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仰頭將酒葫蘆裏剩餘的酒一口灌盡,開始回憶起那久遠又清晰的往事。
“十八年前,我因為一件非常傷心之事而心灰意冷,整日如行屍走肉般飲酒度日。有一日來到這山下,在山下的酒肆醉了酒,見此山峰高崖險,重巒疊嶂,風景甚是秀麗。縱使我終日昏昏沉沉,觀此壯景,也不禁一掃往日傾頹,於是乘著酒興,欣然登山。山路崎嶇難行,我自己沿途賞玩著奇異山色,卻也不以為意。就這樣一路向上,一直來到這天外峰上……”
老人說到這裏,望向少年,見少年麵無異色,方才繼續說了下去:
“那日我登上了天外峰,見峰頂礪風陣陣,雲煙渺渺,還有古鬆蒼柏,生的森繁濃鬱。崖邊的巨石上,刻著‘天外峰’三個鬥大的字。我跳上巨石,站在崖邊,望著崖下波濤翻滾的雲海不停變幻,忽覺悲從中來,人生無趣,情迷心竅,竟生出了往下一躍的荒唐念頭。我在崖邊佇立良久,這種念頭越發強烈,崖底像是有一隻魔鬼,不停地勾引著我往下跳去。終於,我喝光了最後一滴酒,將酒壺用力朝崖下扔去,良久不見回聲。我哈哈大笑,閉上眼睛,身子往前一探,準備了結這落魄無趣的一生時……忽然‘哇的’一聲嬰兒的啼哭,猶如當頭棒喝,將我從生死之間拉了回來。我被這哭聲驚出一身冷汗,一下子癱坐到巨石上。心想,高崖之上,怎麽會有孩童哭聲呢?循聲望去,原來哭聲是從鬆柏叢裏傳出來的。我跳下巨石,走過去扒開枝葉一瞧,隻見一個嬰兒在繈褓裏哭的正歡……這兒為什麽會有一個嬰兒?我疑慮重重,但嬰兒的哭聲不絕,我隻好先把他抱了出來。隻見這孩子生的眉目俊秀,皮膚嬌嫩雪白,嘴裏已冒出三兩顆乳牙,隻是不住地哇哇嚎哭,興許是餓了。但我身上未帶幹糧,峰頂之上也沒些嬰兒能吃的東西,正自彷徨無計時,忽聽天空傳來一聲嘹亮的鶴鳴,一隻大鶴從遠處飛來,見我懷裏抱著嬰兒,竟然直接向我撲來……我趕緊閃避一旁,沒想到它窮追不舍,我跳到哪兒它撲到哪兒,大有和我拚命的態勢。我恍然大悟,莫不是懷裏抱著這個嬰兒,才讓它對我如此敵意。我趕緊把嬰兒放下,它果然不再攻擊我,跑到嬰兒跟前,從嘴裏吐出一隻魚來,送到嬰兒嘴邊。看樣子它是想喂這個嬰兒,但魚本就是生的,腥味惡臭,小小嬰兒牙齒不全,熟食尚且難咽,何況一條腥魚呢。它見嬰兒對魚看也不看,仍舊哭鬧不停,急得它隻是圍著嬰兒轉來轉去,卻也無計可施。
我在旁邊看在眼裏,不禁嘖嘖稱奇。此時我尋死之心既消,悲憫之意漸生。見這嬰兒不住啼哭,真是餓的急了。當下撿些枯枝,生起火來,把那魚刮鱗剖肚,架在火上烤了。魚肉經火催熟,鬆軟且香,易於消化,正適合嬰兒充饑。我把魚肉小心地剔除了魚刺,搗碎了喂給那嬰兒,他果然大口地吃了起來。那丹鶴見我似乎並無歹意,隻在旁邊安靜地看著,也不攻擊我了。待他把一小半魚吃完,我又解下水袋喂了他幾口水,他立馬就精神了,睜著兩隻大大的眼睛看著我,竟然還笑了起來。我年近不惑,尚無子嗣,見此子乖巧可愛,舐犢之情油然而生,把他抱在懷裏愛不釋手。我把他舉起來逗他開心,忽從他繈褓裏跌出一物……”
老人停了下來,晃了晃酒葫蘆,又舉起來使勁兒倒了倒,終於被他弄出幾滴,吸進嘴裏。他潤了潤嗓子,繼續說道:
“我見那物隱隱泛有血跡,慌忙撿起來一瞧,竟是一封用血書寫的血書……”
老人邊說邊從懷裏掏出一封發黃的手書,遞給少年。少年小心地接過來,端詳著上麵斑駁的血跡,又抬頭看向老人。
“打開看看吧!”
