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的人立刻被同事給喝止了。同事放低了聲音吼道:“你瘋了!這麽說特務局,是要給整個出版社找麻煩是嗎!?”
那說話的人頓了一下,便也壓低了聲音,心裏也一陣後怕,說道:“抱歉。”
可見特務局的威懾力。
殷憐進去之後,眾人都暫且噤了聲。不過等到殷憐問起,他們也沒有隱瞞,大致給她說了一下目前的情況。
原來今天早上有好幾家報紙報道了昨晚特務局的行動,其中有一家報紙直接報道了昨天荊宅發生的事情,詳細到了細節。在報道之中,記者對於特務局的行為進行了激烈的譴責,並詳細描述了他們怎麽樣漠視老人的生死,連小孩子都不放過。
他們描述得特別詳細,而且充滿了對於受害者的痛心和憂國憂民的情緒。如果殷憐不是親自經曆了現場,扮演了那個冷血無情的角色,恐怕都要相信了他們的鬼話。
但是既然她在場,對於這樣詳細的報道,就免不了開始懷疑它的來源和目的。
她正在思索之間,就聽到有人問道:“曾小姐,你覺得呢?”
殷憐抬起頭,說道:“不好意思,我剛才在想這個新聞可能會帶出來的影響,有點走神。你們在說什麽?”
對方聽了,便重複了一遍問道:“我是問,我們要不要也就這件事發表一些文章,譴責特務局的做法?”
殷憐:“……我們是女性時刊和文學刊物,不是政治刊物。”
年輕編輯說道:“可國之興亡,匹夫有責。即使是女性文學刊物,在麵對這種有關於國家大事的問題上,也不好表現出漠不關心的態度吧……”
殷憐想了想,說道:“你的想法我理解。但是,我們的文章要寫什麽呢?譴責特務局不關愛老人嗎?”
編輯頓時噎住。
殷憐說道:“一份好刊物,它報道的東西必須是有其依據的。否則我們隻是在胡編亂造寫而已。那麽你們現在告訴我,你們對於昨夜發生的事情有任何了解嗎?”
辦公室裏的眾人一時都沒有說話。
殷憐又說道:“如果要做這方麵的報道,就要去打探和了解現實。有人主動請纓,去采訪這件事的當事人或者相關人員嗎?”
還是沒人說話。
殷憐又等了半晌,這才說道:“我們現在是報刊,就要有報刊的原則。一沒采訪二沒調查,卻要對時事大發厥詞,這可不是合適的做法。”
有個小編反駁說道:“但即使不是前線記者,普通的文人難道就不能就時事發表見解了嗎?”
殷憐便回答:“見解見解,先有見聞才有解讀。見聞可不是道聽旁說,而是真正深入了解過,然後由心而發的某種感觸。你們本人對荊來荊大人有什麽了解嗎?他的生平事跡,這次事件的衝突原因,又或者對他家的老太太有什麽了解,對他家的小兒有什麽感情?”
眾人一開始還不服氣,聽殷憐這樣問,便被她帶了節奏,絞盡腦汁開始思考有關荊來的事情。
但是即使在這個時代,荊來的風評也不是很好。許多人隻知道荊大人執掌兵部,生活豪奢,換句話說就是他擺明了有貪汙受賄嫌疑,不過這在這個時代也算常識了,畢竟整個朝廷就是這麽個行事風格。
正常來說,如果沒有報導關於荊老太太和荊家小兒子的事情,而且還以極為有私人感情傾向的文字描述他們的可憐和特務局的殘忍,那麽這件事說到底就是朝廷的內部鬥爭,其實引不起什麽風浪。
殷憐說道:“說到底,你們就是覺得特務局的做法太過殘忍,即便是朝中鬥爭,也應當放過老人孩子。可是連坐之法自古有之,本來就是為了震懾犯人加令人互相監督形成。以現代人權思想來看確實有些不妥,可痛罵一個特務局有什麽用?休說那老人孩子已經沒了,就是還在,你們罵得特務局手下留情了,可是下個,下下個呢?若下次這樣做的是軍閥呢?是皇帝呢?”
