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局上,殷憐大致陳述了一下自己在七夕晚上的遭遇和見聞,然後表示自己見到的事和之前報紙上所宣揚的完全不同,問是否需要幫忙澄清。
特務局的官員聽了,問了幾句當時現場的情景,殷憐便說自己的護衛有幾分醫學方麵的常識,基本可以判斷老人是中風亡故,並未受到任何虐待。
……這其實隻是一種試探。不管真相是什麽,如果外麵的輿論趨勢就是指責特務局,而且比起已經說出口的那一小部分,京中更多的其實是敢怒不敢言,在心中暗暗記恨的大部分。這一是因為特務局名聲一向不怎麽樣,過往作風也確實酷烈。第二就是其中有人在帶節奏。
趨勢如此,殷憐是不可能與大潮流作對的。在這種時候為特務局澄清,那簡直是自找死路。
但她知道對方不會接受她提供的這份“幫助”。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官員謝絕了她的提議,向她表示了感謝,但是與此同時,卻表示特務局有自己的工作安排。
殷憐心裏就有數了。
特務局顧名思義就是特殊事務局,但是特務這個詞在現代各種如雷貫耳,令人聽到就對其產生特殊的反感,本身是帶有多年抗戰電影渲染的成效的。但是夏國此時的特務局還是國家統治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凡花一點功夫在宣傳輿論上去,就不可能變成現在這種能止小兒夜啼的名聲。
加上李來希名下的特務局,其實比起底層官員來的作風反而還算不錯——買車的時候結賬爽快,由於本身俸祿不低,平時也不會做在街頭小攤吃拿卡要的事情,至於大酒樓或者像殷憐這樣的工坊願意自己給個折扣,那也算正常的人情往來,並不算十分過分。
他們的手段酷烈,主要還是針對政敵和其它軍閥的特務的,不關老百姓多少事。但是即使如此,特務局的名氣還是在百姓中也廣泛流傳,原因是什麽?
殷憐先前便懷疑這是他們刻意放任的結果,這時候卻是越發確定了。
若是現在的國安機關,肯定不會這麽做。但是配上此時夏國的國情,特務局選擇這麽做的理由就很明顯了——為了震懾。所以李來希選擇約束手下,比其它朝廷的機構更加不擾民的原因也很明白了。
他需要對於治下民眾產生一種有距離的震懾,卻不能與之產生實際的利益衝突。
意識到這一點,殷憐對於李來希產生了更深的好奇。
他與“灰色麵具”之中的那位反派魔王的差距太大了。
不如說,雖然方法很不仁慈,但李來希確實在以自己的方式,在維持這個腐朽的,垂暮的帝國的政權與存在。
比起傳說中的魔王,他更像是一個普通的,矛盾的,受身份立場和出身背景所困的傳統舊派官員。隻是比起此時夏國官場裏一般的貪腐人士,他更有自製力也更有能力罷了。
從傳說人物變成一個現實世界的普通人傑,這非但沒讓殷憐感到失望,反而讓殷憐對這個“壞人”起了一點點敬仰之心——能夠為了大局背負不必要背負的惡名,李來希的作為幾乎讓殷憐覺得他是一位有犧牲精神的高尚人士了,哪怕他為之努力的方向明顯地是與時代潮流相違背的。
其實能遇見李來希的機會並不少——這時候夏國的京城其實還比較狹小,雖然外圍一直在向外擴建,但是跟後世的任何一個城市都是不好相比的。不過即使如此,殷憐“偶遇”李來希的機會還是遠遠高於城裏任何兩個沒有默契的陌生人,不是他們之間有什麽緣分,殷憐懷疑真正的原因,是因為她社交往來的人群裏,本身就存在許多李來希的“工作對象”。
當然,這一點隻是殷憐的猜測,她不會也不想去證實。
與後勤官員的這一頓飯讓殷憐試探出了不少重要的消息。這些消息放在普通不敏銳的人手裏可能沒有任何用處,甚至根本察覺不到異常,殷憐卻從中獲取到了不少很有用的情報。
結合這些情報,殷憐和先前得到的一些信息相結合,猜出了一個自己都覺得有點微妙的可能性。
七夕當天的時候,城內外都在放煙火。煙火這東西按照一般情況來說,皇宮裏那位是每到節日都必不會錯過的,即使年年都有發生那麽一兩場火災,導致宮中的宮殿都重建了好幾處。