老人合上眼睛,平靜地說道。
少年雙手顫抖著,慢慢打開手書,隻見上麵的字果真是用血寫出來的。隻是時間已久,血的顏色已經變淡成黃色,但還是能看出來上麵的字跡:
李氏遭厄,峰頂遺孤。
天可憐見,或有生無。
蒙恩不棄,取字青梧。
再生之德,定不相負。
血書並沒有落款,字跡也不甚工,可見當時留書人必定很匆忙。
“李氏遭厄,峰頂遺孤……取字青梧……取字青梧……李氏,青梧……李青梧……”
這不就是自己的名字嗎?
少年反複地重複著這幾句話,終於明白,血書中的遺孤李青梧,不是別人,正是自己!
“師父,這是真的嗎?這裏麵所說的遺孤,李青梧,是我嗎?”
少年的聲音有些顫抖,他有些不敢相信。
”不錯,青梧。當年天外峰上的那個嬰兒,就是你!你有父母,你也有姓,有名。李,就是你真正的姓,青梧,也是你父母早就給你取好的名字。“
老人不知何時已經睜開眼睛,慈愛的對著少年說道。
”那我父母是誰?他們為什麽不要我了?為什麽要把我遺棄在荒山野嶺啊?”
少年激動地雙眼噙淚,從知事起,少年就一直跟著老人,二人相依為命,說是師徒,其實老人於他,早已是亦師亦父的關係。今日老人突然告知他的身世,少年又驚又恐,且悲且喜,心裏實在不知該是什麽滋味。
“孩子,你不要多想,世上那有為人父母而不顧子女的事啊。他們定是有萬分的苦衷和不得已,才會將自己的親生骨肉舍棄在這孤峰絕頂,聽天由命。彼時你父母的境地,隻怕比這孤峰絕頂,還要凶險萬分……”
老人停下口中的話,他不知少年那年輕稚嫩的心,該如何承受已知的這一切。但同時他也清楚,必須讓他知道自己的身世,人心總是因為不斷的去承受苦痛,才會愈發堅強。
李青梧臉色蒼白,眼神茫然地望著遠處群山背後的青灰色天空,遙想著十八年前的天外峰頂:自己的父母親是誰?他們為何將自己舍棄在如此絕地?血書裏寫道李氏遭厄,難道是遇到了什麽極大的凶險?如果是那樣,將我帶在身邊,隻會讓他們分心顧及我的安危,也許他們隻是想先把我放在一個安全的地方,等化解凶險之後再回來尋我!那為何他們沒有回來尋我……
李青梧似乎想到了什麽,身子一僵,隻覺心裏說不出的一陣劇痛,腳下不穩,眼看要失足跌落崖下……
老人一直用慈愛心疼的眼神注視著他。見他凝眸皺眉,臉色蒼白,甚是心疼。忽見他身子一硬,失神落魄,腳底一軟,竟要栽落崖下,心念不好,忽地閃電般伸出右手,揪住他的後衣領,將他已懸至半空的身子提了上來。老人將他移到巨石下,隻見他雙目緊閉,身體僵硬,顯然是剛才想到了什麽傷心的事情,一時情急攻心,竟然暈了過去。
“唉……你終究還是個孩子。”
老人嗟歎一聲,右手變掌,抵住他的後心。李青梧迷迷糊糊之中隻覺一股暖流從後背‘神道穴’處湧入,漸而遊向‘極泉’,‘中衝’,‘中都’,‘內關’,‘大陵’,‘曲澤’,‘商蓋’等四肢諸穴,暖流行遍全身,最後匯於胸前“檀中穴”。李青梧胸前一熱,僵硬的四肢漸漸恢複過來,他悠悠地睜開眼睛,想站起來,立足未穩,忽又頹唐地跌坐下,傷心地道:“師父,我父母他們,是不是已經………”說到一半,早已哽咽,便再也說不下去了。
