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師道見天龍七聖在此刻一同現身,心中頓時五味雜陳。他上山之前心中謀算的,是尋機製服天龍七聖中的一人,逼問出伏魔劍的秘密,以及化身散的所在,結果所謀不中,反而早早就暴露了行蹤。適才在丹房大殿中,他出手劍斬半身人,是無奈之下所設的計謀,為了引來救兵,好伺機奪藥。不曾想,天龍七聖竟然視若無睹。所幸的是,計謀雖然落空,卻還是順利拿到丹藥。此刻化身散已經到手,天龍山之行功成一半,已然可以全身而退了,不想在這個關頭,卻又被天龍七聖纏上。


    天龍七聖非同小可,極不好鬥,袁師道心知肚明。再者,逍遙山與天龍山畢竟同氣連枝,不宜撕破臉皮,結下仇怨。但是此時此刻,一場大戰看來在所難免,無論勝敗如何,都不是袁師道心中所願。


    隻是,有一點令袁師道甚是費解,他此前出手斬傷半身人的時候,天龍七聖已經洞悉了自己的來意動向,那時何以沒有現身,卻要等到自己拿到化身散之後,方才亮相攔截?難不成,天龍七聖有十足把握,認定能夠製服自己,奪回藥物,不會讓化身散這種聲名不佳的邪藥,流傳出天龍山?


    袁師道心緒起伏不定,林道靖卻也並不平靜。他察覺到袁師道上山盜藥,一開始隻想令他知難而退,並不想兩家大動幹戈,傷了五山一脈的和氣。因此,在袁師道跟蹤他來到又玄居之時,他略施小法,變幻出茅山茅宗一仙師的聲音,想要嚇退袁師道。不曾想,袁師道賊心不死,不肯就此離去,居然又潛回到了丹房之中。


    在查知袁師道斬傷半身人之後,林道靖知道此事可大可小,便約束山中弟子,隻作視而不見,不許一人在丹房現身。他心想,袁師道乃是一代宗師身份,總不至於無緣無故要了半身人的性命,跟天龍山結下仇怨。隻要半身人留有一口氣在,山中多的是救命良藥,等到袁師道離山之後,便可以立刻對他們進行救治,這二人吃不了多少苦頭。哪曾想,這半身人對天龍山竟是心存怨憤,受傷之後,見到同門無人前來相救,居然主動向袁師道獻出丹藥。


    林道靖顧慮袁師道奪走化身散,對天龍山甚為不利。更重要的,是袁師道手中的伏魔劍,天龍山誌在必得。前番伏魔劍被蕭玄直、張玄歧二人輕易盜走,天龍七聖等一眾首腦人物都是痛心疾首,追悔莫及。為了避免在山中造成混亂,還特意捏造消息,聲稱偷盜法劍、叛出師門的蕭玄直、張玄歧二人,已被抓獲處死,同時又秘密派出大批人手,四處搜尋伏魔劍的下落。


    袁師道以伏魔劍斬破蜘蛛網,斬傷半身人,林道靖立時便知道了。山中高手四處遍尋不獲的伏魔劍,竟然被袁師道帶上山來,真是應了那句俗話,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林道靖立時便召集天龍七聖,決意要從袁師道手中奪回法劍。隻是天龍七聖這時有四位不在山上,待到傳喚他們回山,現身準備攔截,袁師道已經取得化身散,正要離開天龍山了。


    天龍七聖都出自天龍山本師派,與張仙師為首的仙師派一向勢同水火。袁師道與張仙師交好,此前結識的,都是仙師派的首腦人物,與天龍七聖並無交情可言,其中有幾位,此前甚至從未謀麵。他知道,天龍七聖出身本師派而被推舉為首領,自然是技壓他人,在修為道行上有過人之處,方能在天龍山同儕中脫穎而出。這時劈麵相逢,袁師道目光一一掃過,對七人的功力修為便略知一二。七人之中,以林道靖為首,三位看上去麵生的,功力明顯高出一籌,顯然是遠離俗務,專心修行之人。而瞧上去麵熟的四位,衣著華麗,臉上都是一團和氣,不像是遁世修行的世外高人,倒像是家大業大、養尊處優的富家翁,就平日所知,在五山的平輩人物中,功力甚是平平,不足為懼。


    袁師道心中盤算,要想擊退天龍七聖,離開天龍山,同時又不結下深仇大恨,隻能搶得先手,一擊即中,製服其中一人,以其作為人質,待到可以安全脫身,再放掉此人。隻是,天龍七聖雖然有強有弱,但卻彼此照應,環環相扣,實在瞧不出從誰下手,方才能夠穩操勝券。


    袁師道心中頗覺犯難,林道靖卻也甚是頭疼。他深知袁師道雖然年資尚淺,威望不足,但是道行高深,在五山中是數一數二的人物。伏魔劍是天龍山鎮山之寶,傳法傳宗的法劍,此番不能不取,袁師道是五山的首腦人物之一,地位舉足輕重,卻又不能太過得罪。個中分寸,實在難以把握。


    雙方各有忌憚,一時便僵持在那裏。這時,丹房大殿之中,半身人的疼痛呻吟聲一陣陣傳了過來,在靜夜中格外刺耳。袁師道被這聲音警醒,想到自己身在虎穴,久拖不利,當機立斷之下,身形一轉,伏魔劍出鞘,在周身畫出一個光圈,便人劍合一,向著罩在丹房大殿四周的蛛網上閃現而去。


