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後!!!”
“母後!”
秋七月丁亥(二十四),天鋼蒙蒙亮,少年天子劉盈的呼號聲,便在長樂宮內響起。
剛從睡夢中醒來,還沒來得及用朝食的呂雉,也被劉盈這陣滿含喜悅的呼喊聲,惹得嘴角微微翹起。
搖頭苦笑著走出長信殿,呂雉便見愛子劉盈飛速向自己跑來,連衣袍都顧不上整理,便噗通一生跪在了麵前。
“母後!”
“兒……”
不等劉盈將心中的喜悅分享出來,呂雉便慈愛的摸了摸劉盈的腦袋,語調中,卻帶上了些許嚴厲。
“阿盈。”
“今時不同往日矣……”
“往日,阿盈為太子儲君;縱稍有放浪形骸,母親亦可回護一二,以‘太子年幼’說於百官、高皇帝。”
“然今阿盈蒞臨神聖,以為天子,便當習得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之韜府。”
“身社稷之主,位劉氏宗長,怎可如此枉顧儀禮,不顧天子威嚴?”
聽著呂雉溫和,又不乏訓誡之語,劉盈趕忙直起身,側身整理一番衣冠,才對呂雉稍一拱手。
“母後教訓的是,兒知錯……”
見劉盈依舊如往常一般,對自己的規勸言聽計從,呂雉麵色更暖一分,稍待調侃道:“究竟何事?”
“是何潑天大喜,竟使吾兒堂堂天子之身,亦如此喜出望外?”
就見劉盈似是突然想起什麽般,再次激動起來,滿懷歡喜的拉住呂雉的手臂。
“母後!”
“阿花誕子!!”
“母後有孫,吾劉氏有後矣!!!”
劉盈話音未落,呂雉麵色瞬間一喜,緊緊盯住劉盈的雙眸!
“何時之事,吾怎不知?!”
“所誕是男是女?”
略有些錯亂的接連兩問,呂雉又一開口,卻欲言又止般一滯。
片刻之後,那一抹狂喜便被呂雉盡皆斂回,取而代之的,是一副端莊中略帶些欣喜的麵龐。
“既如此,便遣人好生看顧。”
“待午時後,吾自當遣宮人往之。”
※※※※※※※※※※
將欣喜若狂的劉盈送走,呂雉坐在長信殿內的軟榻之上,不由失了神。
“呼~”
“險些釀下大禍……”
——在從劉盈口中得知,婢女阿花生下男嬰那一瞬間,呂雉差點就派人備車馬,要去未央宮探望兒媳婦和孫子了!
好在腦海中僅存的那一絲理智,將呂雉勉強從失態邊沿拉回。
對於自己的身份,天子劉盈或許有些時候看不太明白,但呂雉對於自己的身份,卻是再清楚不過了。
——臨朝太後!
更恐怖的是:除了臨朝太後外,呂雉還有一個斜杠身份——開國皇後!!
如此崇高的身份,使得呂雉在說出每一句話、做出每一個舉動之後,都必須為自己的言行、舉止負責。
就拿方才,劉盈歡喜的跑到長樂宮,報出‘喜當爹’的消息一事來說:
如果呂雉剛才,真就火急火燎跑去未央宮,去探望兒媳、孫子,那明日一大早,八成以上的朝臣百官、功侯勳貴都會跳出來,來一出‘泣血百拜,請立太子’的好戲!
這個邏輯也不難理解:皇長子剛一出生,太後就親自去看了,這還不能說明太後的青睞?
如果這點‘暗示’都看不明白,那外朝這幾百號人精,豈不就就白活這一把年紀了?
而此事成敗且先不論,緊隨‘請立太子’其後的,必然是立後。
——人家姑娘家生下皇長子,您老人家也親自去探望過了,如今不把皇長子立為太子也就算了,再不把皇長子的生母立為皇後,那就說不過去了吧?
這樣一來,哪怕呂雉力排眾議,擱置冊立儲君一事,立後之事,呂雉也根本無法阻止。
沒辦法:漢承秦製、周禮;而按照周禮當中的規定,政權傳承規則,不外乎父死子替,立嫡立長。
就好比高皇帝劉邦冊立太子,就是按照‘立嫡立長’的規則。
劉盈雖非長子,卻是皇後呂雉所生之嫡子,按照‘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規則,太子隻能是劉盈,也必須是劉盈。
除非劉邦把皇後換了,呂雉不再是皇後,劉盈也就不再是嫡子;這樣,劉邦才有可能讓其他兒子做太子。
這也是為什麽在幾年前,劉邦打算廢黜劉盈的太子之位,讓劉如意做太子時,皇後呂雉惶惶不可終日,窮思阻止劉邦易儲的原因。
——換太子,是和‘換皇後’直接掛鉤的!
