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濟南(書友宇哥出場)
重生抗戰之土匪二當家 作者:在路上之北國風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盧溝橋事變的槍炮聲震驚了全華夏。
7月8日,老蔣政府發出通稿,向全國報道盧溝橋事變。同日,全國各城市報刊絕大多數都出了號外,盧溝橋事變的消息迅速傳遍全國上下。
接下來的日子裏,全國各地爆發了一波波抗日浪潮,川軍等地方軍閥也先後請戰。
7月11日,日本內閣決定向華北增兵,並任命香月清司中將為華北駐屯軍司令官,接替田代皖一郎。香月清司到任後,立刻開始準備擴大戰爭規模。
而此時,老蔣的“廬山講話”已經在全國傳開,“如戰端一開,即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戰之責,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
但這個時候,29軍軍長宋哲元扔對日軍抱有幻想,希望把衝突就地解決。7月18日,宋會見了香月清司,對衝突進行談判。
宋哲元不知道的是,日軍駐朝鮮的第20師團正乘船趕來,再有兩天就要到岸了,談判當然不會有任何成功的可能。
到了29日,29軍退出北平,平津地區正式宣告陷落。雖然日軍曾經口頭答應宋哲元,不在北平城內駐軍,但8月10日,日軍還是開進北平,開始了殘暴統治。
隨後,日軍兵分三路,沿平綏、平漢、津浦三條鐵路進攻。
8月25日,日軍宣布組成華北方麵軍和上海派遣軍,分別由寺內壽一大將和鬆井石根大將任司令官。
日本鬼子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利用自己的海空優勢,在華北和上海同時組織兩場大規模會戰,快速殲滅華夏軍隊主力,甚至叫囂出“三個月滅亡華夏”的口號。
8月31日,日軍華北方麵軍編成,下轄香月清司第一軍、西尾壽造第二軍和方麵軍直屬部隊,共有兵力28萬人。
其中,第一軍下轄穀壽夫第六師團、土肥原賢二第十四師團、川岸文三郎第二十師團、重炮兵第一第二旅團,及其他特種部隊。
第二軍下轄磯穀廉介第十師團、中島今朝吾第十六師團、下元熊彌第一零八師團、重炮兵第六旅團,及其他特種部隊。
方麵軍直屬板垣征四郎第五師團、山岡重厚第一零九特設師團、元華北駐屯軍步兵旅團、特種部隊、臨時航空兵團。
而此時的淩寒,正在趕赴濟南的路上。
盧溝橋事變剛剛發生的時候,淩寒就和朱老大他們商定了暫時厲兵秣馬、靜觀其變的策略。
朱老大見鬼子真的像淩寒說的那樣,發動了全麵侵略戰爭,對淩寒更加佩服了,自己這個二弟,眼光真是沒得說,看得太準了。因此,對淩寒那是言聽計從,幾乎到了盲目崇拜的地步。
而不久前,一封電報打亂了淩寒的計劃。
電報是濟南聯絡點的老丁發過來的,轉達盧家駒的情況。
原來,盧家駒自從搬到濟南之後,通過老丁一直和淩寒保持著聯絡,還幫淩寒采購了不少布匹棉花等物資。
盧家駒見全麵抗戰真的爆發了,想起淩寒所說的韓複榘守不住濟南的話,就想勸說陳六子一起撤離,但是陳六子卻說什麽也不聽,一直在說,多捐抗日捐,韓主席一定能守住濟南的話。
盧家駒急了,這才通過老丁發來電報,希望淩寒去濟南一趟,幫助自己說服六哥。
淩寒一想,這個時候鬼子還沒打過來,暫時也沒什麽事情,去趟濟南到是也可以。而且可以去看看,能不能撿著什麽漏,弄點物資、兵員什麽的回來。
於是,淩寒就找到了朱老大,把自己的理由跟朱老大說了。
朱老大雖然不放心淩寒,但是大是大非麵前,也不能表現得太過於拖後腿了,就讓淩寒帶著特戰隊的大部分成員,一起趕赴濟南了。
淩寒看人太多了,就讓大家分頭化妝前往,並約定好了到時候碰麵的地點和方式。
就這樣,淩寒在十幾個特戰隊員的簇擁下,踏上了前往濟南的路。
