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公孫述不斷擴充自己的地盤,還打算由江陵這邊過來;隗囂也打算向南發展。漢光武說:“將士們都疲勞了,我真不想再去跟他們兩個人多事。我三番五次給他們寫信,勸他們歸附,還說決不虧負他們,可是他們始終不樂意。怎麽辦呢?”馮異說:“不去征伐,他們是不會投降的。我願意聽從吩咐。”漢光武說:“關中是通隴、蜀的要道,你在那裏鎮守不能離開。你先回去,我再調度兵馬,想辦法去征伐蜀地。”漢光武就叫馮異回到關中去,還吩咐他把家屬都帶去。
公元32年,劉秀親率大軍來戰隗囂,軍隊行至漆縣時,不少漢將認為地形複雜,前路未卜,不宜深入。劉秀聽了後也猶豫不定。正好馬援奉命趕到,劉秀忙將軍議的事說給他聽,並征求他的意見。馬援認為隗囂據險抗命,已然將士離心,隻要乘機進攻,必獲全勝。當前漢軍所慮者,不過是隴右地險難攻,若不熟悉此間地形確實難辦,可如今有老馬識途,破之易如反掌。說罷馬援讓人取些米來,當著劉秀的麵用米堆出隴右的山穀溝壑,然後指點山川要津,標示出各軍進退之路。如此直觀詳盡的三維地圖,讓劉秀眼前一亮,大喜道:“敵虜盡在眼中矣!”自帶導航的馬援憑著一出堆米為山,奠定了平隴大功。
此後劉秀揮軍直進,抵達高平第一城。河西軍閥竇融率領敦煌、酒泉、張掖、武威、金城五郡太守及羌、小月氏等步騎數萬、輜重車五千輛前來與劉秀會合,然後分兵數路攻隴。隗囂部下十餘萬人不戰而降。隗囂逃到傳說中諸葛亮玩空城計的西城,援隴的蜀軍也逃至上邽。劉秀秀完神通後就回洛陽了,臨行前他特意寫信給岑彭說:“若能攻取西城和上邽兩地,便可放心地南擊蜀地。人生苦短,既得隴,複望蜀,你要抓緊啊!”成語得隴望蜀就在劉秀的感慨聲中油然而生了。
岑彭感受到皇帝早日蕩平天下的渴望,也為西城久攻不下而苦惱。於是決定水淹西城,到了十一月份,蜀中的援兵陸續趕到,而漢軍的糧食卻吃得差不多了,缺吃少穿的漢軍受不了西北的苦寒,隻得燒毀輜重後相繼退兵。隗囂收拾殘部,一時又奪占隴西數郡。
建武九年正月隗囂死去,王元隻身逃奔公孫述,隗囂的兒子隗純等投降,隴西平定。
建武十一年春,征南大將軍岑彭又發起進攻,蜀將任滿大敗。王政斬任滿首級向岑彭投降。
岑彭親率主力北上,經過墊江直接進攻平曲。這裏是蜀軍的一個大糧倉,雖然有軍士守護,但根本來不及抵抗,就白白將數十萬石糧草拱手相讓。
岑彭繼續進攻成都,所到之處勢如破竹,各城邑都開門向岑彭投降,岑彭就長驅到達武陽,繞出王延岑部的後方,蜀地震驚。公孫述更是大驚失色,以杖頓地道:“是何神也!”
