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子都無語了——你當我這麽問,是怕你辭不成官?我是怕你成了!


    你心咋那麽大,說辭官就辭官?那是好玩兒的嗎?別人生怕權利小了,你還嫌大?


    好不容易立了這麽大功勞,你不擴大戰果,反而高風亮節起來了,你跟誰客氣呢?


    祥子其實是怕楚清腦門子一熱,說辭官就辭官,然後皇帝也腦門子一熱,你辭官我就批準。


    這下可好,他看出來了,老大這是玩兒真的!


    於是,濟濟一堂的大團圓,祥子一人喝悶酒:“老大,你就說,你四不四灑?”


    楚清狡黠一笑:“鄭春秋那個大螞蟥,你想讓他有機會繼續吸我的血?”


    祥子一愣,這倒是他沒想到的。


    楚清在工部的兼職,似乎隻有付出沒有回報,而且,她的付出還被人拿去撈好處,確實沒什麽意思。


    “那司棉員外郎呢?”祥子問道:“戶部不算吸你的血吧?”


    當然不是,推廣棉花種植,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也沒人把成果據為己有。


    不像鄭春秋,把著楚清的圖紙賺錢,並不向各地公開。


    “累了,祥子,年年月月地各處跑,我累了,”楚清給祥子滿上酒:“我是當娘的,你看,我兒子長大了,我都不知道他怎麽長大的。”


    看看酒樓裏坐的這些人,一大半是孩子的朋友,楚清都不知道他經曆了什麽、心理上有什麽變化、與什麽人交往,真是失職。


    看著如今自立自強的小寶,楚清覺得,孟懂那樣,才是孩子該有的樣子,不必過早成熟、不必過早體驗滄桑。


    至於棉花種植的方法,早就繪製成圖冊給了皇帝,除了楚清自己下發一部分,皇帝也都下發到各州府,不用楚清親自去督導。


    用辭官的方式,換回有實惠的爵位,不好嗎?都有封地了,還全國各地到處跑,那才是有病。


    該出手時就出手,該放手時就放手。


    祥子終於釋然了。


    老大說得對,那些官職看起來挺有麵子的,可真沒什麽實惠,還把人栓得死死的,何必呢?


    可是朝臣們不這麽想,他們覺得能扒下楚清一個官職是一個,都扒下來才好呢!


    於是,楚清連正五品中散大夫這個沒用的官職也給扒掉了。


    當然,所謂的扒掉,也沒敢說“罷黜”,而是鼓搗皇帝“批準”辭官。


    這當中,最高興的是工部尚書鄭春秋,他認為好歹算是讓楚清有損失了。


    最不高興的是戶部尚書劉聚。


    劉聚認為,要不是當初楚清對蝗災的預警,以及後來的防治措施,大宣很可能當時就會全國性受災,而不僅僅是幾個地區。


    這樣的官員不留在戶部,太可惜了。


    略感失落的是禦史中丞陶大仁。


    他覺得,就算不能把楚清劃拉進禦史台,至少有這麽個人經常出入朝堂,也能鍛煉鍛煉禦史們的口才、強化強化他們的文學修養,順便幫他發現幾個有二心的差勁下屬。


    唯獨鴻臚寺卿杜紹義很安心。


    果真是家有賢妻夫禍少,看看,幸好保持了中立,哪夥都不參與,積極貫徹媳婦兒教導,閉緊嘴巴,沒有得罪楚清。


    現在人家都封為侯爵了呢,媳婦兒有“寶清祥”的股,以後不得賺得更多?


    哎呀,就是日後見了楚清該怎麽稱呼呢?楚侯爺?有點兒不像話啊,愁人!


    未免更多麻煩,楚清今天與大家聚餐後,明早就會動身返回臨洋縣,這話一說出來,大夥兒全都不舍。


    尤其是窮家行的人,好不容易跟侯爵坐在一起吃飯,那可是能吹一輩子的事兒,家裏還有那麽老些弟兄都沒這機會呢,可就要走了。


    “您那麽急嗎?”四兒替大家說出不舍:“弟兄們好不容易見你一次,多待幾天唄?”


    楚清回道:“小寶還在那邊督建烈士紀念碑呢。”


    小寶在安置弟兄們後事和楚清的榮光上,選擇了前者,讓楚清既感動,又有些遺憾。


    她多希望兒子能跟她一起見證那光榮時刻——百姓自發為她操辦了迎接儀式。


    “我早點趕回去,好在那邊等封侯的聖旨,”楚清笑著說道:“怎麽也得由我負責定位,讓他們負責到位才行,不然,我進京時他們都沒表示表示,我得多不甘心!”


    “哈哈哈哈……”


    楚清的話引來笑聲一片——這才對嘛,自家老大不能太憋屈!


    祥子一拍手:“對頭!讓聖旨從京城一路傳到臨洋縣,讓全大宣都知道,咱家老大是以女子之身因功封侯的第一人!”


    就是這意思,楚清想,要是他們知道有個東西叫飛機就好了,楚清要的,就是飛機上掛喇叭——名(鳴)聲在外!


    最主要的是,趁這幾天,朝堂上要討論戰後和談條件問題,沒工夫想到那些炮、雷的事情,趕緊走!


    等你們需要去想的時候,我的辭官批文都下發了,就不關我事了,該誰著急誰就哭去!


    果真如楚清所想,楚清回道臨洋縣時,朝堂上剛剛把和談的條件草擬出個大致條款。


    至於說為什麽這麽慢?簡單!


    因為凡是關於楚清的問題,總是會更浪費時間。


    既然楚清把密偵司的差事幹得不錯,皇帝和胡恒秋都不肯放人,那皇帝覺得也沒必要讓楚清把工部和戶部的兼職都辭掉。


    有人多幹活還不好嗎?幹嘛要辭掉呢?


    還有那個中散大夫,一個閑職而已,並無實權,還能彰顯皇帝愛惜人才,有必要辭退嗎?


    但是朝臣們不這麽想。


    沒有楚清這個人,棉田的選址,他們可以自己把控;也可以插手玉礦開采事宜;還有那些鐵礦石購買特許……這可都是賺錢的大事兒!


    尤其這次沃斯國敗了,他們會好好利用這次機會,多爭取玉礦的開采期限,到時候安插進自己的人手去管理,那將會……


    最起碼可以減少她上朝堂的次數,這人隻要不出現,他們才更方便影響皇帝的心思。


    隻是他們想得有點兒多。


    皇帝既然還不打算立馬弄死楚清,自然不會收回那些特許,有人給自己賺錢,憑啥要放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門母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方紅不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方紅不敗並收藏寒門母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