濟南,自古稱泉城,是齊魯大地的首府,也是山東省的政治、文化、教育中心。境內泉水眾多,素有“四麵荷花三麵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譽。城內風景名勝眾多,像濟南的三大名勝:大明湖、趵突泉、千佛山,就是是響徹海內外的佳境。
淩寒他們一路緊趕慢趕,終於在8月底,趕到了濟南。
前世來過幾次濟南的淩寒,對這裏不算很陌生,隻不過現在的濟南還沒有後世那麽大,四麵還有城牆和護城河。
淩寒他們是從老東門那裏入城的,進城之後,淩寒他們先去了位於緯六路的老丁皮貨站,那是山寨設在濟南的聯絡點。
讓老丁給山寨發了個報平安的電報後,淩寒直接帶著兄弟們去了早已定好的旅店,住了下來。
臨行前,淩寒給劉三、狗蛋他們都交待了別的任務,此時他身邊隻帶著趙小山那一組的十二個隊員,其他人都分散在城裏,淩寒主要是想趁鬼子來的時候,多給山寨吸引一些人才回去,順便看看能不能撿到一些韓複榘匆忙撤退留下來的物資。
到了晚上,淩寒安排趙小山帶兄弟們出去逛逛濟南城,自己隻留下一個叫喻心宇(書友宇哥友情客串)的小夥子在身邊,他要去拜會盧家駒。
這個喻心宇是年前剛加入山寨的,小夥子之前在上海讀書,是一名大學生,在一次跟同學逛街的時候,看不慣日本浪人欺負人,上去跟人理論,沒想到理論到最後,兩人卻動上了手。
喻心宇小時候跟家鄉的一個老道士練過,那個浪人自然不是對手,被狠狠的教訓了一頓。可沒想到那家夥竟然表麵認慫,等喻心宇要走得時候,他從背後拔刀偷襲,準備將喻心宇格殺當場。
喻心宇生平最恨別人背後偷襲,盛怒之下,奪過刀來,一刀將那個浪人給捅了。
這下可好,日本人鬧騰著要法辦他,虧了他家裏有點勢力,最後買通了獄警,讓人把他掉包換了出來。
隻是出了這種事,喻心宇就沒辦法繼續在上海讀書了,他自己也是有感於國貧軍弱的現狀,一氣之下,瞞著家人,四處闖蕩去了。
後來他在青島那邊,聽說招遠有一支“魯東抗日先鋒軍”,就直接跑來要求參軍打鬼子。
淩寒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見到了他,覺得小夥子還不錯,既有身手又有學識的,有心把他培養成一個多麵手,就經常把他帶在身邊,刻意培養他。
7月8日,老蔣政府發出通稿,向全國報道盧溝橋事變。同日,全國各城市報刊絕大多數都出了號外,盧溝橋事變的消息迅速傳遍全國上下。
接下來的日子裏,全國各地爆發了一波波抗日浪潮,川軍等地方軍閥也先後請戰。
7月11日,日本內閣決定向華北增兵,並任命香月清司中將為華北駐屯軍司令官,接替田代皖一郎。香月清司到任後,立刻開始準備擴大戰爭規模。
而此時,老蔣的“廬山講話”已經在全國傳開,“如戰端一開,即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戰之責,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
但這個時候,29軍軍長宋哲元扔對日軍抱有幻想,希望把衝突就地解決。7月18日,宋會見了香月清司,對衝突進行談判。
宋哲元不知道的是,日軍駐朝鮮的第20師團正乘船趕來,再有兩天就要到岸了,談判當然不會有任何成功的可能。
到了29日,29軍退出北平,平津地區正式宣告陷落。雖然日軍曾經口頭答應宋哲元,不在北平城內駐軍,但8月10日,日軍還是開進北平,開始了殘暴統治。
隨後,日軍兵分三路,沿平綏、平漢、津浦三條鐵路進攻。
8月25日,日軍宣布組成華北方麵軍和上海派遣軍,分別由寺內壽一大將和鬆井石根大將任司令官。
日本鬼子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利用自己的海空優勢,在華北和上海同時組織兩場大規模會戰,快速殲滅華夏軍隊主力,甚至叫囂出“三個月滅亡華夏”的口號。
8月31日,日軍華北方麵軍編成,下轄香月清司第一軍、西尾壽造第二軍和方麵軍直屬部隊,共有兵力28萬人。
其中,第一軍下轄穀壽夫第六師團、土肥原賢二第十四師團、川岸文三郎第二十師團、重炮兵第一第二旅團,及其他特種部隊。
