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東西吧,不是她故作高深不說,而是擔心會不會造成怎麽樣的影響,畢竟,各自有各自的發展規律。
可是——
她自己就是個意外。
意外來到這片空間。
原主本就從小“多災多難”,沒有在柳府裏磕頭掛掉,怕是也在那晚,隨著船隻一起沉入海底,可她又偏偏活了下來。
命裏有時終須有。
命裏無時莫強求。
既然她來了,或許,就是為了帶來一些“意外”。
作為一項醫學常識。
她將“心肺複蘇法”向兩人詳細說明。
當然,僅限於她所知道的部分。
“心肺複蘇法,不是專門用於醫治心疾的法子,而是意外情況,譬如,溺水,或某些突發情況,病患無法呼吸,沒有呼吸,短暫無脈搏。”
“一共四個步驟。”
“第一,對於病患,先要大聲呼喊,看看是否還有意識。”
“第二,摸起脈搏,最好是喉結一側的動脈,嗯……就是這裏,脈動的感覺會非常明顯的地方。”
“第三,讓病患保持平躺狀態。”
董杏林趕快躺下:“以我為例。”
她跪在董杏林一側,把雙手重疊的方法,仔細說給他們:“用手掌根的位置,下按,對了,按壓的位置是雙ru中間的地方。”
地上的董杏林忽然滿臉通紅。
“每個人情況不同,最好是解開衣衫看清,大概是這裏。”
手掌摁在他胸口處。
用上半身的力量,按下去5-6厘米深。
“差不多三四指深。”
“得掌握一定的力度,若是太重……原本人家隻是昏迷怎麽的,結果反而給按斷了幾根肋骨,這就……尷尬了。”
“所以說,胸骨斷裂的患者,不能使用此方法。”
“三十比二,記住這個比例,按壓三十次,口對口呼吸兩次。”
“還有口對口呼吸這個事哈。”
“首先,確定病患口中無異物,其次,抬起病患下顎,保持呼吸道順暢,就是口鼻這個通道能夠打開。”
關於“人工呼吸”這個環節。
三人皆是麵紅耳赤。
她抹了下嘴說道:“性命攸關時刻,某些禮節自然要退而其次。”
董杏林起身拉了拉自己的衣襟:“柳掌櫃,沒想到啊,你竟然也習得不少醫書!這法子,你是從哪兒學來的?”
“一位世外高人。”
“是那個細菌感染……”
董杏林的話沒說完,門外響起倉促的腳步聲。
人還沒到房前,聲音已經傳了進來。
“師傅!”
“不好了,經施主他……”
一位特地前來天葵寺求醫的經施主。
最終,在天葵寺病坊永遠合上了雙眼。
原空師傅神情凝重。
董杏林低聲跟她解釋道:“大師前陣子出去,就是為了給他尋藥,天山有種神參,能夠根治他的疾病。”
根據董杏林的描述。
她覺得所謂神參,也是無法治愈那人的病。
人原本好好的。
突然,暴瘦。
一個月大概瘦了二三十斤。
能吃能喝,也沒哪兒痛。
但肯定是不正常。
尋了許多大夫,多說是體內藏有餓死鬼,要麽,就是各種混合的疑難雜症。
拖了一個月。
人開始四肢瘦,肚腹臌脹起來。
疼痛開始了。
每日疼,陣陣痛。
經施主原來就是天葵寺的香客,多次與原空師傅談論經法,於是乎,他來了天葵寺,希望原空師傅能夠救他一命。
他的性命也就延遲了五個月。
去世前疼痛難忍,四肢瘦骨如柴,臉上似隻剩一張皮,肚腹腫脹得厲害。
“……最近兩日,出現惡心嘔吐的症狀。”
她歎息一聲,說道:“他能夠活那麽久,已經是個奇跡了。”
“為何如此說?”
原空師傅親自去給逝者安排後事,通知他的家人,將屍體入棺存放祠堂等等。
董杏林則帶她去了藏書閣。
“你看看,這是師傅的醫治手劄。”
原空師傅會把碰見的病例,醫治用藥等,詳細記錄在冊子裏,方麵學習醫術的比丘尼們查看。
董杏林得知後,馬上去求原空師傅。
自然是得到去藏書閣學習的機會。
關於這位“經施主”,他的病症和用藥,在原空師傅離開尋藥前,已經記錄在了冊子裏。
董杏林翻出來,一一給她解說。
絕大部分內容,例如具體用藥,她肯定是聽不懂。
“你再看看這個。”
她再次拒絕,卻抵不過董杏林的性質高昂,連著打了好幾個哈切:“我不看,說實話,實話,你聽不聽?”
