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了一撥人,馮老掌櫃駕著小舟行到鍾承止與重涵處,將他們也送回龍頭船上。


    繁斐表演完節目,領著幾位紅牌姑娘上了龍頭船,甲板上便更是熱鬧,連重綏溫與李雲從兩旁都坐著姑娘,與其他大臣們把酒言歡。


    鍾承止與重涵回座,成淵與景曲也鬆了口氣。張海雲帶著李章雲他們湊了過來,一群人便在孫煦旁邊聊聊侃侃。張海雲發起力來,能逗得所有人笑個不停。韓玉免不了會被揶揄幾句,在皇上與皇後麵前,自然分外臉紅。


    浮水的舞台上又一節目結束,周圍再次響起了驚歎嘩然,卻並非因為煙花綻放。


    曲調轉成了飄渺靈動。水麵上所有木板邊沿的小燈籠,隨著樂曲聲逐個浮空而起,緩緩升向天際。


    幾名小二端來兩盞大的孔明燈,再遞給孫煦與重林筆墨,讓他們在孔明燈上寫下心願。


    孫煦與重林對視一眼,分別寫下了:“政通人和,國泰民安。”寫完後重林又私心地在一旁寫了小小一行:“龍子安然。”


    小二再端出許多小孔明燈供其他人投放。


    兩盞大的孔明燈冉冉飛升,隨後眾人的小孔明燈交錯騰起。


    這時曲調陡然一轉,高亢激昂。所有人循聲望去,浮水舞台上,一圈舞者先後放出多盞略大的孔明燈。而舞台中間,一個渾身緊裹著亮絲錦鍛的婀娜姿影跳彈而起,再接連踏上浮空的紙燈,不可思議地在其間旋躍飛舞,越來越高。


    毫無疑問,這便是霞淩閣的招牌——榆聆風。錦緞的裙衫反射著萬千燈火的光芒,如同閃耀的黃金飛雀,揮翅而翔,燦然奪目,令人挪不開眼。


    幾乎所有人都站到了船舷邊,駐足觀賞。禦水珠微波輕湧,霓華璀璨,宛若仙境。


    無數金黃的火光在墨藍的夜空中遊走遠去,滿布騰浮似天河星海,匯於遼遙浩渺的蒼穹……


    ……


    喧繁至頂的一日,在無盡讚歎中結束,便讓歸途顯得寂然落寞。


    重涵與錢子負跟隨重綏溫的馬車回家。而鍾承止與景曲先送孫煦與重林回宮,才回到重府。


    鍾承止走進房間,立刻落入了重涵的懷抱與熱吻之中……


    躁動不已的感情宣泄流淌,化為無以分割的繾綣纏綿。因因果果,緣起緣滅,又豈知人生的一世,隻是滄海桑田的刹那。若不求此時,又何以有往後?煙花燦爛一瞬,綻放即逝,卻是它從始至末的永恒。


    鍾承止沒忘記自己出門前說過“回來再收拾你”,可對著重涵亮若星辰的雙眸,他從來都隻有被收拾的份。


    ……


    隨後三日,鍾承止老老實實當了當翰林院修撰,由於其“文武雙全”,令《守和全覽》的修撰進度,在幾日間陡然加快,韓玉自是叫苦不已。


    但方晴對鍾承止卻沒法像對重涵與李章明那般點頭點頭,因為這後生實在不像個後生,除了待人禮貌得體,其他處處倒像個長輩,可言行舉止又絲毫挑不出茬來,讓人頗有點難以言喻之感。不過這幾日間翰林院的效率讓方晴十分滿意,於是依然讚不絕口。


    錢子負也得以在翰林院討要到一個房間,每日與鍾承止、重涵同出同歸。早前鄒夫子還為官之時,錢子負未入過宮。前日一進翰林院,京城極大的存書量讓錢子負歎為觀止。尤其翰林院還有不少外人不可讀到的禁|書,使錢子負又開始成日抱著書卷廢寢忘食。


    見到錢子負,方晴發現自己終於找到了接班人,但可惜想收個徒弟都不行,因為錢子負乃鄒夫子徒弟。比起大華之聖人,方晴自明那是遙遙不及,隻能時常勸錢子負,苦譯古文字之餘,千萬勿忘準備科舉,明年隻要安穩過會試,就算殿試進不了一甲,庶吉士的名額也定有其之一位。