“青梧,好孩子。你別難過,除了這封血書,還有一件遺物藏在你的胸前小衣內。也許,能憑此揭開你的身世,甚至再找到你的父母,也未可知。”
老人從衣內拿出一個包裹,遞給少年:“這是當時在你貼身衣物內找到的。我想貼身匿藏之物,肯定非常重要。這麽多年一直小心收藏,不曾打開翻看。今日還給你,你打開看看吧!說不定裏麵會有關於你身世的線索。”
李青梧含淚接過包裹,打開一看,卻是本書。隻見這本書古樸素然,看來已有些年頭,書身卻不破敗,書封上題著幾個字:無字天書。無字天書?難道這書沒有字?李青梧疑惑著翻開第一頁,隻見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長生劍。他再翻開第二頁,見上麵隻有短短幾句話:三尺鋒藏,七弦絕響。劍膽琴心,莫失莫忘。
這是什麽意思呢?李青梧讀了幾遍,不解其意,又往下翻。再往後都是一些劍招圖式,卻再沒有文字了,看樣子這隻是一本劍譜。他匆匆翻了一遍,不見有關於父母的任何線索,頓生失望。
按說尋常劍譜,在當世也不算稀奇,江湖上宗派林立,劍宗所在多有。江湖中人練劍者甚眾,李青梧自幼跟隨師父修習武功,雖不曾學得劍法,卻也對此略有所知。
他見是一本劍譜,便對師父說道:“師父,這是一本劍譜,名字叫做長生劍,這長生劍可是什麽厲害的的武劍法?不知是何門何派?”
老人撚須皺眉道:“我雖不習劍道,但對江湖中以劍聞名的宗派大家也有知悉,未聞有長生劍一說。天下十大名劍中,也不曾聽說有長生劍。但天下之大,人外有人,山外有山,青梧,令尊既然將此書藏於你貼身內,料想定非凡物,你當小心仔細收藏。”
“是,師父。”
李青梧把這本無字天書小心用一塊布包好,放在貼身懷裏。老人見他悶悶不樂,語重心長地對他說道:“青梧啊,你不必難過。如今你成年了,也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你父母若尚在人世,他們知道你長成個大人,也會很高興的。我們在這峰頂陪鶴兄幾日,便下山去尋你父母,如何?”
李青梧點點頭,忽然又想到什麽,急忙問道:“師父,你剛才說,在你沒發現我之前,是這隻鶴在照料我?”
“是啊,我一開始把你從樹叢裏抱出來,它還追著我不放。我也不知在我未發現你之前,它已照看你多少時日。鶴兄是有靈性的,你看,這麽久過去了,你從繈褓裏的嬰兒變成了這麽高的少年,它仍還記得你。”
李青梧聞言,不禁抬頭看向仍在盤桓的丹鶴。那丹鶴仿佛也知道李青梧在看它,慢慢地飛下來,停在他麵前,安靜地看著他。
李青梧緩緩地伸出手去,小心翼翼地撫摸著丹鶴的脊背,那隻丹鶴果然頗通人性,也不反抗,更拿細長的脖頸來蹭李青梧。一人一鶴,很快就熟了起來。
老人在旁邊看在眼裏,哈哈大笑了起來。他轉頭望向遠處的群山和雲海,隻見峰巒如聚,波濤如怒,一幅山河壯麗景象。一時間豪情頓起:
笑世人,
名韁利索係嗔貪。
看不破,
紅粉如玉,
美人如煙。
歎人生,
蜉蝣一寄滄海間。
且縱樂,
醉罷行歌,
快活似神仙!
