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王這些年雖然兢兢業業鎮守邊疆,可對於皇室來說越是安分守己這其中必然就有見不得光的勾當,武將與文官自古是兩個極端的分化,文人雅士自有書生傲氣,一生追求不外乎功名利祿或死後盼望著能夠流芳百世,隻要有了欲望當為掌權者便可控製人心,但武將不同,戰場上摸爬滾打換來的顯赫戰功不知有多少人願意為其效死忠,當初內廷給予的權利有多大,現如今便會讓皇室有多忌憚。
比起內廷龍椅上的權威,那些個驕兵悍卒更願意站在與其同生共死的蓬萊王身側,當朝一統不如現管來的實在,在邊關天天與這些將士悍卒朝夕相處,想要收買人心何其簡單,一旦內廷逼急了,邊關這些槍矛刀劍便會倒戈。
午門前,蓬萊王鄭元毅身著甲胄而立,左手握著劍柄靜靜等候著小皇帝的召見,自古武將入京不得著甲配劍,除了當年先帝特赦楊直特許入宮可著甲佩劍外,沒有人敢真正觸碰這鐵律。
武陵王鄭巍然換了一身官袍,麒麟繡紋腰佩朗玉,黑色的雙瞳中,透明的看不到一點情緒,與身披甲胄時大有不同,少了幾分戾氣,多了幾分書生氣質。
未曾換裝的武陵王左手握著劍柄而立,瞧著衣著華麗仿佛換了一個人的鄭巍然,輕笑道:“哎呀,這還真是人靠衣著馬靠鞍呐,我這來的匆忙倒是把官袍這件事情給搞忘了,人老嘍,不中用啦!”
仍舊一襲白衣的段雲手中折扇啪的一聲合上,嘴角倒是難得噙著一抹蠱然的笑意,一向處事格外謹慎小心的蓬萊王可不會拿肩膀上的頭顱開玩笑,怕是有心想要試探內廷那位。
“皇上有旨,召蓬萊王入殿議事!”伴隨著小太監高扯嗓音落下,蓬萊王握著佩劍走上台階,憶當初一口氣行走了九十九步台階臉不紅氣不喘,那時還是風華正茂的少年,人生若浮雲朝露已是暮年,握著劍柄的手不自覺緊了幾分,倘若上天再給他五百年時間
(本章未完,請翻頁)
,這天下必爭!
跨步走進奉天殿的鄭元毅目光如聚,便是連門口守衛明知入殿不得著甲佩劍的鐵律也不敢上前多加阻攔。正坐龍椅的鄭奇淵緊蹙眉頭看向蓬萊王鄭元毅,壓下心中憤怒,展露出了個笑臉道:“鄭元毅,聽說你孫子此番跟你一起入了京,算來也到了適婚的年紀了,不如留在宮中目色一個人選,這親上親豈不更好?”
蓬萊王鄭元毅微微閉目,心中不由冷笑,這所謂的親上加親倒不如說是滯留在京城的人質,倘若鄭瞻基真是個不爭氣的留在京城當那囚籠裏的金絲雀也未常不是一件好事,可偏偏這個孫子與自己很像,又豈會將他留在京城充當質子。
緩緩睜開雙眸的鄭元毅,抿唇輕歎,握劍的手微微顫抖,“北溝鎮一戰,我軍潰敗,英國公張賽戰死!泰寧侯張寶戰死!駙馬都尉井源戰死!平鄉伯楚珍戰死!遂安伯陳壩戰死!修武伯沈榮戰死!侍郎丁弦,王永,李鶴等五十八將!皆戰死!損失馬匹二十八萬頭,衣甲器械,輜重損失無數,全軍覆沒!敢問皇上,這邊關戰事不平,將士屍骨未寒,我兩位兒子還在邊關馬背上與烏布高族血戰,收到聖旨,老臣從前線馬不停蹄趕赴京城,難道隻是為了結親這點小事?說句大逆不道的話,皇上是否以為老臣想要謀反,故將我膝下兒孫留京當質子?倘若真是如此,皇上下旨便可,老臣自當領命!”
鄭元毅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前絲毫沒有給皇上留幾分薄麵,鄭奇淵臉色鐵青頗為有些頭疼,隻是有些話並不能明說,隻得擺手作罷道:“此番召蓬萊王入京自然不是結親這點小事,朕隻是突然想起才順便提了一嘴,倘若蓬萊王不願朕也不會強求,雁門關落入北玄餘孽手中,朕在這京城惶恐不安,若是北蟒與北玄餘孽結盟,這將北部千萬百姓置於何地,此番也是想與蓬萊王和兵部商量一下對策!”