編輯部頓時一片沉默,半晌,有人不情願地說道:“那難道我們就什麽都不做?”
殷憐頓了一下,說道:“討論這類的話題其實不適合我們的雜誌。我們的雜誌本身是文學和娛樂性的雜誌。我不是說這類雜誌就不應該憂國憂民,可是正因為我們側重點是文學和娛樂,所以不可以老在那裏憂國憂民。若是出現了大屠殺,大麵積的軍閥戰爭,又或者是涉及一整地的災害,我們自然要寫文章予以哀悼,可若隻是某件政治鬥爭,又或者某個凶殺案,難道我們還為了一知半解,甚至完全錯誤的情報去引導讀者發聲嗎?”
她這話說得有幾分誅心,編輯部之中的眾人聽後,隻覺得胸口一堵,想要反駁卻一時無從反駁起。
卻聽殷憐繼續說道:“我們的讀者主要還是一些夫人小姐。雖然不想說這個評判,但是她們之中的大部分和我一樣,相對這個社會的整體是比較柔弱的。但是即使柔弱,人活在世上就會有力量,就會有發聲的能力和勇氣。也許有一天我們能用上它們,但是,我希望你們不要妄自濫用這份影響力,至少在運用之前,要做詳細的調查和理性的判斷。”
殷憐聘用的這些員工都是年輕氣盛剛出社會的學生,所以難免衝動。可是他們都受過良好的教育,其實都是有腦子的,所以在仔細思考過她的話之後,最終還是被說服了。林家樂甚至主動做了檢討,表示這件事是他考慮不周,過於衝動,對於時刊本身的代表意義理解不夠。
殷憐倒沒有怪他。其實這段對話之中,她是耍了點手段的,就是為了讓報社不用卷入這一看就情況複雜的輿論風波之中。不過一群年輕人,直接靠強壓也不合適,所以她在給了一棒子之後,還是稍微給了點甜頭。
殷憐放柔了聲音,說道:“不過,雖然我不讚同摻和到荊來抄家案裏麵,但是我很讚賞你們對於老人小孩的悲憫之心。這件事如果能找到一兩個適合我們時刊的角度,你們也不是不能發表見聞。”
遲暉若有所思,問道:“所謂適合我們的角度,是說避過和特務局正麵衝突的可能性,從‘株連罪’的不人權開始討論,推動輿論讓人來反對連坐這種罪責嗎?”
殷憐說道:“遲暉你果然很敏銳……沒錯,我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遲暉說道:“這很難……比逼迫特務局放掉荊家的婦孺還困難……”
殷憐說道:“但是兩件事意義完全不同。放掉荊家人,得罪特務局,得利的隻是荊家。而如果能推動輿論的發展,雖然無法在短時間內改變朝廷的律法,卻可以在所有人的思想之中種下種子。與其去指責特務局沒有善待一位抄家官員的家屬,不如把視線擴大到所有收到牽連的犯人家屬身上,討論連坐這種刑罰存在的意義。”
這無疑是提高了文章的層次,而且關懷老人和孩子也更容易引起女性讀者的共鳴。一眾編輯當時就被說動了,立刻開始商議起了這類文章的可行性。林家樂素來和讀者接觸得多,也很了解她們的心態以及關注點,當時就提出了好幾個很有想法的切入點。
這方麵的采訪就相對好做和好安排。之前殷憐提出的采訪都是針對特務局和犯事官員的,編輯部的眾人雖然表現得大無畏,要真的去采訪也難免有各種各樣的顧慮,需要多方麵的掙紮——畢竟特務局的惡名,他們聽得多了。