豪邁的歌聲,在天外峰頭又響了起來……
“十八年前,我因為一件非常傷心之事而心灰意冷,整日如行屍走肉般飲酒度日。有一日來到這山下,在山下的酒肆醉了酒,見此山峰高崖險,重巒疊嶂,風景甚是秀麗。縱使我終日昏昏沉沉,觀此壯景,也不禁一掃往日傾頹,於是乘著酒興,欣然登山。山路崎嶇難行,我自己沿途賞玩著奇異山色,卻也不以為意。就這樣一路向上,一直來到這天外峰上……”
老人說到這裏,望向少年,見少年麵無異色,方才繼續說了下去:
“那日我登上了天外峰,見峰頂礪風陣陣,雲煙渺渺,還有古鬆蒼柏,生的森繁濃鬱。崖邊的巨石上,刻著‘天外峰’三個鬥大的字。我跳上巨石,站在崖邊,望著崖下波濤翻滾的雲海不停變幻,忽覺悲從中來,人生無趣,情迷心竅,竟生出了往下一躍的荒唐念頭。我在崖邊佇立良久,這種念頭越發強烈,崖底像是有一隻魔鬼,不停地勾引著我往下跳去。終於,我喝光了最後一滴酒,將酒壺用力朝崖下扔去,良久不見回聲。我哈哈大笑,閉上眼睛,身子往前一探,準備了結這落魄無趣的一生時……忽然‘哇的’一聲嬰兒的啼哭,猶如當頭棒喝,將我從生死之間拉了回來。我被這哭聲驚出一身冷汗,一下子癱坐到巨石上。心想,高崖之上,怎麽會有孩童哭聲呢?循聲望去,原來哭聲是從鬆柏叢裏傳出來的。我跳下巨石,走過去扒開枝葉一瞧,隻見一個嬰兒在繈褓裏哭的正歡……這兒為什麽會有一個嬰兒?我疑慮重重,但嬰兒的哭聲不絕,我隻好先把他抱了出來。隻見這孩子生的眉目俊秀,皮膚嬌嫩雪白,嘴裏已冒出三兩顆乳牙,隻是不住地哇哇嚎哭,興許是餓了。但我身上未帶幹糧,峰頂之上也沒些嬰兒能吃的東西,正自彷徨無計時,忽聽天空傳來一聲嘹亮的鶴鳴,一隻大鶴從遠處飛來,見我懷裏抱著嬰兒,竟然直接向我撲來……我趕緊閃避一旁,沒想到它窮追不舍,我跳到哪兒它撲到哪兒,大有和我拚命的態勢。我恍然大悟,莫不是懷裏抱著這個嬰兒,才讓它對我如此敵意。我趕緊把嬰兒放下,它果然不再攻擊我,跑到嬰兒跟前,從嘴裏吐出一隻魚來,送到嬰兒嘴邊。看樣子它是想喂這個嬰兒,但魚本就是生的,腥味惡臭,小小嬰兒牙齒不全,熟食尚且難咽,何況一條腥魚呢。它見嬰兒對魚看也不看,仍舊哭鬧不停,急得它隻是圍著嬰兒轉來轉去,卻也無計可施。
我在旁邊看在眼裏,不禁嘖嘖稱奇。此時我尋死之心既消,悲憫之意漸生。見這嬰兒不住啼哭,真是餓的急了。當下撿些枯枝,生起火來,把那魚刮鱗剖肚,架在火上烤了。魚肉經火催熟,鬆軟且香,易於消化,正適合嬰兒充饑。我把魚肉小心地剔除了魚刺,搗碎了喂給那嬰兒,他果然大口地吃了起來。那丹鶴見我似乎並無歹意,隻在旁邊安靜地看著,也不攻擊我了。待他把一小半魚吃完,我又解下水袋喂了他幾口水,他立馬就精神了,睜著兩隻大大的眼睛看著我,竟然還笑了起來。我年近不惑,尚無子嗣,見此子乖巧可愛,舐犢之情油然而生,把他抱在懷裏愛不釋手。我把他舉起來逗他開心,忽從他繈褓裏跌出一物……”
老人停了下來,晃了晃酒葫蘆,又舉起來使勁兒倒了倒,終於被他弄出幾滴,吸進嘴裏。他潤了潤嗓子,繼續說道:
“我見那物隱隱泛有血跡,慌忙撿起來一瞧,竟是一封用血書寫的血書……”
老人邊說邊從懷裏掏出一封發黃的手書,遞給少年。少年小心地接過來,端詳著上麵斑駁的血跡,又抬頭看向老人。
“打開看看吧!”
