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賺了
大明:殖民全球,打造海上日不落 作者:死在羊中的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馮老弟,這可是製式軍品!”
劉一峰沒有說話微笑著,但內心卻在打鼓。在今天之前,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手上那批火銃是製式軍品。但現在他什麽都不能說,隻能保持沉默讓對方去猜。
孫二爺見他沒回答,也不惱,比劃了幾下後把火銃還給了劉老板,說道:“馮老弟以後在東山州是準備長期做火銃生意?”
這話問的就有技術了。
第一層是作為東山州民間最有份量的人,對東山州多了一個做火銃生意的人必然的要去了解。如果劉一峰真的想在東山州吃這碗飯,怎麽也要來孫二爺這拜個碼頭的,所以孫二爺該問。
第二層則是試探劉一峰是不是有長久的火銃進貨渠道,因為要做火銃生意就不可能隻做一單的。
金礦事件後,東山州被開發的區域越來越多,大明和東山州本地土著的衝突也越來越多。以往根本聽不到有人討論棕皮野人的事,現在卻越來越頻繁的出現在了民間商行和探險者口中了。
火銃的需求隻會增加不會減少,這生意在東山州有足夠的市場。
而劉一峰隻要願意拜碼頭,就說明他的確想長期做火銃生意,長期做就必然有長期的進貨渠道。
第三層也是試探,試探劉一峰在中原的背景到底是誰,又有多硬。
劉一峰如果有長期的火銃進貨渠道了,那麽這個渠道就必須足夠硬,不然不能做到長期。而火銃在大明本土管理的還是比較嚴格的,長期給劉一峰供應火銃的存在不會太多,孫二爺完全可以委托自己在中原長期合作的徐州商會幫忙調查的。
孫二爺是有野心的,金山城建立後,他看到了東山州有可能和安南都護府那樣繁榮起來。那麽他就想建立東山州商會了,商會會長自然是他。
要建立商會會和很多勢力明爭暗鬥,一個在中原有長期供應火銃渠道勢力做支撐的劉一峰,是值得拉攏的。
可惜劉一峰的回答讓他很失望。
“不是的,這批火銃我們也是意外獲得,在中原和安南都護府不敢出手,所以才決定來東山州的。”
接著劉一峰主動把自己這批火銃的“來源”講了出來,就是李鴻基的故事。
隻不過他成為了李鴻基急著出手火銃的買家之一。
“這事我有印象。”劉老板說道:“當時鬧得還挺大的,不過聽說火銃不是全部追回來了嘛?”
劉一峰愣了1秒,立刻恢複了正常,說道:“劉大哥,不全部追回來,這丟臉就丟大了。”
劉老板點了點頭,說道:“也是。”
孫二爺明白劉一峰的意思,當時肯定有漏掉的火銃,但對外必須說全部追回來了,這是官場規矩。
他說道:“你也夠隱忍的,居然把這批火銃藏了這麽久,還送到了東山州來賣。”
“安全起見嘛。”
劉老板非常興奮,因為劉一峰的底細被探清楚了,火銃的底細也說明白了,閩地丟失的火銃估計很少有人會想到去東山州查。閩地距離東山州太遠了,大多數時候,閩地的商人會選擇去安南都護府的,畢竟氣候上麵,寒冷的北方航線能讓大多數閩地的人望而生畏。
這批火銃足夠安全,還都是簧輪銃,這買賣太值了!
和他有同樣想法的還有孫二爺,他可不是完全的白道中人,他是混灰的。皮草商人去的都是深山老林,或者冰天雪地那些地方,誰也不知道會不會有同行見獵心喜鋌而走險的,反正那地方殺了人屍體扔那裏過不了幾天就會被狼群吃掉的。
他的狩獵隊人人都有火繩銃護身的,但火繩銃在冰天雪地中並不好用,簧輪銃會好很多的,他現在也有了購買一批簧輪銃的想法了。
“馮老弟,你有多少支火銃?”
劉老板見孫二爺這麽問,知道他也有了購買的心思,就有些緊張了。很怕劉一峰火銃不夠多,那到時候自己隻能割愛給孫二爺了。
劉一峰想了想:不算送出去那支,他還有123支。自己打算帶30個民夫走,算上老王和小鄭要32支。他也不想全賣了,想要留些庫存,於是拍了拍桌上的那把,比了個“八”。
80支?
