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尹府大門外。
一輛由兩隻高頭大馬拉架的青篷馬車停在正門門外, 尹通判親自去迎來人,待車上的人下了車,兩人一道進府, 但眼尖的人卻能發現, 尹通判悄悄落後了半步,舉止之間都頗為尊敬。
蕭叡今日離了寧寧半日, 他鮮少有離開女兒這麽久的時候, 一進門便問尹通判:“寧寧在哪?”
尹通判道:“小公主正在後院跟女眷玩耍, 一切安好,沒人衝撞小公主。”
“那朕先不過去了。”蕭叡饒有興趣地問,“在玩什麽?”
尹通判說:“正在比投壺。”
蕭叡道:“那朕添個彩頭,前三皆有所獎。”
尹通判頓時有點額頭冒汗, 小孩子胡鬧便罷了,偏偏裏麵夾著一個公主,還是本朝唯一的公主, 其他孩子都不清楚。
安樂公主的受寵這幾日他已親眼見識過。
這萬一別人贏了, 惹惱了安樂公主不知會如何?
院子裏。
一個口廣腹大、瓶頸細長、內中裝有半壺小豆的青瓷酒壺穩穩的放在平坦地麵上,因是一群孩子戲樂, 所以隻擺了七八尺的距離。
侍女在一旁手持托盤,托盤上裝著十二枚無鏃的木製箭矢,二尺的長短。
寧寧在宮中常玩,是個中高中,對此興趣乏然,轉頭問複哥兒:“玩過投壺嗎?”
複哥兒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我小時候,在書上看到‘投壺’,娘帶我玩過一次, 我覺得不甚有趣,便沒有再玩過了了。我更喜歡看書。”
寧寧看他這麽丁點大的小人兒一本正經地說什麽小時候,當即被逗得笑出了聲:“你才多大呀,還小時候。”
複哥兒登時小臉紅撲撲,羞澀地望著姐姐。
寧寧教訓他說:“我見過書呆子,不過還是頭一回見你這麽小的書呆子。以往我見過你這年紀的男孩子都跟野猴子似的。我看你呀,就該多動動,身子骨才能好起來。我的禦……給我看病的大夫便時常如此叮囑我。”
複哥兒點點頭,文靜地說:“我曉得了。”
寧寧又問:“那你要不要玩?你要玩我教你玩。”
複哥兒一副很想答應又不好意思答應的模樣,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巴巴地瞅著姐姐,撲閃撲閃。
寧寧見他一個男孩子這幅扭捏的模樣就又覺得可愛又想欺負他:“幹什麽這樣看我?想玩就說想玩啊。”
複哥兒猶豫歎氣地說:“我好笨的,師傅教我打拳也教了好久,他們都哄我說我聰明,其實我知道我應當算作小笨蛋了。我怕你教不會我,辜負了你的心意。”
複哥兒這個樣子,反倒讓寧寧心生保護欲,寧寧笑了起來:“那有什麽?”
這時,有侍女恭正地端著一個托盤過來,上麵墊了一塊綢布,上麵放了一把小弓、一個玉蟬掛墜,另個侍女抱著一匹宮綢,一看便價值不菲,且不是尋常能得的。
道是前院尹通判的朋友、寧姐兒的父親聽聞他們在比試,給他們加個彩頭。引起一片低低的驚呼。
寧寧自然習慣了,這些東西對她來說也不稀罕,相較之下,此時此刻在這裏,不作為公主,隻作為一個普通的小女孩跟同齡人玩耍的記憶對她來說才是最珍貴的。
她是喜歡複哥兒,不過她大致也知道,就算是複哥兒以後來京城找她治病,她應該也見不了複哥兒幾回,他們之間的身份差太遠了。
她是公主,複哥兒隻是個庶民,還是商人之子。那些個兒公卿王侯家的兒子想要見到她都得看她心情,更何況一個庶民。
寧寧說:“我不參加,你去玩。”
複哥兒慢吞吞地道:“我這次絕拿不到前三。”
寧寧摸摸他的頭:“無妨。你是想要那些獎品嗎?我送你就是,又不是什麽好東西。知不知道投壺的規則?”
