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過了多久,清影的身軀已經變的有些僵硬,原本清秀的麵孔蒼白無色,隻是頭頂突然顯現的一抹嫣紅分外耀眼,似乎在無聲的訴說著對這個世界的眷戀。方報依然死死將其抱在懷中,不肯起身。眾人圍在身邊,皆是沉默不語。
此時,遠處走來一個和尚,冒著風雪走近人群,彎腰將方報扶起。方報哪肯起身,死死將清影抱在懷中。
“故人已去,此劫數乃是命中注定。當年豹子失蹤,她一怒之下牽連八寶洞僧眾,怒斥佛堂,失手毀了高僧塔林,鑄成大錯。我本想她能在九龍禪院閉關修佛,以積功德,奈何九龍禪院能關其身,卻終不能關其心。三弟,放手吧。”來人正是戒來,悲天憫人的的高僧,一身風雪。
方報癡癡的抱著清影半晌,終於在眾人的勸說下抱起清影,一步一步向白雲洞走去。
一行人走了一天一夜,受傷的海青山和黃丹丹帶著金熙緣半路回到東北馬家修養,其他人跟著方報來到了白雲洞天。
早有人通知了和光掌門,天行宗上上下下幾十人,連同八寶洞的僧人全部來到山門處。一群人護送著清影的遺體回到了朝陽洞。
和光安排眾弟子,為清影做了一場法事,最後將清影安葬在雙仙洞下。方報不顧身上有傷,接連幾天坐在清影墳前。想起清影生前的樣子,方報心如刀絞。用了幾天時間,方報在清影墳前移栽了很多桃花、梅花以及山中眾多的無名野花草,在墳前栽成了一片林子,想象著春天來的時候,墳前開滿鮮花,清影應該會喜歡的。
白雲洞天的一眾修士弟子平日裏雖與清影接觸不多,但是都知道清影法力高深,嫉惡如仇,對清影一向尊敬有加。得知清影殞身,也都學著方報,在花林旁植花種樹。漸漸的,雙仙洞下的花林越來越大,隻一條小路通向清影的墳塋。
一直到方報傷情發作,加之一直的勞累,終於昏倒在清影墳前,眾人才把方報抬回後殿。至柔和至若一起配了些丹藥幫助方報療傷,悉心照料了幾天,直到方報傷情已無大礙。
這天,同塵從京城傳回消息,高麗國內金熙緣父母已被處決,上層也通報我方,協助抓捕金熙緣,遣送回去。至於國師白不黑則隻字未提,趁亂逃跑的四個小妖不知去向,但肯定有回去報信的。
幸好方報讓何木豪提前給同塵通了氣,同塵在高麗的消息傳來後的第一時間找了不少關係,迅速把事情壓了下去,又給金熙緣重新做了一個身份,至此,天下再沒有高麗的金熙緣。
此時的金熙緣正在東北照顧海青山,這些事傳回東北後,金熙元沒有像大家想象的那樣悲痛欲絕,隻是默默的接受了現實。也許在被關進監獄的那一刻她就已經知道自己一家的命運會是如何,如今自己能逃出生天,換一種活法對她來說更是一種解脫。
又過了幾日,方報終於開學了。回到學校的方報如同換了一個人,每日沉默不語,專心學習。何木豪知道方報經曆的苦痛,連同趙丹兩個人,每到課間,就輪流默默的陪在方報身邊,算是無聲的安慰。
到了晚上,方報就一個人偷偷溜出宿舍,翻牆到學校後麵的山上,打坐練功,無比的專注。在他的內心深處,除了對失去清影的無限悲痛,還有就是對自己的自責。要不是因為自己以前沒有專注修行,何至於要清影擅離九龍禪院,以致香消玉殞。
實在難以抗拒心中的痛哭自責和無限思戀,方報每到周末都要去到九龍禪院,找戒來和尚。有時戒來會給方報講上一天的經文,有時又會指導方報習練達摩降業神功。更多的時候,方報一個人盤坐在禪房整天,不吃不喝,不言不語。
塞外的春天,來的似乎很突然。一場夜雨,漫山的映山紅怒放成了一片花海。蒼翠的青鬆,綠意盎然,無數的杏花、櫻桃花點綴其間,宣告著世間的季節變遷。方報不敢回山,也不敢再去聚仙閣,他怕睹物思人,也怕自己心中壓抑到發瘋的情緒會突然爆發,傷及無辜。