離開特務局之後,殷憐卻對於李來希的做法產生了好奇。作為之前在案發時間直接出現過在案發現場的人,她自然清楚,荊家老人根本就是抱著孩子跑出來然後中風到底的。因為是燈節,又是富人區,所以當時的燈光還是挺明亮的,殷憐通過機器人的視線鏡頭可以很確定,老人身上一點傷口都沒有,甚至倒地的時候因為有孩子的繈褓作為緩衝,都沒有真的撞到頭。
而孩子更是被殷憐直接送去了未來,為此可能導致未來夏國和這個時空的夏國時間流逝比例略微縮減,雖然一個孩子的量可能非常微不足道,但是日積月累的話,也會對殷憐造成一定的損失。
在這種情況下,特務局還被指責說是虐待了老人和孩子,而且報紙腦補得活靈活現的,讓殷憐就有了不一般的感受。
這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特務局的對手或者敵人編造事實,蓄意以此來攻擊特務局。殷憐分析了一下,覺得最有可能這麽做的不是軍閥——軍閥的話,沒必要隻攻擊特務局,把朝廷作為一個腐敗的整體一起攻擊不是更好?那麽排除這個選項,更有可能的就是太子方麵的人,或者是與特務局有衝突的其它官員黨派了。
李來希作風強勢,殷憐在官眷和市井圈子裏混,雖然到處會聽一耳朵誰又和特務局發生了衝突,誰又看李來希不順眼。但這些畢竟是前朝外的消息了,其實不一定能做準……但是此時的她,也沒辦法打入朝廷的內部去。就算想要收買官員,一時之間也很難收買到能讓對方對她完全開誠布公的程度。
所以殷憐也隻能自己想辦法對這件事進行打探。
直接從特務局的人員入手是最簡單的,但是殷憐不一定能主動見到李來希,而且她腦子壞了才會直接去向一個過於敏銳和神秘的特務頭子打聽。倒是六月裏特務局向她這邊訂購了五輛車子,讓工坊的管事跟特務局的後勤官員產生了一點交集,可以打聽打聽。
殷憐便主動讓人安排了一場飯局。
那說話的人頓了一下,便也壓低了聲音,心裏也一陣後怕,說道:“抱歉。”
可見特務局的威懾力。
殷憐進去之後,眾人都暫且噤了聲。不過等到殷憐問起,他們也沒有隱瞞,大致給她說了一下目前的情況。
原來今天早上有好幾家報紙報道了昨晚特務局的行動,其中有一家報紙直接報道了昨天荊宅發生的事情,詳細到了細節。在報道之中,記者對於特務局的行為進行了激烈的譴責,並詳細描述了他們怎麽樣漠視老人的生死,連小孩子都不放過。
他們描述得特別詳細,而且充滿了對於受害者的痛心和憂國憂民的情緒。如果殷憐不是親自經曆了現場,扮演了那個冷血無情的角色,恐怕都要相信了他們的鬼話。
但是既然她在場,對於這樣詳細的報道,就免不了開始懷疑它的來源和目的。
她正在思索之間,就聽到有人問道:“曾小姐,你覺得呢?”
殷憐抬起頭,說道:“不好意思,我剛才在想這個新聞可能會帶出來的影響,有點走神。你們在說什麽?”
對方聽了,便重複了一遍問道:“我是問,我們要不要也就這件事發表一些文章,譴責特務局的做法?”
殷憐:“……我們是女性時刊和文學刊物,不是政治刊物。”
年輕編輯說道:“可國之興亡,匹夫有責。即使是女性文學刊物,在麵對這種有關於國家大事的問題上,也不好表現出漠不關心的態度吧……”
殷憐想了想,說道:“你的想法我理解。但是,我們的文章要寫什麽呢?譴責特務局不關愛老人嗎?”
編輯頓時噎住。
殷憐說道:“一份好刊物,它報道的東西必須是有其依據的。否則我們隻是在胡編亂造寫而已。那麽你們現在告訴我,你們對於昨夜發生的事情有任何了解嗎?”
