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大走後,胭脂和母親聽到動靜,從房間裏麵出來。
看到地上的人頭,還有血泊之中的屍體,兩人都是大吃一驚。
胭脂直接嚇得癱軟在地,至於她的母親,則是立馬跑過去,將人頭撿回來與屍體放在一起,隨後方才跪在地上放聲大哭。
他們的哭聲,引來了鄰居。
鄰居通知了裏正,裏正連忙差人跑去報官。
官府的人到來之後,第一時間封鎖了現場,在院子裏麵一番搜尋之後,找到了一隻紅色的繡花鞋。
胭脂的母親一眼就認出來,這是她的鞋子,覺得事情另有隱情,沒有當場說破,而是將她叫到房間裏麵,偷偷問她。
胭脂見事情瞞不過,便將夜裏“鄂秋隼”私闖閨房,還拿走她的繡花鞋的事情告訴了母親。
得知真相之後,胭脂的母親大為憤怒,立即向現場的捕快告知此事。
鄂秋隼因此被抓,說自己不認識胭脂,更沒有去過他的家裏。
但當主審官員問他那天晚上為何不在家裏的時候,他卻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
主審官員更加覺得他有嫌疑,便讓人對他用刑,想要逼他說出真相。
鄂秋隼從小到大,一直錦衣玉食,哪裏受過這樣的苦,挨了幾個板子之後,實在忍受不了皮肉之苦,便承認了殺人的罪行。
胭脂因此對他恨之入骨,在堂上對著他張口大罵。
鄂秋隼百口莫辯,因為無法忍受這樣的屈辱,便趁著衙役不注意的時候,一頭撞在大堂的石柱上麵。
撞得腦袋開花,頭破血流,人雖然昏過去了,卻沒有死。
這件事情引起了洛鄴城司寇杜衡的注意。
在洛鄴城裏,如果說掌管兵權的鎮南王韓世充是第一把手的話,那麽處理民政事務的太守陳誌遠便屬於第二把手,至於負責刑獄和治安的杜衡,則是第三把手。
一般的刑事案件,杜衡不會親自處理,隻看下屬的匯報。
隻有覺得有問題的案子,他才會親自提審。
那天,鄂秋隼撞柱子的時候,他剛好目睹了這一幕。
殺人犯當場自絕,這種事情很少發生。
直覺告訴杜衡,這個書生打扮的年輕人身上可能另有隱情。
於是,他便叫來審理此案的官員,細細盤問。
這一問才知道,鄂秋隼是被屈打成招的。
而且私闖閨房當晚,胭脂並沒有看清鄂秋隼的麵貌。
杜衡覺得鄂秋隼沒有說謊,胭脂也沒有,很有可能,是有人假扮成鄂秋隼,嫁禍於他。
他當即叫來鄂秋隼,追問他案發當晚,究竟去了哪裏。
鄂秋隼本來不肯說,但杜衡告訴他,他的父親已經病入膏肓,為人子應該守在父親身邊伺候,而不是讓他白發人送黑發人,徒增傷悲。
鄂秋隼想到自己年邁的老父親,頓時淚流滿麵,將真相說了出來。
那天晚上,他其實在家,隻不過去了繼母的閨房。
他的繼母,隻比他大三歲,是他父親為了衝喜娶回來的。
除了新婚當晚,平日裏基本上都是分房睡覺。
鄂秋隼血氣方剛,繼母又年輕貌美,兩個年輕人,互相吸引,沒過多久,就坦誠相見。
鄂秋隼自知家醜不可外揚,所以寧願死,也不肯將這件事情說出來。
但為了給父親送終,延續鄂家的血脈,他隻能說出真相。
杜衡命人叫來他的繼母,對於兩人的事情,對方供認不諱。
杜衡更加相信鄂秋隼是無辜的,便請來胭脂,仔細審問。
胭脂說她已經交代了所有的事情,沒有什麽好說的,希望杜衡趕緊治鄂秋隼的罪。