老人合上眼睛,平靜地說道。
少年雙手顫抖著,慢慢打開手書,隻見上麵的字果真是用血寫出來的。隻是時間已久,血的顏色已經變淡成黃色,但還是能看出來上麵的字跡:
李氏遭厄,峰頂遺孤。
天可憐見,或有生無。
蒙恩不棄,取字青梧。
再生之德,定不相負。
血書並沒有落款,字跡也不甚工,可見當時留書人必定很匆忙。
“李氏遭厄,峰頂遺孤……取字青梧……取字青梧……李氏,青梧……李青梧……”
這不就是自己的名字嗎?
少年反複地重複著這幾句話,終於明白,血書中的遺孤李青梧,不是別人,正是自己!
“師父,這是真的嗎?這裏麵所說的遺孤,李青梧,是我嗎?”
少年的聲音有些顫抖,他有些不敢相信。
”不錯,青梧。當年天外峰上的那個嬰兒,就是你!你有父母,你也有姓,有名。李,就是你真正的姓,青梧,也是你父母早就給你取好的名字。“
老人不知何時已經睜開眼睛,慈愛的對著少年說道。
”那我父母是誰?他們為什麽不要我了?為什麽要把我遺棄在荒山野嶺啊?”
少年激動地雙眼噙淚,從知事起,少年就一直跟著老人,二人相依為命,說是師徒,其實老人於他,早已是亦師亦父的關係。今日老人突然告知他的身世,少年又驚又恐,且悲且喜,心裏實在不知該是什麽滋味。
“孩子,你不要多想,世上那有為人父母而不顧子女的事啊。他們定是有萬分的苦衷和不得已,才會將自己的親生骨肉舍棄在這孤峰絕頂,聽天由命。彼時你父母的境地,隻怕比這孤峰絕頂,還要凶險萬分……”
老人停下口中的話,他不知少年那年輕稚嫩的心,該如何承受已知的這一切。但同時他也清楚,必須讓他知道自己的身世,人心總是因為不斷的去承受苦痛,才會愈發堅強。
李青梧臉色蒼白,眼神茫然地望著遠處群山背後的青灰色天空,遙想著十八年前的天外峰頂:自己的父母親是誰?他們為何將自己舍棄在如此絕地?血書裏寫道李氏遭厄,難道是遇到了什麽極大的凶險?如果是那樣,將我帶在身邊,隻會讓他們分心顧及我的安危,也許他們隻是想先把我放在一個安全的地方,等化解凶險之後再回來尋我!那為何他們沒有回來尋我……
李青梧似乎想到了什麽,身子一僵,隻覺心裏說不出的一陣劇痛,腳下不穩,眼看要失足跌落崖下……
老人一直用慈愛心疼的眼神注視著他。見他凝眸皺眉,臉色蒼白,甚是心疼。忽見他身子一硬,失神落魄,腳底一軟,竟要栽落崖下,心念不好,忽地閃電般伸出右手,揪住他的後衣領,將他已懸至半空的身子提了上來。老人將他移到巨石下,隻見他雙目緊閉,身體僵硬,顯然是剛才想到了什麽傷心的事情,一時情急攻心,竟然暈了過去。
“唉……你終究還是個孩子。”
老人嗟歎一聲,右手變掌,抵住他的後心。李青梧迷迷糊糊之中隻覺一股暖流從後背‘神道穴’處湧入,漸而遊向‘極泉’,‘中衝’,‘中都’,‘內關’,‘大陵’,‘曲澤’,‘商蓋’等四肢諸穴,暖流行遍全身,最後匯於胸前“檀中穴”。李青梧胸前一熱,僵硬的四肢漸漸恢複過來,他悠悠地睜開眼睛,想站起來,立足未穩,忽又頹唐地跌坐下,傷心地道:“師父,我父母他們,是不是已經………”說到一半,早已哽咽,便再也說不下去了。