白雲洞天,清影的新墳早已長滿青草,被花樹林圍繞之下,少去了幾分淒冷。沒有人注意到,在墳塋的邊上,一株小草破土而出,奇特的是這株小草隻一片葉子,纖細的身軀渺小而倔強。
多想你是我的一隻風箏
飛的再高再遠
也能從手中的那條細線上
感受你的心跳
知道你已走遠
我的心攀上萬米高空
瞭望
哪怕在地平線上
看到你跳動的身影
告訴我
你還平安
沒有了你
一切從沸騰降到冰點
我成了冰層下麵的魚
找不到
可以呼吸的空間
漫天的陽光
化作片片雪
落在身上
好久
才融化成
一陣淒清的暖
“師父圓寂那天,我看到萬丈霞光化成一襲七彩袈裟,師父披上袈裟向西而去。我流著淚問師父,萬物生死,可有解脫?師父說,既談解脫,何必在乎生死。從那時候我就明白,生死在心,不在身。你遲遲不肯放下,不是看不透,是不想看透。那仙鶴雖是異類,也確實重情重義,所以和尚為其超度了七七四十九天,卻毫無回向,說明未在三界之內。三弟,我雖出家,卻是從家而出,你我兄弟一場,又有前世因果,實在不想看你困守。現在你明白了嗎?”
九龍禪院,方丈的靜心禪房內。方報雖然盤膝而坐,靜心參禪,一臉的消沉卻是始終不散。幾個月過去了,方山實在受不了這癡情的弟弟日漸頹廢。他更受不了的是這樣下去方報幾乎就成了第二個方山。方家三兄弟,兩個當了和尚,縱然是方山已是得道高僧,也絕不想讓這樣的事發生。
於是小方丈站在禪房門口,不得已算是泄露出一點天機。
“不在三界?什麽意思?”消沉的方報一驚,瞪大了眼睛盯著方山。
“說不得,不得說。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你們道家的道理,還用我說嗎?哈哈哈哈。”
說完,戒來和尚大笑著出門而去。
方報不明所以,心中卻是暗暗有了一絲明悟。
佛堂上,微笑的佛像安詳而神秘。
此時,遠處走來一個和尚,冒著風雪走近人群,彎腰將方報扶起。方報哪肯起身,死死將清影抱在懷中。
“故人已去,此劫數乃是命中注定。當年豹子失蹤,她一怒之下牽連八寶洞僧眾,怒斥佛堂,失手毀了高僧塔林,鑄成大錯。我本想她能在九龍禪院閉關修佛,以積功德,奈何九龍禪院能關其身,卻終不能關其心。三弟,放手吧。”來人正是戒來,悲天憫人的的高僧,一身風雪。
方報癡癡的抱著清影半晌,終於在眾人的勸說下抱起清影,一步一步向白雲洞走去。
一行人走了一天一夜,受傷的海青山和黃丹丹帶著金熙緣半路回到東北馬家修養,其他人跟著方報來到了白雲洞天。
早有人通知了和光掌門,天行宗上上下下幾十人,連同八寶洞的僧人全部來到山門處。一群人護送著清影的遺體回到了朝陽洞。
和光安排眾弟子,為清影做了一場法事,最後將清影安葬在雙仙洞下。方報不顧身上有傷,接連幾天坐在清影墳前。想起清影生前的樣子,方報心如刀絞。用了幾天時間,方報在清影墳前移栽了很多桃花、梅花以及山中眾多的無名野花草,在墳前栽成了一片林子,想象著春天來的時候,墳前開滿鮮花,清影應該會喜歡的。
白雲洞天的一眾修士弟子平日裏雖與清影接觸不多,但是都知道清影法力高深,嫉惡如仇,對清影一向尊敬有加。得知清影殞身,也都學著方報,在花林旁植花種樹。漸漸的,雙仙洞下的花林越來越大,隻一條小路通向清影的墳塋。
一直到方報傷情發作,加之一直的勞累,終於昏倒在清影墳前,眾人才把方報抬回後殿。至柔和至若一起配了些丹藥幫助方報療傷,悉心照料了幾天,直到方報傷情已無大礙。
