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比較起來,你很垃圾啊。」
小和尚看了看安禪的法相,又看了自己邋裏邋遢,不修邊幅的師父,感覺到一陣氣餒。
道緣和尚也啞然一笑,但並沒有怪罪什麽。
小孩子自然喜歡這些,佛法高深畢竟是經曆多了之後才會談論的內容。如此小的年紀若是便如同老和尚一般之乎者也,閉關參佛,那就實在是無趣至極了。
不過,老和尚也不願落了下風,說道:
「可他得叫你師父師叔,厲害不厲害?」
小和尚違心地應承了幾句厲害,隻當時哄老小孩開心。
在他心裏,他這位便宜師父雖然會些騰雲駕霧的本事,但也隻到這裏為止。
師父每次出行,入世濟世,雖然確實是揚善懲惡,但經常和一些鄉下百姓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糾纏不清,自然沒有什麽世外高人的氣質。平日裏使用的手段也大多比較簡單,在凡人麵前當然有如神跡,但在真正的修士眼中也就是三腳貓的功夫。
「大師傅也要進山?」
陳劉自然無從發現掩藏在天邊的道緣和尚,經安禪道破,他對老和尚的到來還是頗為驚喜的。
如此高人,若是不願指點便不會指點。既然已經指點,那麽就意味著他的到來將是對他們利好的變數。
「本來隻是想來看個熱鬧,現在的話……既然他想進去,就回山看看好了……反正也許多年沒回來了。」
老和尚衝陳劉點了點頭,又摸了摸小和尚的小光頭,最後如此說道。
自從從方丈山上下來,確實已經不知過了多少春秋,道緣和尚也不免有些唏噓。z.br>
他又對安禪說道:
「歡迎不歡迎?」
安禪笑了笑,回答道:
「哪有不歡迎的道理?」
自然沒有不歡迎的道理,畢竟這方丈的首尊原來其實是屬於他這位師叔的。如果他不下山的話……
於是,安禪轉身引領眾人進山。
阿妙羅自然也不再發表自己的意見。他隻是護山之神,如何對未來決策不是他的職責範圍。
眼不見心為淨,他進了山門之後再次關閉了護山屏障,便回了自己的府邸,並不與他們同行。
「諸位不要見怪。」
安禪替阿妙羅抱歉了一句。
陳劉幾人自然不會揪著這個問題不放。
小和尚對方丈山上氤氳的氣息,九曲連環的山脈河水,各色的寺廟建築,高聳入雲的山道都無比的好奇,左看看右看看。
相對於他的好奇心,其他三位就淡定許多。
道緣和尚雖然許久未曾歸山,但山中的一切陳設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一如往昔。方丈封山,似乎也就封禁了一切的外物變化,隻留存有每個人內心的變化發展。
太媧則是見得多了,沒什麽興致。昆吾神木上下的風景並不比這裏差,唯一不同的就是這裏多出幾分超脫世俗的仙氣。
至於陳劉,那就是無心山水了。
雖然他從來沒有來過此處,但他還是感應到了一股熟悉的氣息。
「為何此處有他自在天魔碑?」
陳劉沒有隱藏什麽,直接指向一座孤峰上的一塊迎風怪石,問向安禪。
那股熟悉的氣息,便來自這塊石頭,而這石頭,與他之前在漳州潭拓寺內見到的那塊石碑一樣,具有天魔的氣息。
「哦?施主認得那東西?」
安禪自然知道那塊石頭的情況,但對陳劉能知曉這等隱秘還是十分驚訝的。
見安禪對此予以肯定,陳劉緊接著問道
:
「不知首尊是否能透露細節?」
這等話題,自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聽的,但陳劉還是迫切地想知道答案的。
當日婉秋不曾細說,但事關佛陀,他需要進一步知道。