杜衡讓她好好回憶一下,“鄂秋隼”私闖閨房那晚,對她說了什麽、做了什麽。
胭脂覺得是自己害死了父親,感到非常羞愧,不願再回想那天晚上的事情。
杜衡見軟的不行,便讓衙役嚇唬了她一下。
胭脂心中害怕,這才將那晚的經過全都說了出來。
但為了不牽連到王氏,她沒有說“鄂秋隼”是從王氏那裏得知她生病的事情。
隻說“鄂秋隼”一開始是來探望她的,後麵又得寸進尺,想要向她求歡,遭到拒絕之後,便搶了她的鞋子。
這件事情,杜衡已經聽屬下匯報過。
再問一次,是為了不遺漏掉細節。
早在第一次聽說“鄂秋隼”私闖閨房的時候,他便意識到一件事情,“鄂秋隼”是如何得知胭脂害了相思病的。
根據鄂秋隼的供述,他根本就不認識胭脂,對她的事情,不可能知道的這麽清楚。
如果胭脂沒有說謊,那真凶十有八九就是在探病的那些人裏麵,或者是與之有所關聯的人。
於是,杜衡便繼續問胭脂,她生病的時候,都有什麽人來看她。
胭脂回答說,隻有鄰居王氏,但她相信王氏的為人,事情都是“鄂秋隼”一個人做的,和她一點關係都沒有。
杜衡沒有理會她,讓她先到偏廳等待,叫來王氏。
王氏做賊心虛,在前往衙門的路上,已經想好了應對的說辭。
杜衡問她,是否知道胭脂喜歡鄂秋隼的事情。
王氏回答說她知道,還曾有意促成此事,但胭脂拒絕了。
杜衡又問她,有沒有將胭脂喜歡鄂秋隼的事情告訴別人。
王氏怕牽扯到宿介,說她沒有。
對於她的話,杜衡並不相信,因為王氏是唯一的知情者,如果她誰也沒說,鄂秋隼根本就不可能知道胭脂喜歡他,並且因為他而害了相思病的事情。
他當即大聲質問王氏,問她為什麽要說謊。
王氏堅持說她沒有,但明顯心虛了。
杜衡見她反應不對勁,便嚇唬她要拿烙鐵在她臉上動刑。
王氏心中害怕,這才隻好吐露實情,把宿介假冒成鄂秋隼占胭脂便宜的事情說了出來。
但她可以替宿介作證,胭脂父親不是他殺的,因為案發當晚,宿介就在她的家裏過夜。
杜衡當即傳喚宿介,見王氏也在場,他頓時明白過來,自己可能已經被出賣了。
還沒等杜衡開口,他便主動承認了犯罪事實。
不過,他緊接著又開口說了一件事情,震驚了在場所有人。
他說,在這起命案之中,毛大有非常重大的嫌疑。
因為就在他和王氏偷情的時候,毛大經常在窗外偷窺,他覺得有人看著,做起來比較刺激,這才一直沒有拆穿他。
除了他和王氏,毛大是第三個知情者。
他的繡花鞋已經丟了,很有可能,是被毛大撿到了。
他也想占這個便宜,便翻牆進入胭脂家裏,剛好碰見他的父親,這才殺人滅口。
宿介的話,對於破案有著很大的幫助。
杜衡當即命人去找毛大,押著他來到衙門。
在來的路上,毛大還有一些底氣,因為胭脂的父親已經死了,沒有證據可以表明人是他殺的。
所以,他一點都不慌亂,而是像個沒事人一樣來到這裏。
然而,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宿介和王氏竟然也在大堂裏麵。
所有與此案有關的人,全都在這裏。
毛大原本還很自信,但現在卻是徹底慌了。
不過,他表麵上還是強裝鎮定,笑著與王氏等人打了招呼。
見他殺了人還一副吊兒郎當的樣子,內心一點罪惡之感都沒有,杜衡眼中不由閃過幾分厭惡之色。
還沒有開始審問,就先以藐視公堂的罪名,讓人脫了他的褲子,打了他二十大板。
