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武虎這個回答,陽毅不由稍一驚詫,旋即鄭重的一拱手。
“梁鄒侯……慧眼如炬!”
武虎得出這樣的結論,算是在陽毅預料之中,卻也稍出乎陽毅意料。
在今日登門,親眼麵對武虎之前,陽毅心中默認:作為開國元勳,武虎必然會有水準線以上的‘謀略值’;對於此事的內因外有,應該能看的明白。
但在親自見到武虎,親身感受到武人的率直、爽真之後,陽毅心裏,其實就有點犯嘀咕了。
這麽神經大條,完全不知‘避諱’‘慎言’為何物的莽夫,真能看得透真實狀況?
而武虎最終的表現,無疑再次證明了陽毅一直以來都不願意相信,又反複被證明不得不信的一件事。
——一朝之開國元勳,但凡是能活到開國大典、受封官爵那一天,就絕對不可能是什麽政治小白!
迷路將軍那樣‘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政治白癡,如果放在十年前的楚漢爭霸時期,絕對是分分鍾被玩兒死!
而武虎作為劉邦多年的禁衛統領,甚至是劉邦信任到可以留給兒子繼續擔任禁衛統領的人,就足以證明武虎,絕對不是什麽神經大條的莽夫!
即便稍有些武人特有的豪爽氣質,也更多的是出於本分,以及可能存在的些許偽裝……
“倒也是。”
“身為天子禁軍統領,武虎要真是一個‘胸懷韜略’,對朝中大事無所不知的‘儒將’,隻怕也活不到今天……”
自嘲一笑,陽毅便正正麵色,直白的道出了自己的來意。
“既梁鄒侯知今之朝堂大勢,小子便直言。”
“梁鄒侯當知:前時,太後欲以舞陽侯行奪掌兵權事,為小子所阻;而後,梁鄒侯之職為太後所免。”
“曲逆侯為郎中令,實乃太後監陛下之舉;除曲逆侯,太後更曾欲以絳侯為太尉,然為蕭相國所暗阻……”
說著,陽毅不由意味深長的望向武虎:“梁鄒侯以為,太後之欲何?”
見陽毅也不多繞彎子,把話說的如此敞亮,武虎不由稍一喜。
“此子之脾性,倒頗有武夫之風?”
暗自點點頭,武虎便稍一措辭,道出了自己的看法。
“太後之所欲,某不知,亦不願知。”
“高皇帝臨崩之時有令:陛下未冠,由太後、蕭相同掌朝政。”
“及某,則承太祖高皇帝之托付,以郎中令之職,護衛於陛下左右。”
說到這裏,武虎不由眼皮一翻,意有所指的輕敲著麵前的矮幾。
“太後臨朝,乃高皇帝遺令;及太後免某之職,某亦不敢有所怨懟……”
聽到這裏,陽毅眉角稍一挑,終是自嘲一笑。
——這,就是漢初的武夫!
短短幾句話,顯得武虎好似什麽都不知道,什麽都不在乎,但細一琢磨話中深意,卻又無一不是確鑿無疑的信息點。
那武虎這番話,究竟透露出了哪些信息?
首先第一點,就是武虎明確表示:太後呂雉執掌朝權,是太祖高皇帝劉邦遺命!
對於呂雉,武虎絕對不會有任何悖逆、違背的舉動;與呂雉作對的事,武虎理論上都不會參與。
至於這個‘理論上不參與’,則是因為:柴武話語當中,透露出了一件優先級遠高於‘不忤逆太後’的原則。
——無論如何,武虎都希望能完成劉邦‘護劉盈周全’的遺願!
在武虎的心中,這件事的優先級,排在任何一件事之前!