——劉邦想換太子,就必須先換皇後!
從這個角度上而言,呂雉當時,其實並不全是保住了兒子的太子之位,而是先保住了自己的皇後之位,順帶保住了劉盈的儲位。
母憑子貴、子憑母貴,不外如是。
現如今,呂雉已然做了太後,兒子劉盈也坐上了皇位,有了第一個兒子。
但對這個長孫,呂雉卻有些喜歡不起來。
“婢女所生……”
“若皇長子為儲,待吾兒百年,今日之婢女,豈不當坐主長樂?”
一想到區區卑賤宮女,憑借見不得人的肮髒手段勾引了兒子,為兒子生下皇長子,將來還要做漢家的皇後、太後,呂雉便覺得一陣反胃。
就好比後世的球王貝利,看著一個個乳臭未幹,職業聯賽都還沒踢上兩年,就揚言要做球王的晚輩們時,心中飄過的那句話。
——你也配?
當然,作為太後,呂雉不可能僅僅隻因為皇長子的生母出生卑微,就對那個還未曾謀麵的孫兒帶有敵意。
但凡是個人,有了隔代血脈,都必然會感到來自靈魂深處的喜悅。
至於兒媳……
“來人!”
隻一聲輕嗬,門外頓時就有甲士二人走入殿中,對呂雉拱手一拜。
就見呂雉稍昂起頭,目光堅定地望向殿內的兩位甲士。
“傳曲逆侯陳平、潁陰侯灌嬰、絳侯周勃、辟陽侯審食其、曲成侯蟲達等,至長信殿議事!”
帶二位甲士拱手應諾,呂雉又一思慮,叫住了其中一人。
“令長樂西宮門尉呂祿、酈侯呂台二人,於二時辰後至宮外待召。”
待甲士領命而去,呂雉方從軟榻上起身,嘴角邊沿,終於掛上了那一抹刺人的冷意。
“皇長子……”
“母後!”
秋七月丁亥(二十四),天鋼蒙蒙亮,少年天子劉盈的呼號聲,便在長樂宮內響起。
剛從睡夢中醒來,還沒來得及用朝食的呂雉,也被劉盈這陣滿含喜悅的呼喊聲,惹得嘴角微微翹起。
搖頭苦笑著走出長信殿,呂雉便見愛子劉盈飛速向自己跑來,連衣袍都顧不上整理,便噗通一生跪在了麵前。
“母後!”
“兒……”
不等劉盈將心中的喜悅分享出來,呂雉便慈愛的摸了摸劉盈的腦袋,語調中,卻帶上了些許嚴厲。
“阿盈。”
“今時不同往日矣……”
“往日,阿盈為太子儲君;縱稍有放浪形骸,母親亦可回護一二,以‘太子年幼’說於百官、高皇帝。”
“然今阿盈蒞臨神聖,以為天子,便當習得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之韜府。”
“身社稷之主,位劉氏宗長,怎可如此枉顧儀禮,不顧天子威嚴?”
聽著呂雉溫和,又不乏訓誡之語,劉盈趕忙直起身,側身整理一番衣冠,才對呂雉稍一拱手。
“母後教訓的是,兒知錯……”
見劉盈依舊如往常一般,對自己的規勸言聽計從,呂雉麵色更暖一分,稍待調侃道:“究竟何事?”
“是何潑天大喜,竟使吾兒堂堂天子之身,亦如此喜出望外?”
就見劉盈似是突然想起什麽般,再次激動起來,滿懷歡喜的拉住呂雉的手臂。
“母後!”
“阿花誕子!!”
“母後有孫,吾劉氏有後矣!!!”
劉盈話音未落,呂雉麵色瞬間一喜,緊緊盯住劉盈的雙眸!
“何時之事,吾怎不知?!”
“所誕是男是女?”