    一切挑明後,鍾承止在重府越來越不避諱重綏溫,時而還一同吃飯。弄得重綏溫比方晴還更多難以言喻的無奈,其胡子動不動就被氣吹得滿處亂飛。


    ……


    七月四日,龍頭船船首紅布揭下,皇帝南巡啟程。


    此次南巡極為從簡,與曆朝曆代都無法相比。皇帝加上臣子、侍衛、士兵、下人,總過不超過五百人。也正因人不多,孫煦還嚷嚷著從簡從簡,便不用攜帶過多物資,使得船隊規模更小。重林則因為懷上龍子,不宜長途跋涉,留在了京城。


    正如鍾承止所言,由於無法帶足數的小吏,庶吉士便被諸位大員們拿來當小吏使喚,又比尋常小吏能多做點事。重涵四人加上其他六名庶吉士在南巡期間,成日都得捧著筆紙做記錄,再隨時待命替大員們跑腿。


    一路對沿途多處堤工視察,細小問題及時發現,並命人修補,嚴重問題先記錄,回京再做商討。接著對幾處重堤勘察,以預重新規劃,在雨順之年興建水利,防來日禍患,同時可灌溉更多土地。


    鍾承止還特地叮囑孫煦,多找問題,多記幾處重堤,待回京後自有用途。


    江北除了臨清登岸停留了一日,其他處並未多作停留。樊可然、衛書水得到召見,孫煦以清幫守城之功給了倆人不少賞賜,再與其討論了漕運一事。


    漕運三幫之亂從外看來,最大贏家便是清幫。雖然鍾承止預測未來漕運格局將會有極大變動,但短期內漕幫最大實權將落在樊可然之手。對於鍾承止來說,這是較為放心的人選。孫煦的召見也算是朝廷默認了樊可然地位,以免總有人對其是女流做出挑釁。


    至江南後,運河沿岸重鎮全都一一登岸。口頭上是安撫人心,實則要樹立新皇威信。孫煦在外的樣子一向和藹可親平易近民,所過之處百姓莫不敬愛。


    鄒夫子並未葬在江寧,而是葬回了其故鄉臨安,墓地在南屏山的方家峪。孫煦親自拜祭了鄒夫子,並對坊間流傳謀反檄文乃出自鄒夫子之手做了公開否認。文人墨客裏自有人不信,但天子道此言,民間便無法再對鄒夫子及其弟子做出更多抨擊。


    一路奔波巡視,絲毫無遊樂。臨安為南巡最後一站,又有舒適龐大的行宮,眾人便終於能停下來,觀景遊玩一番。


    恰近錢塘觀潮時節,孫煦攜臣子遊西湖,拜寺廟,觀潮水。再放官員們休息幾日,補充點物資,即要返回京城。


    空閑下來,孫煦本又想玩微服私訪,但被大臣們嚴詞阻止,隻得無奈地呆在行宮,免不了找鍾承止訴苦幾句。鍾承止便給孫煦找了個樂子——將牧恬淡請到行宮來演奏。


    這般驚為天人的演奏就算教坊、太常寺裏也無人能及。孫煦詢問了牧恬淡可要來京城任職,但被牧恬淡婉言拒絕。孫煦倒也未作強求。


    休息的第二日,重涵千盼萬盼的與鍾承止遊西湖終於到來,但重涵卻十分不悅!極為不悅!


    前日隨孫煦及大臣們一起遊了趟西湖。作為晚輩的庶吉士隻能跟走在後,還隨時待命跑腿,全無一絲玩樂的感覺。最後幾日既然能自由行動,重涵當然要同鍾承止再來一趟西湖,好好遊賞一番。隻是也當然,還有李章明他們幾人啊。


    坐在畫舫裏,逐個看著李章明、韓玉、張海雲、錢子負、景曲,居然還有尤天與吉利!重涵抱著手臂,滿臉不爽,嘴都要嘟起來了。


    除了張海雲大概猜到重涵所思,其他人都以為重涵這一路奔波累著了,要他今日多放鬆放鬆,休息休息。


    鍾承止嘴角掩不住地笑,坐在重涵身旁,明知故問:“怎麽了?一臉不悅,誰惹你了?”


    重涵把鍾承止手一握,湊近小聲說:“這次不算!”


    鍾承止滿臉疑惑貌:“何事不算?”