複哥兒垂下眼睫,微微皺眉,陷入沉思。
寧寧以為他不知道,正要為他解釋,就聽複哥兒不緊不慢地說:“每次投四矢,四矢投完算一局,司射為勝者立‘一馬’,共三局,立三馬者為勝。”
又問:“還有另外的規矩嗎?我在書上曾看到,漢武帝時,有一投壺者,不但能投矢入壺,竹矢落入壺中後再彈回其手中,百投百返,無一落空,稱技藝更高……”
寧寧見他小書呆習慣又犯了,好笑地說:“你先能投進去再說吧,三輪十二支竹矢,你能投中一次,我便獎你……獎你……”
寧寧卡殼,一下子也不知道獎什麽好,她的南珠項圈已經贈給複哥兒,於是在自己的兜裏搜找起來,沒找到什麽貴重東西,隻摸出一個小荷包,裏麵裝著她甜嘴的小糖豆。
寧寧大方地道:“那送你這個吧。這種糖豆外麵沒得賣,比那些俗氣的金銀綢緞要稀罕多了。”
複哥兒猛地點頭,“嗯”了一聲,不過才相處小半日,他太崇拜姐姐了,姐姐給什麽他都喜歡,姐姐就是隨便在路邊摘朵花給他,他都會很寶貝的。
複哥兒是這群孩子最小的,他統共也就四尺多高,一支二尺的竹矢抓在手裏就有他半人高了。
複哥兒一臉嚴肅,極認真地投矢,但是礙於手短,又實在不擅長,一投一個空,惹得大家都哈哈大笑。
遭到嘲笑,複哥兒也不羞惱,他投完了就站到一旁,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別人看,還要若有所思地點點頭,仿佛在觀摩學習。
寧寧問:“學到了嗎?”
複哥兒自信地用力點頭,等輪到他了,又上去投了個空,他鬱悶地說:“我覺得我應當能投中,但是我的手太短了,而且沒力氣。非策不利,事之不濟,此乃天也。”
寧寧聽得一愣一愣,停頓了一下,然後笑得更燦爛了:“你怎麽這般好玩。”
結果三輪投完,複哥兒一支竹矢都沒投中。
複哥兒鄭重地道歉:“辜負姐姐期待。”
寧寧仍把糖豆塞他手裏,笑眼彎彎:“無妨,你今天真叫我開心。我真想帶你回皇……回我家。”
複哥兒糾結了一下,點頭:“我也想跟你去。”
寧寧心下一動,雖複哥兒是男孩子,可他還那麽小,她貴為公主,就不能問父皇討好一個男孩子玩伴嗎?複哥兒如此可愛,郡主她們一定也會喜歡的。
雪翠俯身下去,對小公主說:“皇上過來了。殿下,我帶你去換身衣服吧。”
寧寧懶得換,拉著複哥兒說:“我帶你去見我父、父親吧。”
複哥兒這次卻沒有猶豫,搖頭,堅決道:“我不去。”
寧寧懵了,多少人想見她父皇一麵,複哥兒有這個榮幸卻不去?寧寧說:“你可知道我父親是誰?錯過這次機會,你一輩子都不一定能再有了。”
複哥兒說:“姐姐,你去吧,我也得回去找我的娘親了。”
寧寧不滿地撅起嘴巴,霸道地說:“我要你去,你就得跟我去。”
這時,複哥兒的娘親過來,複哥兒像是磁石一樣投入他娘親懷中。
複哥兒的娘親牽著他過來道別:“寧姐兒,謝謝你今日關照複哥兒,你若想再來找複哥兒,可以給城西白府遞帖子。”
寧寧不置可否,陰沉著臉。
秦月見她這幅模樣,心尖一跳,寧寧雖長得像她,神情卻與蕭叡如出一轍。
秦月抬眸,瞥見夾到前方有男子走來,隻一眼,她就認出來那是蕭叡。蕭叡變了許多,昔年俊美無儔、神采奕奕的少年郎已成了淵渟嶽峙的中年人,臉還是那張臉,沒添什麽皺紋,既不消瘦也沒發福,隻是不一樣了,留了胡子,兩鬢花白,就是她不出示真麵目與蕭叡站在一起,旁人一定也會覺得蕭叡才是年長者。
蕭叡遠遠看見寧寧在和一個婦人說話,那個婦人看到他便低下頭,大概是為了避諱男眷,抱著孩子,轉身走了。
直覺就在他耳邊低語起來,促使他一直盯著那個婦人的背影。
寧寧跑過來,蕭叡一把把女兒抱起來,他這才有空分神看了一眼寧寧。
後知後覺地發現寧寧很不高興,蕭叡笑了一下,問:“怎麽了?”
寧寧說:“爹爹,你能不能送我一樣東西。”
蕭叡慷慨地問:“要什麽?”
寧寧指著婦人離開的方向,說:“我要複哥兒。”
這一聽就是個男孩子的名字,蕭叡怔了一下,曆朝曆代得寵的公主常有包養男寵的,但寧寧還這麽小呢,未免也太早了吧?不過想來寧寧隻是想要個玩伴,沒什麽大不了。
雖說男女有防,但他的小公主想要,他就給。隻是個庶民的話,要來就要來了,可以淨身以後做個小太監陪寧寧嘛。
尹府大門外。
一輛由兩隻高頭大馬拉架的青篷馬車停在正門門外, 尹通判親自去迎來人,待車上的人下了車,兩人一道進府, 但眼尖的人卻能發現, 尹通判悄悄落後了半步,舉止之間都頗為尊敬。
蕭叡今日離了寧寧半日, 他鮮少有離開女兒這麽久的時候, 一進門便問尹通判:“寧寧在哪?”
