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節 父母是否侵犯了孩子
父母怎樣正確教育孩子 作者:周遠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下麵是一對母女的生活對話:
女兒:媽媽,你又動我的房間了?
媽媽:嗯,你的房間太髒了,我給你打掃了一下。
女兒:我的抽屜的鑰匙哪去了?
媽媽:我給你放在筆筒裏麵了。
女兒:哼!
媽媽:我給你打掃得很幹淨吧?
女兒:誰用你打掃了,謝謝你的好心爛腸子!
女兒不再說話,臉上顯得卻很生氣。顯然是媽媽進入了她的禁地,窺探了她的私密空間。
孩子其實也有自己的獨立空間。當然,父母是孩子的監護者,給他們空間是很困難的,因為我們需要把子女改造成才子才女。出於保護和成才的需要,我們把孩子控製得都比較緊一些。
平時,孩子的一日三餐和行程都被我們摸得一清二楚,這是出於愛護和教育他們的需要。因為我們害怕他們一不小心做出傻事來。比如,把自己弄傷,受別人欺負等等。其實,屬於孩子的空間不大,一間房子,甚至屬於他們自己的一個日記本,還有腦袋裏無限的遐想。但這對於他們來說,或許就足夠了。
我們總以為孩子年輕,存在某種潛在的隱患,於是我們把這一點無限地在頭腦中放大,而日漸焦慮起來。所以,我們想知道孩子的一切,不想讓他們受到任何傷害,甚至精神上的煎熬。所以,一些父母就有了翻看孩子日記本的惡習。
但孩子需要獨立的生活空間,而我們要想成為不吼不叫的父母就必須尊重孩子就不要侵犯孩子的私密空間。絕不要為了思想上的擔憂和焦慮來教育孩子,而且,從你的行為中,一方麵,你教會了孩子更善於藏匿自己,甚至在以後,你不會找到蛛絲馬跡,更無從了解孩子;另一方麵,孩子在心理上對你有了警惕之心,你將在以後和孩子的溝通變得不順暢。
父母如果照上麵做,就等於把教育孩子的路給堵上了。因此,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就需要更大的空間。作為父母應給他提供更大的空間。一旦你為孩子創造了這個空間,孩子利用這個空間的效果一定會讓你大吃一驚。讓他們占領一個空間?你可能覺得有一些不可思議,但你一定要這樣做,否則,你會身不由己地把目光轉到孩子身上,從此,你又焦慮不安,開始圍著孩子團團轉。
1.給孩子提供更多的空間。與其擔憂孩子,不如給他們空間,允許他們關起門做自己的事,而且,在進入他們房間之前,要學會先敲門。
2.不幹預他們房間的髒亂。孩子的房間由他們自己作主,想怎麽處理就怎麽處理。
3.尊重孩子的選擇權。孩子做事時,尊重他們的選擇,包括金錢的花費等等。不過要事先告訴他們如何做的大前提。以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金錢觀。
4.不妄加揣測孩子。孩子做了錯事,不必刨根問底。
女兒:媽媽,你又動我的房間了?
媽媽:嗯,你的房間太髒了,我給你打掃了一下。
女兒:我的抽屜的鑰匙哪去了?
媽媽:我給你放在筆筒裏麵了。
女兒:哼!
媽媽:我給你打掃得很幹淨吧?
女兒:誰用你打掃了,謝謝你的好心爛腸子!
女兒不再說話,臉上顯得卻很生氣。顯然是媽媽進入了她的禁地,窺探了她的私密空間。
孩子其實也有自己的獨立空間。當然,父母是孩子的監護者,給他們空間是很困難的,因為我們需要把子女改造成才子才女。出於保護和成才的需要,我們把孩子控製得都比較緊一些。
平時,孩子的一日三餐和行程都被我們摸得一清二楚,這是出於愛護和教育他們的需要。因為我們害怕他們一不小心做出傻事來。比如,把自己弄傷,受別人欺負等等。其實,屬於孩子的空間不大,一間房子,甚至屬於他們自己的一個日記本,還有腦袋裏無限的遐想。但這對於他們來說,或許就足夠了。
我們總以為孩子年輕,存在某種潛在的隱患,於是我們把這一點無限地在頭腦中放大,而日漸焦慮起來。所以,我們想知道孩子的一切,不想讓他們受到任何傷害,甚至精神上的煎熬。所以,一些父母就有了翻看孩子日記本的惡習。
但孩子需要獨立的生活空間,而我們要想成為不吼不叫的父母就必須尊重孩子就不要侵犯孩子的私密空間。絕不要為了思想上的擔憂和焦慮來教育孩子,而且,從你的行為中,一方麵,你教會了孩子更善於藏匿自己,甚至在以後,你不會找到蛛絲馬跡,更無從了解孩子;另一方麵,孩子在心理上對你有了警惕之心,你將在以後和孩子的溝通變得不順暢。
父母如果照上麵做,就等於把教育孩子的路給堵上了。因此,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就需要更大的空間。作為父母應給他提供更大的空間。一旦你為孩子創造了這個空間,孩子利用這個空間的效果一定會讓你大吃一驚。讓他們占領一個空間?你可能覺得有一些不可思議,但你一定要這樣做,否則,你會身不由己地把目光轉到孩子身上,從此,你又焦慮不安,開始圍著孩子團團轉。
1.給孩子提供更多的空間。與其擔憂孩子,不如給他們空間,允許他們關起門做自己的事,而且,在進入他們房間之前,要學會先敲門。
2.不幹預他們房間的髒亂。孩子的房間由他們自己作主,想怎麽處理就怎麽處理。
3.尊重孩子的選擇權。孩子做事時,尊重他們的選擇,包括金錢的花費等等。不過要事先告訴他們如何做的大前提。以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金錢觀。
4.不妄加揣測孩子。孩子做了錯事,不必刨根問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