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長子誕’的喜訊,很快傳至宮中每一個角落,宮內無論是宮女寺人,還是郎官禁卒,臉上都掛上了歡快和喜悅。
——社稷有後!
光是這一點,就足以讓漢室天下所有人,都為此感到高興!
就連陽毅,也被這股彌漫在宮諱中的喜悅所感染,心緒都輕鬆了些。
“皇長子……”
“會不會就是劉恭呢?”
漫步行走在下班回家的路上,陽毅默默盤算起來。
根據史書的記載,劉盈的長子劉恭,便大概出生於這一年。
到七年後,惠帝劉盈英年早逝時,便是皇長子劉恭以七歲的年紀繼位,史稱漢前少帝。
如果此次降生的,果真是劉盈的長子劉恭,那來日,陽毅免不得要在這位皇長子身上下點功夫。
——最起碼,要讓這個傻孩子學到什麽叫‘蟄伏’,什麽叫‘反派死於話多’。
至於陽毅為什麽會有‘此次出生的是不是劉恭’這種疑惑,則是因為:在這個醫療技術極度落後的時代,新生兒的存活率,簡直低的離譜……
如今漢室,平均每四個嬰兒當中,便會有兩個無法活到六歲;另外二人當中,也有一人大概率活不到成年!
因為無論是感冒、風寒,亦或是後世人習以為常的呼吸道感染,對於此事的人而言,都是致命絕症……
若是豪門望族還好些,生了病,還能找個鄉野名醫之類,紮紮針,抓些藥石,垂死掙紮一下。
可若是尋常的百姓,那除了找巫醫跳跳大神,拜拜神明、先祖之外,就隻有硬扛了。
——就連作為皇帝的漢太祖劉邦,其真正的死因,都很有可能隻是外傷引起的創口感染!
如此簡陋的醫療條件下,一個還沒到六歲、自身抵抗力幾乎約等於零的嬰兒,就更別提有多脆弱了。。
也正是因此,漢室天下才有‘子六歲而名’的習慣,也就是兒童得年滿六歲,再將名字錄入族譜當中。
具體到皇親國戚、龍子鳳孫也一樣——男六歲而名,封王關東;女六歲而賜湯沐邑,封公主。
也就是說,不出意外的話,剛剛出生的皇長子,要在六年之後,才會被天子劉盈正式納入劉氏宗譜,成為劉氏宗族的一員。
至於究竟是留在長安,被冊立為儲君,亦或是封王於關東,都得到那時再論。
在那之前,皇長子唯一的任務,就是活著!
平平安安活過六歲這道門檻,之後的事,便也就水到渠成。
“皇長子劉恭……”
“如果沒記錯的話,劉恭可是養在孝惠皇後張嫣膝下……”
“嗯……”
暗自搖了搖頭,陽毅悄然加快了回家的腳步。
——曆史上的孝惠皇後張嫣,此時才不過七歲!
且除了‘孝惠皇後’這個身份之外,張嫣同時也是劉盈的長姊,魯元公主劉樂的女兒,即劉盈的侄女!
如果呂雉按照原本的曆史軌跡,將張嫣冊立為劉盈的皇後,強行把這對叔侄湊成一對兒……
“不行。”
“得回去問問老頭子,看能不能把這事兒攪和一下。”
※※※※※※※※※※
長樂宮,長信殿。
送走前來商議的幾位大臣,呂雉便坐回上首,開始糾結起來。
方才,呂雉同陳平、周勃在內的‘肱骨’們,就立後一事進行了簡單地討論。
不出呂雉所料:當呂雉提出‘以魯元公主同宣平侯所生女張嫣為皇後’時,長信殿內,沒有出現任何一道反對的聲音。
但呂雉知道,這些人的意見,並不是此事能否成行的關鍵。
雖說皇後、太子及後宮嬪妃的冊封,理論上都由太後做主,但實際上,卻根本沒有這麽簡單。
尤其是在扯上‘太後把自家親戚塞到皇帝身邊做皇後’這種情況時,太後就不再具備那麽絕對的獨斷權了。
想想也正常:太後送自家女眷做皇後,又親自審批通過,即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這算個什麽事兒……
也就是說,呂雉要真想冊立張嫣為皇後,就必須先和外朝達成一致。
說得再簡單點,便是此事,必須得到丞相蕭何的明確支持!