    重涵轉頭一瞅,見沒人望著這邊,把鍾承止耳朵一咬:“欠我一次,倆人遊湖,這次不算。”


    鍾承止笑著:“下次來臨安可不知何時了。”


    重涵滿是無辜:“禦水河也好,你欠我一次,隻有我們倆……”


    畫舫就那麽大,其他人看似望向別處,實則餘光裏也能見著這倆人正旁若無人地咬耳朵,隻是沒人好說啥罷了。


    尤天帶了一堆包子一路啃,此時一個包子吃完轉回頭再拿一包子,就見到重涵與鍾承止的樣子。尤天便大大咧咧地走過來對鍾承止說:“承止,你媳婦怎這麽不開心?餓了嗎?我這有包子,要吃嗎?”還對重涵遞上了一包子。


    一旁的張海雲與韓玉一聽,頓時笑趴下了:“哈哈哈哈哈……涵兒……原來你才是媳婦啊。哈哈哈哈哈……”


    “你們……”重涵一時都不知說啥好,“你們別聽胖哥胡說!承止是我媳婦!”說完奪下尤天手裏的包子,狠狠咬了一口。


    鍾承止笑而不語,拿起矮案上的茶盞吃茶,滿一副清者自清明者自明的模樣。


    李章明見重涵似乎頗為委屈,又毫無意識地補刀了一句:“涵兒既然不想讓大家知道,你們就別笑了。”


    結果張海雲與韓玉在一旁笑得更是厲害,捂著肚子直拍矮案,簡直要躺下來打滾。


    錢子負倒是知道事實真相,可無論如何他也說不出自己無意中見過現場數次,便同一旁的吉利大眼瞪小眼,什麽都沒說。


    韓玉這曆來被揶揄的對象,難得逮到一次機會能反擊,於是畫舫從離岸到行至湖心,大家全在拿著重涵取樂。


    對象是鍾承止這麽厲害的人物,重涵百口也莫辯。隻是好在,重涵實際並不在意旁人所想,甚至事實為何他自己根本無所謂,隻要能與鍾承止兩廂廝守便足矣。


    行至湖心,鍾承止開始對其他人介紹西湖十景,實則為上次牧恬淡介紹的現學現賣。不過入秋的西湖與初夏之際大不相同,不枉再來遊樂一番。


    到午後,一行人在鍾承止帶領下登上小瀛洲。在小瀛洲又遊了一圈,日光偏西。但鍾承止卻未要大家回城,而是去了花鳥閣。


    花鳥閣似乎早已知道鍾承止一行會來,準備好了晚飯,擺了滿滿幾桌,看起來山珍海味俱全,若是鍾承止不說,無人發現都為素食。


    花鳥閣主走出來,自我介紹了一番,就坐到重涵旁邊特地留出的空座上。


    重涵被陌生人靠這麽近,有些不習慣。但花鳥閣主戴著麵紗,沒吃任何東西,隻是靜靜地坐在一旁,仿若無物。


    待桌上人吃完,花鳥閣主再向眾人說了晚上可留宿花鳥閣,已備好房間,便告辭離開。


    花鳥閣主深居三樓,花鳥閣除了幾名小沙彌,空空蕩蕩,如同一塊無主之地。


    飯後傍晚,大家在小瀛洲上隨意散步。


    霞光下的三潭印月恬靜秀美,湖麵金光閃耀。一側便是夕陽西落,紅日在遠處連綿的群山上展露著一日最後的光輝。


    坐到水榭裏,重涵還是有些不明,對鍾承止問:“這花鳥閣主,是何許人也?”


    鍾承止搖搖頭:“據說是湖心寺的俗家弟子,具體身份……既然戴著麵紗,便是人不欲言,何去強求?上次來臨安與她有了些交道,今日便拜托其招待一日。”


    重涵沉默片刻,點點頭,沒有追問。


    觀完日落,眾人返回花鳥閣,各自進到被安排的房間內休息。


    整個南巡期間重涵都無法與鍾承止獨處,今日終於隻剩倆人。重涵一進房間便抱著鍾承止不願放開了。


    敞開的窗外,西湖夜色沉靜。秋風乍起,吹散了一年最後一絲暑意,卻吹不滅臨安的燈燦光霓。


    次日一早,花鳥閣主來給鍾承止幾人送行,一直送到了碼頭邊。


    讓所有人先上船後,鍾承止轉身向花鳥閣主告辭。


    花鳥閣主見了個佛禮,再走近一步,小聲對鍾承止說:“十分感謝……他……拜托給你了。”


    鍾承止微微一笑:“他是我的人。閣主勿須囑咐,我自會守他一世。倒是閣主,往後究竟何去何從,還請多多思慮。”