第二軍下轄磯穀廉介第十師團、中島今朝吾第十六師團、下元熊彌第一零八師團、重炮兵第六旅團,及其他特種部隊。
方麵軍直屬板垣征四郎第五師團、山岡重厚第一零九特設師團、元華北駐屯軍步兵旅團、特種部隊、臨時航空兵團。
而此時的淩寒,正在趕赴濟南的路上。
盧溝橋事變剛剛發生的時候,淩寒就和朱老大他們商定了暫時厲兵秣馬、靜觀其變的策略。
朱老大見鬼子真的像淩寒說的那樣,發動了全麵侵略戰爭,對淩寒更加佩服了,自己這個二弟,眼光真是沒得說,看得太準了。因此,對淩寒那是言聽計從,幾乎到了盲目崇拜的地步。
而不久前,一封電報打亂了淩寒的計劃。
電報是濟南聯絡點的老丁發過來的,轉達盧家駒的情況。
原來,盧家駒自從搬到濟南之後,通過老丁一直和淩寒保持著聯絡,還幫淩寒采購了不少布匹棉花等物資。
盧家駒見全麵抗戰真的爆發了,想起淩寒所說的韓複榘守不住濟南的話,就想勸說陳六子一起撤離,但是陳六子卻說什麽也不聽,一直在說,多捐抗日捐,韓主席一定能守住濟南的話。
盧家駒急了,這才通過老丁發來電報,希望淩寒去濟南一趟,幫助自己說服六哥。
淩寒一想,這個時候鬼子還沒打過來,暫時也沒什麽事情,去趟濟南到是也可以。而且可以去看看,能不能撿著什麽漏,弄點物資、兵員什麽的回來。
於是,淩寒就找到了朱老大,把自己的理由跟朱老大說了。
朱老大雖然不放心淩寒,但是大是大非麵前,也不能表現得太過於拖後腿了,就讓淩寒帶著特戰隊的大部分成員,一起趕赴濟南了。
淩寒看人太多了,就讓大家分頭化妝前往,並約定好了到時候碰麵的地點和方式。
就這樣,淩寒在十幾個特戰隊員的簇擁下,踏上了前往濟南的路。
濟南,自古稱泉城,是齊魯大地的首府,也是山東省的政治、文化、教育中心。境內泉水眾多,素有“四麵荷花三麵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譽。城內風景名勝眾多,像濟南的三大名勝:大明湖、趵突泉、千佛山,就是是響徹海內外的佳境。
淩寒他們一路緊趕慢趕,終於在8月底,趕到了濟南。
前世來過幾次濟南的淩寒,對這裏不算很陌生,隻不過現在的濟南還沒有後世那麽大,四麵還有城牆和護城河。
淩寒他們是從老東門那裏入城的,進城之後,淩寒他們先去了位於緯六路的老丁皮貨站,那是山寨設在濟南的聯絡點。
讓老丁給山寨發了個報平安的電報後,淩寒直接帶著兄弟們去了早已定好的旅店,住了下來。
臨行前,淩寒給劉三、狗蛋他們都交待了別的任務,此時他身邊隻帶著趙小山那一組的十二個隊員,其他人都分散在城裏,淩寒主要是想趁鬼子來的時候,多給山寨吸引一些人才回去,順便看看能不能撿到一些韓複榘匆忙撤退留下來的物資。
到了晚上,淩寒安排趙小山帶兄弟們出去逛逛濟南城,自己隻留下一個叫喻心宇(書友宇哥友情客串)的小夥子在身邊,他要去拜會盧家駒。
這個喻心宇是年前剛加入山寨的,小夥子之前在上海讀書,是一名大學生,在一次跟同學逛街的時候,看不慣日本浪人欺負人,上去跟人理論,沒想到理論到最後,兩人卻動上了手。
喻心宇小時候跟家鄉的一個老道士練過,那個浪人自然不是對手,被狠狠的教訓了一頓。可沒想到那家夥竟然表麵認慫,等喻心宇要走得時候,他從背後拔刀偷襲,準備將喻心宇格殺當場。
喻心宇生平最恨別人背後偷襲,盛怒之下,奪過刀來,一刀將那個浪人給捅了。
這下可好,日本人鬧騰著要法辦他,虧了他家裏有點勢力,最後買通了獄警,讓人把他掉包換了出來。
隻是出了這種事,喻心宇就沒辦法繼續在上海讀書了,他自己也是有感於國貧軍弱的現狀,一氣之下,瞞著家人,四處闖蕩去了。
後來他在青島那邊,聽說招遠有一支“魯東抗日先鋒軍”,就直接跑來要求參軍打鬼子。
淩寒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見到了他,覺得小夥子還不錯,既有身手又有學識的,有心把他培養成一個多麵手,就經常把他帶在身邊,刻意培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