鄭元毅拱手諷刺道:“倘若皇上下令讓老臣北上討伐,我鄭元毅自無二話,隻是這烏布高族近些年來
(本章未完,請翻頁)
如狼似虎,倘若在這個時候抽調兵力,恐怕皇上這天下就成了半壁江山了!”
新晉武狀元溫丘往前跨出一步,義憤填庸道:“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皇上,微臣願意率兵前往討伐北玄餘黨,奪會雁門關,收回失地!”
本想找個台階順勢而下的鄭奇淵倒是被自己欽點的武狀元弄的騎虎難下,這一時間若斬釘截鐵下令戰,那蓬萊王自當退守,烏布高族率兵入侵中原招惹蓬萊將校悍卒的諸多不滿,畢竟這些年皇室打壓各地藩王的手段層出不窮,諸位藩王早就心生不滿。可若不戰,自是要給蓬萊王入京找個理由,可不管如何巧舌如簧這皇室顏麵都要折損,這一次傳召兩王入京豈不是成了一個笑話。
鄭奇淵朝著曹忠賢投去一個求助的目光,希望曹丞相能夠想辦法解圍。
曹忠賢雙手插袖微微閉目,佯裝看不見,三朝底蘊被鄭奇淵一手毀掉,這中間不乏他在其中的暗示引誘,早已失信天下的一個皇帝又豈能做的長久,此舉無疑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再多的辯解都是徒勞。
鄭奇淵此刻沒有半分帝王之氣,眼神慌促無助,忍痛道:“這些朕早已經想到了,蓬萊王鎮守邊疆勞苦功高,召你入京也是為了褒獎你,馬匹衣甲器械可跟兵部討要,朕都準!”
蓬萊王拱手領旨謝恩後便轉身大步流星的離去,臉上的笑意再也藏匿不住,這一次試探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結果,這皇帝怕是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剩下隻需要等到武陵王率兵北上即可,倒時候李林浦入京,那皇位可就要徹底易主了。
鄭奇淵望向消失在奉天殿門口的鄭元毅,心中恨不得下令將他千刀萬剮,可多番征戰璃陽早已損了根基,各地百姓哀怨聲不絕,再加上親信之人多半離去,唯一的底牌也隻有皇宮內的那位老祖宗,但這也隻能保住鄭家人的性命無恙,憑他一人守不住這破碎的山河呀!
(本章完)
7017k
比起內廷龍椅上的權威,那些個驕兵悍卒更願意站在與其同生共死的蓬萊王身側,當朝一統不如現管來的實在,在邊關天天與這些將士悍卒朝夕相處,想要收買人心何其簡單,一旦內廷逼急了,邊關這些槍矛刀劍便會倒戈。
午門前,蓬萊王鄭元毅身著甲胄而立,左手握著劍柄靜靜等候著小皇帝的召見,自古武將入京不得著甲配劍,除了當年先帝特赦楊直特許入宮可著甲佩劍外,沒有人敢真正觸碰這鐵律。
武陵王鄭巍然換了一身官袍,麒麟繡紋腰佩朗玉,黑色的雙瞳中,透明的看不到一點情緒,與身披甲胄時大有不同,少了幾分戾氣,多了幾分書生氣質。
未曾換裝的武陵王左手握著劍柄而立,瞧著衣著華麗仿佛換了一個人的鄭巍然,輕笑道:“哎呀,這還真是人靠衣著馬靠鞍呐,我這來的匆忙倒是把官袍這件事情給搞忘了,人老嘍,不中用啦!”
仍舊一襲白衣的段雲手中折扇啪的一聲合上,嘴角倒是難得噙著一抹蠱然的笑意,一向處事格外謹慎小心的蓬萊王可不會拿肩膀上的頭顱開玩笑,怕是有心想要試探內廷那位。
“皇上有旨,召蓬萊王入殿議事!”伴隨著小太監高扯嗓音落下,蓬萊王握著佩劍走上台階,憶當初一口氣行走了九十九步台階臉不紅氣不喘,那時還是風華正茂的少年,人生若浮雲朝露已是暮年,握著劍柄的手不自覺緊了幾分,倘若上天再給他五百年時間
(本章未完,請翻頁)
,這天下必爭!