劉老板立刻看向了孫二爺,孫二爺知道他在擔心什麽,主動說道:“劉老弟,你先要吧,畢竟這生意是你先談的。”
“二爺,瞧您這話說的,我也不是那麽急,不如二爺您先報個數吧。”
“好了,我要報個數,這80支我全都要了,你還不得私下罵我。”
“二爺話重了。”
“劉老弟,報你的數。”
劉老板感激的對孫二爺行了一禮,看向了劉一峰。他想買40支,但孫二爺也想要就減少10支,隻要30支。
於是剩下的50支都是孫二爺的了。
“馮老弟,開價吧。”
“二爺,說實話,我昨天去程老板那裏就是去試探價格的,程老板給我說的數是20兩一把,今天我想交二位一個朋友,10兩一把配引火藥和彈藥,二位意下如何?”
劉老板想說什麽,但自覺二爺也會說,就沒有開口。
果然孫二爺搖了搖頭:“程老板做生意還是挺誠信的,20兩是一把簧輪長銃的價格,你的是手銃,我們要火銃又不是打韃靼或者弗朗機人,手銃更合適。而且我是知道的,手銃價格更貴,10兩你太虧了。”
劉老板點頭附和。
“簧輪手銃的價格應該在30兩一把,這樣,你既然願意交我們這兩位朋友,就20兩一把,如何?”
還能如何?
當然是答應咯,對劉一峰來說這生意本來就是無本生意。
1600兩,這價格讓一旁一直旁聽,有些醉的馮碩醉意都嚇跑了,他這輩子就沒見過這麽多錢。
但對這兩個皮草商人來說,也就是一船普通皮草去本土的利潤而已。火銃是長久的,值得投資。
而且劉一峰給兩人留下的印象都足夠深,有能力有膽識有想法,關鍵還足夠年輕,中原可能有很硬的背景,這種人不結交,還結交什麽人?
“二位哥哥,交易就放在明天如何,我們後天就要離開樕山城了。”
劉一峰沒有說話微笑著,但內心卻在打鼓。在今天之前,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手上那批火銃是製式軍品。但現在他什麽都不能說,隻能保持沉默讓對方去猜。
孫二爺見他沒回答,也不惱,比劃了幾下後把火銃還給了劉老板,說道:“馮老弟以後在東山州是準備長期做火銃生意?”
這話問的就有技術了。
第一層是作為東山州民間最有份量的人,對東山州多了一個做火銃生意的人必然的要去了解。如果劉一峰真的想在東山州吃這碗飯,怎麽也要來孫二爺這拜個碼頭的,所以孫二爺該問。
第二層則是試探劉一峰是不是有長久的火銃進貨渠道,因為要做火銃生意就不可能隻做一單的。
金礦事件後,東山州被開發的區域越來越多,大明和東山州本地土著的衝突也越來越多。以往根本聽不到有人討論棕皮野人的事,現在卻越來越頻繁的出現在了民間商行和探險者口中了。
火銃的需求隻會增加不會減少,這生意在東山州有足夠的市場。
而劉一峰隻要願意拜碼頭,就說明他的確想長期做火銃生意,長期做就必然有長期的進貨渠道。
第三層也是試探,試探劉一峰在中原的背景到底是誰,又有多硬。
劉一峰如果有長期的火銃進貨渠道了,那麽這個渠道就必須足夠硬,不然不能做到長期。而火銃在大明本土管理的還是比較嚴格的,長期給劉一峰供應火銃的存在不會太多,孫二爺完全可以委托自己在中原長期合作的徐州商會幫忙調查的。
孫二爺是有野心的,金山城建立後,他看到了東山州有可能和安南都護府那樣繁榮起來。那麽他就想建立東山州商會了,商會會長自然是他。
要建立商會會和很多勢力明爭暗鬥,一個在中原有長期供應火銃渠道勢力做支撐的劉一峰,是值得拉攏的。
可惜劉一峰的回答讓他很失望。
“不是的,這批火銃我們也是意外獲得,在中原和安南都護府不敢出手,所以才決定來東山州的。”
接著劉一峰主動把自己這批火銃的“來源”講了出來,就是李鴻基的故事。
隻不過他成為了李鴻基急著出手火銃的買家之一。
“這事我有印象。”劉老板說道:“當時鬧得還挺大的,不過聽說火銃不是全部追回來了嘛?”