打他的衙役,已經認定了他是殺人的凶手,所以,一點兒也沒有留手,二十個板子下去,毛大直接昏死過去。
杜衡讓人用鹽水潑在傷口上麵,將毛大潑醒。
毛大醒來之後,立馬開口求饒,但對於自己殺人的事情,卻是隻字不提。
杜衡也不急,而是將宿介交代的事情說出來,問他是不是真的。
毛大當即開口否認,說他從來沒有偷看過二人,更不知他們偷情的事情。
他堅稱自己是被冤枉的,和這件事情一點關係也沒有。
杜衡便問他,案發當晚他在哪裏。
毛大說他在家裏睡覺,哪裏也沒去。
杜衡接著問他,家裏都有什麽人。
毛大說他父母雙亡,家裏隻有一個人。
杜衡讓人叫來他的鄰居,詢問對方案發當晚,有沒有聽到毛大家裏有什麽奇怪的動靜。
毛大的鄰居說,那天晚上,他聽到毛大半夜裏在院中打水洗衣服的聲音。
杜衡當即質問毛大,為什麽要深更半夜洗衣服,是不是衣服上麵沾了血,想要清除血跡。
毛大有些心虛,說他半夜說不著覺,便起來洗衣服打發時間,這不能證明他殺了人。
見他如此狡猾,杜衡沒有繼續逼問,而是問他的鄰居,毛大是不是經常半夜出去,天亮才回來。
他的鄰居是個夜香工,常常天還沒亮就起床,在東興坊裏收集糞便和尿液。
他說他親眼目睹過好幾次,毛大天亮之後才從外麵回來。
還有一次,他看到毛大從王氏家裏翻牆出來,以為兩人有奸情,這才假裝不知道,沒有說破。
麵對鄰居的供述,毛大自知瞞不過去了,這才隻好承認,他確實去過王氏家裏,偷窺二人在房中幹活。
但他隻是偷看,什麽壞事也沒做。
人不是他殺的,宿介這是血口噴人,想要嫁禍於他。
見他想要拉自己下水,宿介當即開口替自己辯解,說殺人的人是他,他才是無辜的。
兩人各執一詞,難分真假,杜衡便提出來,由神明來做裁斷!
看到地上的人頭,還有血泊之中的屍體,兩人都是大吃一驚。
胭脂直接嚇得癱軟在地,至於她的母親,則是立馬跑過去,將人頭撿回來與屍體放在一起,隨後方才跪在地上放聲大哭。
他們的哭聲,引來了鄰居。
鄰居通知了裏正,裏正連忙差人跑去報官。
官府的人到來之後,第一時間封鎖了現場,在院子裏麵一番搜尋之後,找到了一隻紅色的繡花鞋。
胭脂的母親一眼就認出來,這是她的鞋子,覺得事情另有隱情,沒有當場說破,而是將她叫到房間裏麵,偷偷問她。
胭脂見事情瞞不過,便將夜裏“鄂秋隼”私闖閨房,還拿走她的繡花鞋的事情告訴了母親。
得知真相之後,胭脂的母親大為憤怒,立即向現場的捕快告知此事。
鄂秋隼因此被抓,說自己不認識胭脂,更沒有去過他的家裏。
但當主審官員問他那天晚上為何不在家裏的時候,他卻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
主審官員更加覺得他有嫌疑,便讓人對他用刑,想要逼他說出真相。
鄂秋隼從小到大,一直錦衣玉食,哪裏受過這樣的苦,挨了幾個板子之後,實在忍受不了皮肉之苦,便承認了殺人的罪行。
胭脂因此對他恨之入骨,在堂上對著他張口大罵。
鄂秋隼百口莫辯,因為無法忍受這樣的屈辱,便趁著衙役不注意的時候,一頭撞在大堂的石柱上麵。
撞得腦袋開花,頭破血流,人雖然昏過去了,卻沒有死。
這件事情引起了洛鄴城司寇杜衡的注意。
在洛鄴城裏,如果說掌管兵權的鎮南王韓世充是第一把手的話,那麽處理民政事務的太守陳誌遠便屬於第二把手,至於負責刑獄和治安的杜衡,則是第三把手。