但呂雉心裏明白:酂侯蕭何,隻怕是到死,都不會同意如此荒誕的政治聯姻……
“唉~”
“苦也,苦也……”
呂雉很清楚,自己的兒子劉盈,已經具備了合格皇帝所有的硬性條件,包括子嗣!
隨著皇長子的降生,劉盈的皇位將會愈發穩固,距離劉盈加冠親政的那一天,也已然不遠。
但不知為何,呂雉總感覺,在劉盈加冠親政之前,自己需要再做些什麽。
比如從老呂家挑個女娃出來,塞到兒子身邊做皇後什麽的……
百般思慮,呂雉最終將這一抹擔憂,理解為了自己對劉姓男人的不信任。
——劉盈雖是吾兒,卻也是劉邦所生!
劉邦生下來的,能是什麽好東西……
帶著類似的考慮,呂雉便毫不帶負罪感的思慮起往後的事。
“嫣兒為後一事,恐需緩數歲,待酂侯薨,再做籌謀……”
當朝丞相,酂侯蕭何,早在高皇帝劉邦還在豐沛之地做流氓頭子時,就已經是當地縣衙的官員了。
現如今,這位功勳卓著,被劉邦讚為‘鎮國撫民,給餉饋,不絕糧道’的俊傑,也已經臨近暮年。
不單單是呂雉在等候,許許多多有誌做出改變,想要呈現新氣象的功侯朝臣,也都在等候。
等候一個令人暗鬆口氣的消息,從酂侯府傳入長樂宮……
“區區一婢女,想來阿盈也未必在意……”
暗自打定主意,呂雉便招招手,示意一旁躬立著的郎官上前。
“擬詔,冊封皇長子生母賈氏為良人,令呂祿、呂台二人親攜詔往之!”
“另著長樂宮太醫令同往,以安胎之藥石用於賈良人。”
輕聲做下吩咐,呂雉便不著痕跡的從懷中,取出一塊朽木切成的木牌,隨手交到郎官手中。
“以此令牌交於呂台之手。”
言罷,呂雉長歎一口氣,站起身,回到了長信殿後的寢殿。
——那塊朽木令牌,是呂雉的兄長,周呂令武侯呂澤在時,交給呂雉的信物。
作為呂澤的繼承人,酈侯呂台必然能看明白:這樣一塊令牌,究竟暗含怎樣的深意……
——社稷有後!
光是這一點,就足以讓漢室天下所有人,都為此感到高興!
就連陽毅,也被這股彌漫在宮諱中的喜悅所感染,心緒都輕鬆了些。
“皇長子……”
“會不會就是劉恭呢?”
漫步行走在下班回家的路上,陽毅默默盤算起來。
根據史書的記載,劉盈的長子劉恭,便大概出生於這一年。
到七年後,惠帝劉盈英年早逝時,便是皇長子劉恭以七歲的年紀繼位,史稱漢前少帝。
如果此次降生的,果真是劉盈的長子劉恭,那來日,陽毅免不得要在這位皇長子身上下點功夫。
——最起碼,要讓這個傻孩子學到什麽叫‘蟄伏’,什麽叫‘反派死於話多’。
至於陽毅為什麽會有‘此次出生的是不是劉恭’這種疑惑,則是因為:在這個醫療技術極度落後的時代,新生兒的存活率,簡直低的離譜……
如今漢室,平均每四個嬰兒當中,便會有兩個無法活到六歲;另外二人當中,也有一人大概率活不到成年!
因為無論是感冒、風寒,亦或是後世人習以為常的呼吸道感染,對於此事的人而言,都是致命絕症……
若是豪門望族還好些,生了病,還能找個鄉野名醫之類,紮紮針,抓些藥石,垂死掙紮一下。
可若是尋常的百姓,那除了找巫醫跳跳大神,拜拜神明、先祖之外,就隻有硬扛了。
——就連作為皇帝的漢太祖劉邦,其真正的死因,都很有可能隻是外傷引起的創口感染!
如此簡陋的醫療條件下,一個還沒到六歲、自身抵抗力幾乎約等於零的嬰兒,就更別提有多脆弱了。。
也正是因此,漢室天下才有‘子六歲而名’的習慣,也就是兒童得年滿六歲,再將名字錄入族譜當中。
具體到皇親國戚、龍子鳳孫也一樣——男六歲而名,封王關東;女六歲而賜湯沐邑,封公主。
也就是說,不出意外的話,剛剛出生的皇長子,要在六年之後,才會被天子劉盈正式納入劉氏宗譜,成為劉氏宗族的一員。
至於究竟是留在長安,被冊立為儲君,亦或是封王於關東,都得到那時再論。
在那之前,皇長子唯一的任務,就是活著!