光武帝欲招降公孫述,遣使致書曉示禍福,並舉大義相勉,誓不相害。公孫述覽書後出示給心腹常少、張隆看,常少與張隆都勸他降漢。公孫述瞿然道:“廢興由命,哪裏有投降的天子呢!”。常少與張隆等不敢再言,自思亡在旦夕,相率憂死。
岑彭駐軍在彭亡,傳說中活了八百歲的彭祖在此羽化登仙,當地人為了紀念他,就將此地稱為“彭亡”。當向導告知岑彭此地叫彭亡後,岑彭愣了一下,隨後對親將說:“本將叫岑彭,此地卻叫彭亡,怎麽聽怎麽別扭!”岑彭打算移營,可當時天色已晚多有不便,隻得命人小心戒備。這時來了一個蜀中逃亡之人,自稱是公孫述的親隨被打來奔。岑彭不防有詐立即召見。哪知來人看似猥瑣卻極有勇力,他一邊和岑彭講成都的事,一邊搶過軍卒的武器刺向岑彭,岑彭措手不及竟被刺死。帳下士卒一擁而上殺死刺客,也沒來得及問他姓名。想不到這個叫彭亡的地名如此靈驗,彭祖、岑彭都亡於此地。後人有詩歎曰:
“雨驟風馳善用兵,
公孫擊地歎如神。
如何壁壘疏防夜,
已悟彭亡竟殞身。”
岑彭之死是蜀人的不幸——岑彭進入成都平原後,約束軍紀,下令軍士不得擄掠,很得百姓歡迎。
光武帝聽說岑彭被刺當然生悲,遂將任貴所獻各物賜給岑彭妻子,且賜諡岑彭為壯侯。
岑彭死後,接替他的是素以殘暴好殺聞名的吳漢。
蜀地百姓將岑彭與吳漢一對比,覺得岑彭比吳漢可愛得多,後來專門在武陽為岑彭立廟祭祀。
光武帝必欲公孫述投降,就下詔書曉喻道:“勿以岑彭受害而自疑,現在隻要如期歸降,就可保證家族安全;否則後悔難追!”公孫述得書後仍無降意,總要做個死皇帝。光武帝待述複報,但始終不至,乃傳諭吳漢道:“成都雖困,但尚有十餘萬守兵,不可輕敵!卿且堅據廣都勿與爭鋒,待他力屈計窮再去奮擊,自然一戰可下!”吳漢不肯依諭,竟率步騎二萬人進逼成都;公孫述不知所措,慌忙召入王延岑向他問計。王延岑說道:“男兒當死中求生,怎可束手待斃?今唯有傾資募士決一死戰。若能擊退漢兵,財物複可積聚,何足介懷?”公孫述就將金帛全部拿出來,募得敢死隊五千多人,假裝建立旗幟鳴鼓挑戰,暗地裏卻派遣奇兵繞到吳漢軍後麵,吳漢隻遏前敵不及後顧,竟被王延岑衝破後隊攪亂陣勢。吳漢軍腹背受敵當然潰散。吳漢被擠入水中幾至滅頂,虧得眼明手快攀住馬尾,馬識人意,徐徐將吳漢引出。
十一月,吳漢的副將臧宮軍到鹹門,公孫述命王延岑拒臧宮,自率數萬人出城大戰。吳漢使護軍高午、唐邯率精兵數萬人衝鋒陷陣。蜀兵大亂,高午持槊急進猛刺公孫述胸部,公孫述痛不可耐撞落馬下,左右抵死將公孫述救入城內。
王延岑得知公孫述負傷消息,鳴金退回。入城見述,公孫述模糊說了數語,挨到日暮便死了。王延岑為具棺殮,草草辦就。到了翌晨,王延岑自覺無力拒守,於是開城出降。
吳漢率部入城,可是三日後突然變臉,族滅公孫述、延岑家族,“放兵大掠,焚燒宮室”,生靈為之塗炭。劉秀聽說後龍顏大怒,下詔責備道:“成都已經投降,那麽多婦孺老幼都被你們殺害,你知道有多少人為此傷心嗎?”接著又指責副將劉尚說:“你也是皇族子弟,在地方上曆練多年,難道不知道家裏有把破笤帚也要好好珍重嗎(成語“敝帚自珍”的出處)?怎麽能做出這種喪心病狂的暴行來呢?你讓朕還怎麽吊民伐罪呢?”劉秀嚴令吳漢不準重施故伎,同時讓張堪做好安民工作,禮遇那些降臣,征辟蜀中賢士。如此恩威並施,蜀地暫時安頓下來。
吳漢雖然挨了一頓罵,但並沒有受到其他處罰。劉秀還準其回老家宛城祭祖,並賞穀米二萬斛。由此可見吳漢在劉秀心中的地位無可撼動。
劉秀為什麽對吳漢這麽好呢?中國戲劇中有個傳統劇目叫做吳漢殺妻。
劇情大概是這樣:劉秀在南陽招兵買馬,想要收複漢家江山。王莽便下令通緝劉秀。劉秀偷偷地跑到潼關,在一個飯館裏遭到刺殺,但幸好被店家和秦忠救下,之後劉秀帶著秦忠一起前往馬府。在這裏,劉秀受到馬家父女的款待。