略有些錯亂的接連兩問,呂雉又一開口,卻欲言又止般一滯。
片刻之後,那一抹狂喜便被呂雉盡皆斂回,取而代之的,是一副端莊中略帶些欣喜的麵龐。
“既如此,便遣人好生看顧。”
“待午時後,吾自當遣宮人往之。”
※※※※※※※※※※
將欣喜若狂的劉盈送走,呂雉坐在長信殿內的軟榻之上,不由失了神。
“呼~”
“險些釀下大禍……”
——在從劉盈口中得知,婢女阿花生下男嬰那一瞬間,呂雉差點就派人備車馬,要去未央宮探望兒媳婦和孫子了!
好在腦海中僅存的那一絲理智,將呂雉勉強從失態邊沿拉回。
對於自己的身份,天子劉盈或許有些時候看不太明白,但呂雉對於自己的身份,卻是再清楚不過了。
——臨朝太後!
更恐怖的是:除了臨朝太後外,呂雉還有一個斜杠身份——開國皇後!!
如此崇高的身份,使得呂雉在說出每一句話、做出每一個舉動之後,都必須為自己的言行、舉止負責。
就拿方才,劉盈歡喜的跑到長樂宮,報出‘喜當爹’的消息一事來說:
如果呂雉剛才,真就火急火燎跑去未央宮,去探望兒媳、孫子,那明日一大早,八成以上的朝臣百官、功侯勳貴都會跳出來,來一出‘泣血百拜,請立太子’的好戲!
這個邏輯也不難理解:皇長子剛一出生,太後就親自去看了,這還不能說明太後的青睞?
如果這點‘暗示’都看不明白,那外朝這幾百號人精,豈不就就白活這一把年紀了?
而此事成敗且先不論,緊隨‘請立太子’其後的,必然是立後。
——人家姑娘家生下皇長子,您老人家也親自去探望過了,如今不把皇長子立為太子也就算了,再不把皇長子的生母立為皇後,那就說不過去了吧?
這樣一來,哪怕呂雉力排眾議,擱置冊立儲君一事,立後之事,呂雉也根本無法阻止。
沒辦法:漢承秦製、周禮;而按照周禮當中的規定,政權傳承規則,不外乎父死子替,立嫡立長。
就好比高皇帝劉邦冊立太子,就是按照‘立嫡立長’的規則。
劉盈雖非長子,卻是皇後呂雉所生之嫡子,按照‘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規則,太子隻能是劉盈,也必須是劉盈。
除非劉邦把皇後換了,呂雉不再是皇後,劉盈也就不再是嫡子;這樣,劉邦才有可能讓其他兒子做太子。
這也是為什麽在幾年前,劉邦打算廢黜劉盈的太子之位,讓劉如意做太子時,皇後呂雉惶惶不可終日,窮思阻止劉邦易儲的原因。
——換太子,是和‘換皇後’直接掛鉤的!
——劉邦想換太子,就必須先換皇後!
從這個角度上而言,呂雉當時,其實並不全是保住了兒子的太子之位,而是先保住了自己的皇後之位,順帶保住了劉盈的儲位。
母憑子貴、子憑母貴,不外如是。
現如今,呂雉已然做了太後,兒子劉盈也坐上了皇位,有了第一個兒子。
但對這個長孫,呂雉卻有些喜歡不起來。
“婢女所生……”
“若皇長子為儲,待吾兒百年,今日之婢女,豈不當坐主長樂?”
一想到區區卑賤宮女,憑借見不得人的肮髒手段勾引了兒子,為兒子生下皇長子,將來還要做漢家的皇後、太後,呂雉便覺得一陣反胃。
就好比後世的球王貝利,看著一個個乳臭未幹,職業聯賽都還沒踢上兩年,就揚言要做球王的晚輩們時,心中飄過的那句話。
——你也配?
當然,作為太後,呂雉不可能僅僅隻因為皇長子的生母出生卑微,就對那個還未曾謀麵的孫兒帶有敵意。
但凡是個人,有了隔代血脈,都必然會感到來自靈魂深處的喜悅。
至於兒媳……
“來人!”
隻一聲輕嗬,門外頓時就有甲士二人走入殿中,對呂雉拱手一拜。
就見呂雉稍昂起頭,目光堅定地望向殿內的兩位甲士。
“傳曲逆侯陳平、潁陰侯灌嬰、絳侯周勃、辟陽侯審食其、曲成侯蟲達等,至長信殿議事!”
帶二位甲士拱手應諾,呂雉又一思慮,叫住了其中一人。
“令長樂西宮門尉呂祿、酈侯呂台二人,於二時辰後至宮外待召。”
待甲士領命而去,呂雉方從軟榻上起身,嘴角邊沿,終於掛上了那一抹刺人的冷意。
“皇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