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恭渝很遺憾,自己的時間太少,靠這兩位,要訓練出後世的那種士兵是不可能的。


    武裝部有民兵訓練手冊,可惜這二位都不喜歡讀書,給他們也看不了。就這樣下去,他們將來的成就都不會高。


    “二位哥哥,如今在煉鋼廠已經安裝了好些設備了,但是除了我都不會用,現在都沒有發揮出作用。今後打仗也是一樣,武器發生變化,相應的戰爭的打法也要變,沒有文化以後怕帶不了兵了……”


    張恭渝怕說不服二人,幹脆就從他們最擔心的事上開始說嘴。道:“現在你們每人都隻帶隊訓練半天,空的那半天就到學校去學習吧。不然,以後一輩子就在這當個教頭!”


    張恭渝現在就住在鐵瓦寨軍訓基地,張啟能與張啟文是不是在讀書瞞不過他。


    不知是不是不能帶兵對二人有了刺激,總之二人終於開始認真讀書了。


    八小參加完軍訓後也不再參加後麵的訓練。還是跟著張恭渝學習,順便教自己帶的班。


    想著那麽多機床沒有人能用,機械廠的電能都用在打鐵和開刃上,張恭渝心裏就急。給八小繼續講授數學的同時,加上了幾何的內容。


    軋板機的安裝位置就在煉鋼爐旁邊,已經平整好,加厚的水泥地麵也都澆築完畢,就等著張恭渝把軋板機造出來。


    軋板機的壓輥隻能在空間裏尋找。由於沒有專門的材料,張恭渝隻能采取多次碾壓的方式來獲得較薄的鋼板。


    軋板機下麵需要的滾軸太多,雖然不是很複雜,但張恭渝也懶得自己製作。直接把船廠下水船台上牽引鋼纜繩的滾軸給卸下來。今後船廠造船準備采用船塢的方式,所以下水船台不需要了。


    經過這段時間的製作和安裝,軋板機已經調試完畢,今天是第一次實際運行。


    通紅的鋼錠在滾軸上由工人牽引著到了第一對壓輥處。因為是要軋板的,所以鋼錠較薄。


    張恭渝和八小以及張大民、張啟智等人,都是一臉緊張地看著鋼錠從壓輥後鑽出來,明顯地減少了厚度,然後滾向第二對壓輥……


    張恭渝拿出鋼卷尺,“18毫米……20……20……17……”


    “唰”一聲,張恭渝收回卷尺,轉身對正緊張看著他的張大民笑了笑,道:“十三叔,幸苦你。軋板合格了。”


    不容易啊,第一回一次成功了。張大民心道。


    軋板成功在於軋板機的設計、製造和安裝,都是張恭渝親手或指導下完成的,跟他關係不大,他不過沾了煉鋼爐的邊。


    按照鋼板從最後壓輥出來的溫度,張恭渝認為還可以得到更薄的板材,這個技改是相對簡單的。看場地還夠,張恭渝增加一道軋板工序,最後出來的板材厚度是8毫米。


    壓輥的高度可以微調,調整幾對壓輥後,得到的板材還能更薄。


    薄板材的出現,張恭渝為回本家準備的爐具能夠開工了。


    “啟忠哥,煤場可以做蜂窩煤了,要送回廣陽去的。”


    “三弟,煤場那邊那個爐子真的一家一個?”張啟忠自然是知道蜂窩煤爐的。張恭渝製作爐子出來後,又造了一個電動的蜂窩煤機。張啟忠當時就想給自己家要一個,煮飯燒水不要太方便。現在製作硝酸鉀大量需要草木灰,平常砍柴、打草都不容易了。現在聽說張恭渝要每家送一個,當然高興。


    “嗯啊。啟忠哥,機械廠那裏也催下,做爐子更慢,這幾天可能要加班做哦。做好的就送回廣陽。”好在張恭渝做了個簡易的三星輥,卷板的時間大為縮短,反而是泥水匠敷設爐壁所需時間最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造船工人回明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舾裝工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舾裝工人並收藏造船工人回明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