    花鳥閣主垂下目光,輕輕頷首。


    鍾承止再行見禮,轉身登船。


    重涵坐在畫舫的窗邊,遠遠看著倆人交談,卻不由總把目光轉向花鳥閣主,心中生出一種莫名的感覺,連自己也難以言喻。


    待鍾承止上船,重涵這點微小的疑惑便煙消雲散。一行人有說有笑回了臨安。


    ……


    八月五日,南巡船隊從臨安啟程返京。一路未做不必要的停留,於八月十四日抵達京城。結束了史上最匆急從簡的一次皇帝南巡。


    第二日即是中秋,京城新酒開賣,滿處醪香。孫煦在宮中設宴賞月,再仿效臨安學到的向河神致禮“一點紅”,於禦水河裏放了數十萬羊皮小水燈,浮滿水麵,燦若繁星。


    隻是一日間要準備如此多小水燈,可忙壞了宮裏幾個司,也算是孫煦難得一次任性。隻為了讓無法同行的重林,能窺到一點江南風光。


    禦水河邊,觀者如雲,又同乾陽節那日一樣,夜幕下星河降世,宛若仙境。


    宮中禦筵結束,百官出宮之時,京城外城仍然繁鬧不已。酒肆全被百姓爭占玩月,滿處樂聲,夜市燈火通明,連宵不絕。


    回家待到半夜,重涵又拉著鍾承止偷偷跑去外城遊耍,把一個一個夜市從頭穿到尾,逛著小鋪,吃著小食,牽著雙手,觀著滿街作樂之人。


    隻是次日去翰林院必然遲到,倆人進門就遭到了方晴的怒視。錢子負盡管一早很想叫他們起床,可再也不敢闖進倆人房間了。


    ……


    尤天與吉利被帶回京城,並妥善安置了住處。鍾承止又給孫煦找了一難題:在工部下加設一新司——造機司。再於今年開製科,考拔擅機關之人,招進造機司任職。而造機司的首兩位成員,自然是——尤天與吉利。


    至於如何說服大臣們通過,便是孫煦的活兒。不過鍾承止也算給孫煦找了一理由——南巡期間考察了不少久治不善的水患處,即是這幾處過去的治水法子都隻能管得短時,無法長久,需要新的辦法。既然民間的機關技術十分強大,為何不施以國用,造福於民?


    鍾承止要尤天與吉利對其中一處重堤連同周邊水利設施做了機關設計,並將圖紙帶到早朝上給諸位大臣們講解,還拿了一些小機關做演示,讓大臣們感受下機關技術已到達何種高度,是否應為此開設新司。至於再其後的吵架,就全是孫煦的事了。


    開恩科而加的鄉試,一般同常科一樣設在八月中旬。可因為南巡,隻能往後推遲一個月。但恰好今年閏八月,於是鄉試就定於閏八月十五舉行。


    中秋後第三日,翰林院的過半翰林便被分遣到大華二十三路中的十二路作為鄉試的考官及讀卷官。其中便包括了佛山所在的廣南東路。


    翰林院一位康姓的侍講為主考官,鍾承止為副考官,重涵四人為讀卷官,一同負責廣南東路,赴往廣州。


    盡管鄉試在廣州舉行,但重涵家位於佛山與廣州交界之處,且離廣州貢院不算遠。分給庶吉士的住處不會多好,重二少爺的家當然更為舒適。在封閉貢院之前,往返也就少睡半個時辰的事,於是重涵在給重夫人的信裏就告之了要準備四間上房,供李章明三人與景曲住。


    京城到廣州,即使一路快馬加鞭,也須十來日的路程。鍾承止可不想在路上顛簸這麽久,剛出京城,就轉上了霞雲舟,一路飛往廣州。


    乘霞雲舟到廣州,僅需不到兩日。重涵在路上樂滋滋地想,這提前了上十日到達,便意味著可同鍾承止閑散上十日。那……要帶鍾承止去哪兒玩玩呢?


    重涵長這麽大,第一次如此期待回佛山,也是第一次,在秋季回到佛山。


    ……


    ※※※※※※※※※※※※※※※※※※※※


    中秋的部分參考於——


    《東京夢華錄》: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絲篁鼎沸。近內庭居民,夜深遙聞笙竿之聲,宛若雲外。閭裏兒童,連宵嬉戲。夜市駢闐,至於通曉。


    《武林舊事》:此夕浙江放‘一點紅’羊皮小水燈數十萬盞,浮滿水麵,燦若繁星,有足觀者。


    ————


    秋卷前麵這部分當個甜蜜蜜的小間卷,下章秋卷才正式開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好大一鍋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猶未不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猶未不之並收藏好大一鍋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