一般的刑事案件,杜衡不會親自處理,隻看下屬的匯報。
隻有覺得有問題的案子,他才會親自提審。
那天,鄂秋隼撞柱子的時候,他剛好目睹了這一幕。
殺人犯當場自絕,這種事情很少發生。
直覺告訴杜衡,這個書生打扮的年輕人身上可能另有隱情。
於是,他便叫來審理此案的官員,細細盤問。
這一問才知道,鄂秋隼是被屈打成招的。
而且私闖閨房當晚,胭脂並沒有看清鄂秋隼的麵貌。
杜衡覺得鄂秋隼沒有說謊,胭脂也沒有,很有可能,是有人假扮成鄂秋隼,嫁禍於他。
他當即叫來鄂秋隼,追問他案發當晚,究竟去了哪裏。
鄂秋隼本來不肯說,但杜衡告訴他,他的父親已經病入膏肓,為人子應該守在父親身邊伺候,而不是讓他白發人送黑發人,徒增傷悲。
鄂秋隼想到自己年邁的老父親,頓時淚流滿麵,將真相說了出來。
那天晚上,他其實在家,隻不過去了繼母的閨房。
他的繼母,隻比他大三歲,是他父親為了衝喜娶回來的。
除了新婚當晚,平日裏基本上都是分房睡覺。
鄂秋隼血氣方剛,繼母又年輕貌美,兩個年輕人,互相吸引,沒過多久,就坦誠相見。
鄂秋隼自知家醜不可外揚,所以寧願死,也不肯將這件事情說出來。
但為了給父親送終,延續鄂家的血脈,他隻能說出真相。
杜衡命人叫來他的繼母,對於兩人的事情,對方供認不諱。
杜衡更加相信鄂秋隼是無辜的,便請來胭脂,仔細審問。
胭脂說她已經交代了所有的事情,沒有什麽好說的,希望杜衡趕緊治鄂秋隼的罪。
杜衡讓她好好回憶一下,“鄂秋隼”私闖閨房那晚,對她說了什麽、做了什麽。
胭脂覺得是自己害死了父親,感到非常羞愧,不願再回想那天晚上的事情。
杜衡見軟的不行,便讓衙役嚇唬了她一下。
胭脂心中害怕,這才將那晚的經過全都說了出來。
但為了不牽連到王氏,她沒有說“鄂秋隼”是從王氏那裏得知她生病的事情。
隻說“鄂秋隼”一開始是來探望她的,後麵又得寸進尺,想要向她求歡,遭到拒絕之後,便搶了她的鞋子。
這件事情,杜衡已經聽屬下匯報過。
再問一次,是為了不遺漏掉細節。
早在第一次聽說“鄂秋隼”私闖閨房的時候,他便意識到一件事情,“鄂秋隼”是如何得知胭脂害了相思病的。
根據鄂秋隼的供述,他根本就不認識胭脂,對她的事情,不可能知道的這麽清楚。
如果胭脂沒有說謊,那真凶十有八九就是在探病的那些人裏麵,或者是與之有所關聯的人。
於是,杜衡便繼續問胭脂,她生病的時候,都有什麽人來看她。
胭脂回答說,隻有鄰居王氏,但她相信王氏的為人,事情都是“鄂秋隼”一個人做的,和她一點關係都沒有。
杜衡沒有理會她,讓她先到偏廳等待,叫來王氏。
王氏做賊心虛,在前往衙門的路上,已經想好了應對的說辭。
杜衡問她,是否知道胭脂喜歡鄂秋隼的事情。
王氏回答說她知道,還曾有意促成此事,但胭脂拒絕了。
杜衡又問她,有沒有將胭脂喜歡鄂秋隼的事情告訴別人。
王氏怕牽扯到宿介,說她沒有。
對於她的話,杜衡並不相信,因為王氏是唯一的知情者,如果她誰也沒說,鄂秋隼根本就不可能知道胭脂喜歡他,並且因為他而害了相思病的事情。
他當即大聲質問王氏,問她為什麽要說謊。
王氏堅持說她沒有,但明顯心虛了。
杜衡見她反應不對勁,便嚇唬她要拿烙鐵在她臉上動刑。
王氏心中害怕,這才隻好吐露實情,把宿介假冒成鄂秋隼占胭脂便宜的事情說了出來。
