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父母是在用自己的感覺代替孩子的感覺,認為他應該如何,不應該如何。但父母和孩子的看法是有差異的,有些事情雖然在成人眼裏是小事,但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可能是很重要的。走進孩子心靈的最佳方法,莫過於耐心聆聽他們的感受,鼓勵孩子說出自己內心感受,教導他們用言語把心事和感受表示出來,這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極有幫助的。


    孩子把心事吐露出來,就會覺得輕快和舒服,借這個機會了解孩子的心情,然後想辦法安慰和鼓勵他們。如果不接納孩子的不良情緒,就很容易造成父母與孩子間的衝突,容易導致孩子情緒發育異常,甚至可能會導致孩子心理障礙。因此,父母要注意觀察孩子的情緒,注重孩子的感受,弄清孩子的真實想法,這有利於疏解孩子的不良情緒。


    在考前,陳進便向父親“邀賞”:如果考試進入前五名,就全家外出旅遊;如果考試進入五至十名,便去麥當勞飽餐一頓。不久,成績下來,陳進考了全班第九名。到了周末,陳進對父親說:“爸爸,今天請我去吃麥當勞吧!”父親說:“可以。但爸爸不是因為你考了前十名請你,而是爸爸愛你,即使倒數第一,也照請不誤。”


    孩子在一旁聽了,不耐煩地說:“行了,行了,知道了。”


    愛孩子本身,而不是愛孩子的成績,孩子便會從心裏感覺自己在父母心中的位置。其實,例中的孩子嘴裏說“行了,行了”,心裏肯定美著呢。


    教育孩子可以在很多場合,如公園、家、公共汽車站、小區等。下麵是一些父母在教育自己的子女:


    “趕快把地上的紙撿起來,把它扔到垃圾筐內,並打掃幹淨,否則,別想吃飯。”


    “嗨,你不要再和小麗玩,她經常弄壞我們家的東西,你可以找其他的小朋友做朋友。”


    “因為我是你的爸爸,所以,讓你做什麽,就做什麽!不許違抗。”


    “你今天必須要做完這50道數學題,否則,晚上的‘竹筍炒肉’(竹條打屁股)等著你。”


    “你一定要把這幾首曲子彈完,才能睡覺,沒有選擇的餘地。”


    以上都是父母在教育孩子時的談話,從父母強硬的口氣中,我們可以看出父母的獨裁和強製。父母們在說這些話的時候,可能感覺非常地堅定而不可侵犯。但教育的實際效果如何呢?——微乎其微。沒有哪一個人喜歡被強製,即使孩子也是如此。


    父母和孩子溝通沒有什麽妙招,通過對話就可以解決問題。父母在表達自己的要求時,要讓孩子沉下心來,將注意力集中到你的身上,然後你清晰而反複解釋自己的決定。讓他明白,你這樣做的原因。最好在可能的情況下,讓他參與到你做決定的過程中。


    這個解釋非常重要,它不是絮絮叨叨地沒完沒了,也不是找理由和借口,而是自然地傳授。孩子聽後,就知道做事情的原因和好處。當然,隻有解釋似乎還不夠,還要聽取孩子的意見反饋。父母如果覺得合理的,要予以采納。


    1.弄清孩子。不管什麽問題都有解決的辦法,前提是要先弄清孩子哪裏出了問題。父母在孩子做事的過程中,感覺孩子在捉摸不定、模棱兩可的時候,可以給予提示解決問題的方法,指給孩子道路。


    2.尊重孩子。人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孩子也是如此。父母應尊重孩子,向他耐心解釋,耐心傾聽他的想法,等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父母怎樣正確教育孩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周遠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周遠廉並收藏父母怎樣正確教育孩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