或許在這片與世隔絕的仙山當中,是最好的時機。
安禪見陳劉如此鄭重,思考一二之後便在他們身邊加持了一處結界,並把小和尚排除在外。
他的第一句話就讓在場眾人都吃了一驚:
「一位超然大能曾強行入山,將此碑托付方丈。」
「嗯?」
這一次連道緣和尚也無比吃驚。
他雖然下了山,但還是時時關注著方丈的變化。如此重大的事情,他竟沒有絲毫的覺察。
陳劉和太媧沒有說什麽,而是繼續聽著安禪的敘述。
「那人自稱靈瞳,說是強闖,但其實與進入無人之境並沒有什麽差別。三山封禁無效,方丈的屏障自然也沒有效果。」
如此強大的存在,不可能籍籍無名。陳劉雖然沒有聽說過靈瞳的名字,但卻自然而然想到了佛陀。
「那人也是佛門修士?」
「不知。」
「?」
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這不知讓陳劉有些疑惑。
隻聽安禪接著解釋道:
「那人身上並無半點佛門氣韻,也察覺不到修為深淺。若隻是看上去,便與一般百姓別無二致。隻不過若是返璞歸真,到達某種高度,貧僧看不出來也正常。」
這個答案讓陳劉無法確定來人到底是佛陀還是另外一位隱藏的絕世高手,隻得作罷。
於是他隻好轉換話題,問那塊石碑的事情。
安禪繼續說道:
「那碑文上刻錄的東西已經被貧僧以法器掩住,否則二品以下大多難以阻擋其中的靡靡之音。」
方丈山自然有關於世間三大天魔的記載。
道祖聯合各方鎮壓壓勝天魔一族在前,三山遁世在後,他們也自然知道這碑文當中波甸魔王的他自在化天魔咒的厲害。
「他還留下什麽話嗎?」
安禪思索了片刻後,決定坦然說出一些信息。
「那人離開前說日後會有人取走這塊石碑,若是那人問些什麽其他事情,便告訴他:琉璃易碎,幻夢刹那破碎。」
這十個字有如某種敕令一般,在安禪道出後有了反應。
安禪一把按住了想要出手的太媧,又和自己的師叔使了個眼色,任由那塊迎風石碑將陳劉接引過去,陷入天魔咒的範圍當中。
「你最後給我個解釋。」
太媧忍著最後一點怒火沒有發作,但卻大有一種想要攪亂方丈,同歸於盡的想法。
雖然她修為不及安禪,但也不是毫無手段可用。
安禪有些無奈,隻好解釋道:
「這是那位大能的安排,也是他命中注定的考驗與劫數之一。若是他無從度過這個考驗,那……」
「那他會怎樣?」
「施主倒也不會怎樣,隻不過佛門之事與他再無關係。」
安禪其實也不甚清楚這個所謂關係的內核是什麽,但太媧知道。
這個意思是指若是陳劉失敗了,那白蓮菩薩的事情將與他脫鉤。到時候東來佛祖想要做什麽,一切隨意。
太媧不知道具體細節,但她隱約察覺到,若是陳劉被迫退出,那麽等待婉秋和沈言的隻有敗局。
除了玄真和尚與傲來國外,似乎並沒有什麽高手會因為白蓮菩薩自身站在她那一邊。
監正、奉帥、道門
……若是刨去這些存在,那白蓮菩薩毫無勝算。
脫離關係的方式,安禪也告訴了她。那就是讓陳劉徹底遺忘有關佛門的一切人與事物。
這對他不會有任何實際的損傷,隻是缺少一點記憶而已……
「我們能幫他嗎?」
太媧覺得這種而已有點太大了。
「很遺憾,不能。這是他自己的考驗。」
「那你為什麽不早說。」
太媧此刻有些關心則亂,無理取鬧的意思。
隻不過安禪不甚在意說道:
「其實也不是因為什麽,隻要陳施主想要進山,那落入天魔咒之中便是必然。這是那位大能留下來的術法,無解。」
他剛才按下太媧,其實也隻是怕她被卷入天魔咒中。
那東西事關第二天魔,二品也不一定頂得住。
那十個字並非是激發石碑的關鍵,而是他給予的幫助……
說到此處,太媧則知道沒有什麽可說的了。一切的一切都看他自己了。