吳漢是王莽的女婿,他妻子就是王莽的次女王曄,新朝稱“南寧公主”。吳漢一直追到馬府,綁了馬家的老爺,要他交出劉秀。這時吳漢的母親告訴吳漢王莽是殺父仇人,叫他放了劉秀並殺死自己的妻子。吳漢的母親以死相逼,在經過一番掙紮之後,吳漢答應了母親的要求。
吳漢的妻子正在庵堂裏為他祈禱,吳漢一時不忍心,錯過了好幾次機會。其實吳漢的妻子已經知道了實情,為了不影響丈夫的前途,幹脆搶過吳漢手中的劍自殺了。吳漢的母親見到這一幕之後,也選擇自盡。麵對此情此景,吳漢隻好縱火毀家追隨劉秀而去。
故事肯定是編的,王莽的女兒怎麽會嫁給吳漢呢?但吳漢忠於劉秀卻是真的。
吳漢屠城讓其背負了“屠伯”的惡名,成為其一生的汙點,但此舉重創了巴蜀反漢勢力。六年後蜀地再反,吳漢再次受命平蜀,“誅其渠帥二百餘人,徙其黨與數百家於南郡、長沙而還”。至此東漢在巴蜀的統治才穩定下來,可憐數萬百姓成為權力鬥爭的犧牲品。然而一個半世紀後,治理巴蜀的諸葛亮對吳漢的評價卻很高: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故匡衡、吳漢不願為赦。這是後話。
卻說蜀地告平全軍凱旋,涼州牧竇融上表稱賀,有詔令竇融與五郡太守一同入朝。竇融既抵闕下,即繳上安豐侯涼州牧印綬。光武帝賜還侯印即日召見,賞賜恩寵無與倫比。尋拜竇融為冀州牧,竇融辭不就任。適大司空李通因病去職,由揚武將軍馬成暫行代理,不太勝任,乃進竇融為大司空;並授梁統為大中大夫。涼冀二州另行簡員鎮守。
隴蜀已平西北無事,隻有盧芳偽稱劉文伯,連結匈奴烏桓常為邊患。驃騎大將軍杜茂等奉詔往討,盧芳與十餘騎逃入匈奴。後來盧芳複居高柳,遣使奉上降書,光武帝立他為代王,令他和輯匈奴。盧芳申請入朝,奉詔批準。及盧芳南至昌平,又遇朝使傳諭叫他折回。盧芳不免疑懼,又背漢投胡,不久病死。自此華夏無塵,全國統一。
公元32年,劉秀親率大軍來戰隗囂,軍隊行至漆縣時,不少漢將認為地形複雜,前路未卜,不宜深入。劉秀聽了後也猶豫不定。正好馬援奉命趕到,劉秀忙將軍議的事說給他聽,並征求他的意見。馬援認為隗囂據險抗命,已然將士離心,隻要乘機進攻,必獲全勝。當前漢軍所慮者,不過是隴右地險難攻,若不熟悉此間地形確實難辦,可如今有老馬識途,破之易如反掌。說罷馬援讓人取些米來,當著劉秀的麵用米堆出隴右的山穀溝壑,然後指點山川要津,標示出各軍進退之路。如此直觀詳盡的三維地圖,讓劉秀眼前一亮,大喜道:“敵虜盡在眼中矣!”自帶導航的馬援憑著一出堆米為山,奠定了平隴大功。
此後劉秀揮軍直進,抵達高平第一城。河西軍閥竇融率領敦煌、酒泉、張掖、武威、金城五郡太守及羌、小月氏等步騎數萬、輜重車五千輛前來與劉秀會合,然後分兵數路攻隴。隗囂部下十餘萬人不戰而降。隗囂逃到傳說中諸葛亮玩空城計的西城,援隴的蜀軍也逃至上邽。劉秀秀完神通後就回洛陽了,臨行前他特意寫信給岑彭說:“若能攻取西城和上邽兩地,便可放心地南擊蜀地。人生苦短,既得隴,複望蜀,你要抓緊啊!”成語得隴望蜀就在劉秀的感慨聲中油然而生了。
岑彭感受到皇帝早日蕩平天下的渴望,也為西城久攻不下而苦惱。於是決定水淹西城,到了十一月份,蜀中的援兵陸續趕到,而漢軍的糧食卻吃得差不多了,缺吃少穿的漢軍受不了西北的苦寒,隻得燒毀輜重後相繼退兵。隗囂收拾殘部,一時又奪占隴西數郡。
建武九年正月隗囂死去,王元隻身逃奔公孫述,隗囂的兒子隗純等投降,隴西平定。
建武十一年春,征南大將軍岑彭又發起進攻,蜀將任滿大敗。王政斬任滿首級向岑彭投降。
岑彭親率主力北上,經過墊江直接進攻平曲。這裏是蜀軍的一個大糧倉,雖然有軍士守護,但根本來不及抵抗,就白白將數十萬石糧草拱手相讓。
岑彭繼續進攻成都,所到之處勢如破竹,各城邑都開門向岑彭投降,岑彭就長驅到達武陽,繞出王延岑部的後方,蜀地震驚。公孫述更是大驚失色,以杖頓地道:“是何神也!”
