郡境內,自西往東直撲東萊郡城。
黃巾軍如同蝗蟲般裹挾鄉民,哄搶大戶,所過村莊如同刮地皮一樣。
東萊郡守蔡伯起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在衙門裏亂竄,卻一點辦法都沒有。
告急公文發出去了,問題是遠水不解近渴,東萊郡距離京城洛陽十萬八千裏,就算朝廷收到東萊郡告急文書,也不能派兵幫助遠在天邊的東萊郡。
蔡伯起更不知道,中原大地早已烽火連天,京城洛陽自顧不暇,那裏還顧得上東萊郡這個邊陲。
隨著黃巾軍迫近的消息不斷傳來,恐慌情緒繼續發酵,東萊郡城內一片混亂。
黃巾軍從西麵往東進犯,而東萊郡是大漢朝最東麵一個郡,富戶大族即便想逃難,恐怕都沒有地方去,除非他們跳海。
形勢危急,郡守蔡伯起下達命令,招募兵勇抵抗黃巾軍攻城。
恰在這時候,不其縣丞李斯抵達東萊郡。
“郡守大人,下官李斯奉命給大人報喜,不其縣大捷。”
郡守蔡伯起正在擔心黃巾軍攻城,不其縣卻來報捷,當即愣住了:“大捷?什麽意思,難道不其縣也遭受到黃巾軍的攻擊?”
“是,大人,不其縣受到兩股黃巾軍夾擊,一股黃巾軍自琅琊範境,另一股黃巾軍從北海範境,司馬縣令組織鄉勇奮勇殺敵,一舉消滅數萬黃巾軍,斬殺三千賊人,大捷啊。”
聽到李斯的報告,蔡伯起下巴都差一點掉下來。
麻痹的,小小的不其縣才多大一點,竟然斬殺三千黃巾軍,蔡伯起真的難以相信。
“李縣丞,不可謊報,說實話,不其縣到底殺了多少賊人?”
李斯也是無奈,這種事蔡郡守不相信一點不意外,隻能耐心解釋:“大人,不其縣絕無一點虛妄,確實殺了三千黃巾軍骨幹,因為黃巾軍頭顱太多,不方便運到郡城,我等割掉黃巾軍的耳朵,請大人明察。”
蔡郡守大喜,立刻命人清點,不其縣果然沒有作假。
有一點蔡伯起不明白,一個小小的不其縣竟然取得如此大的戰績,實在難以想象:“不是本官不相信不其縣大捷,黃巾軍兩路夾擊不其縣,總兵力近兩萬啊。不其縣不僅打勝仗,而且還斬殺三千黃巾軍骨幹,實在讓人驚歎。”
李斯解釋道:“不其縣取得如此戰果,全賴司馬縣令預計到今年有大事發生,提前做好了萬全準備。”
蔡伯起老臉一紅,這個話題司馬孔明說過,卻被蔡郡守忘在腦後了。大漢朝立國三百年,雖然也有叛亂和戰事,至少蔡伯起來到東萊郡任職,從沒有經曆過戰爭。
和平太久,早已經把戰爭忘得幹幹淨淨。
現在好了,賊兵將至,東萊郡卻沒有足夠的兵力守城,慚愧啊。
蔡郡守沉吟半刻,想到了那些傳聞,以及自己親身經曆,浮想聯翩。
司馬縣令能預估到今天,說不定還是與所謂神仙傳說有關。
看了一眼李斯,蔡伯起眼珠子一轉,問道:“李縣丞,你與司馬縣令接觸的多,肯定知道的比本官要多一些,難道司馬縣令真是神仙?”