尹通判道:“小公主正在後院跟女眷玩耍, 一切安好,沒人衝撞小公主。”
“那朕先不過去了。”蕭叡饒有興趣地問,“在玩什麽?”
尹通判說:“正在比投壺。”
蕭叡道:“那朕添個彩頭,前三皆有所獎。”
尹通判頓時有點額頭冒汗, 小孩子胡鬧便罷了,偏偏裏麵夾著一個公主,還是本朝唯一的公主, 其他孩子都不清楚。
安樂公主的受寵這幾日他已親眼見識過。
這萬一別人贏了, 惹惱了安樂公主不知會如何?
院子裏。
一個口廣腹大、瓶頸細長、內中裝有半壺小豆的青瓷酒壺穩穩的放在平坦地麵上,因是一群孩子戲樂, 所以隻擺了七八尺的距離。
侍女在一旁手持托盤,托盤上裝著十二枚無鏃的木製箭矢,二尺的長短。
寧寧在宮中常玩,是個中高中,對此興趣乏然,轉頭問複哥兒:“玩過投壺嗎?”
複哥兒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我小時候,在書上看到‘投壺’,娘帶我玩過一次, 我覺得不甚有趣,便沒有再玩過了了。我更喜歡看書。”
寧寧看他這麽丁點大的小人兒一本正經地說什麽小時候,當即被逗得笑出了聲:“你才多大呀,還小時候。”
複哥兒登時小臉紅撲撲,羞澀地望著姐姐。
寧寧教訓他說:“我見過書呆子,不過還是頭一回見你這麽小的書呆子。以往我見過你這年紀的男孩子都跟野猴子似的。我看你呀,就該多動動,身子骨才能好起來。我的禦……給我看病的大夫便時常如此叮囑我。”
複哥兒點點頭,文靜地說:“我曉得了。”
寧寧又問:“那你要不要玩?你要玩我教你玩。”
複哥兒一副很想答應又不好意思答應的模樣,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巴巴地瞅著姐姐,撲閃撲閃。
寧寧見他一個男孩子這幅扭捏的模樣就又覺得可愛又想欺負他:“幹什麽這樣看我?想玩就說想玩啊。”
複哥兒猶豫歎氣地說:“我好笨的,師傅教我打拳也教了好久,他們都哄我說我聰明,其實我知道我應當算作小笨蛋了。我怕你教不會我,辜負了你的心意。”
複哥兒這個樣子,反倒讓寧寧心生保護欲,寧寧笑了起來:“那有什麽?”
這時,有侍女恭正地端著一個托盤過來,上麵墊了一塊綢布,上麵放了一把小弓、一個玉蟬掛墜,另個侍女抱著一匹宮綢,一看便價值不菲,且不是尋常能得的。
道是前院尹通判的朋友、寧姐兒的父親聽聞他們在比試,給他們加個彩頭。引起一片低低的驚呼。
寧寧自然習慣了,這些東西對她來說也不稀罕,相較之下,此時此刻在這裏,不作為公主,隻作為一個普通的小女孩跟同齡人玩耍的記憶對她來說才是最珍貴的。
她是喜歡複哥兒,不過她大致也知道,就算是複哥兒以後來京城找她治病,她應該也見不了複哥兒幾回,他們之間的身份差太遠了。
她是公主,複哥兒隻是個庶民,還是商人之子。那些個兒公卿王侯家的兒子想要見到她都得看她心情,更何況一個庶民。
寧寧說:“我不參加,你去玩。”
複哥兒慢吞吞地道:“我這次絕拿不到前三。”
寧寧摸摸他的頭:“無妨。你是想要那些獎品嗎?我送你就是,又不是什麽好東西。知不知道投壺的規則?”
