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回到家中,陽毅還沒來得及喘口氣,便被嫡母夏氏給召了去。


    無奈之下,陽毅隻能稍整衣冠,走入後院,就見嫡母夏氏、長兄陽去疾二人,正坐在院內槐樹下的石桌兩側。


    “母親,兄長。”


    規規矩矩的一拱手,頓時惹得陽去疾回過頭,旋即趕忙起身,麵色複雜的走到夏氏身後。


    見陽毅前來,夏氏也是麵色嗡時一僵。


    “二郎來了啊……”


    “且坐,坐下說話。”


    感受著這怪異的氛圍,陽毅帶著疑惑上前,乖巧地將半邊屁股坐上石凳,等待著嫡母夏氏開口。


    下意識回過頭,同陽去疾又對視一眼,夏氏才遲疑的開口道:“二郎近日來,可有何煩心之事?”


    “家中可有何事,母親辦的不如二郎心意?”


    嗯?


    什麽情況?


    被夏氏這沒頭沒尾的詢問一嚇,陽毅隻疑惑地搖了搖頭。


    “家中大小事務,母親安排都甚是妥當,兒怎敢有他議?”


    “平日裏,母親亦對兒百般慈愛,怎今日……?”


    見陽毅不似作偽,好像是真的被自己給問懵了,夏氏麵上疑色稍緩,又麵色清冷的側過頭。


    “大朗。”


    “近些時日,可有欺壓昆季?”


    聞言,陽去疾也似是被嚇到般,趕忙一躬身。


    “母親,兒同毅弟自小情同手足,兄友弟恭,怎會行欺壓之事?”


    母子二人這一問一答,更是弄的陽毅摸不著頭腦,麵色也有些尷尬起來。


    “難道是我做了啥出風頭的事,讓大哥陽去疾覺得丟臉了?”


    正當陽毅思慮起各種各樣的可能性時,夏氏一語,總算是解開了陽毅心中的疑惑。


    “既無不順心,二郎因何起分門別戶之欲?”


    就見夏氏滿帶疑惑的發出一問,眉宇間,竟還稍帶上了些許忐忑。


    “若吾有何處不妥當,二郎自可直言便是;何以分門別戶,徒惹物議?”


    聽到這裏,陽毅才恍然大悟,輕輕拍了拍自己的腦門。


    “原來是這事兒……”


    夏氏要不說,陽毅自己都快忘了。


    ——先前,陽毅還沒認清朝堂局勢,天真的以為是劉盈、呂雉、朝堂三足鼎立。


    自己屬於劉盈陣營;呂氏外戚、周呂部舊都是呂雉的小弟;父親陽城延,則天然屬於外朝朝臣陣營。


    彼時,陽毅為了避免父親陽城延的政治陣營畫上疑點,就曾向老爹提議:自己分家別戶,好讓陽城延和自己這個身為‘皇黨分子’的兒子撇清關係,免遭陽城延所在的外朝陣營,以及呂雉身後的呂氏外戚、周呂部舊所猜忌。


    畢竟陽城延所在的位置,分量實在是大了些……


    ——少府卿!


    或許此時,在漢室中央貧困、乏力的現在,‘少府’的能量還不那麽明顯;


    身為少府卿的陽城延,充其量也不過是主建長安城的總工程師。


    但若是看看之前的秦少府,以及陽城延之後的漢少府都是什麽樣,就不難理解‘少府’這個位置在封建皇權時代、在三公九卿政治體係中的地位了。


    先說秦少府,為後人所耳熟能詳的,正是在二世繼位、天下大亂之際,險些力挽狂瀾,保嬴秦江山不絕的秦將——章邯!


    彼時,陳勝吳廣於大澤鄉起義,關東舊六國之後紛紛起兵響應,戰火幾乎是一夜之間,便燃及整個天下!


    而麵對這突如其來的亂況,秦廷手中可依仗的軍事力量,卻是捉襟見肘……


    ——曾在始皇帝嬴政的帶領下掃滅六國,一匡天下的大秦銳士,其中有足足三十萬,都被部署在了北方長城一線!


    另有足足五十多萬,更是早在始皇帝年間,就被征越大將任囂、趙佗帶走,到五嶺以南,征討百越之地。


    遍地戰火,諸侯並起,鹹陽卻無多少可用的兵力,該怎麽辦?


    便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秦奸趙高,做出了其一生當中,幾乎稱得上是最明智的一個決定。


    ——關門!放少府!


    趙高一聲令下,時任秦少府的章邯大筆一揮,秦帝國的戰爭機器,便在頃刻之間響起轟鳴聲。


    一箱箱弓羽箭矢、一車車刀劍戈戟被章邯從秦少府武庫提出,而後,被裝備給了原本征發到驪山,修建秦始皇陵的數十萬刑徒手上。


    按理來說,這樣一支烏合之眾所臨時組成的武裝力量,頂多也就能放緩秦廷滅亡的速度。


    但之後發生的一切,卻出乎了說有人的預料……


    ——在短短七日之內,章邯便憑借少府的武器儲存、驪山的刑徒,組建起了一支至少四十萬人的武裝!


    對這四十萬刑徒軍做出‘殺敵三人,盡赦罪罰;殺十人,加官進爵’的承諾之後,章邯第一場戰役,就重挫起義軍首領——自立為楚王的陳勝!


    掃滅陳勝麾下大將周文所部十萬餘叛軍,章邯繼續率軍東進,東出函穀,第二戰,大澤鄉起義的始作俑者陳勝,便在章邯的猛烈攻勢下兵敗身亡……


    在此之後,章邯更是大開無雙,先後擊敗田臧、李歸、鄧說、伍徐、蔡賜、宋留,一舉奪回關東門戶——滎陽!


    就連霸王項羽的叔父項梁,都沒能從章邯手上討得一點便宜,連連敗退,狼狽而逃,最終馬革裹屍……


    若非巨鹿一戰,章邯撞上破釜沉舟的霸王項羽,王離、涉間又在身後拖章邯後腿,隻怕後世的史料記載當中,就會是如下這段記載:


    ——秦二世元年,賊陳涉、吳廣反大澤鄉,亂六月,為少府平;


    ——後有故六國餘孽項籍、劉季等流為亂關東,為少府次序平定……


    這,就是秦少府的能量。


    在二世在位、趙高亂權、朝堂一片烏煙瘴氣、盡為貪婪奸邪之輩掌權,天下到處農民起義的危急存亡之秋,秦少府僅憑一己之力,就可以讓氣數已盡的嬴秦,來一次回光返照!


    與秦少府相比,漢少府雖低調了些,卻也是不逞多讓。


    ——恰恰是漢少府的存在,讓武帝豬爺得以絲毫不顧及後勤保障,酣暢淋漓的和匈奴人打了大半輩子!


    到頭來,等少府也撐不住場麵,天下百姓遍地哀嚎,甚至開始出現農民起義的預兆時,武帝爺一封罪己詔,天下嗡時重歸安和。


    而如今,陽城延所掌控下的少府,也同樣具備‘隻憑一己之力,就能保江山不失’的潛能!


    隻不過這個潛能,需要伴隨著漢室中央的逐漸強盛,才會慢慢被挖掘出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元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中丞佐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中丞佐吏並收藏大元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