平平安安活過六歲這道門檻,之後的事,便也就水到渠成。
“皇長子劉恭……”
“如果沒記錯的話,劉恭可是養在孝惠皇後張嫣膝下……”
“嗯……”
暗自搖了搖頭,陽毅悄然加快了回家的腳步。
——曆史上的孝惠皇後張嫣,此時才不過七歲!
且除了‘孝惠皇後’這個身份之外,張嫣同時也是劉盈的長姊,魯元公主劉樂的女兒,即劉盈的侄女!
如果呂雉按照原本的曆史軌跡,將張嫣冊立為劉盈的皇後,強行把這對叔侄湊成一對兒……
“不行。”
“得回去問問老頭子,看能不能把這事兒攪和一下。”
※※※※※※※※※※
長樂宮,長信殿。
送走前來商議的幾位大臣,呂雉便坐回上首,開始糾結起來。
方才,呂雉同陳平、周勃在內的‘肱骨’們,就立後一事進行了簡單地討論。
不出呂雉所料:當呂雉提出‘以魯元公主同宣平侯所生女張嫣為皇後’時,長信殿內,沒有出現任何一道反對的聲音。
但呂雉知道,這些人的意見,並不是此事能否成行的關鍵。
雖說皇後、太子及後宮嬪妃的冊封,理論上都由太後做主,但實際上,卻根本沒有這麽簡單。
尤其是在扯上‘太後把自家親戚塞到皇帝身邊做皇後’這種情況時,太後就不再具備那麽絕對的獨斷權了。
想想也正常:太後送自家女眷做皇後,又親自審批通過,即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這算個什麽事兒……
也就是說,呂雉要真想冊立張嫣為皇後,就必須先和外朝達成一致。
說得再簡單點,便是此事,必須得到丞相蕭何的明確支持!
但呂雉心裏明白:酂侯蕭何,隻怕是到死,都不會同意如此荒誕的政治聯姻……
“唉~”
“苦也,苦也……”
呂雉很清楚,自己的兒子劉盈,已經具備了合格皇帝所有的硬性條件,包括子嗣!
隨著皇長子的降生,劉盈的皇位將會愈發穩固,距離劉盈加冠親政的那一天,也已然不遠。
但不知為何,呂雉總感覺,在劉盈加冠親政之前,自己需要再做些什麽。
比如從老呂家挑個女娃出來,塞到兒子身邊做皇後什麽的……
百般思慮,呂雉最終將這一抹擔憂,理解為了自己對劉姓男人的不信任。
——劉盈雖是吾兒,卻也是劉邦所生!
劉邦生下來的,能是什麽好東西……
帶著類似的考慮,呂雉便毫不帶負罪感的思慮起往後的事。
“嫣兒為後一事,恐需緩數歲,待酂侯薨,再做籌謀……”
當朝丞相,酂侯蕭何,早在高皇帝劉邦還在豐沛之地做流氓頭子時,就已經是當地縣衙的官員了。
現如今,這位功勳卓著,被劉邦讚為‘鎮國撫民,給餉饋,不絕糧道’的俊傑,也已經臨近暮年。
不單單是呂雉在等候,許許多多有誌做出改變,想要呈現新氣象的功侯朝臣,也都在等候。
等候一個令人暗鬆口氣的消息,從酂侯府傳入長樂宮……
“區區一婢女,想來阿盈也未必在意……”
暗自打定主意,呂雉便招招手,示意一旁躬立著的郎官上前。
“擬詔,冊封皇長子生母賈氏為良人,令呂祿、呂台二人親攜詔往之!”
“另著長樂宮太醫令同往,以安胎之藥石用於賈良人。”
輕聲做下吩咐,呂雉便不著痕跡的從懷中,取出一塊朽木切成的木牌,隨手交到郎官手中。
“以此令牌交於呂台之手。”
言罷,呂雉長歎一口氣,站起身,回到了長信殿後的寢殿。
——那塊朽木令牌,是呂雉的兄長,周呂令武侯呂澤在時,交給呂雉的信物。
作為呂澤的繼承人,酈侯呂台必然能看明白:這樣一塊令牌,究竟暗含怎樣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