不過殷憐之前看煙火的時候就發現了,七夕的煙火在視覺上就不夠顯眼,過於暗淡。她當時以為是技術的問題,後來聽人議論說是近幾年的煙火越來越不好看,就又猜可能是製作方偷工減料了的問題。
但是在讀了報紙和打探了相關的消息之後,她卻並不這麽覺得了。這一次李來希抓走的人很多,但是其中落馬的核心人員,卻分別歸屬戶部,工部和兵部,其中荊來職位最高,下場也最慘,直接被抄家了,殷憐把事情前後一聯係,覺得這兩件事未必就沒有直接的聯係。
如果這兩件事真的有所關聯,荊來是怎麽偷天換日,走私了這麽多火器的其中一個謎題就解開了。畢竟在熱武器時代,火藥的管製甚至已經超過了鐵礦。
不過這些情報對殷憐來說其實沒有什麽大用,對於太子倒是非常有用。可是她“不知道”太子的身份,也不想成為太子的探子,思索了一會兒便沒有把這件事往信上寫。
另一個可以分享的對象是沈律。
但是沈律的身份背景也很存疑,否則李來希沒事兒幹嘛就在他身邊轉?當然,殷憐隻是個初來乍到的小姑娘,所以這種事情她是不知道的。
既然不知道,就不能做什麽不該做的事情。官府和特務局可不是她爸媽或老師,才不會管她做一件事的理由是什麽,也不會給她不知者不罪的機會。
所以麵對沈律的時候,殷憐還是表現得一如既往,並沒有把自己的猜測告訴他。
她也不能跟殷長生和殷長寧說,一說就暴露自己又偷偷一個人溜去異世界了,所以即使有什麽得意的發現也隻能憋著。
不過雖然如此,她還是通過這個發現察覺到了幾個商機。介於她本人並沒有涉及這些行業的條件,她便找了個機會,側麵影響了一下沈律,並且在其中占了一份股。
不過這收益要在下一次的節日前才會慢慢反饋出來。
至於現在,殷憐則還是把心思花在了汽車的設計上。
因為三輪車的熱銷,而大部分競爭者在工藝上無法追趕或者勝過殷憐的工坊,為了能夠擁有競爭力,一些同行已經把手伸向了蒸汽機,試圖利用蒸汽車來戰勝人力車。
這比原來的曆史進度還要快了不少。
雖然殷憐知道他們很難設計出能耗能夠讓一般中上層階級都能接受的車型,但為了做好碾壓的準備,她最近也開始學習材料學和車械設計,以求能設計出能利用這個時代的各種基礎技術就能製造出來的汽車。
越是開始設計這些機械,她就越覺得裏的穿越者顯得太過輕描淡寫了。打個比方來說,即使直接拿一張設計圖來,外行也很難在不同時代把它應用起來。專業人士倒是可以勉強可以進行複原和改造,可是如果要在一個落後很多的時候製造出來,要麽就得是行業中的精英,要麽就得兼修好幾個關聯專業。前者能進行對應且完善的技術修改,後者能夠再現出配套的材料和技術。
殷憐不是兩者之一。她純粹現學現賣,因此學得還是比較艱難的。好處是她能夠查的技術資料和獲取的教學資料多,劣勢是以她目前的境況,多半內容都隻能自學,或者看視頻自學。
這樣多搞幾次,她覺得她就能多精通一個機械專業了。
像是汽車這種東西,尤其是低配版的汽車,殷憐沒能徹底消化整個技術結構的時候根本不該胡亂設計和製造。她就跟一個機械設計專業的學生一樣,不停設計和修改圖紙,然後不停地製造模型進行檢驗。
這個場麵被沈律發現過幾次,但是沈律並沒有問出殷憐的具體計劃,隻知道她可能在設計新種類的人力車……甚至可能是蒸汽車。
至於跳了一個技術時期,沈律對汽車技術無從了解,自然也難以想象。
殷憐倒也沒打算很快推出這項技術,隻是希望提前做出合適的設計,以備不時之需。畢竟她很清楚,原始的蒸汽發動機是幾乎沒有可能成功製造出可供使用的汽車的,但也防不住可能有天才受到刺激和啟發,提前改造出了合適的內燃機。
不過明麵上,當沈律詢問起這件事的時候,殷憐都會隱瞞進度,裝出為難的樣子。沈律也沒有懷疑,雖然不知道到有幾分誠意,但是至少他看上去很關心殷憐的情緒,會在她連續多日沉迷於設計和實驗的時候,主動邀請她去觀看戲劇。
殷憐肯定不稀罕這時候的戲劇,但是她聽說了表演者的名聲之後,還是答應了,並且帶上了一部“最新潮”的照相機。
當然是因為這個戲班在曆史上也卓有名聲。