在陳劉陷入天魔咒時,江寧城黑市當中,婉秋從墨黎身上拔除了最後一根銀針,結束了所有的診治。
墨黎也在更早的時候便蘇醒了過來,從這位聖潔的菩薩口中得知了這段時間發生的所有事情。
「多謝。」
雖然墨黎眼中,這位女子是她最大的情敵,但救命之恩不可能因為兒女私情而被掩蓋。
下意識地,她問了婉秋想要什麽回報,一定答應。
隻不過說出口的瞬間她就反悔了,要是……
「放心,我還不至於用這種手段搶男人……不對!」
婉秋解釋了幾句,本來還打算開個什麽玩笑放鬆放鬆,卻好像突然感應到了什麽,心中一慌。
她當即就打算做什麽,可是虛空當中突然傳來了一聲蒼老的聲音。
「這是他的安排,不可違逆。」
燃燈古佛在前,婉秋自然無從趕赴陳劉身邊。
與此同時的上林書院內,南華先生泡了壺茶,請了沈言共飲。
沈言自然也察覺到了某種變化,冷聲對南華先生說道:
「要是他出事了,我非燒了你的書院不可。」
南華先生隻是搖了搖羽扇,笑著說道:
「這回畢竟是佛陀所請,貧道也隻好照辦。」
看了看沈言的眼神,南華先生知道即使此事順利結束也難以善了,有些無可奈何。
他隻得推了一杯茶過去,說道:
「藥王刻意調的,可以試試。」
這杯茶,她沒有拒絕。
南華先生也在下一刻,精準接住了沈言砸過來的茶杯。
「唉。火氣真大,對身體不好的。」
這些日子裏為了那件事勞心勞力,此刻還要應付這件事,南華先生真的覺得自己這個上林先生真的太負責了。
除了沈言與婉秋有如此大的反應之外,監正、打杆處、道門都對此緘默,沒什麽幹預的想法。
靈鷲山大雷音寺內,東來佛祖一人靜靜站在菩提樹下,十二品蓮台前,等待著事情的結束。
十二品蓮台上飄浮的八顆蓮子,將因此事的結果而有不同的命運。
「世尊,你難道就不怕我違約?」
那蓮台上沒有人影,但東來佛祖卻好像看到了一道熟悉的身影笑著看著他。
小和尚看了看安禪的法相,又看了自己邋裏邋遢,不修邊幅的師父,感覺到一陣氣餒。
道緣和尚也啞然一笑,但並沒有怪罪什麽。
小孩子自然喜歡這些,佛法高深畢竟是經曆多了之後才會談論的內容。如此小的年紀若是便如同老和尚一般之乎者也,閉關參佛,那就實在是無趣至極了。
不過,老和尚也不願落了下風,說道:
「可他得叫你師父師叔,厲害不厲害?」
小和尚違心地應承了幾句厲害,隻當時哄老小孩開心。
在他心裏,他這位便宜師父雖然會些騰雲駕霧的本事,但也隻到這裏為止。
師父每次出行,入世濟世,雖然確實是揚善懲惡,但經常和一些鄉下百姓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糾纏不清,自然沒有什麽世外高人的氣質。平日裏使用的手段也大多比較簡單,在凡人麵前當然有如神跡,但在真正的修士眼中也就是三腳貓的功夫。
「大師傅也要進山?」
陳劉自然無從發現掩藏在天邊的道緣和尚,經安禪道破,他對老和尚的到來還是頗為驚喜的。
如此高人,若是不願指點便不會指點。既然已經指點,那麽就意味著他的到來將是對他們利好的變數。
「本來隻是想來看個熱鬧,現在的話……既然他想進去,就回山看看好了……反正也許多年沒回來了。」
老和尚衝陳劉點了點頭,又摸了摸小和尚的小光頭,最後如此說道。
自從從方丈山上下來,確實已經不知過了多少春秋,道緣和尚也不免有些唏噓。z.br>
他又對安禪說道:
「歡迎不歡迎?」
安禪笑了笑,回答道:
「哪有不歡迎的道理?」
自然沒有不歡迎的道理,畢竟這方丈的首尊原來其實是屬於他這位師叔的。如果他不下山的話……
於是,安禪轉身引領眾人進山。
阿妙羅自然也不再發表自己的意見。他隻是護山之神,如何對未來決策不是他的職責範圍。