辦公室裏的眾人一時都沒有說話。
殷憐又說道:“如果要做這方麵的報道,就要去打探和了解現實。有人主動請纓,去采訪這件事的當事人或者相關人員嗎?”
還是沒人說話。
殷憐又等了半晌,這才說道:“我們現在是報刊,就要有報刊的原則。一沒采訪二沒調查,卻要對時事大發厥詞,這可不是合適的做法。”
有個小編反駁說道:“但即使不是前線記者,普通的文人難道就不能就時事發表見解了嗎?”
殷憐便回答:“見解見解,先有見聞才有解讀。見聞可不是道聽旁說,而是真正深入了解過,然後由心而發的某種感觸。你們本人對荊來荊大人有什麽了解嗎?他的生平事跡,這次事件的衝突原因,又或者對他家的老太太有什麽了解,對他家的小兒有什麽感情?”
眾人一開始還不服氣,聽殷憐這樣問,便被她帶了節奏,絞盡腦汁開始思考有關荊來的事情。
但是即使在這個時代,荊來的風評也不是很好。許多人隻知道荊大人執掌兵部,生活豪奢,換句話說就是他擺明了有貪汙受賄嫌疑,不過這在這個時代也算常識了,畢竟整個朝廷就是這麽個行事風格。
正常來說,如果沒有報導關於荊老太太和荊家小兒子的事情,而且還以極為有私人感情傾向的文字描述他們的可憐和特務局的殘忍,那麽這件事說到底就是朝廷的內部鬥爭,其實引不起什麽風浪。
殷憐說道:“說到底,你們就是覺得特務局的做法太過殘忍,即便是朝中鬥爭,也應當放過老人孩子。可是連坐之法自古有之,本來就是為了震懾犯人加令人互相監督形成。以現代人權思想來看確實有些不妥,可痛罵一個特務局有什麽用?休說那老人孩子已經沒了,就是還在,你們罵得特務局手下留情了,可是下個,下下個呢?若下次這樣做的是軍閥呢?是皇帝呢?”
編輯部頓時一片沉默,半晌,有人不情願地說道:“那難道我們就什麽都不做?”
殷憐頓了一下,說道:“討論這類的話題其實不適合我們的雜誌。我們的雜誌本身是文學和娛樂性的雜誌。我不是說這類雜誌就不應該憂國憂民,可是正因為我們側重點是文學和娛樂,所以不可以老在那裏憂國憂民。若是出現了大屠殺,大麵積的軍閥戰爭,又或者是涉及一整地的災害,我們自然要寫文章予以哀悼,可若隻是某件政治鬥爭,又或者某個凶殺案,難道我們還為了一知半解,甚至完全錯誤的情報去引導讀者發聲嗎?”
她這話說得有幾分誅心,編輯部之中的眾人聽後,隻覺得胸口一堵,想要反駁卻一時無從反駁起。
卻聽殷憐繼續說道:“我們的讀者主要還是一些夫人小姐。雖然不想說這個評判,但是她們之中的大部分和我一樣,相對這個社會的整體是比較柔弱的。但是即使柔弱,人活在世上就會有力量,就會有發聲的能力和勇氣。也許有一天我們能用上它們,但是,我希望你們不要妄自濫用這份影響力,至少在運用之前,要做詳細的調查和理性的判斷。”
殷憐聘用的這些員工都是年輕氣盛剛出社會的學生,所以難免衝動。可是他們都受過良好的教育,其實都是有腦子的,所以在仔細思考過她的話之後,最終還是被說服了。林家樂甚至主動做了檢討,表示這件事是他考慮不周,過於衝動,對於時刊本身的代表意義理解不夠。
殷憐倒沒有怪他。其實這段對話之中,她是耍了點手段的,就是為了讓報社不用卷入這一看就情況複雜的輿論風波之中。不過一群年輕人,直接靠強壓也不合適,所以她在給了一棒子之後,還是稍微給了點甜頭。
殷憐放柔了聲音,說道:“不過,雖然我不讚同摻和到荊來抄家案裏麵,但是我很讚賞你們對於老人小孩的悲憫之心。這件事如果能找到一兩個適合我們時刊的角度,你們也不是不能發表見聞。”
遲暉若有所思,問道:“所謂適合我們的角度,是說避過和特務局正麵衝突的可能性,從‘株連罪’的不人權開始討論,推動輿論讓人來反對連坐這種罪責嗎?”