但她可以替宿介作證,胭脂父親不是他殺的,因為案發當晚,宿介就在她的家裏過夜。
杜衡當即傳喚宿介,見王氏也在場,他頓時明白過來,自己可能已經被出賣了。
還沒等杜衡開口,他便主動承認了犯罪事實。
不過,他緊接著又開口說了一件事情,震驚了在場所有人。
他說,在這起命案之中,毛大有非常重大的嫌疑。
因為就在他和王氏偷情的時候,毛大經常在窗外偷窺,他覺得有人看著,做起來比較刺激,這才一直沒有拆穿他。
除了他和王氏,毛大是第三個知情者。
他的繡花鞋已經丟了,很有可能,是被毛大撿到了。
他也想占這個便宜,便翻牆進入胭脂家裏,剛好碰見他的父親,這才殺人滅口。
宿介的話,對於破案有著很大的幫助。
杜衡當即命人去找毛大,押著他來到衙門。
在來的路上,毛大還有一些底氣,因為胭脂的父親已經死了,沒有證據可以表明人是他殺的。
所以,他一點都不慌亂,而是像個沒事人一樣來到這裏。
然而,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宿介和王氏竟然也在大堂裏麵。
所有與此案有關的人,全都在這裏。
毛大原本還很自信,但現在卻是徹底慌了。
不過,他表麵上還是強裝鎮定,笑著與王氏等人打了招呼。
見他殺了人還一副吊兒郎當的樣子,內心一點罪惡之感都沒有,杜衡眼中不由閃過幾分厭惡之色。
還沒有開始審問,就先以藐視公堂的罪名,讓人脫了他的褲子,打了他二十大板。
打他的衙役,已經認定了他是殺人的凶手,所以,一點兒也沒有留手,二十個板子下去,毛大直接昏死過去。
杜衡讓人用鹽水潑在傷口上麵,將毛大潑醒。
毛大醒來之後,立馬開口求饒,但對於自己殺人的事情,卻是隻字不提。
杜衡也不急,而是將宿介交代的事情說出來,問他是不是真的。
毛大當即開口否認,說他從來沒有偷看過二人,更不知他們偷情的事情。
他堅稱自己是被冤枉的,和這件事情一點關係也沒有。
杜衡便問他,案發當晚他在哪裏。
毛大說他在家裏睡覺,哪裏也沒去。
杜衡接著問他,家裏都有什麽人。
毛大說他父母雙亡,家裏隻有一個人。
杜衡讓人叫來他的鄰居,詢問對方案發當晚,有沒有聽到毛大家裏有什麽奇怪的動靜。
毛大的鄰居說,那天晚上,他聽到毛大半夜裏在院中打水洗衣服的聲音。
杜衡當即質問毛大,為什麽要深更半夜洗衣服,是不是衣服上麵沾了血,想要清除血跡。
毛大有些心虛,說他半夜說不著覺,便起來洗衣服打發時間,這不能證明他殺了人。
見他如此狡猾,杜衡沒有繼續逼問,而是問他的鄰居,毛大是不是經常半夜出去,天亮才回來。
他的鄰居是個夜香工,常常天還沒亮就起床,在東興坊裏收集糞便和尿液。
他說他親眼目睹過好幾次,毛大天亮之後才從外麵回來。
還有一次,他看到毛大從王氏家裏翻牆出來,以為兩人有奸情,這才假裝不知道,沒有說破。
麵對鄰居的供述,毛大自知瞞不過去了,這才隻好承認,他確實去過王氏家裏,偷窺二人在房中幹活。
但他隻是偷看,什麽壞事也沒做。
人不是他殺的,宿介這是血口噴人,想要嫁禍於他。
見他想要拉自己下水,宿介當即開口替自己辯解,說殺人的人是他,他才是無辜的。
兩人各執一詞,難分真假,杜衡便提出來,由神明來做裁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