這樣一來,武虎的傾向,也就顯而易見了。
——外朝百官、太後及呂氏外戚、劉盈各方怎麽爭鬥,武虎都不是很在意,也並沒有參與其中的意圖。
武虎隻希望和過去,在高皇帝劉邦在世時那樣,做一個兩耳不聞天下事,一心隻做郎中令的禁軍統領。
不得不說,如此高明的政治智慧,無疑是讓陽毅稍感遺憾之餘,對漢室開國元勳的質量,再次有了一個全新的認知。
對於自己的位置、角色,武虎都看的十分透徹,所做出的抉擇也十分明智。
至於武虎‘不參與朝堂爭鬥,隻願意保護劉盈安全’的意圖,雖然讓陽毅稍感遺憾,卻也還算是滿意。
現如今,陽毅所在的‘皇黨’一派,在朝中已有禦史大夫趙禹、內史王陵兩大王牌,或明或暗的站在劉盈這一邊了。
光此二人,就已經足以讓劉盈贏得對朝堂形成‘既不完全脫離掌控,又不會刺激呂雉’的,恰到好處的掌控力度。
如果武虎再加入進去,那自然能加大劉盈在朝堂的話語權,但與此同時,也必然會引起呂雉的警惕。
對於現在的劉盈而言,太過高調的擴張勢力,實在算不上太明智。
——時機未到。
陽毅對武虎的期望,也隻是保證劉盈的人身安全,這倒是與武虎本人的訴求不謀而合。
確定武虎有‘插手劉盈安保工作’的意圖,陽毅便也不再遲疑,直道出了自己的打算。
“梁鄒侯以為,今之中尉,堪言‘稱職’否?”
聽聞陽毅此言,武虎麵色陡然一滯,陷入了短暫的思慮之中。
漢官製:中尉居內史之下,手握整個北軍上萬兵甲、備盜賊都尉麾下‘緝盜’數千、中郎將麾下中郎數百!
如此龐大的兵權,自也不是白給——作為內史衙門專責長安部分的屬衙,中尉的職責,幾乎包括長安城所有的地方。
比如現在的未央宮五座宮門,將來的長安十二座城門的把守、整個長安城的城防衛戍,城內街道巡邏,治安維護,等等等等,都屬於中尉的職責。
而在現如今,太後呂雉憑借衛尉、郎中令二人,將未央宮宮禁牢牢把控的情況下,以武虎‘皇黨’的身份擔任中尉,把控整個長安城的防務,無疑是一種十分有效的反製手段。
——你攥著未央宮,我攥著長安城,再怎麽說,未央宮也還在長安城裏不是?
但很顯然,陽毅的小心思,並沒有躲過武虎的‘火眼金睛’。
“陽侍中之所欲,恐非隻陛下安危?”
隻見武虎詭笑一聲,便意味深長的直視向陽毅,似乎想從陽毅的眼眸深處,看出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若某所記無差,中尉之首重,當乃武庫之防……”
“梁鄒侯……慧眼如炬!”
武虎得出這樣的結論,算是在陽毅預料之中,卻也稍出乎陽毅意料。
在今日登門,親眼麵對武虎之前,陽毅心中默認:作為開國元勳,武虎必然會有水準線以上的‘謀略值’;對於此事的內因外有,應該能看的明白。
但在親自見到武虎,親身感受到武人的率直、爽真之後,陽毅心裏,其實就有點犯嘀咕了。
這麽神經大條,完全不知‘避諱’‘慎言’為何物的莽夫,真能看得透真實狀況?
而武虎最終的表現,無疑再次證明了陽毅一直以來都不願意相信,又反複被證明不得不信的一件事。
——一朝之開國元勳,但凡是能活到開國大典、受封官爵那一天,就絕對不可能是什麽政治小白!
迷路將軍那樣‘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政治白癡,如果放在十年前的楚漢爭霸時期,絕對是分分鍾被玩兒死!
而武虎作為劉邦多年的禁衛統領,甚至是劉邦信任到可以留給兒子繼續擔任禁衛統領的人,就足以證明武虎,絕對不是什麽神經大條的莽夫!
即便稍有些武人特有的豪爽氣質,也更多的是出於本分,以及可能存在的些許偽裝……
“倒也是。”
“身為天子禁軍統領,武虎要真是一個‘胸懷韜略’,對朝中大事無所不知的‘儒將’,隻怕也活不到今天……”
自嘲一笑,陽毅便正正麵色,直白的道出了自己的來意。
“既梁鄒侯知今之朝堂大勢,小子便直言。”
“梁鄒侯當知:前時,太後欲以舞陽侯行奪掌兵權事,為小子所阻;而後,梁鄒侯之職為太後所免。”
“曲逆侯為郎中令,實乃太後監陛下之舉;除曲逆侯,太後更曾欲以絳侯為太尉,然為蕭相國所暗阻……”
說著,陽毅不由意味深長的望向武虎:“梁鄒侯以為,太後之欲何?”
見陽毅也不多繞彎子,把話說的如此敞亮,武虎不由稍一喜。
“此子之脾性,倒頗有武夫之風?”