眼不見心為淨,他進了山門之後再次關閉了護山屏障,便回了自己的府邸,並不與他們同行。
「諸位不要見怪。」
安禪替阿妙羅抱歉了一句。
陳劉幾人自然不會揪著這個問題不放。
小和尚對方丈山上氤氳的氣息,九曲連環的山脈河水,各色的寺廟建築,高聳入雲的山道都無比的好奇,左看看右看看。
相對於他的好奇心,其他三位就淡定許多。
道緣和尚雖然許久未曾歸山,但山中的一切陳設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一如往昔。方丈封山,似乎也就封禁了一切的外物變化,隻留存有每個人內心的變化發展。
太媧則是見得多了,沒什麽興致。昆吾神木上下的風景並不比這裏差,唯一不同的就是這裏多出幾分超脫世俗的仙氣。
至於陳劉,那就是無心山水了。
雖然他從來沒有來過此處,但他還是感應到了一股熟悉的氣息。
「為何此處有他自在天魔碑?」
陳劉沒有隱藏什麽,直接指向一座孤峰上的一塊迎風怪石,問向安禪。
那股熟悉的氣息,便來自這塊石頭,而這石頭,與他之前在漳州潭拓寺內見到的那塊石碑一樣,具有天魔的氣息。
「哦?施主認得那東西?」
安禪自然知道那塊石頭的情況,但對陳劉能知曉這等隱秘還是十分驚訝的。
見安禪對此予以肯定,陳劉緊接著問道
:
「不知首尊是否能透露細節?」
這等話題,自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聽的,但陳劉還是迫切地想知道答案的。
當日婉秋不曾細說,但事關佛陀,他需要進一步知道。
或許在這片與世隔絕的仙山當中,是最好的時機。
安禪見陳劉如此鄭重,思考一二之後便在他們身邊加持了一處結界,並把小和尚排除在外。
他的第一句話就讓在場眾人都吃了一驚:
「一位超然大能曾強行入山,將此碑托付方丈。」
「嗯?」
這一次連道緣和尚也無比吃驚。
他雖然下了山,但還是時時關注著方丈的變化。如此重大的事情,他竟沒有絲毫的覺察。
陳劉和太媧沒有說什麽,而是繼續聽著安禪的敘述。
「那人自稱靈瞳,說是強闖,但其實與進入無人之境並沒有什麽差別。三山封禁無效,方丈的屏障自然也沒有效果。」
如此強大的存在,不可能籍籍無名。陳劉雖然沒有聽說過靈瞳的名字,但卻自然而然想到了佛陀。
「那人也是佛門修士?」
「不知。」
「?」
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這不知讓陳劉有些疑惑。
隻聽安禪接著解釋道:
「那人身上並無半點佛門氣韻,也察覺不到修為深淺。若隻是看上去,便與一般百姓別無二致。隻不過若是返璞歸真,到達某種高度,貧僧看不出來也正常。」
這個答案讓陳劉無法確定來人到底是佛陀還是另外一位隱藏的絕世高手,隻得作罷。
於是他隻好轉換話題,問那塊石碑的事情。
安禪繼續說道:
「那碑文上刻錄的東西已經被貧僧以法器掩住,否則二品以下大多難以阻擋其中的靡靡之音。」
方丈山自然有關於世間三大天魔的記載。
道祖聯合各方鎮壓壓勝天魔一族在前,三山遁世在後,他們也自然知道這碑文當中波甸魔王的他自在化天魔咒的厲害。
「他還留下什麽話嗎?」
安禪思索了片刻後,決定坦然說出一些信息。
「那人離開前說日後會有人取走這塊石碑,若是那人問些什麽其他事情,便告訴他:琉璃易碎,幻夢刹那破碎。」
這十個字有如某種敕令一般,在安禪道出後有了反應。
安禪一把按住了想要出手的太媧,又和自己的師叔使了個眼色,任由那塊迎風石碑將陳劉接引過去,陷入天魔咒的範圍當中。
