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至嵩山必過緱山,相傳西王母姓緱曾在此修練,故得名緱氏山,後簡稱緱山,周時又稱“撫父堆”。緱山孤峰突出,多金玉泉水出焉,上有飲鶴池。王子喬者,周靈王太子晉也。笙歌伊洛,擬音鳳響,以嵩山道士浮丘公為師,後乘白鶴駐緱山,明月弄簫,升仙而去。王子晉留有玉簫,緱氏以玉簫為聖物,而立玉簫門。嵩山浮丘公曾以天降隕鐵造鐵劍,傳人以鐵劍為聖物,立鐵劍門。玉簫鐵劍淵源甚深,並立嵩嶽。


    嵩山北瞰黃河、洛水,南臨穎水、箕山,左有太室山俊極峰,又有少室山連天峰,嵩高惟嶽,尊位中天,雄冠四嶽,體勢之峭,峻極於層霄,登臨封頂,北望黃河如帶,倚石俯瞰,峰壑千重,山嵐縹緲。嵩山少室山又名“季室山”,傳說夏禹王的第二個妻子,塗山氏之妹棲於此,故山名謂"少室"。少室若蓮,三十六峰山巒參差,匍匐蜿蜒,溝壑縱橫,蔚為壯觀,從山南北望,山峰疊壓,狀如千葉舒蓮,又稱“九頂蓮花山”。連天峰山勢險峻,立如斧劈,隱於嵩山深處,山脊斷崖無路徑可尋,尋仙者多次尋覓而迷失未能抵達。少室山頂寬平如寨,分有上下兩層,有四天門之險,有飲馬池供萬人飲用,浮丘公的傳人元丹曾率反秦義軍曾駐兵於此,故又稱“禦寨山”。秦滅後,元丹於山北五乳峰下修道傳武,山門造一大劍,長一丈二尺,鎮劍口山,江湖稱之為鐵劍門。


    一行過軒轅關十二渠道,卻見靈玉太真、司馬昱一行。


    方子語問:“太真緣何在此地?”


    “再開月旦評,品評舉薦人才。”


    方子語道:“我還以為太真與才子司馬昱同遊嵩山美景呢?”


    “他呀!聖上意欲封禪嵩山,他封了聖諭,清掃山道,修築封禪台呢!恰巧同行罷了。”


    風過庭道:“剛剛封禪泰山,緣何又封禪嵩山?”


    “你們去問問右相李適之,還有太常寺、欽天監那群家夥吧!皇帝還要祭祀汾陰後土祠、西嶽太華山呢!”


    風過庭怒道:“這群國賊竟是如此蠱惑媚上,太真何不勸諫聖上?”


    靈玉太真道:“前麵就是司馬家第一能言善辯的才子!你敢去直麵斥責他麽?”


    風過庭搖頭道:“我一個待詔翰林,腹謗而已。”


    靈玉太真笑道:“你都不敢斥責一個太常寺評事,我一個修道女子又如何敢掃了天子的興,聖上又不是沒有逼死過自己的女兒。”


    靈玉太真所言,乃是河內公主不願和親,私自逃亡,而被皇帝處死的事情。此事內情甚秘,匈奴王子指定要河內公主和親,公主不願。天子曰皇室以國為家,要她務必和親。公主寧死不從,後天子得知公主與探花郎程森一見鍾情,相知相戀,遂罷免程森太常寺太樂博士之職,腰斬棄市,公主聞訊投湖自盡。這些事皆皇家秘聞,風過庭也不敢多言。


    靈玉太真道:“聽說你的意中人莫愁自盡,我也替你傷感!你消瘦許多。”


    風過庭臉色突然黯淡,盡是悲戚哀傷之情。


    “我是不敢奢望你回心轉意,活人和死人爭,大半會輸。眼前人總是微不足道,去世的總是刻骨銘心。”


    風過庭道:“太真誤會了。我與莫愁琴簫相知,並非嫁娶之情。”


    靈玉太真怒道:“哼!天下負心薄幸人!托辭倒是一套一套的。”


    不容風過庭解釋,靈玉太真催馬加速離去。


    方子語、林子軒、風過庭、魯大腳、阿綿一行來到鐵劍觀山門,山門弟子木桑笑道:“諸位來得不巧,我師到玉柱寺去了,有一位年輕僧人禮佛虔誠,皮膚隱起浮屠塔廟,諸佛形象!我師也前往觀瞻呢!”