李斯有點糾結,這種事自己心裏清楚,對外卻不太好說。
“大人,其實你心中也清楚,畢竟親自經曆過。司馬縣令不讓我等說神仙這回事,免得引起混亂。”
蔡伯起點點頭,這種事還真是不好說出去。
若司馬孔明張揚自己是神仙,相信的人必將大量湧入不其縣,大概能把不其縣擠破了。
而不相信的人一定試圖確認一下司馬孔明是不是真神仙,更有數量不菲的人千方百計找瑕疵,期望揭穿假象,這天下可真就亂套了。
不說有不說的道理,蔡伯起點點頭,認可李斯的話。
現在這種狀態最好,相信的人自然會相信,至於那些傳說,畢竟是傳說,多數人恐怕會一笑置之,得到實惠的人則深信不疑。
神仙出自東萊郡,受惠的也必將是東萊郡,何必非要傳播出去呢,順其自然吧。
現在東萊郡大兵壓境,能救東萊郡的也隻有神仙司馬孔明。
理清了頭緒,蔡伯起喝道:“來人,速將不其縣大捷發往朝廷,為司馬縣令請功。”
“諾,屬下尊令。”
辦理完這件事,蔡伯起轉身招呼李斯。
蔡伯起為官多年,處事老辣,既然要讓人家不其縣賣命救援東萊郡城,該做的一定要做好。
所以,蔡伯起當著李斯的麵,把不其縣的戰功發出去。這樣的話,蔡伯起討好神仙,不其縣方麵心情爽,出兵的速度必然麻溜。
否則,等到東萊郡城破之時,援兵姍姍來遲,倒黴的還是東萊郡。
“李縣丞,此次不其縣戰功赫赫,本郡守將其戰功派人送往朝廷,不會埋沒功勞。現在東萊郡十萬火急,數萬黃巾軍很快就要抵達東萊郡城,你立刻回不其縣求援,讓司馬縣令率領鄉勇來解圍。”
“諾,屬下立刻快馬回返,告知司馬縣令。”
不起縣丞李斯匆匆而去,回去搬救兵救援東萊郡城。
雖說有司馬孔明這個神仙在,蔡伯起心情放鬆了許多,但東萊郡的城防不敢耽擱,全城緊急動員,籌備守城物資,並下令四城緊閉,嚴加戒備。
第二天一大早,黃巾軍即將兵臨城下。
“報,大事不好,黃巾軍距離郡城僅有十裏地......”
“報,大人,黃巾軍已經離郡城不足五裏地......”
“報,大事不好,黃巾軍兵臨城下......”
壞消息接踵而來,蔡郡守慌不迭更衣,登城牆觀看敵情。
好家夥,黃沙漫漫,西南方向煙塵大作,黃巾軍鋪天蓋地,席卷而來,看的郡守蔡伯起頭皮發麻。
麻痹的,要人命了,黃巾軍到底有多少軍隊?
再回頭看看自己這邊,城牆上郡兵、鄉勇稀稀落落,麵露懼色,指望這些兵勇想要抵擋黃巾軍有點奢望啊。
眺望遠方,蔡郡守期望不起縣令司馬孔明早一點到來。
但是,知道了又如何,他手裏沒有多少兵啊。
幾天後,黃巾軍進入東萊郡境內,自西往東直撲東萊郡城。
黃巾軍如同蝗蟲般裹挾鄉民,哄搶大戶,所過村莊如同刮地皮一樣。
東萊郡守蔡伯起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在衙門裏亂竄,卻一點辦法都沒有。
告急公文發出去了,問題是遠水不解近渴,東萊郡距離京城洛陽十萬八千裏,就算朝廷收到東萊郡告急文書,也不能派兵幫助遠在天邊的東萊郡。
蔡伯起更不知道,中原大地早已烽火連天,京城洛陽自顧不暇,那裏還顧得上東萊郡這個邊陲。
隨著黃巾軍迫近的消息不斷傳來,恐慌情緒繼續發酵,東萊郡城內一片混亂。
黃巾軍從西麵往東進犯,而東萊郡是大漢朝最東麵一個郡,富戶大族即便想逃難,恐怕都沒有地方去,除非他們跳海。
形勢危急,郡守蔡伯起下達命令,招募兵勇抵抗黃巾軍攻城。
恰在這時候,不其縣丞李斯抵達東萊郡。
“郡守大人,下官李斯奉命給大人報喜,不其縣大捷。”
郡守蔡伯起正在擔心黃巾軍攻城,不其縣卻來報捷,當即愣住了:“大捷?什麽意思,難道不其縣也遭受到黃巾軍的攻擊?”
“是,大人,不其縣受到兩股黃巾軍夾擊,一股黃巾軍自琅琊範境,另一股黃巾軍從北海範境,司馬縣令組織鄉勇奮勇殺敵,一舉消滅數萬黃巾軍,斬殺三千賊人,大捷啊。”
聽到李斯的報告,蔡伯起下巴都差一點掉下來。
麻痹的,小小的不其縣才多大一點,竟然斬殺三千黃巾軍,蔡伯起真的難以相信。
“李縣丞,不可謊報,說實話,不其縣到底殺了多少賊人?”
