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山城易手,看似簡單,其實是義銀手下一眾姬武士竭力策劃合作的結果。


    郡山城中雖然兵力不多,位置卻是險要,如果忠於筒井家的鬆倉重信無視法旨,事情就難辦了。


    所以,宣旨與接管是同步進行的。


    島勝猛是筒井家猛將,號稱島左近,之前又駐防在郡山城,城內兵士皆認識她。


    義銀讓她自城門外開始宣讀法旨,並讓伊賀眾立即接受城防。


    如此層層梯進,到了城中本丸鬆倉重信處,隻需要穩住她少許時間,就足夠伊賀眾拿下本丸的姬武士,完成換防。


    說來簡單,其中不可出一絲紕漏,不然反應過來的鬆倉重信呼喊軍勢反擊,一場奪城戰就免不了了。


    所以,島勝猛看似自信滿滿,其實心裏是捏了一把汗在。好在鬆倉重信沒有死鬥的意思,她才放下心來。


    兩人來到義銀本陣,鬆倉重信俯首聽令。


    法主畢竟是大和國最高領袖,她命令郡山城軍勢隨義銀出戰,那麽鬆倉重信是暫時歸於義銀麾下,不算迫降。


    義銀看了看島勝猛,說。


    “島姬,郡山城軍勢歸你轄製。你還要負責將北大和武家整合進去。


    這支軍勢你為大將,柳生姬,鬆倉姬協助,由你節製。”


    義銀此舉源於係統的初始好感度,島勝猛與山中幸盛一樣,是初始好感度max的人物。


    不管係統如何自閉,少有露麵。至少它給的幾個模式,特效,好感度,還是很靠譜的。


    北大和武家與郡山城的筒井家軍勢都是暫時歸附,他沒有心思也沒有能力再去約束她們,丟給好感度有保證的島勝猛轄製最為合適。


    島家是北方武家領袖,雖然這些年敗落,但餘威尚在。也了解這些武家內部的複雜關係,便於整合。


    她又是筒井家猛將左近,由她盯著鬆倉重信,整合筒井軍勢,也是最好的選擇。


    雖然理由多多,最大的原因還是不講道理的係統好感度,給了義銀撒手不管的勇氣。


    在場的姬武士們也沒想到義銀竟然如此大膽,島勝猛更是熱淚盈眶,跪下叩首。


    “敢不為禦前效死。”


    島家沉淪多年,終於又有了一次出頭的機會,這機會還是讓自己心動的男人給予。


    島勝猛咬著牙暗自發誓,定要鞠躬盡瘁,以謝君恩。


    義銀上前把她扶起,拍拍肩膀,說。


    “姬不負我,我不負姬。


    我給你三天時間整合軍勢。對雜賀眾一戰,由伊賀眾來做,你不參與。”


    諸姬還未從島勝猛一步登天的事件中羨慕出來,義銀一句話讓全場嘩然。


    百地三太夫最是忍耐不住,開口問道。


    “禦前是想攻山?”


    “是。”


    雙方目光對視,擦出了一陣火花。百地三太夫萬萬沒想到,義銀竟敢這麽做。


    伊賀眾這次能全軍出動,勉強接受斯波義銀指揮。


    一是期盼幕府開國,重回守護體係。


    二是斯波三姬各施手段,強行整合。


    伊賀三支軍勢中。


    北伊賀藤林家交權,國人又被藤堂高虎畫的大餅吸引,指揮權最為穩固。


    餘野眾群龍無首,被前田利益的殺伐手段嚇住,勉強交出指揮權,蛇鼠兩端。


    最不穩定的是南伊賀。


    雖然大穀吉繼騙走了百地三太夫,滅了瀧野一族,讓其他人勉強聽從了指揮。


    可這些天百地三太夫借著情報大權,使番往來,還是拉回了至少一半人心。


    隻有三家與百地家關係惡劣的國人,才是緊跟大穀吉繼的人馬。


    經過北大和散兵戰,伊賀眾以傷亡數十人的代價剿滅雜賀眾三百餘人,戰功立得輕鬆豐厚。


    後來又得到了興福寺支援,軍備糧草優化,士氣大增。


    正是斯波義銀威望上升的時候,百地三太夫甚至準備停下小動作,繼續雌伏觀望。


    誰知道,斯波義銀竟然會出昏招,要伊賀眾去攻打雜賀眾加固的山頭。


    雜賀眾最擅長的就是鐵炮彈幕,聚眾死守。


    如果伊賀眾執意攻山,死絕了這二千九百人馬,也打不下來。


    而伊賀國人幾乎都在此地,如果這些人打光了,伊賀眾也就不存在了。


    如此,必然引發軍中反彈,斯波家勉強把持的軍權立即會土崩瓦解。


    百地三太夫心中惴惴,不知道這是斯波義銀在引她出洞,還是真的犯了傻。


    她還在猶豫,尼子勝久已經大驚失色,出列跪叩。


    “禦前三思!萬萬不可呀!”


    她不知道斯波義銀發了什麽瘋癲,竟然想用伊賀眾攻山,這不是要逼反伊賀眾嘛。


    如今隻能冒死進諫,希望禦前改變主意。義銀冷著臉,任尼子勝久杜鵑泣血,亦是不理。


    這一戰其實到現在還是幕府軍劣勢。三好長慶準備了幾年,軍備糧草遠遠多於幕府。


    況且,幕府軍中鬆散的聯盟與同心同德的三好四姐妹如何能相提並論。


    義銀斷言,三好長慶在河內都不用打仗,用糧草軍備拖也能拖死幕府軍。


    所以,斯波義銀隻能盡快在大和打開局麵,然後率軍西進,協助足利義輝擊敗三好長慶。


    他才是這場仗最輸不起的人,所以一開始根本不想參戰。


    幕府輸了,三好長慶又不會廢黜將軍,最多是架空作為傀儡,讓三好家好好興旺幾年。


    如果三好長慶有才,搞個長慶檢地之類的政策,說不準還能留名青史。


    隻要幕府肯服軟,三好長慶絕對不會過分,因為她沒想過打破幕府體係,隻是要占個好位子。


    將軍幕臣有餘地,義銀就不一樣了。其他壓力不談,光是伊賀眾兩手空空就得要了他的命。


    他如果倉皇逃回尾張,織田信長那邊也不定落得個好下場。


    之前信長已經對他起了戒心,一想到回去尾張就要被織田信長另眼相看,嚇得他都快尿了。


    信長算是他最不想敵對的人。每個曆史留名的人物都不是善茬,普通人回到過去哪裏是這些精英的對手。


    而一個名字可以代表一個時代的曆史人物,更是天選之女,時代的風口。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


    例如前世回到王莽新政,你是去跟著光武帝吃幾年苦,一起悔創東漢。還是搶占風口,和劉秀一較高下?


    反正義銀自知平庸,沒這個膽子。他來伊賀都是被形勢逼著走沒辦法,更不想回去與織田信長作對。


    如此,此戰必須打贏,還得幹淨利落。


    他想了一個辦法。能不能成功,就得看係統到底給不給力了。


    絕境之中咬牙賭一把,爭取摩托變奔馳。


    閱讀不一樣的日本戰國最新章節請關注時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不一樣的日本戰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四四五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四四五五並收藏不一樣的日本戰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