董杏林趕緊點頭:“你說。”
“這些字,我都不認識,你就別跟我討論了,可以嗎?”
“啊?可是……你為什麽說已經是個奇跡?”
深呼吸。
再呼吸。
“那位經施主,是不是,這個地方疼痛?”
她摁了下自己身上某個位置。
“對!”
“據我推測,他應該是肝癌。”
董杏林眉眼擠到一塊去了:“艾?”
她取出自己的小本本來,寫下“癌”字,但董杏林表示自己才疏學淺,不認識這個字。
“腫瘤的意思,惡毒之症。”
“瘤我知道,那癌可是《周禮》中所指腫瘍?”
又是一個哈切:“請你聽我說,大致意思呢,就是他的肝髒得了惡性之症,治愈的可能性……”
現代醫學都是難題。
何況古代?
打個哈切,說著說著又不瞌睡了,因為董杏林拿了卷人體解剖圖出來。
其實,咱們古人很早就開始研究人體解剖,解剖對象主要是戰死沙場那些朋友,可對於人體的認識比較緩慢。
非常著名的古代醫學著作——《黃帝內經》,其成書於戰國至秦漢之間。
其中,有個非常有名的說法。
左肝右肺,心上腎下,脾居中央,
大家摸摸自己的身體。
感知一下五髒的位置。
之所以如此“排位”,據稱,跟五行有關,而不是西醫解剖學中的實際位置。
說著說著,她給董杏林畫了個草圖。
“大概就是這樣。”
“再具體的,我也不知道。”
“這……”董杏林支支吾吾半天:“圖,能借我看看嗎?”
撕下“兒童認知版”內髒圖,直接放他麵前:“送給你了。不過,有個事,我得給你說清楚。”
“請講。”董杏林趕緊把圖放在自己懷裏去了。
“這都是嘴皮子功夫,我隻知表症,具體怎樣,究竟該如何醫治,我是真不知道,以後別再找我討論了哈!”
可是——
她自己就是個意外。
意外來到這片空間。
原主本就從小“多災多難”,沒有在柳府裏磕頭掛掉,怕是也在那晚,隨著船隻一起沉入海底,可她又偏偏活了下來。
命裏有時終須有。
命裏無時莫強求。
既然她來了,或許,就是為了帶來一些“意外”。
作為一項醫學常識。
她將“心肺複蘇法”向兩人詳細說明。
當然,僅限於她所知道的部分。
“心肺複蘇法,不是專門用於醫治心疾的法子,而是意外情況,譬如,溺水,或某些突發情況,病患無法呼吸,沒有呼吸,短暫無脈搏。”
“一共四個步驟。”
“第一,對於病患,先要大聲呼喊,看看是否還有意識。”
“第二,摸起脈搏,最好是喉結一側的動脈,嗯……就是這裏,脈動的感覺會非常明顯的地方。”
“第三,讓病患保持平躺狀態。”
董杏林趕快躺下:“以我為例。”
她跪在董杏林一側,把雙手重疊的方法,仔細說給他們:“用手掌根的位置,下按,對了,按壓的位置是雙ru中間的地方。”
地上的董杏林忽然滿臉通紅。
“每個人情況不同,最好是解開衣衫看清,大概是這裏。”
手掌摁在他胸口處。
用上半身的力量,按下去5-6厘米深。
“差不多三四指深。”
“得掌握一定的力度,若是太重……原本人家隻是昏迷怎麽的,結果反而給按斷了幾根肋骨,這就……尷尬了。”
“所以說,胸骨斷裂的患者,不能使用此方法。”
“三十比二,記住這個比例,按壓三十次,口對口呼吸兩次。”
“還有口對口呼吸這個事哈。”
“首先,確定病患口中無異物,其次,抬起病患下顎,保持呼吸道順暢,就是口鼻這個通道能夠打開。”
關於“人工呼吸”這個環節。
三人皆是麵紅耳赤。
她抹了下嘴說道:“性命攸關時刻,某些禮節自然要退而其次。”
董杏林起身拉了拉自己的衣襟:“柳掌櫃,沒想到啊,你竟然也習得不少醫書!這法子,你是從哪兒學來的?”
