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歸欣賞,呂雉麵色之上,倒是沒什麽明顯的變化,隻淡然的看著陽毅,等待著陽毅還沒說出口的第三條‘辯護詞’。


    見呂雉如此淡然,陽毅心中稍一緊。


    但在說出第三個依據,看到呂雉隨後的神情變化之後,陽毅終於是長鬆了一口氣。


    “其三,若罪齊王,或使太後蒙不慈庶子之汙名……”


    話剛說出口,陽毅就見到呂雉眼角猛地一緊!


    “唉……”


    “也不知戚夫人,還有沒有挽救的餘地……”


    暗自搖了搖頭,陽毅便做出一副惶恐的模樣,重新跪拜下來。


    “臣,臣斷無妄議太後之意,臣隻……”


    “無妨。”


    “陽侍中但可直言。”


    見呂雉麵上淡然頓消,神情突然變得嚴肅,陽毅稍鬆口氣,才將自己的看法娓娓道來。


    “太後或不知:臣父雖身九卿之貴,然臣,本為庶出。”


    “臣生母早逝,自幼時起,臣便同嫡兄長於嫡母膝下。”


    “前時軍議,臣於太後當麵大言不慚,歸家之後,為嫡母大布家法,以杖罰之。”


    “然平日,臣嫡母亦恐‘勿慈庶子’之汙名,臣偶有不恭之舉,嫡母亦皆告於家父處置。”


    “臣為嫡母布家法所懲,無以行走,嫡母亦不曾薄於臣,屢遣家中奴仆尋得金瘡之藥石,以供臣用。”


    “臣嫡母夏氏,長安朝公皆讚曰:賢於內;故臣以為,臣嫡母之所為,或乃妥當之舉……”


    說到這裏,陽毅便明智的止住了話頭,不再往下說下去了。


    ——‘教人怎麽做嫡母’這種事情,拿自己的經曆隱晦暗示一下,就可以了。


    陽毅要再多說,恐怕就要把呂雉對自己好不容易生出的那點好感,給再次敗壞幹淨。


    陽毅也非常確定:自己話中幾近於‘明示’的深意,呂雉肯定能聽明白。


    不出陽毅所料,隻稍一思慮,呂雉麵上就流露出了一絲遲疑。


    而這種神情,陽毅剛好見過……


    ——可不就是上次軍議,呂雉明明很不願意,卻又不得不答應暫時在匈奴麵前讓步時,臉上出現的那一抹不甘?


    既然有‘不甘’,這就說明:對於劉肥,呂雉已經有了‘忍著惡心饒一命’的傾向了。


    “再加上劉肥親自道個歉,給這位太後的寶貝閨女再割讓點封土……”


    如果其餘的事都按原本的曆史軌跡,那齊王劉肥‘君前失儀’的事,應該就算是完美解決了。


    “卿代皇帝,為齊王求情,怎一言、一詞,竟無齊王之良善?”


    突聞呂雉不忘最後出言試探,陽毅不由暗自提高警惕,表麵上卻依舊是那副天不怕地不怕,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模樣。


    “臣同齊王無舊!”


    “且齊王雖秉性憨直,然昨日之事,齊王當難辭其咎!”


    “及臣之所為,乃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臣代齊王求情於太後當麵者,皆因陛下之故也。”


    聞言,呂雉終於是放下了心中的擔憂,滿意的點了點頭。


    “得陽卿在,皇帝遠居於未央,吾亦無憂矣。”


    “唯望複十年,陽侍中仍以今日之忠直,侍於皇帝左右。”


    明明是一句略帶調侃意味的讚賞,卻惹得陽毅一絲不苟的直起身,對上首的太後呂雉鄭重一拜。


    “臣,謹遵太後懿旨!”


    在心中,陽毅也不由暗自許下諾言。


    ——隻要十年之後,皇位上坐著的還是劉盈,那我陽毅即便依舊是個侍郎,也無怨無悔……


    隨著陽毅頗帶些天真爛漫的政治表演,長信殿內的氛圍,也罕見的逐漸回到正常的溫度。


    從呂雉的神情中,陽毅雖然看不出太過明顯的心理變化,但光是這幅幾乎‘麵無表情’的神情,也足以讓陽毅感到自豪了。


    ——當今天下,除了皇帝劉盈能例外,呂雉看誰不像是欠自己幾萬萬錢的老賴?


    就連朝中的三公九卿,都很少能在呂雉這裏得到一個好臉色!


    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呂雉看誰都像被欠了錢,看陽毅能‘麵無表情’,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


    接下來,陽毅原以為可行性不高的方案,也可以試著推動一下了。


    “既皇帝以為,吾當赦齊王之罪,那……”


    呂雉話音未落,就見陽毅稍一抬頭,做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嗯?”


    “陽卿有言說於吾?”


    見呂雉如此配合的提問,陽毅暗自得意片刻,麵上卻做出一個糾結至極的表情。


    “啟稟太後。”


    “代齊王求情,此乃臣蒙陛下所托;及齊王事,臣亦有些許私見,不知當講不當講……”


    “但言無妨。”


    從呂雉口中得到滿意的答複,陽毅麵色不由一沉,意味深長的對呂雉一拱手。


    “還請太後屏退左右!”


    這話一說出口,殿內好不容易正常起來的氛圍,突然再度回到冰點。


    ——倒不是因為呂雉,而是殿內侍立著的宮女寺人們,無一不將驚詫的目光,撒向了那道仍舊顯得有些瘦弱的身影。


    “屏退左右……”


    “除曲逆侯、舞陽侯,可還有第三人於太後當麵言:屏退左右?”


    帶著這個問題,殿內眾人不約而同的環視一周,從每一個‘同事’眼中,都得到了同樣的答案。


    ——沒有!


    除了曲逆侯陳平、舞陽侯樊噲之外,絕對沒有第三個人,在呂雉麵前提過這樣的要求!


    這是不是就意味著:幾個時辰前,還被整個長安公認為‘太後公敵’的侍郎陽毅,要變成太後的肱骨心腹?


    陽毅身後的少府陽城延,乃至於陽城延背靠著的丞相蕭何呢?


    片刻之間,無數雙眼睛滴溜溜直轉起來。


    而呂雉,也是在一陣短暫的失神之後,發出了自己的命令。


    “且退下吧。”


    隻輕輕一聲呢喃,宮內數十道人影便盡數退去,隻留下兩名年輕的甲士,手扶劍柄立於呂後身側各十步的位置。


    ——自二十多年前,燕太子丹遣荊軻出使秦國,在始皇帝嬴政麵前上演了一出‘圖窮匕見’的好戲之後,華夏大地,便已經再也沒有第二個荊軻揚名天下的可能了。


    待殿內隻剩四人,陽毅又是做出糾結不已的模樣,磨蹭許久,才終是決然一拜。


    “臣以為,齊王之罪,可赦。”


    “然罪雖可赦,亦當於齊王有所懲戒,以儆效尤!”


    說到這裏,陽毅不由上身前傾,語帶深意道:“太後當知,齊王之封土,足七十三城之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元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中丞佐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中丞佐吏並收藏大元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