複哥兒垂下眼睫,微微皺眉,陷入沉思。
寧寧以為他不知道,正要為他解釋,就聽複哥兒不緊不慢地說:“每次投四矢,四矢投完算一局,司射為勝者立‘一馬’,共三局,立三馬者為勝。”
又問:“還有另外的規矩嗎?我在書上曾看到,漢武帝時,有一投壺者,不但能投矢入壺,竹矢落入壺中後再彈回其手中,百投百返,無一落空,稱技藝更高……”
寧寧見他小書呆習慣又犯了,好笑地說:“你先能投進去再說吧,三輪十二支竹矢,你能投中一次,我便獎你……獎你……”
寧寧卡殼,一下子也不知道獎什麽好,她的南珠項圈已經贈給複哥兒,於是在自己的兜裏搜找起來,沒找到什麽貴重東西,隻摸出一個小荷包,裏麵裝著她甜嘴的小糖豆。
寧寧大方地道:“那送你這個吧。這種糖豆外麵沒得賣,比那些俗氣的金銀綢緞要稀罕多了。”
複哥兒猛地點頭,“嗯”了一聲,不過才相處小半日,他太崇拜姐姐了,姐姐給什麽他都喜歡,姐姐就是隨便在路邊摘朵花給他,他都會很寶貝的。
複哥兒是這群孩子最小的,他統共也就四尺多高,一支二尺的竹矢抓在手裏就有他半人高了。
複哥兒一臉嚴肅,極認真地投矢,但是礙於手短,又實在不擅長,一投一個空,惹得大家都哈哈大笑。
遭到嘲笑,複哥兒也不羞惱,他投完了就站到一旁,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別人看,還要若有所思地點點頭,仿佛在觀摩學習。
寧寧問:“學到了嗎?”
複哥兒自信地用力點頭,等輪到他了,又上去投了個空,他鬱悶地說:“我覺得我應當能投中,但是我的手太短了,而且沒力氣。非策不利,事之不濟,此乃天也。”
寧寧聽得一愣一愣,停頓了一下,然後笑得更燦爛了:“你怎麽這般好玩。”
結果三輪投完,複哥兒一支竹矢都沒投中。
複哥兒鄭重地道歉:“辜負姐姐期待。”
寧寧仍把糖豆塞他手裏,笑眼彎彎:“無妨,你今天真叫我開心。我真想帶你回皇……回我家。”
複哥兒糾結了一下,點頭:“我也想跟你去。”
寧寧心下一動,雖複哥兒是男孩子,可他還那麽小,她貴為公主,就不能問父皇討好一個男孩子玩伴嗎?複哥兒如此可愛,郡主她們一定也會喜歡的。
雪翠俯身下去,對小公主說:“皇上過來了。殿下,我帶你去換身衣服吧。”
寧寧懶得換,拉著複哥兒說:“我帶你去見我父、父親吧。”
複哥兒這次卻沒有猶豫,搖頭,堅決道:“我不去。”
寧寧懵了,多少人想見她父皇一麵,複哥兒有這個榮幸卻不去?寧寧說:“你可知道我父親是誰?錯過這次機會,你一輩子都不一定能再有了。”
複哥兒說:“姐姐,你去吧,我也得回去找我的娘親了。”
寧寧不滿地撅起嘴巴,霸道地說:“我要你去,你就得跟我去。”
這時,複哥兒的娘親過來,複哥兒像是磁石一樣投入他娘親懷中。
複哥兒的娘親牽著他過來道別:“寧姐兒,謝謝你今日關照複哥兒,你若想再來找複哥兒,可以給城西白府遞帖子。”
寧寧不置可否,陰沉著臉。
秦月見她這幅模樣,心尖一跳,寧寧雖長得像她,神情卻與蕭叡如出一轍。
秦月抬眸,瞥見夾到前方有男子走來,隻一眼,她就認出來那是蕭叡。蕭叡變了許多,昔年俊美無儔、神采奕奕的少年郎已成了淵渟嶽峙的中年人,臉還是那張臉,沒添什麽皺紋,既不消瘦也沒發福,隻是不一樣了,留了胡子,兩鬢花白,就是她不出示真麵目與蕭叡站在一起,旁人一定也會覺得蕭叡才是年長者。
蕭叡遠遠看見寧寧在和一個婦人說話,那個婦人看到他便低下頭,大概是為了避諱男眷,抱著孩子,轉身走了。
直覺就在他耳邊低語起來,促使他一直盯著那個婦人的背影。
寧寧跑過來,蕭叡一把把女兒抱起來,他這才有空分神看了一眼寧寧。
後知後覺地發現寧寧很不高興,蕭叡笑了一下,問:“怎麽了?”
寧寧說:“爹爹,你能不能送我一樣東西。”
蕭叡慷慨地問:“要什麽?”
寧寧指著婦人離開的方向,說:“我要複哥兒。”
這一聽就是個男孩子的名字,蕭叡怔了一下,曆朝曆代得寵的公主常有包養男寵的,但寧寧還這麽小呢,未免也太早了吧?不過想來寧寧隻是想要個玩伴,沒什麽大不了。
雖說男女有防,但他的小公主想要,他就給。隻是個庶民的話,要來就要來了,可以淨身以後做個小太監陪寧寧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