光武帝欲招降公孫述,遣使致書曉示禍福,並舉大義相勉,誓不相害。公孫述覽書後出示給心腹常少、張隆看,常少與張隆都勸他降漢。公孫述瞿然道:“廢興由命,哪裏有投降的天子呢!”。常少與張隆等不敢再言,自思亡在旦夕,相率憂死。
岑彭駐軍在彭亡,傳說中活了八百歲的彭祖在此羽化登仙,當地人為了紀念他,就將此地稱為“彭亡”。當向導告知岑彭此地叫彭亡後,岑彭愣了一下,隨後對親將說:“本將叫岑彭,此地卻叫彭亡,怎麽聽怎麽別扭!”岑彭打算移營,可當時天色已晚多有不便,隻得命人小心戒備。這時來了一個蜀中逃亡之人,自稱是公孫述的親隨被打來奔。岑彭不防有詐立即召見。哪知來人看似猥瑣卻極有勇力,他一邊和岑彭講成都的事,一邊搶過軍卒的武器刺向岑彭,岑彭措手不及竟被刺死。帳下士卒一擁而上殺死刺客,也沒來得及問他姓名。想不到這個叫彭亡的地名如此靈驗,彭祖、岑彭都亡於此地。後人有詩歎曰:
“雨驟風馳善用兵,
公孫擊地歎如神。
如何壁壘疏防夜,
已悟彭亡竟殞身。”
岑彭之死是蜀人的不幸——岑彭進入成都平原後,約束軍紀,下令軍士不得擄掠,很得百姓歡迎。
光武帝聽說岑彭被刺當然生悲,遂將任貴所獻各物賜給岑彭妻子,且賜諡岑彭為壯侯。
岑彭死後,接替他的是素以殘暴好殺聞名的吳漢。
蜀地百姓將岑彭與吳漢一對比,覺得岑彭比吳漢可愛得多,後來專門在武陽為岑彭立廟祭祀。
光武帝必欲公孫述投降,就下詔書曉喻道:“勿以岑彭受害而自疑,現在隻要如期歸降,就可保證家族安全;否則後悔難追!”公孫述得書後仍無降意,總要做個死皇帝。光武帝待述複報,但始終不至,乃傳諭吳漢道:“成都雖困,但尚有十餘萬守兵,不可輕敵!卿且堅據廣都勿與爭鋒,待他力屈計窮再去奮擊,自然一戰可下!”吳漢不肯依諭,竟率步騎二萬人進逼成都;公孫述不知所措,慌忙召入王延岑向他問計。王延岑說道:“男兒當死中求生,怎可束手待斃?今唯有傾資募士決一死戰。若能擊退漢兵,財物複可積聚,何足介懷?”公孫述就將金帛全部拿出來,募得敢死隊五千多人,假裝建立旗幟鳴鼓挑戰,暗地裏卻派遣奇兵繞到吳漢軍後麵,吳漢隻遏前敵不及後顧,竟被王延岑衝破後隊攪亂陣勢。吳漢軍腹背受敵當然潰散。吳漢被擠入水中幾至滅頂,虧得眼明手快攀住馬尾,馬識人意,徐徐將吳漢引出。
十一月,吳漢的副將臧宮軍到鹹門,公孫述命王延岑拒臧宮,自率數萬人出城大戰。吳漢使護軍高午、唐邯率精兵數萬人衝鋒陷陣。蜀兵大亂,高午持槊急進猛刺公孫述胸部,公孫述痛不可耐撞落馬下,左右抵死將公孫述救入城內。
王延岑得知公孫述負傷消息,鳴金退回。入城見述,公孫述模糊說了數語,挨到日暮便死了。王延岑為具棺殮,草草辦就。到了翌晨,王延岑自覺無力拒守,於是開城出降。