這天,同塵從京城傳回消息,高麗國內金熙緣父母已被處決,上層也通報我方,協助抓捕金熙緣,遣送回去。至於國師白不黑則隻字未提,趁亂逃跑的四個小妖不知去向,但肯定有回去報信的。
幸好方報讓何木豪提前給同塵通了氣,同塵在高麗的消息傳來後的第一時間找了不少關係,迅速把事情壓了下去,又給金熙緣重新做了一個身份,至此,天下再沒有高麗的金熙緣。
此時的金熙緣正在東北照顧海青山,這些事傳回東北後,金熙元沒有像大家想象的那樣悲痛欲絕,隻是默默的接受了現實。也許在被關進監獄的那一刻她就已經知道自己一家的命運會是如何,如今自己能逃出生天,換一種活法對她來說更是一種解脫。
又過了幾日,方報終於開學了。回到學校的方報如同換了一個人,每日沉默不語,專心學習。何木豪知道方報經曆的苦痛,連同趙丹兩個人,每到課間,就輪流默默的陪在方報身邊,算是無聲的安慰。
到了晚上,方報就一個人偷偷溜出宿舍,翻牆到學校後麵的山上,打坐練功,無比的專注。在他的內心深處,除了對失去清影的無限悲痛,還有就是對自己的自責。要不是因為自己以前沒有專注修行,何至於要清影擅離九龍禪院,以致香消玉殞。
實在難以抗拒心中的痛哭自責和無限思戀,方報每到周末都要去到九龍禪院,找戒來和尚。有時戒來會給方報講上一天的經文,有時又會指導方報習練達摩降業神功。更多的時候,方報一個人盤坐在禪房整天,不吃不喝,不言不語。
塞外的春天,來的似乎很突然。一場夜雨,漫山的映山紅怒放成了一片花海。蒼翠的青鬆,綠意盎然,無數的杏花、櫻桃花點綴其間,宣告著世間的季節變遷。方報不敢回山,也不敢再去聚仙閣,他怕睹物思人,也怕自己心中壓抑到發瘋的情緒會突然爆發,傷及無辜。
白雲洞天,清影的新墳早已長滿青草,被花樹林圍繞之下,少去了幾分淒冷。沒有人注意到,在墳塋的邊上,一株小草破土而出,奇特的是這株小草隻一片葉子,纖細的身軀渺小而倔強。
多想你是我的一隻風箏
飛的再高再遠
也能從手中的那條細線上
感受你的心跳
知道你已走遠
我的心攀上萬米高空
瞭望
哪怕在地平線上
看到你跳動的身影
告訴我
你還平安
沒有了你
一切從沸騰降到冰點
我成了冰層下麵的魚
找不到
可以呼吸的空間
漫天的陽光
化作片片雪
落在身上
好久
才融化成
一陣淒清的暖
“師父圓寂那天,我看到萬丈霞光化成一襲七彩袈裟,師父披上袈裟向西而去。我流著淚問師父,萬物生死,可有解脫?師父說,既談解脫,何必在乎生死。從那時候我就明白,生死在心,不在身。你遲遲不肯放下,不是看不透,是不想看透。那仙鶴雖是異類,也確實重情重義,所以和尚為其超度了七七四十九天,卻毫無回向,說明未在三界之內。三弟,我雖出家,卻是從家而出,你我兄弟一場,又有前世因果,實在不想看你困守。現在你明白了嗎?”
九龍禪院,方丈的靜心禪房內。方報雖然盤膝而坐,靜心參禪,一臉的消沉卻是始終不散。幾個月過去了,方山實在受不了這癡情的弟弟日漸頹廢。他更受不了的是這樣下去方報幾乎就成了第二個方山。方家三兄弟,兩個當了和尚,縱然是方山已是得道高僧,也絕不想讓這樣的事發生。
於是小方丈站在禪房門口,不得已算是泄露出一點天機。
“不在三界?什麽意思?”消沉的方報一驚,瞪大了眼睛盯著方山。
“說不得,不得說。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你們道家的道理,還用我說嗎?哈哈哈哈。”
說完,戒來和尚大笑著出門而去。
方報不明所以,心中卻是暗暗有了一絲明悟。
佛堂上,微笑的佛像安詳而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