“青梧,好孩子。你別難過,除了這封血書,還有一件遺物藏在你的胸前小衣內。也許,能憑此揭開你的身世,甚至再找到你的父母,也未可知。”
老人從衣內拿出一個包裹,遞給少年:“這是當時在你貼身衣物內找到的。我想貼身匿藏之物,肯定非常重要。這麽多年一直小心收藏,不曾打開翻看。今日還給你,你打開看看吧!說不定裏麵會有關於你身世的線索。”
李青梧含淚接過包裹,打開一看,卻是本書。隻見這本書古樸素然,看來已有些年頭,書身卻不破敗,書封上題著幾個字:無字天書。無字天書?難道這書沒有字?李青梧疑惑著翻開第一頁,隻見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長生劍。他再翻開第二頁,見上麵隻有短短幾句話:三尺鋒藏,七弦絕響。劍膽琴心,莫失莫忘。
這是什麽意思呢?李青梧讀了幾遍,不解其意,又往下翻。再往後都是一些劍招圖式,卻再沒有文字了,看樣子這隻是一本劍譜。他匆匆翻了一遍,不見有關於父母的任何線索,頓生失望。
按說尋常劍譜,在當世也不算稀奇,江湖上宗派林立,劍宗所在多有。江湖中人練劍者甚眾,李青梧自幼跟隨師父修習武功,雖不曾學得劍法,卻也對此略有所知。
他見是一本劍譜,便對師父說道:“師父,這是一本劍譜,名字叫做長生劍,這長生劍可是什麽厲害的的武劍法?不知是何門何派?”
老人撚須皺眉道:“我雖不習劍道,但對江湖中以劍聞名的宗派大家也有知悉,未聞有長生劍一說。天下十大名劍中,也不曾聽說有長生劍。但天下之大,人外有人,山外有山,青梧,令尊既然將此書藏於你貼身內,料想定非凡物,你當小心仔細收藏。”
“是,師父。”
李青梧把這本無字天書小心用一塊布包好,放在貼身懷裏。老人見他悶悶不樂,語重心長地對他說道:“青梧啊,你不必難過。如今你成年了,也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你父母若尚在人世,他們知道你長成個大人,也會很高興的。我們在這峰頂陪鶴兄幾日,便下山去尋你父母,如何?”
李青梧點點頭,忽然又想到什麽,急忙問道:“師父,你剛才說,在你沒發現我之前,是這隻鶴在照料我?”
“是啊,我一開始把你從樹叢裏抱出來,它還追著我不放。我也不知在我未發現你之前,它已照看你多少時日。鶴兄是有靈性的,你看,這麽久過去了,你從繈褓裏的嬰兒變成了這麽高的少年,它仍還記得你。”
李青梧聞言,不禁抬頭看向仍在盤桓的丹鶴。那丹鶴仿佛也知道李青梧在看它,慢慢地飛下來,停在他麵前,安靜地看著他。
李青梧緩緩地伸出手去,小心翼翼地撫摸著丹鶴的脊背,那隻丹鶴果然頗通人性,也不反抗,更拿細長的脖頸來蹭李青梧。一人一鶴,很快就熟了起來。
老人在旁邊看在眼裏,哈哈大笑了起來。他轉頭望向遠處的群山和雲海,隻見峰巒如聚,波濤如怒,一幅山河壯麗景象。一時間豪情頓起:
笑世人,
名韁利索係嗔貪。
看不破,
紅粉如玉,
美人如煙。
歎人生,
蜉蝣一寄滄海間。
且縱樂,
醉罷行歌,
快活似神仙!
豪邁的歌聲,在天外峰頭又響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