李斯也是無奈,這種事蔡郡守不相信一點不意外,隻能耐心解釋:“大人,不其縣絕無一點虛妄,確實殺了三千黃巾軍骨幹,因為黃巾軍頭顱太多,不方便運到郡城,我等割掉黃巾軍的耳朵,請大人明察。”
蔡郡守大喜,立刻命人清點,不其縣果然沒有作假。
有一點蔡伯起不明白,一個小小的不其縣竟然取得如此大的戰績,實在難以想象:“不是本官不相信不其縣大捷,黃巾軍兩路夾擊不其縣,總兵力近兩萬啊。不其縣不僅打勝仗,而且還斬殺三千黃巾軍骨幹,實在讓人驚歎。”
李斯解釋道:“不其縣取得如此戰果,全賴司馬縣令預計到今年有大事發生,提前做好了萬全準備。”
蔡伯起老臉一紅,這個話題司馬孔明說過,卻被蔡郡守忘在腦後了。大漢朝立國三百年,雖然也有叛亂和戰事,至少蔡伯起來到東萊郡任職,從沒有經曆過戰爭。
和平太久,早已經把戰爭忘得幹幹淨淨。
現在好了,賊兵將至,東萊郡卻沒有足夠的兵力守城,慚愧啊。
蔡郡守沉吟半刻,想到了那些傳聞,以及自己親身經曆,浮想聯翩。
司馬縣令能預估到今天,說不定還是與所謂神仙傳說有關。
看了一眼李斯,蔡伯起眼珠子一轉,問道:“李縣丞,你與司馬縣令接觸的多,肯定知道的比本官要多一些,難道司馬縣令真是神仙?”
李斯有點糾結,這種事自己心裏清楚,對外卻不太好說。
“大人,其實你心中也清楚,畢竟親自經曆過。司馬縣令不讓我等說神仙這回事,免得引起混亂。”
蔡伯起點點頭,這種事還真是不好說出去。
若司馬孔明張揚自己是神仙,相信的人必將大量湧入不其縣,大概能把不其縣擠破了。
而不相信的人一定試圖確認一下司馬孔明是不是真神仙,更有數量不菲的人千方百計找瑕疵,期望揭穿假象,這天下可真就亂套了。
不說有不說的道理,蔡伯起點點頭,認可李斯的話。
現在這種狀態最好,相信的人自然會相信,至於那些傳說,畢竟是傳說,多數人恐怕會一笑置之,得到實惠的人則深信不疑。
神仙出自東萊郡,受惠的也必將是東萊郡,何必非要傳播出去呢,順其自然吧。
現在東萊郡大兵壓境,能救東萊郡的也隻有神仙司馬孔明。
理清了頭緒,蔡伯起喝道:“來人,速將不其縣大捷發往朝廷,為司馬縣令請功。”
“諾,屬下尊令。”
辦理完這件事,蔡伯起轉身招呼李斯。
蔡伯起為官多年,處事老辣,既然要讓人家不其縣賣命救援東萊郡城,該做的一定要做好。
所以,蔡伯起當著李斯的麵,把不其縣的戰功發出去。這樣的話,蔡伯起討好神仙,不其縣方麵心情爽,出兵的速度必然麻溜。
否則,等到東萊郡城破之時,援兵姍姍來遲,倒黴的還是東萊郡。
“李縣丞,此次不其縣戰功赫赫,本郡守將其戰功派人送往朝廷,不會埋沒功勞。現在東萊郡十萬火急,數萬黃巾軍很快就要抵達東萊郡城,你立刻回不其縣求援,讓司馬縣令率領鄉勇來解圍。”
“諾,屬下立刻快馬回返,告知司馬縣令。”
不起縣丞李斯匆匆而去,回去搬救兵救援東萊郡城。
雖說有司馬孔明這個神仙在,蔡伯起心情放鬆了許多,但東萊郡的城防不敢耽擱,全城緊急動員,籌備守城物資,並下令四城緊閉,嚴加戒備。
第二天一大早,黃巾軍即將兵臨城下。
“報,大事不好,黃巾軍距離郡城僅有十裏地......”
“報,大人,黃巾軍已經離郡城不足五裏地......”
“報,大事不好,黃巾軍兵臨城下......”
壞消息接踵而來,蔡郡守慌不迭更衣,登城牆觀看敵情。
好家夥,黃沙漫漫,西南方向煙塵大作,黃巾軍鋪天蓋地,席卷而來,看的郡守蔡伯起頭皮發麻。
麻痹的,要人命了,黃巾軍到底有多少軍隊?
再回頭看看自己這邊,城牆上郡兵、鄉勇稀稀落落,麵露懼色,指望這些兵勇想要抵擋黃巾軍有點奢望啊。
眺望遠方,蔡郡守期望不起縣令司馬孔明早一點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