暗自點點頭,武虎便稍一措辭,道出了自己的看法。
“太後之所欲,某不知,亦不願知。”
“高皇帝臨崩之時有令:陛下未冠,由太後、蕭相同掌朝政。”
“及某,則承太祖高皇帝之托付,以郎中令之職,護衛於陛下左右。”
說到這裏,武虎不由眼皮一翻,意有所指的輕敲著麵前的矮幾。
“太後臨朝,乃高皇帝遺令;及太後免某之職,某亦不敢有所怨懟……”
聽到這裏,陽毅眉角稍一挑,終是自嘲一笑。
——這,就是漢初的武夫!
短短幾句話,顯得武虎好似什麽都不知道,什麽都不在乎,但細一琢磨話中深意,卻又無一不是確鑿無疑的信息點。
那武虎這番話,究竟透露出了哪些信息?
首先第一點,就是武虎明確表示:太後呂雉執掌朝權,是太祖高皇帝劉邦遺命!
對於呂雉,武虎絕對不會有任何悖逆、違背的舉動;與呂雉作對的事,武虎理論上都不會參與。
至於這個‘理論上不參與’,則是因為:柴武話語當中,透露出了一件優先級遠高於‘不忤逆太後’的原則。
——無論如何,武虎都希望能完成劉邦‘護劉盈周全’的遺願!
在武虎的心中,這件事的優先級,排在任何一件事之前!
這樣一來,武虎的傾向,也就顯而易見了。
——外朝百官、太後及呂氏外戚、劉盈各方怎麽爭鬥,武虎都不是很在意,也並沒有參與其中的意圖。
武虎隻希望和過去,在高皇帝劉邦在世時那樣,做一個兩耳不聞天下事,一心隻做郎中令的禁軍統領。
不得不說,如此高明的政治智慧,無疑是讓陽毅稍感遺憾之餘,對漢室開國元勳的質量,再次有了一個全新的認知。
對於自己的位置、角色,武虎都看的十分透徹,所做出的抉擇也十分明智。
至於武虎‘不參與朝堂爭鬥,隻願意保護劉盈安全’的意圖,雖然讓陽毅稍感遺憾,卻也還算是滿意。
現如今,陽毅所在的‘皇黨’一派,在朝中已有禦史大夫趙禹、內史王陵兩大王牌,或明或暗的站在劉盈這一邊了。
光此二人,就已經足以讓劉盈贏得對朝堂形成‘既不完全脫離掌控,又不會刺激呂雉’的,恰到好處的掌控力度。
如果武虎再加入進去,那自然能加大劉盈在朝堂的話語權,但與此同時,也必然會引起呂雉的警惕。
對於現在的劉盈而言,太過高調的擴張勢力,實在算不上太明智。
——時機未到。
陽毅對武虎的期望,也隻是保證劉盈的人身安全,這倒是與武虎本人的訴求不謀而合。
確定武虎有‘插手劉盈安保工作’的意圖,陽毅便也不再遲疑,直道出了自己的打算。
“梁鄒侯以為,今之中尉,堪言‘稱職’否?”
聽聞陽毅此言,武虎麵色陡然一滯,陷入了短暫的思慮之中。
漢官製:中尉居內史之下,手握整個北軍上萬兵甲、備盜賊都尉麾下‘緝盜’數千、中郎將麾下中郎數百!
如此龐大的兵權,自也不是白給——作為內史衙門專責長安部分的屬衙,中尉的職責,幾乎包括長安城所有的地方。
比如現在的未央宮五座宮門,將來的長安十二座城門的把守、整個長安城的城防衛戍,城內街道巡邏,治安維護,等等等等,都屬於中尉的職責。
而在現如今,太後呂雉憑借衛尉、郎中令二人,將未央宮宮禁牢牢把控的情況下,以武虎‘皇黨’的身份擔任中尉,把控整個長安城的防務,無疑是一種十分有效的反製手段。
——你攥著未央宮,我攥著長安城,再怎麽說,未央宮也還在長安城裏不是?
但很顯然,陽毅的小心思,並沒有躲過武虎的‘火眼金睛’。
“陽侍中之所欲,恐非隻陛下安危?”
隻見武虎詭笑一聲,便意味深長的直視向陽毅,似乎想從陽毅的眼眸深處,看出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若某所記無差,中尉之首重,當乃武庫之防……”