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恭渝把新仿造的莫辛納甘式步槍命名為建設牌,以紀念後世重慶一家軍工企業生產的步槍。


    煉鋼廠生產出來的鋼棒,經水壓機鍛造後鏜孔,拉膛線做成的槍管,完全能夠承受住黑火~藥子彈產生的膛壓,不會發生槍管炸裂的危險。


    正當張恭渝開始建造小鋼炮炮彈的生產線時,家族長老會找上了他。


    工傷補助、退休養老以及定崗定酬的方案經過半個來月的征求意見,取得了一致好評。雖然家族裏還是有人,對擔任領導職務的族人有較高的薪酬有意見,但是目前擔任各部門領導的族人,恰恰是在族中擁有較高聲望和能力的那部分。因此,明麵上的反對基本都不存在,執行方案順利通過。


    “小三啊,這次的執行方案是通過了,但是今後具體的執行難道也歸我們長老會來負責麽?”長老會的長老之一,張恭渝的七叔公張成敏問道。


    在廣陽鎮開會商議時,長老會自然地把方案的執行權利歸到了長老會。誰知道隨著方案的不斷細化後,幾位長老發現不對了,以他們的年齡和精力,根本就管不過來。所以在最後時刻找到了張恭渝,詢問下一步的安排。


    張恭渝掃視了一眼這幾個老頭,心說:我就知道會這樣。


    假意思考了片刻,道:“前段時間我去了煉鋼廠,十三叔那裏工作實在有些累,每天要管的事情太多。我當時給他出了個主意,就是在廠裏麵找幾個人出來,組成一個叫廠部的管理機構,專門從事鋼廠的管理工作。以每月是否能夠完成工作安排,作為管理人員考核的依據。目前看來效果不錯,十三叔沒有以前那麽累不說,有更多的時間去試驗各種新鋼材,廠裏的產量還有提高。”


    張大維聞言眼睛一亮,連忙道:“小三,是不是我們也可以成立這麽一個管理機構,專門管理這些事?”


    “目前也隻能這樣了,要不今後幾千人的事情可夠得你們忙,你們也不要想再做其他的事。


    現在還在初創階段,有些人和事以後還要再分的。這個機構暫時就叫人事部吧。”


    剛講到這裏,就見一個青年人敲門進來了。進來後走到張大維麵前,遞給張大維一個紙卷,然後轉身出去。


    張大維慢慢撚開紙卷,看了起來。看著看著,臉上就露出了笑容。


    “我給大家說下,這是雲陽的消息,說是啟能他們已經把事情解決了,打死了五十多個土匪,抓住了七百多個。”


    原來雲陽和廣陽本家一直都有飛鴿傳書,這次的消息就是雲陽傳來的。


    “我們的傷亡如何?”長老會中有人問道。


    既然知道結局,自家有沒有傷亡便成了大家最為關心的事。


    “這上麵說無一傷亡。”張大維抖了抖紙道。


    用來傳信的紙張篇幅有限,上麵並沒有“二十人對八百人”這樣的信息。長老會的人感歎了一下軍訓隊的實力和新武器的威力後,接下來便是繼續會議的主題,紛紛又把目光看向了張恭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造船工人回明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舾裝工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舾裝工人並收藏造船工人回明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