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
聽數學成績平庸的表哥說他在大學的高數上學了一種叫做極限的東西,簡單的說就是一種事物趨近於某個狀態時呈現的另一種狀態,比如饅頭就是包子當餡兒趨於沒有的時候所呈現的狀態。
那麽,被凍得半死不活的新疆學生就是他們穿得不夠多時所呈現的狀態,所以你要多穿點兒,電話的另一頭表哥以這句話結束了通話,楊曦都還沒有來得及回上一聲是,就聽到啪嗒一聲,然後四境寂然。
一天一天下降著的溫度在無限靠近著那個最低的最讓人無法承受的溫度,最開始的早晨是一片被霜打過的世界,白花花的,晶瑩美麗,中午還是不至於要人命的氣溫。而後來,霜越來越重,還刮起了北風,攜肅殺之勢割人臉麵,即使是正午也還是冷得要死。
天氣冷的一段時間劉毅有午飯錢,便不回家。而楊曦每天在學校和家這條線斷之間走四次,從未間斷,每天四次徹骨寒,楊曦已經習慣了,他忍受得了。
許多孩子也習慣了,也忍受得了。
人一受苦,思想也簡單了,一天除了學習心裏幾乎就沒裝下別的東西,這段時間的功課他倒是爛熟於胸。另一方麵,老班審時度勢,縱觀全局,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似的看到楊曦在兩門功課沒分的情況下都能名列全校前三十名,的確是個可造之材,不可一再打擊他而使之“泯然眾人矣”,故而近段時間來,楊曦在班上倒也還自在。
87
第三組,第四排。
已經不能再像從前那樣一轉頭就輕而易舉地可以看見窗戶外的那一邊了,楊曦脫掉了最外麵一件半新舊的不知名的黑色厚衣,和別的男孩子一樣衝到暖氣包上暖手。
窗外的天還是蟹殼青,看著窗外那些“會動的風景”還是一團黑。
幾人在暖氣包前大侃今天的天氣有多冷,自己受了多大的艱難才到學校的,對於飽受其苦的楊曦來講,他們的話即使添了一絲誇大其詞的成分都還分量不足。
天空像是漸漸燃起來的燭光,放出不帶溫度的慘白光線,投到那些深的淺的濃的淡的色彩上,反射入那些渴望顏色的眼眸中,於是世界才開始有意義了。
楊曦摸了摸脖子上的那條毛巾,整整齊齊的線條,規規整整的彩條,舒適的溫度,貼心地照顧著自己的脖子。
真正重要的是關於這條圍巾的故事。
那是一個天氣剛剛讓毛衣都無法履行使命的時候,也不知道是楊父楊母摳門兒,還是他們根本不在意楊曦的死活,或許是他們沒想到亦或是認為楊曦皮厚凍不死,除了給楊曦準備過冬的帽子和手套外,圍巾什麽的從來也沒提起。
對於這種事,楊曦從來覺得沒必要提,因為提了最多也不過是那種劣質的拿不出場麵的圍脖,就像楊曦那不合年齡不合時宜的火車頭帽子和寬大的皮手套,這一切無疑都會讓楊曦覺得難受,所以他寧可挨凍,而受到的苦又無形中轉化為對父母的恨。
又愛又恨。
又恨又愛。
小時候他們平時都會對自己百般疼愛,可是到了農忙時候,在他們跟前玩耍的自己會時不時地收到一句“滾一邊兒玩兒去”,自己以為他們在逗自己玩,於是去給他們幫忙,結果卻幫了個倒忙,於是自己飽飽的挨了一頓打,淚流滿麵。
就是這樣的愛和恨。
徘徊在自己的生命裏。
當然也徘徊在許瑤的生命裏。
隻是形式不同罷了。
但至少許瑤的恨是完完全全地從愛中演變出來的,而自己的恨卻是從缺愛中演化而出的。
給以一種條件就會產生一種反應,這種說法就和佛教“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道理一樣充滿哲理。
在兩種不同的環境中,許瑤變得細膩而有愛,而楊曦卻越來越不知道如何表達關心和愛。
就是這樣的結果,才致使了在那一個早晨,許瑤微笑著把那條圍巾遞給了鼻子凍得通紅的楊曦。
“這個,給你。”不多的語言,是許瑤遞過來的溫暖和關心。
楊曦的眼神在空中呆滯了那麽一秒,然後褪下手套接了過來,“謝謝。”不多的回話,是燃燒了體內所有能量足以抵禦寒冷的溫度。
“好了,不多說了,我上課去啦,下次見。”許瑤捏了一下楊曦的手臂,疾步轉過屋角,藍色的書包飛揚後又消失。
那個早晨的天空和現在的一樣慘白,但似乎是兩種不同的意象,就像是對同一件事物的兩種迥然相異的比喻,給人的感受天差地別。
我怎麽這麽悲觀起來了,又不是生離死別,楊曦心中這樣輕輕自問,也不管周圍人笑聲爆彈似的轟隆隆不斷,管自去座位上看書了。
已經是天清地朗的時候了,校園裏一片忙碌。