結果她卻沒能在看戲時拍攝到什麽照片,因為她剛進劇院沒多久,劇院就出事了。
特務局的官員聽了,問了幾句當時現場的情景,殷憐便說自己的護衛有幾分醫學方麵的常識,基本可以判斷老人是中風亡故,並未受到任何虐待。
……這其實隻是一種試探。不管真相是什麽,如果外麵的輿論趨勢就是指責特務局,而且比起已經說出口的那一小部分,京中更多的其實是敢怒不敢言,在心中暗暗記恨的大部分。這一是因為特務局名聲一向不怎麽樣,過往作風也確實酷烈。第二就是其中有人在帶節奏。
趨勢如此,殷憐是不可能與大潮流作對的。在這種時候為特務局澄清,那簡直是自找死路。
但她知道對方不會接受她提供的這份“幫助”。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官員謝絕了她的提議,向她表示了感謝,但是與此同時,卻表示特務局有自己的工作安排。
殷憐心裏就有數了。
特務局顧名思義就是特殊事務局,但是特務這個詞在現代各種如雷貫耳,令人聽到就對其產生特殊的反感,本身是帶有多年抗戰電影渲染的成效的。但是夏國此時的特務局還是國家統治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凡花一點功夫在宣傳輿論上去,就不可能變成現在這種能止小兒夜啼的名聲。
加上李來希名下的特務局,其實比起底層官員來的作風反而還算不錯——買車的時候結賬爽快,由於本身俸祿不低,平時也不會做在街頭小攤吃拿卡要的事情,至於大酒樓或者像殷憐這樣的工坊願意自己給個折扣,那也算正常的人情往來,並不算十分過分。
他們的手段酷烈,主要還是針對政敵和其它軍閥的特務的,不關老百姓多少事。但是即使如此,特務局的名氣還是在百姓中也廣泛流傳,原因是什麽?
殷憐先前便懷疑這是他們刻意放任的結果,這時候卻是越發確定了。
若是現在的國安機關,肯定不會這麽做。但是配上此時夏國的國情,特務局選擇這麽做的理由就很明顯了——為了震懾。所以李來希選擇約束手下,比其它朝廷的機構更加不擾民的原因也很明白了。
他需要對於治下民眾產生一種有距離的震懾,卻不能與之產生實際的利益衝突。
意識到這一點,殷憐對於李來希產生了更深的好奇。
他與“灰色麵具”之中的那位反派魔王的差距太大了。
不如說,雖然方法很不仁慈,但李來希確實在以自己的方式,在維持這個腐朽的,垂暮的帝國的政權與存在。
比起傳說中的魔王,他更像是一個普通的,矛盾的,受身份立場和出身背景所困的傳統舊派官員。隻是比起此時夏國官場裏一般的貪腐人士,他更有自製力也更有能力罷了。
從傳說人物變成一個現實世界的普通人傑,這非但沒讓殷憐感到失望,反而讓殷憐對這個“壞人”起了一點點敬仰之心——能夠為了大局背負不必要背負的惡名,李來希的作為幾乎讓殷憐覺得他是一位有犧牲精神的高尚人士了,哪怕他為之努力的方向明顯地是與時代潮流相違背的。
其實能遇見李來希的機會並不少——這時候夏國的京城其實還比較狹小,雖然外圍一直在向外擴建,但是跟後世的任何一個城市都是不好相比的。不過即使如此,殷憐“偶遇”李來希的機會還是遠遠高於城裏任何兩個沒有默契的陌生人,不是他們之間有什麽緣分,殷憐懷疑真正的原因,是因為她社交往來的人群裏,本身就存在許多李來希的“工作對象”。
當然,這一點隻是殷憐的猜測,她不會也不想去證實。
與後勤官員的這一頓飯讓殷憐試探出了不少重要的消息。這些消息放在普通不敏銳的人手裏可能沒有任何用處,甚至根本察覺不到異常,殷憐卻從中獲取到了不少很有用的情報。
結合這些情報,殷憐和先前得到的一些信息相結合,猜出了一個自己都覺得有點微妙的可能性。
七夕當天的時候,城內外都在放煙火。煙火這東西按照一般情況來說,皇宮裏那位是每到節日都必不會錯過的,即使年年都有發生那麽一兩場火災,導致宮中的宮殿都重建了好幾處。
不過殷憐之前看煙火的時候就發現了,七夕的煙火在視覺上就不夠顯眼,過於暗淡。她當時以為是技術的問題,後來聽人議論說是近幾年的煙火越來越不好看,就又猜可能是製作方偷工減料了的問題。