    太室山有太室祠、太室闕,乃天子祭祀之地,南麓有嵩陽觀、嵩陽書院、潁穀書院、少室書院、南城書院、存古書院、鳴嗥書院等,乃河內、河南、潁川、汝南、睢陽等地望門傳道受業解惑之處。嵩陽觀乃靈玉太真修行之所,也是管理諸書院的治學署所在。曹魏一直壓製門閥宗族,扶植寒門,這些書院便是寒門子弟進學修業之處。


    玉柱寺位於太室山南麓玉柱峰下,三麵環山,寺前兩山對峙,中辟道路,蒼鬆翠柏,鬱鬱蔥蔥,頗有深山藏古寺的意境。眾人來到寺前,隻見行者雲集,皆是前往觀瞻佛門聖跡的行人。寺內甬道兩側有十丈銀杏樹,猶如大傘遮掩,古樸清幽,一名年輕的僧人俊秀英颯,氣宇不凡,袒露上身,盤坐入定,其前胸皮膚是金光閃爍的卍字符紋絡,後背更是一尊女菩薩像,頭戴五方佛寶冠,法相莊嚴,麵露微笑,雙眼下視,身披輕妙天衣,衣上有團花圖案,胸飾瓔珞,臂戴寶釧,腕有手鐲,彩帶飛舉,雙手放腹前結定印,結跏趺坐於金剛蓮花寶座上。這佛像時隱時現,女菩薩衣帶似乎飄然而動,栩栩如生。眾人圍觀莫不輕聲讚歎,善男信女更是焚香跪拜。


    靈玉太真頭戴帷帽,遮了麵目,守護在兩側的是鐵劍門掌門元丹丘、九皋山鶴鳴道人葉法善、玉簫門門主緱謙玉。元丹丘一身道士打扮,隻是背上多了一柄鐵劍,噓眼觀瞧,混在人群中也不引人注意。方子語靠近元丹丘,低聲道:“這小和尚好高明的內功!”元丹丘笑道:“佛門初入中原欲勝道家,不搞些聖跡,如何取信百姓。”葉法善道:“我聽說白馬寺葉摩騰與大法王寺竺法狂爭奪僧王之位,葉摩騰獻《貝葉經》,竺法狂便命弟子來這以肉身佛像之跡。”元丹丘道:“我說鴻臚寺卿為何來此,原來是為僧王之爭。”靈玉太真道:“兩位道友慎言啊!天子可是十分看重這僧王之事。”眾人乃不語觀瞧。


    這時葉摩騰自山門而入,竺法狂自珈藍殿外出迎接,兩名高僧十分和氣,倒也瞧不出什麽爭名奪利的戾氣。


    鴻臚寺卿道:“聖諭,玉柱寺更名法王寺,賜封葉摩騰為僧王,主持白馬寺。竺法狂為法王,主持法王寺,各賜金銀十二環錫杖,真絲錦襴七寶袈裟。兩位高僧共同主持翻譯《四十二章經》《阿含經》《華嚴經》,度化一切苦難,度化眾生苦。”


    兩位高僧受封。


    葉摩騰道:“《老子化胡經》雲:我令尹喜,乘彼月精,降中天竺國入乎白淨夫人口中托蔭而生,號為悉達。舍太子位,入山修道。成無上道,號為佛陀。始建悉曇十二文字,展轉離合三萬餘言。廣說經誡,求無上法,又破九十六種邪道。曆年七十,示人涅槃。”


    竺法狂道:“不錯,佛道一體,萬法皆空。”


    眾山善男信女焚香禮拜。時值嵩陽書院開學之日,來自河南、河內、潁川、汝南、淮陽、定陶、陳留等地的望族豪門皆為子弟前程而捐獻香火錢。法王寺知客僧登記名冊,日後刻石記載,乃是流芳百世的功德。


    靈玉太真道:“這不知佛入道法,還是道化佛門。一筆糊塗賬,諸位先到我嵩陽觀坐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土遊俠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牧野之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牧野之雲並收藏中土遊俠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