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瓦寨小學在第一任校長常自省主持下,開始麵向社會招生。


    按照張恭渝與他的中層領導的商議,無論是不是鐵瓦寨或張家的子女都可以報名。


    學校建有圍牆於外邊隔離,還有寄讀生。寄讀生隻招男生,這也是環境使然,張恭渝也不能一下子挑戰全世界。最初的想法,隻招生200名,最後由於要求讀書的人太多,擴招了60名。


    免費讀書還包一頓中餐,更何況,煉鋼爐旁邊車間裏已經安置了好些機器,比如砂輪機,衝壓機,剪板機、車床等,雖然有些機器還沒有人能用,但是也知道今後做活路也得讀過書才行了,所以送娃兒讀書是十分踴躍。


    因為黑板的存在,一個老師教幾十個學生是不成問題的。八小各自教一個班的數學課程,所有課程由張恭渝編寫教材,由常自省找了幾個落魄書生朋友來教授。


    張恭渝每五天到學校教授一些物理化學自然等常識。


    張恭渝預計的是前期每批學生學製二年。畢業時成績優異的,再分不同學科定向教學。


    張家族人全部轉到軍訓基地訓練,每天晚上有二節文化課。太祖就說過“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而愚蠢的軍隊是不能戰勝敵人的。”


    軍訓的教官暫時定下了張啟能和張啟文。


    “啟文,你確定要來當教頭?”張啟能有些瞧不起張啟文。張家的武術那是一代代傳承下來的。由於張大富執意離開廣陽本家,張啟文並沒有接受過家族武學的係統訓練,而是張大富教授的。


    張啟文信心滿滿,對於槍械使用,他自認天下第二,就沒有人敢稱第一的。教這些火銃都有摸過的土包子,那還不是三個手指捏田螺——十拿九穩的事。


    “啟能哥,你不要瞧不起人!這幫人最初的訓練還不是你和我,而是三弟親自來教哦……”


    張啟能??


    張恭渝眼見壩子中二十來個族人和八小站在麵前,心中感慨,練過武的人就是不一樣。八小同樣昂首挺胸站在隊列,可比起旁邊的族人始終覺得差點精氣神。


    “這就是拔軍姿。就這樣站好,上下午各站一個時辰。還有隊列的訓練……”


    張啟能在旁邊是準備看張恭渝笑話的。據他所知,張啟文還跟著張大富練過幾天,張恭渝是一天都沒有練過的,且看他染布匠站在茅坑前——如何擺布這二十來人。


    誰知道張恭渝並不教武術,而是排排站、左右轉,齊步走……半個月不到,一天在旁邊觀看隊伍集合時,突然發現這群十來歲的少年跟以前有些不一樣了。整個隊伍行動整齊,精完神足,各個由內朝外散發出一股蓬勃向上的朝氣。


    這是什麽時候開始變化的?張啟能想了又想,還是不知道。或許就是今天?昨天?


    半個月的時間,除了上午張啟能帶隊練武的時間,都是張恭渝在帶隊訓練。除了列隊訓練,張恭渝還製作了一些單、雙杠、爬杆、杠鈴等器械,在跑道上砌了牆,挖了水池等障礙。特別要求隊員房間內的物品要按照他規定的擺放,除了睡覺時間,平時不準任何人挨床。各種緊急集合,把一幹人整得欲仙欲死。


    “兩位哥哥,後麵的訓練就交給你們了。晚上的文化課一定要繼續,每隔幾天我會給他們上回課。這些人都是我們今後的種子,一定要嚴格要求。”


    在軍訓基地辦公室,張恭渝對著二人說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造船工人回明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舾裝工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舾裝工人並收藏造船工人回明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