聽數學成績平庸的表哥說他在大學的高數上學了一種叫做極限的東西,簡單的說就是一種事物趨近於某個狀態時呈現的另一種狀態,比如饅頭就是包子當餡兒趨於沒有的時候所呈現的狀態。
那麽,被凍得半死不活的新疆學生就是他們穿得不夠多時所呈現的狀態,所以你要多穿點兒,電話的另一頭表哥以這句話結束了通話,楊曦都還沒有來得及回上一聲是,就聽到啪嗒一聲,然後四境寂然。
一天一天下降著的溫度在無限靠近著那個最低的最讓人無法承受的溫度,最開始的早晨是一片被霜打過的世界,白花花的,晶瑩美麗,中午還是不至於要人命的氣溫。而後來,霜越來越重,還刮起了北風,攜肅殺之勢割人臉麵,即使是正午也還是冷得要死。
天氣冷的一段時間劉毅有午飯錢,便不回家。而楊曦每天在學校和家這條線斷之間走四次,從未間斷,每天四次徹骨寒,楊曦已經習慣了,他忍受得了。
許多孩子也習慣了,也忍受得了。
人一受苦,思想也簡單了,一天除了學習心裏幾乎就沒裝下別的東西,這段時間的功課他倒是爛熟於胸。另一方麵,老班審時度勢,縱觀全局,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似的看到楊曦在兩門功課沒分的情況下都能名列全校前三十名,的確是個可造之材,不可一再打擊他而使之“泯然眾人矣”,故而近段時間來,楊曦在班上倒也還自在。
87
第三組,第四排。
已經不能再像從前那樣一轉頭就輕而易舉地可以看見窗戶外的那一邊了,楊曦脫掉了最外麵一件半新舊的不知名的黑色厚衣,和別的男孩子一樣衝到暖氣包上暖手。
窗外的天還是蟹殼青,看著窗外那些“會動的風景”還是一團黑。
幾人在暖氣包前大侃今天的天氣有多冷,自己受了多大的艱難才到學校的,對於飽受其苦的楊曦來講,他們的話即使添了一絲誇大其詞的成分都還分量不足。
天空像是漸漸燃起來的燭光,放出不帶溫度的慘白光線,投到那些深的淺的濃的淡的色彩上,反射入那些渴望顏色的眼眸中,於是世界才開始有意義了。
楊曦摸了摸脖子上的那條毛巾,整整齊齊的線條,規規整整的彩條,舒適的溫度,貼心地照顧著自己的脖子。
真正重要的是關於這條圍巾的故事。
那是一個天氣剛剛讓毛衣都無法履行使命的時候,也不知道是楊父楊母摳門兒,還是他們根本不在意楊曦的死活,或許是他們沒想到亦或是認為楊曦皮厚凍不死,除了給楊曦準備過冬的帽子和手套外,圍巾什麽的從來也沒提起。
對於這種事,楊曦從來覺得沒必要提,因為提了最多也不過是那種劣質的拿不出場麵的圍脖,就像楊曦那不合年齡不合時宜的火車頭帽子和寬大的皮手套,這一切無疑都會讓楊曦覺得難受,所以他寧可挨凍,而受到的苦又無形中轉化為對父母的恨。
又愛又恨。
又恨又愛。
小時候他們平時都會對自己百般疼愛,可是到了農忙時候,在他們跟前玩耍的自己會時不時地收到一句“滾一邊兒玩兒去”,自己以為他們在逗自己玩,於是去給他們幫忙,結果卻幫了個倒忙,於是自己飽飽的挨了一頓打,淚流滿麵。
就是這樣的愛和恨。
徘徊在自己的生命裏。
當然也徘徊在許瑤的生命裏。
隻是形式不同罷了。
但至少許瑤的恨是完完全全地從愛中演變出來的,而自己的恨卻是從缺愛中演化而出的。
給以一種條件就會產生一種反應,這種說法就和佛教“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道理一樣充滿哲理。
在兩種不同的環境中,許瑤變得細膩而有愛,而楊曦卻越來越不知道如何表達關心和愛。
就是這樣的結果,才致使了在那一個早晨,許瑤微笑著把那條圍巾遞給了鼻子凍得通紅的楊曦。
“這個,給你。”不多的語言,是許瑤遞過來的溫暖和關心。
楊曦的眼神在空中呆滯了那麽一秒,然後褪下手套接了過來,“謝謝。”不多的回話,是燃燒了體內所有能量足以抵禦寒冷的溫度。
“好了,不多說了,我上課去啦,下次見。”許瑤捏了一下楊曦的手臂,疾步轉過屋角,藍色的書包飛揚後又消失。
那個早晨的天空和現在的一樣慘白,但似乎是兩種不同的意象,就像是對同一件事物的兩種迥然相異的比喻,給人的感受天差地別。
我怎麽這麽悲觀起來了,又不是生離死別,楊曦心中這樣輕輕自問,也不管周圍人笑聲爆彈似的轟隆隆不斷,管自去座位上看書了。
已經是天清地朗的時候了,校園裏一片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