「你最後給我個解釋。」
太媧忍著最後一點怒火沒有發作,但卻大有一種想要攪亂方丈,同歸於盡的想法。
雖然她修為不及安禪,但也不是毫無手段可用。
安禪有些無奈,隻好解釋道:
「這是那位大能的安排,也是他命中注定的考驗與劫數之一。若是他無從度過這個考驗,那……」
「那他會怎樣?」
「施主倒也不會怎樣,隻不過佛門之事與他再無關係。」
安禪其實也不甚清楚這個所謂關係的內核是什麽,但太媧知道。
這個意思是指若是陳劉失敗了,那白蓮菩薩的事情將與他脫鉤。到時候東來佛祖想要做什麽,一切隨意。
太媧不知道具體細節,但她隱約察覺到,若是陳劉被迫退出,那麽等待婉秋和沈言的隻有敗局。
除了玄真和尚與傲來國外,似乎並沒有什麽高手會因為白蓮菩薩自身站在她那一邊。
監正、奉帥、道門
……若是刨去這些存在,那白蓮菩薩毫無勝算。
脫離關係的方式,安禪也告訴了她。那就是讓陳劉徹底遺忘有關佛門的一切人與事物。
這對他不會有任何實際的損傷,隻是缺少一點記憶而已……
「我們能幫他嗎?」
太媧覺得這種而已有點太大了。
「很遺憾,不能。這是他自己的考驗。」
「那你為什麽不早說。」
太媧此刻有些關心則亂,無理取鬧的意思。
隻不過安禪不甚在意說道:
「其實也不是因為什麽,隻要陳施主想要進山,那落入天魔咒之中便是必然。這是那位大能留下來的術法,無解。」
他剛才按下太媧,其實也隻是怕她被卷入天魔咒中。
那東西事關第二天魔,二品也不一定頂得住。
那十個字並非是激發石碑的關鍵,而是他給予的幫助……
說到此處,太媧則知道沒有什麽可說的了。一切的一切都看他自己了。
在陳劉陷入天魔咒時,江寧城黑市當中,婉秋從墨黎身上拔除了最後一根銀針,結束了所有的診治。
墨黎也在更早的時候便蘇醒了過來,從這位聖潔的菩薩口中得知了這段時間發生的所有事情。
「多謝。」
雖然墨黎眼中,這位女子是她最大的情敵,但救命之恩不可能因為兒女私情而被掩蓋。
下意識地,她問了婉秋想要什麽回報,一定答應。
隻不過說出口的瞬間她就反悔了,要是……
「放心,我還不至於用這種手段搶男人……不對!」
婉秋解釋了幾句,本來還打算開個什麽玩笑放鬆放鬆,卻好像突然感應到了什麽,心中一慌。
她當即就打算做什麽,可是虛空當中突然傳來了一聲蒼老的聲音。
「這是他的安排,不可違逆。」
燃燈古佛在前,婉秋自然無從趕赴陳劉身邊。
與此同時的上林書院內,南華先生泡了壺茶,請了沈言共飲。
沈言自然也察覺到了某種變化,冷聲對南華先生說道:
「要是他出事了,我非燒了你的書院不可。」
南華先生隻是搖了搖羽扇,笑著說道:
「這回畢竟是佛陀所請,貧道也隻好照辦。」
看了看沈言的眼神,南華先生知道即使此事順利結束也難以善了,有些無可奈何。
他隻得推了一杯茶過去,說道:
「藥王刻意調的,可以試試。」
這杯茶,她沒有拒絕。
南華先生也在下一刻,精準接住了沈言砸過來的茶杯。
「唉。火氣真大,對身體不好的。」
這些日子裏為了那件事勞心勞力,此刻還要應付這件事,南華先生真的覺得自己這個上林先生真的太負責了。
除了沈言與婉秋有如此大的反應之外,監正、打杆處、道門都對此緘默,沒什麽幹預的想法。
靈鷲山大雷音寺內,東來佛祖一人靜靜站在菩提樹下,十二品蓮台前,等待著事情的結束。
十二品蓮台上飄浮的八顆蓮子,將因此事的結果而有不同的命運。
「世尊,你難道就不怕我違約?」
那蓮台上沒有人影,但東來佛祖卻好像看到了一道熟悉的身影笑著看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