殷憐說道:“遲暉你果然很敏銳……沒錯,我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遲暉說道:“這很難……比逼迫特務局放掉荊家的婦孺還困難……”
殷憐說道:“但是兩件事意義完全不同。放掉荊家人,得罪特務局,得利的隻是荊家。而如果能推動輿論的發展,雖然無法在短時間內改變朝廷的律法,卻可以在所有人的思想之中種下種子。與其去指責特務局沒有善待一位抄家官員的家屬,不如把視線擴大到所有收到牽連的犯人家屬身上,討論連坐這種刑罰存在的意義。”
這無疑是提高了文章的層次,而且關懷老人和孩子也更容易引起女性讀者的共鳴。一眾編輯當時就被說動了,立刻開始商議起了這類文章的可行性。林家樂素來和讀者接觸得多,也很了解她們的心態以及關注點,當時就提出了好幾個很有想法的切入點。
這方麵的采訪就相對好做和好安排。之前殷憐提出的采訪都是針對特務局和犯事官員的,編輯部的眾人雖然表現得大無畏,要真的去采訪也難免有各種各樣的顧慮,需要多方麵的掙紮——畢竟特務局的惡名,他們聽得多了。
離開特務局之後,殷憐卻對於李來希的做法產生了好奇。作為之前在案發時間直接出現過在案發現場的人,她自然清楚,荊家老人根本就是抱著孩子跑出來然後中風到底的。因為是燈節,又是富人區,所以當時的燈光還是挺明亮的,殷憐通過機器人的視線鏡頭可以很確定,老人身上一點傷口都沒有,甚至倒地的時候因為有孩子的繈褓作為緩衝,都沒有真的撞到頭。
而孩子更是被殷憐直接送去了未來,為此可能導致未來夏國和這個時空的夏國時間流逝比例略微縮減,雖然一個孩子的量可能非常微不足道,但是日積月累的話,也會對殷憐造成一定的損失。
在這種情況下,特務局還被指責說是虐待了老人和孩子,而且報紙腦補得活靈活現的,讓殷憐就有了不一般的感受。
這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特務局的對手或者敵人編造事實,蓄意以此來攻擊特務局。殷憐分析了一下,覺得最有可能這麽做的不是軍閥——軍閥的話,沒必要隻攻擊特務局,把朝廷作為一個腐敗的整體一起攻擊不是更好?那麽排除這個選項,更有可能的就是太子方麵的人,或者是與特務局有衝突的其它官員黨派了。
李來希作風強勢,殷憐在官眷和市井圈子裏混,雖然到處會聽一耳朵誰又和特務局發生了衝突,誰又看李來希不順眼。但這些畢竟是前朝外的消息了,其實不一定能做準……但是此時的她,也沒辦法打入朝廷的內部去。就算想要收買官員,一時之間也很難收買到能讓對方對她完全開誠布公的程度。
所以殷憐也隻能自己想辦法對這件事進行打探。
直接從特務局的人員入手是最簡單的,但是殷憐不一定能主動見到李來希,而且她腦子壞了才會直接去向一個過於敏銳和神秘的特務頭子打聽。倒是六月裏特務局向她這邊訂購了五輛車子,讓工坊的管事跟特務局的後勤官員產生了一點交集,可以打聽打聽。
殷憐便主動讓人安排了一場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