    這時山坳之中亮如白晝,袁師道仗劍閃現,在丹房大殿及五張蛛網中上下翻飛。他身形一動,盯著他身後方位的那人跟著便閃現追擊。袁師道以劍開道,在五張蛛網中輾轉騰挪,遇到身體將要觸碰到蛛網之時,便以伏魔劍破網脫身。那貼身追蹤之人,以及天龍七聖餘下的六位,卻無法在這粘稠密集的蛛網中穿梭自如。不到一盞茶的工夫,天龍七聖紛紛中招,被粘在了蛛網之上,一時掙脫不得。


    袁師道雖然是仗著伏魔劍在手,靈機一動,投機取巧,但卻是算準了如此。他得手之後,當即插劍還鞘,離開蛛網,回頭拱了拱手,說道:“天龍山的靈丹妙藥,袁某受之有愧了。五山原是一體,今日得罪了各位,改日袁某專程上山謝罪,告辭。”


    說罷,他身形一動,正準備離開,這時身後傳來一聲長嘯。長嘯聲中,隻見山坳裏人影閃動,天龍山眾多弟子紛紛趕到,一擁而上,團團圍住了袁師道。


    袁師道心中冷笑一聲,雙腳在地麵上猛地一蹬,故意蓄力騰空,隻見他腳下生出一股巨大的氣浪,砰的一聲悶響,將四周的天龍山弟子震翻大半。袁師道人到半空,並不停留,折身向北,閃現離去。


    此番天龍山之行,雖然不盡如人意,卻也沒有空手而返,袁師道心中稍感慰藉。回想前往紫府神宮前後的經曆,先是妻子喪命,隨後女兒被擄,闖地府地府被毀,得到伏魔劍卻又不知如何派上大的用場,千算萬算,大多失算,唯獨就是得到化身散這一件,算是如願以償。


    袁師道心中一時感慨萬千。雖然知道天龍山即便派出追兵,也是不足為慮,腳下卻並不停留,不用多時,便來到離天龍山最近的一處方便法門,當即施法離開。


    袁師道此時有化身散在手,又將黑白無常收歸門下,修習一心二用之術,看來便是輕而易舉之事。心中所圖的大事有了著落,他自然大為欣喜。此時是回山修習一心二用,還是外出四處尋找女兒的下落,袁師道心中一時猶豫不決。轉念又想,女兒被人擄走,並沒有現成的線索可以查尋,大海撈針,談何容易,隻怕是枉費時日,耽誤了大事,當下心意已定,徑直返回逍遙山。


    逍遙山在五山之中最為神秘,一者是因為所在隱秘,除了五山中極少數與逍遙山交好的首腦人物,逍遙山具體的方位,外人一概不知。再者,便是逍遙山曆來弟子單薄,又與外人少有來往,更添神秘色彩。若非袁師道天縱奇才,又善於交遊,逍遙山在五山之中,實在是無足輕重。


    張玄歧與黑白無常都是初次來到逍遙山。張玄歧原本對黑白無常大有畏懼之心,但見到黑白無常在袁師道跟前甚是謙卑恭謹,知道他們已經被袁師道收服,仗著袁師道在背後撐腰,心中畏懼去了大半,雖然仍不樂意與他們同行,卻是小心翼翼,不流露出真實想法。


    袁師道所製的他山之石將他們傳送過來的落腳處,是在懸崖峭壁邊一處天然的石拱橋下。張玄歧與黑白無常站定之後,四處打量一番,隻見逍遙山似乎藏身於一個巨大的天坑之中,頭上是一方圓形的天空,腳下是一級級青色的石階,依著岩壁蜿蜒而下。


    三人沿著石階步行而下,沿途藤蘿滿壁,鳥語花香,景色清幽,令人心曠神怡。黑白無常不由得拿酆都城的那處莊園對比眼前之景,隻覺那莊園如同人工雕飾的一座盆景,而逍遙山卻是俗塵不到的世外仙境。


    那石階盡頭,豁然開朗,是一處極高極大的山洞。洞中山壁之上,點綴著精美絕倫的石刻石雕,奇花異草,異香撲鼻,更是舉目皆是。若說是天然形成,這山洞闊大之中,處處顯出幽雅精致,若說是人工雕鑿而成,山洞如此巨大,便是操縱鬼神之力,隻怕也未必能夠辦到。三人都不是見識寡陋之人,見此壯美奇景,都是由衷地讚歎不已。


    山洞正中,虎踞著一座大殿,殿前地上鋪滿青磚,是一個寬闊的廣場。山洞四周,高下錯落,依洞中地勢建造了各色的殿閣樓台。陽光斜射進來,一縷縷的穿過古藤綠蘿,映照在飛梁畫棟之上。數隻青鳥,在殿閣樓台間翩躚而飛,啼聲婉轉,襯出洞中的清幽寧靜,不同凡間。三人看到此情此景,都是心懷為之一快,黑白無常脫口讚道:“人說天上神仙府,人間逍遙宮,果然名不虛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紫府神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綠林穎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綠林穎士並收藏紫府神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