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龍山上發生的事情,雖然過了很多年,但是楊忠回想起來,依然是全身顫抖。陸良當初聽楊忠講述那段關於赤魑的故事的時候,能夠從楊忠那驚恐的表情中,想象出那一夜雙龍山上發生了什麽。


    那一夜,老太爺和楊忠主仆二人進了雙龍山的那個洞穴,進去之後,原本以為馬上就會有一場激烈的爭鬥,但是事實卻出乎意料,兩個人在山洞裏麵行走,異常的安靜,以至於楊忠最後都忘記了赤魑了。


    老太爺判斷得不錯,那個洞穴,果然是一座大墓的墓道,這個大墓,鑿在深山之中,十分的氣派,更驚奇的是,這樣的一個大墓,竟然沒有一點被盜的痕跡,裏麵的擺設,都儼然是很多年前剛剛入藏的樣子。那些冥器,看到楊忠和老太爺目瞪口呆。


    光從形製上看,應該是漢代的墓葬,奇怪的是,這大墓之中,人殉極多,到處都是屍骨。當然,隨葬品就更多了,如果是一般的盜墓賊,闖入到這樣的一個地方肯定欣喜異常,但是老太爺進來自然是不會在意這些東西的,他在意的,是那赤魑。


    就在詫異之中,主仆二人徑直來到了主墓室,在那個大大的空蕩的空間裏麵,兩個人發現了傳說中的赤魑。而發現那赤魑的時候,那東西正趴在巨大的石棺上酣睡呢。


    接下來的,就是楊忠每次提起來都心驚膽戰的廝殺,那赤魑,並不像楊忠想象的那麽龐大,相反,倒是小巧不少。蛇身,人麵。人麵,並不是說長著一張人的臉孔,而是那蛇頭上的五官,張得和人的五官幾位相似,看上去讓人嘖嘖稱奇。


    至於那天晚上到底發生了什麽,楊忠並沒有說得很仔細,但是他還是大概說了過程。老太爺和那赤魑拚上了道法,那赤魑變化無常,行動起來飛沙走石,十分了得,主仆兩個人仗著自己的道行和身上帶的法寶,硬是和那赤魑拚了整個晚上。


    到後來,老太爺爆了除了破軍錢之外的身上的所有道寶,身受重傷,楊忠更是連連吐血,幾乎喪命,而那赤魑,一來並沒有成年,身上的神威並沒有發揮十足,而來已經被當年的仙長克製,最後還是落於了下風,被老太爺用符咒封住了身上的靈穴,製伏了。


    第二天早晨,雄雞一啼,山下的苦苦等待的那些隱士就上山搜尋主仆二人的下落,當他們發現全身是血的老太爺和楊忠兩個人奄奄一息地躺在洞口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更別提在旁邊的一個收寶囊中還收服了那個讓人談之色變的赤魑了。


    那些修道的人歡呼著把老太爺抬下了山,對於他們來說,除了這赤魑,這周圍總算是清靜了。


    接下來,道士們爭執的焦點,就擊中在了如何處理那赤魑上了。


    這東西,自然是邪物,絕大多數的道士都覺得應該斬草除根,徹底斬殺,方才能還周圍一個太平天地,如果這東西跑了,那無疑是放虎歸山,到時候,估計所有人都要遭殃。


    但是也有一些道士認為上天有好生之德,這赤魑雖然是個邪物,但是怎麽著也是天地件少有的山精,若是就這麽斬殺了,豈不是枉費了。


    後來,還是老太爺拿定了主意。


    老太爺讓人打開那收寶囊,看著囊中的那個已經重傷的赤魑,心裏也不太落忍。尤其是那赤魑,似乎知道自己的命運,蜷縮在收寶囊中露出了一幅淒淒的神情,竟然望著老太爺默默垂淚。


    老太爺本來就是個心善的人,向來都覺得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何況眼前這赤魑還是天地所生的少有的精怪,心裏麵也就軟了八九分。


    當下,老太爺決定不殺那赤魑,稱這赤魑雖然為惡但是也算是一條性命,修道之人不能胡亂開殺。當下那些道士們就不樂意了,他們的理由很簡單,如果老太爺不殺這東西,那就得放走,之後老太爺可以抬腳走人,留下來住在這裏的可是他們,誰都不能保證將來這赤魑恢複元氣之後不拿他們開刀複仇。


    這下子倒是讓老太爺為難了,最後,還是楊忠出了個主意,讓老太爺幹脆把赤魑帶走。


    赤魑這東西,雖然是邪物,但是卻並不是徹底的凶煞之物。那赤魑被老太爺先是被老太爺製服,又被老太爺救下一命,對於老太爺十分的恭敬,這東西,天地而生,向來都是率性而為,所以對他來說也就無所謂善惡了,現在落到老太爺手裏麵,似乎有馴化的可能。