劉一峰愣了1秒,立刻恢複了正常,說道:“劉大哥,不全部追回來,這丟臉就丟大了。”
劉老板點了點頭,說道:“也是。”
孫二爺明白劉一峰的意思,當時肯定有漏掉的火銃,但對外必須說全部追回來了,這是官場規矩。
他說道:“你也夠隱忍的,居然把這批火銃藏了這麽久,還送到了東山州來賣。”
“安全起見嘛。”
劉老板非常興奮,因為劉一峰的底細被探清楚了,火銃的底細也說明白了,閩地丟失的火銃估計很少有人會想到去東山州查。閩地距離東山州太遠了,大多數時候,閩地的商人會選擇去安南都護府的,畢竟氣候上麵,寒冷的北方航線能讓大多數閩地的人望而生畏。
這批火銃足夠安全,還都是簧輪銃,這買賣太值了!
和他有同樣想法的還有孫二爺,他可不是完全的白道中人,他是混灰的。皮草商人去的都是深山老林,或者冰天雪地那些地方,誰也不知道會不會有同行見獵心喜鋌而走險的,反正那地方殺了人屍體扔那裏過不了幾天就會被狼群吃掉的。
他的狩獵隊人人都有火繩銃護身的,但火繩銃在冰天雪地中並不好用,簧輪銃會好很多的,他現在也有了購買一批簧輪銃的想法了。
“馮老弟,你有多少支火銃?”
劉老板見孫二爺這麽問,知道他也有了購買的心思,就有些緊張了。很怕劉一峰火銃不夠多,那到時候自己隻能割愛給孫二爺了。
劉一峰想了想:不算送出去那支,他還有123支。自己打算帶30個民夫走,算上老王和小鄭要32支。他也不想全賣了,想要留些庫存,於是拍了拍桌上的那把,比了個“八”。
80支?
劉老板立刻看向了孫二爺,孫二爺知道他在擔心什麽,主動說道:“劉老弟,你先要吧,畢竟這生意是你先談的。”
“二爺,瞧您這話說的,我也不是那麽急,不如二爺您先報個數吧。”
“好了,我要報個數,這80支我全都要了,你還不得私下罵我。”
“二爺話重了。”
“劉老弟,報你的數。”
劉老板感激的對孫二爺行了一禮,看向了劉一峰。他想買40支,但孫二爺也想要就減少10支,隻要30支。
於是剩下的50支都是孫二爺的了。
“馮老弟,開價吧。”
“二爺,說實話,我昨天去程老板那裏就是去試探價格的,程老板給我說的數是20兩一把,今天我想交二位一個朋友,10兩一把配引火藥和彈藥,二位意下如何?”
劉老板想說什麽,但自覺二爺也會說,就沒有開口。
果然孫二爺搖了搖頭:“程老板做生意還是挺誠信的,20兩是一把簧輪長銃的價格,你的是手銃,我們要火銃又不是打韃靼或者弗朗機人,手銃更合適。而且我是知道的,手銃價格更貴,10兩你太虧了。”
劉老板點頭附和。
“簧輪手銃的價格應該在30兩一把,這樣,你既然願意交我們這兩位朋友,就20兩一把,如何?”
還能如何?
當然是答應咯,對劉一峰來說這生意本來就是無本生意。
1600兩,這價格讓一旁一直旁聽,有些醉的馮碩醉意都嚇跑了,他這輩子就沒見過這麽多錢。
但對這兩個皮草商人來說,也就是一船普通皮草去本土的利潤而已。火銃是長久的,值得投資。
而且劉一峰給兩人留下的印象都足夠深,有能力有膽識有想法,關鍵還足夠年輕,中原可能有很硬的背景,這種人不結交,還結交什麽人?
“二位哥哥,交易就放在明天如何,我們後天就要離開樕山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