跨步走進奉天殿的鄭元毅目光如聚,便是連門口守衛明知入殿不得著甲佩劍的鐵律也不敢上前多加阻攔。正坐龍椅的鄭奇淵緊蹙眉頭看向蓬萊王鄭元毅,壓下心中憤怒,展露出了個笑臉道:“鄭元毅,聽說你孫子此番跟你一起入了京,算來也到了適婚的年紀了,不如留在宮中目色一個人選,這親上親豈不更好?”
蓬萊王鄭元毅微微閉目,心中不由冷笑,這所謂的親上加親倒不如說是滯留在京城的人質,倘若鄭瞻基真是個不爭氣的留在京城當那囚籠裏的金絲雀也未常不是一件好事,可偏偏這個孫子與自己很像,又豈會將他留在京城充當質子。
緩緩睜開雙眸的鄭元毅,抿唇輕歎,握劍的手微微顫抖,“北溝鎮一戰,我軍潰敗,英國公張賽戰死!泰寧侯張寶戰死!駙馬都尉井源戰死!平鄉伯楚珍戰死!遂安伯陳壩戰死!修武伯沈榮戰死!侍郎丁弦,王永,李鶴等五十八將!皆戰死!損失馬匹二十八萬頭,衣甲器械,輜重損失無數,全軍覆沒!敢問皇上,這邊關戰事不平,將士屍骨未寒,我兩位兒子還在邊關馬背上與烏布高族血戰,收到聖旨,老臣從前線馬不停蹄趕赴京城,難道隻是為了結親這點小事?說句大逆不道的話,皇上是否以為老臣想要謀反,故將我膝下兒孫留京當質子?倘若真是如此,皇上下旨便可,老臣自當領命!”
鄭元毅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前絲毫沒有給皇上留幾分薄麵,鄭奇淵臉色鐵青頗為有些頭疼,隻是有些話並不能明說,隻得擺手作罷道:“此番召蓬萊王入京自然不是結親這點小事,朕隻是突然想起才順便提了一嘴,倘若蓬萊王不願朕也不會強求,雁門關落入北玄餘孽手中,朕在這京城惶恐不安,若是北蟒與北玄餘孽結盟,這將北部千萬百姓置於何地,此番也是想與蓬萊王和兵部商量一下對策!”
鄭元毅拱手諷刺道:“倘若皇上下令讓老臣北上討伐,我鄭元毅自無二話,隻是這烏布高族近些年來
(本章未完,請翻頁)
如狼似虎,倘若在這個時候抽調兵力,恐怕皇上這天下就成了半壁江山了!”
新晉武狀元溫丘往前跨出一步,義憤填庸道:“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皇上,微臣願意率兵前往討伐北玄餘黨,奪會雁門關,收回失地!”
本想找個台階順勢而下的鄭奇淵倒是被自己欽點的武狀元弄的騎虎難下,這一時間若斬釘截鐵下令戰,那蓬萊王自當退守,烏布高族率兵入侵中原招惹蓬萊將校悍卒的諸多不滿,畢竟這些年皇室打壓各地藩王的手段層出不窮,諸位藩王早就心生不滿。可若不戰,自是要給蓬萊王入京找個理由,可不管如何巧舌如簧這皇室顏麵都要折損,這一次傳召兩王入京豈不是成了一個笑話。
鄭奇淵朝著曹忠賢投去一個求助的目光,希望曹丞相能夠想辦法解圍。
曹忠賢雙手插袖微微閉目,佯裝看不見,三朝底蘊被鄭奇淵一手毀掉,這中間不乏他在其中的暗示引誘,早已失信天下的一個皇帝又豈能做的長久,此舉無疑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再多的辯解都是徒勞。
鄭奇淵此刻沒有半分帝王之氣,眼神慌促無助,忍痛道:“這些朕早已經想到了,蓬萊王鎮守邊疆勞苦功高,召你入京也是為了褒獎你,馬匹衣甲器械可跟兵部討要,朕都準!”
蓬萊王拱手領旨謝恩後便轉身大步流星的離去,臉上的笑意再也藏匿不住,這一次試探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結果,這皇帝怕是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剩下隻需要等到武陵王率兵北上即可,倒時候李林浦入京,那皇位可就要徹底易主了。
鄭奇淵望向消失在奉天殿門口的鄭元毅,心中恨不得下令將他千刀萬剮,可多番征戰璃陽早已損了根基,各地百姓哀怨聲不絕,再加上親信之人多半離去,唯一的底牌也隻有皇宮內的那位老祖宗,但這也隻能保住鄭家人的性命無恙,憑他一人守不住這破碎的山河呀!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