“一位世外高人。”
“是那個細菌感染……”
董杏林的話沒說完,門外響起倉促的腳步聲。
人還沒到房前,聲音已經傳了進來。
“師傅!”
“不好了,經施主他……”
一位特地前來天葵寺求醫的經施主。
最終,在天葵寺病坊永遠合上了雙眼。
原空師傅神情凝重。
董杏林低聲跟她解釋道:“大師前陣子出去,就是為了給他尋藥,天山有種神參,能夠根治他的疾病。”
根據董杏林的描述。
她覺得所謂神參,也是無法治愈那人的病。
人原本好好的。
突然,暴瘦。
一個月大概瘦了二三十斤。
能吃能喝,也沒哪兒痛。
但肯定是不正常。
尋了許多大夫,多說是體內藏有餓死鬼,要麽,就是各種混合的疑難雜症。
拖了一個月。
人開始四肢瘦,肚腹臌脹起來。
疼痛開始了。
每日疼,陣陣痛。
經施主原來就是天葵寺的香客,多次與原空師傅談論經法,於是乎,他來了天葵寺,希望原空師傅能夠救他一命。
他的性命也就延遲了五個月。
去世前疼痛難忍,四肢瘦骨如柴,臉上似隻剩一張皮,肚腹腫脹得厲害。
“……最近兩日,出現惡心嘔吐的症狀。”
她歎息一聲,說道:“他能夠活那麽久,已經是個奇跡了。”
“為何如此說?”
原空師傅親自去給逝者安排後事,通知他的家人,將屍體入棺存放祠堂等等。
董杏林則帶她去了藏書閣。
“你看看,這是師傅的醫治手劄。”
原空師傅會把碰見的病例,醫治用藥等,詳細記錄在冊子裏,方麵學習醫術的比丘尼們查看。
董杏林得知後,馬上去求原空師傅。
自然是得到去藏書閣學習的機會。
關於這位“經施主”,他的病症和用藥,在原空師傅離開尋藥前,已經記錄在了冊子裏。
董杏林翻出來,一一給她解說。
絕大部分內容,例如具體用藥,她肯定是聽不懂。
“你再看看這個。”
她再次拒絕,卻抵不過董杏林的性質高昂,連著打了好幾個哈切:“我不看,說實話,實話,你聽不聽?”
董杏林趕緊點頭:“你說。”
“這些字,我都不認識,你就別跟我討論了,可以嗎?”
“啊?可是……你為什麽說已經是個奇跡?”
深呼吸。
再呼吸。
“那位經施主,是不是,這個地方疼痛?”
她摁了下自己身上某個位置。
“對!”
“據我推測,他應該是肝癌。”
董杏林眉眼擠到一塊去了:“艾?”
她取出自己的小本本來,寫下“癌”字,但董杏林表示自己才疏學淺,不認識這個字。
“腫瘤的意思,惡毒之症。”
“瘤我知道,那癌可是《周禮》中所指腫瘍?”
又是一個哈切:“請你聽我說,大致意思呢,就是他的肝髒得了惡性之症,治愈的可能性……”
現代醫學都是難題。
何況古代?
打個哈切,說著說著又不瞌睡了,因為董杏林拿了卷人體解剖圖出來。
其實,咱們古人很早就開始研究人體解剖,解剖對象主要是戰死沙場那些朋友,可對於人體的認識比較緩慢。
非常著名的古代醫學著作——《黃帝內經》,其成書於戰國至秦漢之間。
其中,有個非常有名的說法。
左肝右肺,心上腎下,脾居中央,
大家摸摸自己的身體。
感知一下五髒的位置。
之所以如此“排位”,據稱,跟五行有關,而不是西醫解剖學中的實際位置。
說著說著,她給董杏林畫了個草圖。
“大概就是這樣。”
“再具體的,我也不知道。”
“這……”董杏林支支吾吾半天:“圖,能借我看看嗎?”
撕下“兒童認知版”內髒圖,直接放他麵前:“送給你了。不過,有個事,我得給你說清楚。”
“請講。”董杏林趕緊把圖放在自己懷裏去了。
“這都是嘴皮子功夫,我隻知表症,具體怎樣,究竟該如何醫治,我是真不知道,以後別再找我討論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