但是在讀了報紙和打探了相關的消息之後,她卻並不這麽覺得了。這一次李來希抓走的人很多,但是其中落馬的核心人員,卻分別歸屬戶部,工部和兵部,其中荊來職位最高,下場也最慘,直接被抄家了,殷憐把事情前後一聯係,覺得這兩件事未必就沒有直接的聯係。
如果這兩件事真的有所關聯,荊來是怎麽偷天換日,走私了這麽多火器的其中一個謎題就解開了。畢竟在熱武器時代,火藥的管製甚至已經超過了鐵礦。
不過這些情報對殷憐來說其實沒有什麽大用,對於太子倒是非常有用。可是她“不知道”太子的身份,也不想成為太子的探子,思索了一會兒便沒有把這件事往信上寫。
另一個可以分享的對象是沈律。
但是沈律的身份背景也很存疑,否則李來希沒事兒幹嘛就在他身邊轉?當然,殷憐隻是個初來乍到的小姑娘,所以這種事情她是不知道的。
既然不知道,就不能做什麽不該做的事情。官府和特務局可不是她爸媽或老師,才不會管她做一件事的理由是什麽,也不會給她不知者不罪的機會。
所以麵對沈律的時候,殷憐還是表現得一如既往,並沒有把自己的猜測告訴他。
她也不能跟殷長生和殷長寧說,一說就暴露自己又偷偷一個人溜去異世界了,所以即使有什麽得意的發現也隻能憋著。
不過雖然如此,她還是通過這個發現察覺到了幾個商機。介於她本人並沒有涉及這些行業的條件,她便找了個機會,側麵影響了一下沈律,並且在其中占了一份股。
不過這收益要在下一次的節日前才會慢慢反饋出來。
至於現在,殷憐則還是把心思花在了汽車的設計上。
因為三輪車的熱銷,而大部分競爭者在工藝上無法追趕或者勝過殷憐的工坊,為了能夠擁有競爭力,一些同行已經把手伸向了蒸汽機,試圖利用蒸汽車來戰勝人力車。
這比原來的曆史進度還要快了不少。
雖然殷憐知道他們很難設計出能耗能夠讓一般中上層階級都能接受的車型,但為了做好碾壓的準備,她最近也開始學習材料學和車械設計,以求能設計出能利用這個時代的各種基礎技術就能製造出來的汽車。
越是開始設計這些機械,她就越覺得裏的穿越者顯得太過輕描淡寫了。打個比方來說,即使直接拿一張設計圖來,外行也很難在不同時代把它應用起來。專業人士倒是可以勉強可以進行複原和改造,可是如果要在一個落後很多的時候製造出來,要麽就得是行業中的精英,要麽就得兼修好幾個關聯專業。前者能進行對應且完善的技術修改,後者能夠再現出配套的材料和技術。
殷憐不是兩者之一。她純粹現學現賣,因此學得還是比較艱難的。好處是她能夠查的技術資料和獲取的教學資料多,劣勢是以她目前的境況,多半內容都隻能自學,或者看視頻自學。
這樣多搞幾次,她覺得她就能多精通一個機械專業了。
像是汽車這種東西,尤其是低配版的汽車,殷憐沒能徹底消化整個技術結構的時候根本不該胡亂設計和製造。她就跟一個機械設計專業的學生一樣,不停設計和修改圖紙,然後不停地製造模型進行檢驗。
這個場麵被沈律發現過幾次,但是沈律並沒有問出殷憐的具體計劃,隻知道她可能在設計新種類的人力車……甚至可能是蒸汽車。
至於跳了一個技術時期,沈律對汽車技術無從了解,自然也難以想象。
殷憐倒也沒打算很快推出這項技術,隻是希望提前做出合適的設計,以備不時之需。畢竟她很清楚,原始的蒸汽發動機是幾乎沒有可能成功製造出可供使用的汽車的,但也防不住可能有天才受到刺激和啟發,提前改造出了合適的內燃機。
不過明麵上,當沈律詢問起這件事的時候,殷憐都會隱瞞進度,裝出為難的樣子。沈律也沒有懷疑,雖然不知道到有幾分誠意,但是至少他看上去很關心殷憐的情緒,會在她連續多日沉迷於設計和實驗的時候,主動邀請她去觀看戲劇。
殷憐肯定不稀罕這時候的戲劇,但是她聽說了表演者的名聲之後,還是答應了,並且帶上了一部“最新潮”的照相機。
當然是因為這個戲班在曆史上也卓有名聲。
結果她卻沒能在看戲時拍攝到什麽照片,因為她剛進劇院沒多久,劇院就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