    就這樣,主仆二人帶著赤魑離開了終南山,老太爺不僅除去了那赤魑身上的符咒,更是精心為那赤魑療傷,幾個月後,那赤魑逐漸恢複了身材。而在相處的過程中,老太爺逐漸發現,那赤魑,似乎是極陰之物,跟隨自己,風霜顛簸,白日裏麵尤其受苦,而且一經陽光照射,性格便變得暴躁無比,有些時候老太爺都控製不住,便想了一個辦法,找來了萬年的寒玉,打造了一個盒子,盒子外麵又請高人刻上了符咒,這樣以來,既可以保持那赤魑可以安然生活,又不至於讓它暴躁難以控製。


    而更重要的是,那個玉匣,乃是萬年的寒玉,乃是罕有的寶物,倒是成為了赤魑的一個絕好的棲身之所了。


    自此之後,赤魑就跟著老太爺走南闖北了,一般說來,赤魑都不會派上什麽用場,老太爺本來就是一身的好本領,能夠讓他為難的大墓真的少之又少,二來老太爺也不願意讓赤魑出來幫忙,生怕這東西玩意失去控製產生不想不到的後果。


    但是赤魑陪著老太爺走南闖北,時間長了,之間的那種緣分和情意也就越來越濃了。不管是什麽活物,相處得久了,自然會產生感情。動物和人不一樣,這種感情不存在什麽陰暗的東西,爾虞我詐隻是在人類之間才存在,動物和人之間產生的友情,往往都是真摯而持久的,一般的動物都如此,那身為山精的赤魑就更不例外了。


    老太爺也,也很喜歡赤魑,遇到高興的時候,也會打開玉匣和那赤魑相互逗樂。


    一晃很多年過去了,老太爺一點點蒼老下去,而赤魑,也慢慢長大了。


    長大了的赤魑,不管是在外貌上還是在法力上和都是天壤之別。身體變得由原來的淺紅變成了紫紅,而且也粗壯了許多,更重要的時候,它的身體如同彈簧一般,竟然可以擴大縮小,有的時候跑到外麵來,能有水桶粗細,而一旦進入玉匣,則又是變得小巧玲瓏。最讓人驚歎的,莫過於赤魑的麵了。蛇身人麵,是赤魑的顯著特點,隨著一點點長大,那張臉由原來的模糊也逐漸變得清晰了起來,最後,完全變成了一張人臉,而且是一張十分清秀的人臉,絕對讓人看了之後心情舒暢。


    老太爺喜歡赤魑,那個玉匣子也成為了他的寶貝。老爺子原本以為可以和這赤魑一起終老,這也算是享盡天倫之樂了,畢竟他把赤魑當作自己的孩子看待,但是天不隨人願,老太爺英雄一生,最後卻慘死在蘇州,可謂悲劇。


    老太爺出事,那赤魑心靈相通自然知道,在玉匣裏麵騷動無比,當初楊忠想把赤魑放出來和老太爺見一麵,但是讓老太爺製止了。老太爺讓楊忠把赤魑封在裏麵不要放出來了。之所以這麽做,老太爺自然有自己的考慮,首先,自己如果活著,赤魑絕對溫順無比言聽計從,但是自己死了,赤魑恐怕就沒有什麽估計了,這東西,即便是再講情意,也終究是個野物山精,一旦失去了控製,恐怕會釀成大禍。


    老太爺封赤魑的第二個原因,也是為了赤魑好。赤魑乃是山精,雖然對於很多修道的人來說這是個至邪之物,難以招惹,但是對於那些得道高人來說,赤魑可是絕好的修煉對象,如果把赤魑放出去,很難保證不會引起一些高人來,而那些高人,恐怕很難有像老太爺心地善良的人,到時候赤魑的命運,恐怕就十分悲慘了。


    也許出出自這兩方麵的考慮,老太爺臨死的時候,囑托楊忠,不管是什麽時候,那個玉匣都不要打開,就讓赤魑在裏麵長眠吧。這多年來,楊忠始終遵守著老太爺的囑托,那個玉匣雖然一直帶在身邊卻從來沒有被拆開過。


    這赤魑,成為了楊氏一脈的一個傳說,一個溫情的傳說。


    而現在,這個傳說經過了幾十年之後,在陸良的手裏麵變成了現實。


    陸良不但找出了那個玉匣,而且還打開了它。


    赤魑一出,後果誰也說不清楚會是什麽樣子。


    楊忠看著眼前飄蕩的一片紅霧,看著紅霧裏麵的東西,目瞪口呆。


    ########################################################################################


    過幾天要去上海出差了。


    奶奶的。


    萬惡的世博會。(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浮生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雲並收藏浮生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