吳漢率部入城,可是三日後突然變臉,族滅公孫述、延岑家族,“放兵大掠,焚燒宮室”,生靈為之塗炭。劉秀聽說後龍顏大怒,下詔責備道:“成都已經投降,那麽多婦孺老幼都被你們殺害,你知道有多少人為此傷心嗎?”接著又指責副將劉尚說:“你也是皇族子弟,在地方上曆練多年,難道不知道家裏有把破笤帚也要好好珍重嗎(成語“敝帚自珍”的出處)?怎麽能做出這種喪心病狂的暴行來呢?你讓朕還怎麽吊民伐罪呢?”劉秀嚴令吳漢不準重施故伎,同時讓張堪做好安民工作,禮遇那些降臣,征辟蜀中賢士。如此恩威並施,蜀地暫時安頓下來。
吳漢雖然挨了一頓罵,但並沒有受到其他處罰。劉秀還準其回老家宛城祭祖,並賞穀米二萬斛。由此可見吳漢在劉秀心中的地位無可撼動。
劉秀為什麽對吳漢這麽好呢?中國戲劇中有個傳統劇目叫做吳漢殺妻。
劇情大概是這樣:劉秀在南陽招兵買馬,想要收複漢家江山。王莽便下令通緝劉秀。劉秀偷偷地跑到潼關,在一個飯館裏遭到刺殺,但幸好被店家和秦忠救下,之後劉秀帶著秦忠一起前往馬府。在這裏,劉秀受到馬家父女的款待。
吳漢是王莽的女婿,他妻子就是王莽的次女王曄,新朝稱“南寧公主”。吳漢一直追到馬府,綁了馬家的老爺,要他交出劉秀。這時吳漢的母親告訴吳漢王莽是殺父仇人,叫他放了劉秀並殺死自己的妻子。吳漢的母親以死相逼,在經過一番掙紮之後,吳漢答應了母親的要求。
吳漢的妻子正在庵堂裏為他祈禱,吳漢一時不忍心,錯過了好幾次機會。其實吳漢的妻子已經知道了實情,為了不影響丈夫的前途,幹脆搶過吳漢手中的劍自殺了。吳漢的母親見到這一幕之後,也選擇自盡。麵對此情此景,吳漢隻好縱火毀家追隨劉秀而去。
故事肯定是編的,王莽的女兒怎麽會嫁給吳漢呢?但吳漢忠於劉秀卻是真的。
吳漢屠城讓其背負了“屠伯”的惡名,成為其一生的汙點,但此舉重創了巴蜀反漢勢力。六年後蜀地再反,吳漢再次受命平蜀,“誅其渠帥二百餘人,徙其黨與數百家於南郡、長沙而還”。至此東漢在巴蜀的統治才穩定下來,可憐數萬百姓成為權力鬥爭的犧牲品。然而一個半世紀後,治理巴蜀的諸葛亮對吳漢的評價卻很高: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故匡衡、吳漢不願為赦。這是後話。
卻說蜀地告平全軍凱旋,涼州牧竇融上表稱賀,有詔令竇融與五郡太守一同入朝。竇融既抵闕下,即繳上安豐侯涼州牧印綬。光武帝賜還侯印即日召見,賞賜恩寵無與倫比。尋拜竇融為冀州牧,竇融辭不就任。適大司空李通因病去職,由揚武將軍馬成暫行代理,不太勝任,乃進竇融為大司空;並授梁統為大中大夫。涼冀二州另行簡員鎮守。
隴蜀已平西北無事,隻有盧芳偽稱劉文伯,連結匈奴烏桓常為邊患。驃騎大將軍杜茂等奉詔往討,盧芳與十餘騎逃入匈奴。後來盧芳複居高柳,遣使奉上降書,光武帝立他為代王,令他和輯匈奴。盧芳申請入朝,奉詔批準。及盧芳南至昌平,又遇朝使傳諭叫他折回。盧芳不免疑懼,又背漢投胡,不久病死。自此華夏無塵,全國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